艺术专业与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研究

艺术专业与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的心理指标,也是积极心理学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领域。虽然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逐渐深入各个人群,但对艺术专业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主观幸福感的专门研究还较少。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四川、重庆六所高校的1221名艺术专业大学生和非艺术专业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探寻艺术专业大学生与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为继续深入研究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幸福感作一探索性实践。本研究结果表明:1、艺术专业和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的各个维度及总分上都存在显著差异(p<0.001),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得分显著低于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得分。2、城乡艺术专业大学生在健康状况这一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来自城镇的艺术专业大学生健康状况得分显著低于来自农村的;城乡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的负性情绪体验、正性情感体验及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来自城镇的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负性情绪体验、正性情感体验得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非艺术专业大学生。3、不同年级艺术专业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的正性情感体验、健康状况及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1):二年级学生在正性情感体验、健康状况及总分上都显著低于其它三个年级的学生;4、是否是独生子女对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没有影响;对非艺术专业大学生有影响;作为独生子女的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在负性情绪体验、正性情感体验的得分及总分上均显著高于(p<0.05)这一群体中的非独生子女。5、月生活开支不同的艺术专业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的负性情绪体验、健康状况两个维度及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月生活开支低于200元的艺术专业大学生其负性情绪体验得分及总分均低于月生活开支200-400元、400-600元及600元以上的学生;月生活开支低于200元的艺术专业大学生在健康状况维度上显著低于200-400元的;不同的月生活开支对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影响不大。6、对于艺术专业大学生而言,其父亲受过高等教育的本人健康状况水平显著低于父亲未受过高等教育的(p<0.05);对非艺术专业大学生而言,在正性情感体验上,父母受过高等教育的显著高于父母未受过高等教育的(p<0.01),总分上,父亲受过高等教育的显著高于父亲未受过高等教育的(p<0.05)。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课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概念的界定
  • (一) 艺术专业大学生与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定义
  • (二) 主观幸福感的定义
  • (三) 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 三、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
  • (一) 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理论研究
  • (二) 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
  • (三) 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目的
  • 第二部分 研究方式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对象
  • 三、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整体现状
  • 二、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
  • 三、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
  • 四、艺术专业与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研究
  • (一) 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
  • (二) 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
  • (三) 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城乡差异
  • (四) 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城乡差异
  • (五) 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
  • (六) 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
  • (七) 独生子女与否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 (八) 月生活开支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 (九) 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 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分析
  • (一) 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分析
  • (二) 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分析
  • 二、艺术专业与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差异的原因分析
  • (一) 繁重的课业负担影响较大
  • (二) 专业发展的瓶颈受先天条件限制难以突破
  • (三) 社会认识误区的影响也不小
  • (四) 就业压力巨大的负面影响
  • (五) 课余可自由支配时间较少的影响
  • 三、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城乡差异分析
  • (一) 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城乡差异分析
  • (二) 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城乡差异分析
  • 四、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分析
  • (一) 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分析
  • (二) 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分析
  • 五、独生子女与否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
  • (一) 独生子女与否对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
  • (二) 独生子女与否对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
  • 六、月生活开支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
  • (一) 月生活开支对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
  • (二) 月生活开支对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
  • (三) 相同月生活开支的艺术专业大学生和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差异分析
  • 七、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
  • (一) 父母受教育程度对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
  • (二) 父母受教育程度对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
  • 第五部分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一) 认知方面的对策
  • (二) 情感方面的培养对策
  • 第六部分 研究展望
  • 一、关于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 二、关于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产生机制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职非艺术专业音乐欣赏课程的改革研究[J]. 戏剧之家 2020(01)
    • [2].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合唱团的组建与训练——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02)
    • [3].浅析非艺术专业在校大学生钢琴入门教学的思考[J]. 北方音乐 2017(04)
    • [4].艺术教育对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的启迪作用[J]. 大众文艺 2015(02)
    • [5].艺术类高职院校非艺术专业践行中华传统文化途径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37)
    • [6].艺术点亮生活[J]. 收藏投资导刊 2017(13)
    • [7].贵州高职院校非艺术专业音乐选修课教学的初探[J]. 明日风尚 2017(14)
    • [8].浅谈非艺术专业学生书法欣赏的角度[J]. 大家 2010(19)
    • [9].高师非艺术专业开设舞蹈课程教学的探讨[J]. 大众文艺 2011(23)
    • [10].“教育与职业”结合的高职非艺术专业《摄影》教学初探[J]. 职教论坛 2009(23)
    • [11].高等院校非艺术专业大学生艺术素养调查研究[J]. 亚太教育 2016(07)
    • [12].《艺术概论》(第二版)[J]. 读书 2015(10)
    • [13].聋中职校非艺术专业的美术教学实践[J].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7(11)
    • [14].带你去看一场毕业舞蹈专场[J]. 尚舞 2016(08)
    • [15].高职非艺术专业设计基础授课方法探讨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18)
    • [16].高校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合唱团的训练教学——以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合唱团为例[J]. 艺术研究 2019(04)
    • [17].浅谈高职院校非艺术专业设计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J]. 美术教育研究 2015(09)
    • [18].浅谈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欣赏课[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09(12)
    • [19].在非艺术专业中推进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及模式探讨——以桂林师专政治与社会学系为例[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4)
    • [20].关于高职院校非艺术专业学生音乐修养提升的思考[J]. 戏剧之家(上半月) 2013(11)
    • [21].高职非艺术专业音乐欣赏课教学思考[J]. 职业时空 2009(09)
    • [22].高等院校非艺术专业大学生艺术素养教学改革研究[J]. 亚太教育 2016(27)
    • [23].“微时代”非艺术专业美育通识教育课程创新——以《透视学》课程为例[J]. 艺术品鉴 2019(29)
    • [24].普通高校开设艺术欣赏教育的几点思考[J]. 才智 2011(07)
    • [25].当前高校艺术与非艺术专业学生个性特征和生活满意度的对比研究[J]. 艺术百家 2012(S2)
    • [26].综合性大学非艺术专业学生的书画艺术素养培育(上):现状与困境[J]. 书法赏评 2019(03)
    • [27].技工院校非艺术专业生普及素质教育舞蹈的策略研究[J]. 职业 2019(31)
    • [28].浅谈中专学校非艺术专业Photoshop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J]. 科技信息 2013(18)
    • [29].合唱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J]. 发展 2010(05)
    • [30].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11)

    标签:;  ;  ;  

    艺术专业与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