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B2B与深度B2B电子商务采纳意图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基本B2B与深度B2B电子商务采纳意图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过去已有的B2B采纳行为研究中倾向于将不同类型的B2B电子商务笼统地归为单一类型。受Dewar(1986)关于创新类型差异研究的启发,本研究猜测B2B之间的差异会造成其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若能进行区分比较研究,则将有可能为不同类型B2B电子商务的采纳行为提供更深入贴切的解释。在实际操作化中,本研究借鉴了Lee(2003)关于B2B电子商务价值生成方式的分析,将B2B电子商务划分成:基本B2B电子商务和深度B2B电子商务。由于Lee(2003)的分析中给出的依据不足,本研究不得不对其划分方法所需要的理论依据进行了重建工作。结合Dewar和Dutton(1986)的创新类型差异研究、Swanson(1994)的IS创新Tri-core模型研究、治理结构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及变革管理理论,为Lee的划分方法建立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在鉴别B2B电子商务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方面,尝试利用Giddens(1984)的结构化,理论调和“来自于个体理性主义假定下派生出的B2B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和“来自于制度主义假定下派生出的影响因素”。对应于Giddens结构化理论中的结构组成要素分析、及社会整合与系统整合原理,采用“利益因素、匹配度因素、资源因素、高层支持、规范同化、人为促进”六大因素作为基本要素,对两类B2B电子商务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显著性程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比较。这些影响因素也完全可以与过去在人类企业间信息系统采纳行为经验研究领域中所经常使用的Tornatzky的TOE框架相适应。研究发现:对两类B2B电子商务采纳意图均显示显著影响力的因素是:直接利益因素、人为促进因素;对两类B2B电子商务采纳意图均未显示显著影响力的因素是:技术匹配度、IT能力现状;仅对基本B2B电子商务采纳意图显示显著影响力的因素是:组织匹配度、和规范同化作用;仅对深度B2B电子商务采纳意图显示显著影响力的因素是:间接利益因素、财力资源、和高层支持因素。在利益因素中,直接利益因素对两类B2B电子商务的采纳意图均显示了显著影响力,而间接利益因素仅对深度B2B电子商务的采纳意图显示了显著影响力;在规范同化作用的各种影响力来源中,对基本B2B电子商务采纳意图显示了显著影响力的是:客户群体影响力、供应商群体影响力、及竞争者群体影响力;在人为促进作用的各种影响力来源中,对两类B2B采纳行为均显示了显著影响力的是政府鼓励;人为促进因素对深度B2B电子商务采纳意图的影响力更大,行业协会影响力、强势供应商影响力对深度B2B电子商务采纳意图均显示了显著影响力。这些研究结果对B2B电子商务的采纳、推广等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电子商务与 B2B 电子商务
  • 1.2 B2B 电子商务采纳的利益与阻力
  • 1.3 问题陈述
  • 1.4 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点
  • 1.5 概念定义的选择
  • 1.6 研究思路
  • 1.7 论文结构编排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分析
  • 2.1.1 组织信息技术采纳行为研究的基本理论视角
  • 2.1.2 组织信息技术采纳行为研究的主要基础理论
  • 2.2 相关领域经验研究的文献分析
  • 2.2.1 已有的B2B电子商务采纳研究
  • 2.2.2 EDI采纳研究与B2B电子商务采纳研究的关系
  • 2.2.3 EDI采纳的技术面因素
  • 2.2.4 EDI采纳的组织面因素
  • 2.2.5 EDI采纳的环境面因素
  • 2.2.6 经验研究中对TOE框架运用的柔性
  • 2.3 现有研究中的不足
  • 2.4 小结
  • 第3章 基本 B2B 与深度 B2B
  • 3.1 B2B电子商务的备选分类方法
  • 3.1.1 按照企业间关系网络结构的划分
  • 3.1.2 按照电子商务业务模式的划分
  • 3.1.3 按照价值生成方式的划分
  • 3.2 Lee划分方法的理论依据重探
  • 3.2.1 根据Dewar创新类型差异的研究
  • 3.2.2 根据 Swanson Tri-core模型的研究
  • 3.2.3 根据治理结构理论
  • 3.2.4 根据竞争优势理论
  • 3.2.5 其他方面的理论依据
  • 3.3 本研究选择的划分方法
  • 3.3.1 对Lee分类方法的调整
  • 3.3.2 基本 B2B与深度 B2B的界定
  • 3.3.3 基本 B2B与深度 B2B划分的意义
  • 3.4 小结
  • 第4章 B2B电子商务采纳行为的形成机制分析
  • 4.1 B2B采纳行为的个体理性主义视角解释
  • 4.1.1 创新扩散理论的解释
  • 4.1.2 理性行为理论的解释
  • 4.1.3 个体理性视角下采纳行为的其他关键影响因素
  • 4.2 B2B采纳行为的制度主义视角解释
  • 4.2.1 组织行为同化的制度理论解释
  • 4.2.2 资源依赖理论的解释
  • 4.3 B2B采纳行为的综合解释:结构化理论流派
  • 4.3.1 技术的结构化模型的解释
  • 4.3.2 适应性结构化理论的解释
  • 4.4 结构化理论在 B2B电子商务采纳研究中的具体化
  • 4.4.1 结构的组成要素
  • 4.4.2 社会整合与系统整合
  • 4.4.3 结构化理论的调和作用
  • 4.5 变量设计与假设设置
  • 4.5.1 利益因素
  • 4.5.2 匹配因素
  • 4.5.3 资源状况
  • 4.5.4 高层支持
  • 4.5.5 规范同化
  • 4.5.6 人为促进
  • 4.6 小结
  • 第5章 研究方法
  • 5.1 总体介绍
  • 5.1.1 分析单元
  • 5.1.2 数据收集的时间点选择
  • 5.1.3 英文测量项到中文测量项的翻译
  • 5.1.4 对提供信息者及其企业的保护
  • 5.1.5 样本选取
  • 5.2 技术方法
  • 5.2.1 信度分析
  • 5.2.2 内容效度
  • 5.2.3 构念效度
  • 5.2.4 假设检验方法
  • 5.3 调研问卷草案的开发
  • 5.3.1 利益因素
  • 5.3.2 匹配因素
  • 5.3.3 资源状况
  • 5.3.4 规范同化
  • 5.3.5 人为促进
  • 5.3.6 高层支持
  • 5.3.7 B2B电子商务采纳
  • 5.4 问卷优化
  • 第6章 数据分析
  • 6.1 描述统计
  • 6.1.1 样本的描述统计
  • 6.1.2 变量的描述统计
  • 6.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6.2.1 内容效度
  • 6.2.2 信度分析
  • 6.2.3 构念效度
  • 6.3 两类 B2B电子商务采纳意图影响因素的综合检验
  • 6.3.1 基本 B2B采纳意图影响因素的假设检验
  • 6.3.2 深度 B2B采纳意图影响因素的假设检验
  • 6.4 对规范同化因素和人为促进因素内部子因素的探索分析
  • 6.4.1 规范同化作用的不同力量来源
  • 6.4.2 人为促进作用的不同力量来源
  • 6.5 小结
  • 第7章 结果讨论
  • 7.1 体现了显著性的影响因素
  • 7.1.1 对于基本 B2B类型的电子商务采纳
  • 7.1.2 对于深度 B2B类型的电子商务采纳
  • 7.2 未体现显著性的潜在影响因素
  • 7.2.1 对于基本 B2B类型的电子商务采纳
  • 7.2.2 对于深度 B2B类型的电子商务采纳
  • 7.3 两类 B2B电子商务采纳影响因素的相同点
  • 7.3.1 两类 B2B电子商务采纳共同的显著影响因素
  • 7.3.2 两类 B2B电子商务采纳共同的非显著影响因素
  • 7.4 两类 B2B电子商务采纳影响因素的差异点
  • 7.4.1 对基本 B2B显著,但对深度 B2B不显著的因素
  • 7.4.2 对深度 B2B显著,但对基本 B2B不显著的因素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发现
  • 8.2 理论意义
  • 8.3 实践意义
  • 8.4 主要贡献
  • 8.5 研究局限性
  • 8.6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调研问卷
  • 附录二: 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三: 博士期间主要参与的科研课题
  • 附录四: 在校奖励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策略[J]. 现代交际 2016(21)
    • [2].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助推外贸转型升级的策略初探[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11)
    • [3].甘肃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J]. 中国高新科技 2019(21)
    • [4].商务英语在跨境电子商务中的应用[J]. 营销界 2019(43)
    • [5].浅析电子商务环境下促销手段[J]. 财富时代 2019(11)
    • [6].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融合的困境及对策[J]. 营销界 2019(24)
    • [7].电子商务零售商与传统零售商的价格竞争研究[J]. 现代商业 2019(31)
    • [8].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J]. 科技经济导刊 2019(35)
    • [9].基于任务导向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改革实践探究[J].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02)
    • [10].基于“共享工厂”模式的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育人路径探索[J]. 电子商务 2020(01)
    • [11].高校跨境电子商务技能训练与创新创业的探讨[J]. 科技风 2020(05)
    • [12].“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纠纷解决问题研究[J]. 智库时代 2020(06)
    • [13].翻转课堂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对策探究[J]. 中外企业家 2020(05)
    • [14].“双创”背景下的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 中外企业家 2020(06)
    • [15].丽水市电子商务发展特点与路径解析[J].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9(12)
    • [16].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路径[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4)
    • [17].社交电子商务模式下大学生购买意愿的研究[J]. 市场周刊 2020(01)
    • [18].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构架及演进研究[J]. 社会科学 2020(02)
    • [19].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研究[J]. 数字通信世界 2020(02)
    • [20].石林县电子商务发展调研与建议[J]. 时代金融 2019(34)
    • [21].基于价值网的社会化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分析[J]. 商业经济研究 2020(03)
    • [22].“一带一路”经济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分析与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20(01)
    • [23].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科技资讯 2020(03)
    • [24].电子商务与科技发展的研究[J]. 西部皮革 2020(05)
    • [25].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标准化建设[J]. 中国标准化 2019(23)
    • [26].网上创业实践教学下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 营销界 2019(52)
    • [27].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阶梯式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03)
    • [28].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问题对策研究[J]. 市场周刊 2020(03)
    • [29].从5G看跨境电子商务[J]. 商业文化 2020(07)
    • [30].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 商讯 2020(09)

    标签:;  ;  ;  ;  ;  

    基本B2B与深度B2B电子商务采纳意图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