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吸水树脂论文-高亮,金玲玲,李冬冬,金宇佳,陈杰

超吸水树脂论文-高亮,金玲玲,李冬冬,金宇佳,陈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吸水树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吸水性,乙二醇缩水甘油醚,γ-聚谷氨酸

超吸水树脂论文文献综述

高亮,金玲玲,李冬冬,金宇佳,陈杰[1](2014)在《γ-聚谷氨酸超吸水树脂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γ-聚谷氨酸作为基体材料,通过交联剂交联制备γ-聚谷氨酸水凝胶,研究其吸水和保水效果。结果表明:γ-PGA浓度0.4g/m L,乙二醇缩水甘油醚与季戊四醇混合的比例为2∶1,交联剂用量为1.95 g,在80℃下反应1小时。此时可得到吸水率和保水率最佳的吸水树脂。(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4年21期)

刘音,常青,马如然,李洪俊[2](2014)在《复合黏土矿物的超吸水树脂合成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烷磺酸盐(AMPS)混合物中,加入高岭土、引发剂过硫酸钾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得到超吸水树脂。最佳合成条件为:AA和AMPS单体质量比4∶1,引发剂、交联剂、高岭土加量分别为单体总质量的0.2%、0.06%、10%,反应温度72℃,中和度75%。在此反应条件下,树脂的吸水倍率和吸盐水倍率分别为1200和92.3 g/g。树脂保水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时间延长、温度升高,树脂失水率增大。随高岭土加量的增大,树脂保水率先增加后降低。高岭土加量为10%时,保水率达到最大值82%。(本文来源于《油田化学》期刊2014年02期)

李绵瑱,李传俊,蒋玉仁[3](2013)在《超吸水树脂的发展难点及解决与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吸水树脂是一类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较低交联密度和良好的亲水性,与传统吸水材料相比吸水倍率更高,吸水速度更快,保水性能更好,因此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并且发展迅速。但当前超吸水树脂的发展正在经历瓶颈,本文对当前超吸水树脂发展存在的问题如理论与开发进程不统一、生产工艺优化与开发进程不统一、实际应用方式与开发进程不统一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建议,对今后研究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3年13期)

李绵瑱[4](2013)在《无机改性壳聚糖接枝超吸水树脂的合成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吸水树脂是一类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较低交联密度和良好的亲水性,与传统吸水材料相比吸水倍率更高,吸水速度更快,保水性能更好,通过化学改性可以进一步加强某方面的性能如耐盐性、抗压性等,因而在日用、医药、卫生、农林、环保、食品、轻重工业等领域都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是一类极具开发潜力、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本文采用水溶液聚合法,通过过硫酸钾引发、N,N-二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将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单体接枝到壳聚糖大分子上,再加以高岭石、伊利石和纳米二氧化硅的改性,制备了叁种新型超吸水树脂,作了红外光谱表征、扫描电镜观察和热失重分析以表征其结构,并测定了产品吸水性能,探讨了合成条件与外部溶液环境对产品吸水性能的影响。性能测定表明,制备的壳聚糖接枝聚(丙烯酸/丙烯酰胺)/纳米二氧化硅树脂性能最良,吸蒸馏水倍率达470.6倍,远超未加以无机改性的壳聚糖接枝聚丙烯酸/丙烯酰胺树脂。高岭石改性树脂吸蒸馏水倍率为409.3倍,伊利石改性树脂吸蒸馏水倍率为363.3倍,亦高于未改性的超吸水树脂。叁种树脂的吸液能力都较为广泛,在pH=4-10的范围内吸水能力基本不减少。热失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叁种树脂在100℃时热失重均不超过8%,250℃以下热失重平稳缓慢,标示热稳定性良好。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高岭石与伊利石改性树脂中,矿物粉末通过表面羟基交联作用与壳聚糖接枝。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树脂中,硅溶胶网络与有机聚合物网络通过氢键形成了半互穿交联结构。扫描电镜观测表明,叁种树脂均形成了低交联度疏松多孔,比表面积巨大的膨松状粉末,从聚合物结构方面很好的说明了其高吸水性能的优良。(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3-05-01)

雷统席,蒋盛军,曹阳,王江[5](2013)在《真空一锅法合成丙烯酸类超吸水树脂》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丙烯酸与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采用一锅法,在真空条件下合成了木薯淀粉-g-丙烯酸超吸水树脂(CS-SAP)和聚丙烯酸超吸水树脂(PAA)。接枝反应树脂结构经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热扫描(TG-DSC)和扫描电镜(SEM)表征,考察了真空度对CS-SAP吸水能力与接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度加大,树脂吸水能力上升,接枝效率升高;在相同工艺条件下,PAA的吸水能力远低于CS-SAP,该工艺配方更适合制备CS-SAP。(本文来源于《弹性体》期刊2013年02期)

李廷希,孔娜,高苏苏,隋鹏,袁成前[6](2012)在《丙烯酸类共聚物超吸水树脂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作原料,以氢氧化铝为交联剂,过硫酸盐为引发剂,通过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高吸水性树脂聚(丙烯酸–丙烯酰胺)(P(AA–AM))共聚物。讨论了其在蒸馏水和NaCl水溶液中的吸液性能,考察了单体配比、丙烯酸中和度、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等条件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合成工艺为:n(AM)∶n(AA)为0.3~0.4,AA的中和度为70%,过硫酸钾和单体的质量比为0.2%~0.3%,氢氧化铝和单体的质量比为0.03%~0.05%,聚合温度为55~60℃。测得的吸水倍率为1 050 g/g。(本文来源于《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期刊2012年03期)

邹伟[7](2012)在《淀粉链/支结构对丙烯酰胺接枝共聚超吸水树脂结构与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吸水性树脂(Super Absorbent Polymer, SAP)是通过将带电荷的亲水链段相互交联而形成的网络结构,具有吸收自身重量几百至上千倍水的能力。淀粉作为来源广泛的天然亲水高分子可部分代替亲水单体,用于天然高分子SAP的制备。本课题采用4种直链淀粉含量不同的玉米淀粉合成淀粉基SAP,研究了淀粉链/支结构差异对丙烯酰胺接枝共聚SAP微观分子结构和宏观性能的影响。课题的研究思路如下:将4种直链/支链淀粉含量不同的玉米淀粉(Waxy:0/100, Maize:23/77, G50:50/50, G80:80/20)经过等同的合成工艺制成4种淀粉基SAP;微观分子结构表征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13C图谱(13C NMR)、热重分析仪(TGA)、扫描电镜(SEM)等仪器对淀粉基SAP等技术,测定接枝共聚效率、亲水基团接枝率、亲水侧链比例、亲水侧链数目和平均长度等分子结构参数;宏观性能表征测定了淀粉基SAP的自由吸水率、反复吸水率、保水效率、pH和盐溶液耐受性,同时使用AR-G2(TA-Instriment. Inc,US)测定淀粉及淀粉基SAP流变性能。微观结构的表征结果证明,丙烯酰胺单体与淀粉分子的接枝共聚反应只发生在与C6相连的羟基上,随着直链淀粉比例增加,接枝共聚效率、亲水基团接枝率、亲水侧链比例、亲水侧链数目增加,亲水侧链平均长度显着减小。淀粉链/支结构对淀粉基SAP分子结构的上述影响最终导致淀粉基SAP在吸水、保水、pH敏感性、盐溶液耐受、流变等宏观性能上的差异,具体表现为:1.高直链淀粉含量合成的SAP的吸水、保水性能较好,但反复吸水能力较差,对pH变化的敏感性更强,更容易受盐溶液的抑制;支链淀粉含量高的淀粉合成的SAP吸水、保水能力较差,但反复吸水能力较好,对pH变化的敏感性更弱,更不易受盐溶液的抑制。2.高支链淀粉基SAP弹性模量G′、耗损模量G″、剪切粘度η上超过其他3种淀粉基SAP。这是因为支链淀粉本身分子链短,枝杈结构多,加上更多的亲水侧链数量,接枝共聚反应后分子链密度大,分子链段不易移动。(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2-05-01)

杨文静,卢明,王耀琴[8](2009)在《超吸水树脂GS-HPAN抗旱保苗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保水剂为主体的不同配方种衣剂,对小麦进行包衣处理,分别在室内、外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包衣种子会大大增强小麦的抗旱性,提高出苗率和保苗率;保水剂与氯化钙、赤霉素复配,效果更佳。使用包衣剂能够显着增加小麦产量,产投比较高,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09年12期)

马涛,修娇[9](2009)在《微波辐射合成淀粉多元接枝型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超吸水树脂》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微波辐射合成淀粉多元接枝型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超吸水树脂,开发价格低廉、性能优越的超吸水树脂,以吸水倍数为指标,系统研究了影响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聚乙烯醇互穿网络型超吸水树脂的聚合条件,并通过SEM、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在微波辐射条件下,淀粉与丙烯酸、丙烯酰胺、聚乙烯醇接枝共聚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体系pH6.2;反应单体与淀粉的质量比为4∶1,丙烯酸与丙烯酰胺质量比2∶1,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与单体(丙烯酸与丙烯酰胺)质量比0.015,引发剂(过硫酸钾)与单体(丙烯酸与丙烯酰胺)质量比0.09,淀粉与聚乙烯醇质量比5∶1,微波功率420 W,辐射时间120 s。所得产物吸水倍数较高,其中无离子水吸收倍数为891,0.9 g/L的NaCl溶液的吸收倍数为153。(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张林香,成钢,任敬福[10](1989)在《超吸水树脂制备时的主要参数测定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前言以淀粉、丙烯腈为原料合成超吸水树脂的主要工艺参数有:接技共聚物的转化率、接枝效率、Add—on、接枝频率(AGU/链)以及接枝侧链(PAN)的分子量、成品的吸水率和保水率。其中吸水率是评价超吸水树脂的最重要的指标。一般而言,接枝效率高、Add—on高、接枝频率(AGU/链)数值低,接枝侧链的分子量大,则吸水率高。(本文来源于《山西化工》期刊1989年04期)

超吸水树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烷磺酸盐(AMPS)混合物中,加入高岭土、引发剂过硫酸钾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得到超吸水树脂。最佳合成条件为:AA和AMPS单体质量比4∶1,引发剂、交联剂、高岭土加量分别为单体总质量的0.2%、0.06%、10%,反应温度72℃,中和度75%。在此反应条件下,树脂的吸水倍率和吸盐水倍率分别为1200和92.3 g/g。树脂保水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时间延长、温度升高,树脂失水率增大。随高岭土加量的增大,树脂保水率先增加后降低。高岭土加量为10%时,保水率达到最大值8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吸水树脂论文参考文献

[1].高亮,金玲玲,李冬冬,金宇佳,陈杰.γ-聚谷氨酸超吸水树脂的制备[J].广东化工.2014

[2].刘音,常青,马如然,李洪俊.复合黏土矿物的超吸水树脂合成及性能研究[J].油田化学.2014

[3].李绵瑱,李传俊,蒋玉仁.超吸水树脂的发展难点及解决与发展趋势[J].广州化工.2013

[4].李绵瑱.无机改性壳聚糖接枝超吸水树脂的合成与性能[D].中南大学.2013

[5].雷统席,蒋盛军,曹阳,王江.真空一锅法合成丙烯酸类超吸水树脂[J].弹性体.2013

[6].李廷希,孔娜,高苏苏,隋鹏,袁成前.丙烯酸类共聚物超吸水树脂的合成研究[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12

[7].邹伟.淀粉链/支结构对丙烯酰胺接枝共聚超吸水树脂结构与性能影响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8].杨文静,卢明,王耀琴.超吸水树脂GS-HPAN抗旱保苗效果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9

[9].马涛,修娇.微波辐射合成淀粉多元接枝型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超吸水树脂[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

[10].张林香,成钢,任敬福.超吸水树脂制备时的主要参数测定方法[J].山西化工.1989

标签:;  ;  ;  

超吸水树脂论文-高亮,金玲玲,李冬冬,金宇佳,陈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