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习惯提升素养拔高成绩——2014届语文教学反思与新一届语文教学初步设想

培养习惯提升素养拔高成绩——2014届语文教学反思与新一届语文教学初步设想

昌庆红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七初级中学430000

一、反思篇

时光匆匆,不经意间又送走了一届学生。三年里一些学生缓缓地在语文王国里愈来愈从容优雅,愈来愈稳健自信,也有个别学生起色不明显。现在我想对这三年的教学工作反思一下,以便今后参考。

1.对学生书写习惯干预偏晚,力度过轻

2014届学生入校时绝大多数字迹潦草,错别字成堆,病句扎眼。我想到巴金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既然如此,那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拔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也应当从培养他们的好习惯开始。

从这以后,我总是对学生口头强调书写要工整规范。偶尔要求书写潦草和不规范的同学将作业重新工整规范地誊写一遍。也许是杀鸡骇猴的效应吧,绝大多数女生的书写在七年级时基本过关。直到八年级暑假我才让学生买字帖练了一个假期,又纠正了一批学生的不良书写习惯。其间赵茜茜同学进步最大。但仍有陈洋、陈立等男生,旧习难改,书写非常糟糕。每次教导他们,他们都反过来宽慰我:“老师,你放心!考试时我会写好的!”现在想来,培养学生书写习惯起步过晚、力度过轻,偶尔的干预对那些身患固疾的学生犹如隔靴搔痒。杰·泰勒曾说:习惯是行为的女儿,不过女儿反过来养育母亲,并按母亲的模样生下自己的女儿,不过更漂亮了,更幸运了。所以,我应该在发现学生书写有问题时,立即让他们练字,反复长期的临摹行为必定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对学生的背诵积累督促不够,数量偏少

为了让这些语文先天不足的学生获得发展,我要求学生多读背课文或课外美文、段落,使他们在诵记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祖国优美语言文化的熏陶,语文习作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文言文的学习上,我也让学生注重诵记。我侧重让学生记忆常用文言实词与虚词的意义、用法。而背诵大量浅显短小的文言文对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功不可没。可惜我没有采取一些有效方式去激起学生的背诵热情,学生的背诵数量还有待于增加。

3.对学生的精读引导缺乏耐心,包办代替

我的这届学生爱读书会读书的在入校时数量极少。学生们在阅读时普遍喜看故事情节,不喜品味语言、体会情感,个别学生简直是在认字,对文章大意一窍不通。

读书心未到,效果必将大打折扣。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也必然受到限制,对精读题的得分势必产生不利影响。这个缺憾我想与我的教法不当有关。当要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品味时,面对他们起初的不着边际、再到肤浅之见、又到沉默不语,我就失去了耐性,一切包办代替,告诉他们答案。习惯成自然,学生大概了解了我的脾性,也就乐于坐享其成,懒得淘神费力。这应该都是我最初引导不善、缺乏耐心惹的祸。

4.对学生思考习惯培养过于滞后,形式单一

要学好语文,良好的思考习惯必不可少。语文素养包括对祖国语言的思维。语文考试中,小到各小题的要求,大到作文题旨的把握,都与学生认真准确的思考关联密切。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韩愈也说:“行成于思,毁于随。”由此可见,思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而且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为人处事。我等学生进入了九年级才注重培养他们的思考习惯。我要求学生多关注身边的事,对一些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挖掘事件的本质,进行举一反三。我利用晚自习给学生读一些热点新闻或哲理短文,引导他们展开思考讨论。在岳琦、蔡薇、金梦、朱晓路等同学身上看到了显著的效果。思考习惯的养成应难于诵记习惯的养成,因此,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要越早越好,形式还可多加探索。

二、设想篇

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小而言之,要对学生的语文成绩与终身发展负责。大而言之,要对祖国语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负责。在这样一个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年头,完成语文教师的使命那又该何等艰难。尽管如此,我依然要在布满荆棘的长路上毅然前行。尽我所能,帮助学生养好习惯,提升素养,拔高成绩,为他们漫漫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祖国语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尽绵薄之力。

接手新一届学生后,我准备多管齐下,培养学生学好语文必备的四大习惯:工整规范的书写;广泛的背诵;用心的阅读;深入的思考。

首先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人手一本同步字帖,字写好了,生字也掌握了,一举两得。班级或年级可举办硬笔书法比赛,也可在宣传栏中展示书写漂亮的学生作业。

背诵习惯从七年级开始就要进行强化。首先,课本上要求背诵的篇目必须背会,其次,每个学期为学生挑选一定数目的短小文言文与优秀现代文,供他们背诵。可考虑开展背诵竞赛,根据学生的能力与表现给以奖励。

让学生养成全面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也要及早着手。七年级时,利用边角余料时间,我打算多以一些学生生活中的事件为例,教他们从现象看本质;教他们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教他们从小事中悟出大道理。等学生到八年级,思维更加发达,就让学生多分析。评论班上、学校里的大事;讨论社会上的热点新闻;剖析书本中的哲理故事。可通过焦点访谈、分组辩论等方式来检验学生的思维水平。希望这些活动能让学生关注生活、拥有思想、增加智慧。

语文世界浩瀚无边,愿这些好习惯成为学生们乘坐的船、紧握的桨,助他们畅游语文世界,满载而归。

标签:;  ;  ;  

培养习惯提升素养拔高成绩——2014届语文教学反思与新一届语文教学初步设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