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死生,人生大事也,人一出生,注定走向死亡。死亡的不可抗拒性使它成为文学永恒的主题。中国是诗的国度,诗人在意识到自身生命即将结束之际,心中必有无限感慨,发言为诗,便是中国诗坛上别具一格的临终诗。本文拟以先秦至宋代临终诗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整理这段时期临终诗创作情况的基础上,对临终诗这一特殊的诗歌类型进行探讨。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对临终诗进行界定,进而探讨临终诗的写作机缘并分析临终诗与绝命诗、绝笔诗、悼亡诗、挽歌的关系。其次叙述临终诗的研究现状及意义并对先秦至宋代临终诗搜集整理的可行性操作进行分析,最后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探讨先秦临终诗。本章在对先秦临终诗进行概论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孔子与屈原的临终诗。孔子临终诗有两个版本,虽大同小异,格调类似,然从中我们可以管窥孔子的历史使命感,进而对孔子临终诗的“以悲其死”说进行辨析。对于屈原的临终诗,首先进行判定,其次探讨屈原临终诗的内容、屈原自杀之因,并从崇高美学的角度探讨屈原之死的意义进而分析屈原对后世临终诗创作的影响。第二章探讨汉魏六朝临终诗。汉魏六朝是临终诗的勃发期,出现了创作上的小高峰,这与诗人大多死于非命的非正常死亡方式有关。汉魏六朝临终诗中弥漫着浓郁的感伤情调,这与人的觉醒、时代的感伤思潮有密切的关系。而临终诗中浓厚的天命思想则与传统的天命观密切相关。第三章探讨唐代临终诗。唐代是临终诗持续发展时期,唐代士人有强烈的功业意识,然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与现实常常出现矛盾,故诗人在临终时,一种时命不合、悲士不遇的情怀油然而生。另外因社会上的门第观念,唐代有才华的妓女与进士的恋情往往以悲剧终结,妓女临终时的悲歌使唐代的临终诗展现别样风情。第四章探讨宋代临终诗。宋代是临终诗创作的高峰期,诗人与诗作的数量都超过了前代的总和。宋代三百年养士之风使易代之际为国尽忠且死前留诗明志的诗人众多。在宋代,僧人临终示偈成为传统,受其影响,大量文人临终前亦创作临终偈。故宋代临终诗弥漫着忠义气与佛理气。第五章主要从主题类型、形式特点、诗人对死亡恐惧的超越之途三个方面对先秦至宋代临终诗进行总体论述。主题类型主要分为遗嘱型、回顾型、感伤型、超脱型、谶言型、言志型。形式上则句篇共存,既有随口拈来之章,又有精心构制之作,这与诗人的写作水平以及创作情势有关。恋生恶死是人的本能,然在儒家、道家、道教、佛教生死观的影响下,诗人在一定程度上又表现出对死亡恐惧与哀伤的消解与超越。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汉魏六朝碑刻校注》校考七则[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6)
- [2].汉魏六朝墓砖“反书”现象与“生死异路”观念[J]. 南方文物 2020(02)
- [3].《汉魏六朝碑刻校注》所收造像记札记五则[J]. 今古文创 2020(19)
- [4].论汪中重扬汉魏六朝文风[J]. 武陵学刊 2016(06)
- [5].汉魏六朝扇文化的流行及其艺术表现[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07)
- [6].汉魏六朝七夕诗“秋”、“月”意象脞论[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01)
- [7].《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学术方法研究[J]. 文教资料 2020(20)
- [8].汉魏六朝人物品题[J]. 文史知识 2017(11)
- [9].汉魏六朝琴之形制考略[J]. 飞天 2010(24)
- [10].汉魏六朝岁时赋特定意象的选用[J]. 文化学刊 2020(11)
- [11].汉魏六朝时期俳谐文中的滑稽[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 [12].《汉魏六朝韵谱》谢脁之部正误[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 [13].论汉魏六朝公文批评的主要范畴[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7)
- [14].简论汉魏六朝陆氏家族文化[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6)
- [15].汉魏六朝乐府史中的“雅俗之辩”——兼证《乐府》篇[J]. 品位经典 2020(05)
- [16].严可均辑采“本集”考论——兼论汉魏六朝别集的流传与演进[J]. 中国文学研究 2015(03)
- [17].《汉魏六朝碑刻校注》商榷[J]. 语言研究集刊 2012(00)
- [18].《汉魏六朝碑刻校注》商兑[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 [19].建构多维 领新赋海——评侯立兵《汉魏六朝赋多维研究》[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20].民间俗赋对文人赋体创作的影响——以汉魏六朝文人为例[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9(02)
- [21].论汉魏六朝娱乐歌辞的传播特点[J]. 河池学院学报 2017(06)
- [22].汉魏六朝俳谐赋探微[J]. 文教资料 2019(15)
- [23].汉魏六朝文体辩证之《七略》谈[J]. 金田 2013(07)
- [24].汉魏六朝碑刻词语辑释[J]. 焦作大学学报 2011(01)
- [25].试论唐代碑志对汉魏六朝碑志的发展与超越[J]. 湘南学院学报 2009(01)
- [26].汉魏六朝书法理论的资料形态研究[J]. 艺术教育 2016(03)
- [27].汉魏六朝砖铭书法特辑[J]. 中国书法 2015(01)
- [28].汉魏六朝赋中的女娲形象与文学母题的形成[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4(10)
- [29].《汉魏六朝碑刻校注》校读举正[J]. 长江学术 2012(04)
- [30].《宋书·乐志》与汉魏六朝乐府歌诗[J]. 乐府学 2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