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电信的管制与竞争

本地电信的管制与竞争

论文题目: 本地电信的管制与竞争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产业经济学

作者: 刘青

导师: 范爱军

关键词: 本地电信,基于服务的竞争,基于设施的竞争,有效管制,有效竞争

文献来源: 山东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1、研究目的 本地电信是整个电信业的基础,本地电信竞争又是电信业实现有效竞争的关键。但由于高沉没成本和高度垄断特征,本地电信网络一直是电信网络中最难打破的环节,往往被视为电信垄断的“最后一块堡垒”。如何进一步打破这块堡垒,加快电信竞争步伐,是管制经济学和电信经济学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本地电信三种进入形式下管制与竞争的关系,特别是结合电信业出现的数网融合与竞争的趋势,探讨本地电信管制与竞争的内在逻辑关系,寻求本地电信实现有效竞争的路径,明确本地电信管制改革的方向,为电信管制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具体分析: (1)进一步探求和揭示本地电信实现有效竞争的路径。理清本地电信实现有效竞争的路径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本地电信进入的三种形式(转售、网络元素非捆绑和基于设施进入)中,前两种形式都能较快地促进本地电信市场形成一定程度的竞争,但这类竞争都是在新进入者依赖在位运营商网络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不能打破后者对本地电信网络的垄断,新进入者进行业务创新的能力也受到限制。管制机构采取的对在位运营商施加管制、对新进入者不加管制的不对称管制政策,往往又会造成新进入者对在位运营商网络的过度依赖。所以单靠这两种形式的进入很难实现本地电信的有效竞争。只有基于设施的竞争才能对在位、运营商的垄断真正构成威胁。实现这种竞争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转售和网络元素非捆绑(主要是本地环路非捆绑)形式下,如何科学地制定管制政策,以达到既能激励在位运营商投资网络设施,又能促进新进入者在具备一定经营能力后自建部分或全部网络设施,与在位运营商进行包括本地电信传输和本地电信业务的竞争。二是在基于设施竞争方面,如何合理地进行管制特别是对互联及互联定价管制,以防止在位运营商滥用市场势力,促进公平竞争。同时管制政策要适时地进行调整以促进数网融合与竞争。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是本地电信实现有效竞争的关键。解决这两个问题后,在本地电信市场就会形成网络设施市场,在此基础上又会形成本地电信批发市场和网络元素非捆绑市场,本地电信基于设施的竞争和基于服务的竞争格局就会形成。 (2)研究数网融合条件下本地电信竞争条件的变化及管制的改革方向。数网融合代表了电信业的发展方向。这一趋向对重新认识本地电信在电信业中的基础地位和本地电信竞争的条件提出了要求。这需要从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因特一一东太学博士学位论文一-—网三网融合前后的变化、以及移动电信融合对本地固定电信的替代性竞争作用来认识本地电信竞争形势。在此分析基础上,需要从促进本地电信竞争的角度来研究管制融合问题,探讨管制改革的方向。 (3)实证考察本地电信管制政策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寻找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本地电信管制理论与政策是否在实践中收到成效,以及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是本地电信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力图通过对本地电信管制与竞争实践的考察,对管制理论和政策在实践中的效果及存在问题进行客观评价,寻求管制理论政策与实践的结合点,为深化管制理论的研究和管制政策的改革提供基础。 (4)通过对本地电信管制与竞争理论和政策的研究,分析我国本地电信竞争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我国本地电信竞争与电信业改革方向。 2、研究方法 论文运用微观经济学特别是产业组织理论来研究本地电信管制与竞争的关系。具体讲,就是运用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管制经济学、电信经济学和垄断竞争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博弈论、网络理论等有关理论,在研究的具体方法上,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取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通过对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努力把握本地电信竞争的方向和管制改革的趋势。 在研究中突出运用了以下四种方法: (1)博弈论的分析方法。这一方法在论文中主要是用来分析本地电信不同竞争形式下,在位运营商、竞争性运营商与管制机构之间围绕管制政策进行的博弈,通过分析各方在管制政策和竞争中的收益组合来对各种形式竞争收到的成效进行评判。如,在本地环路非捆绑原因的解释中,通过对在位运营商与管制者围绕本地环路非捆绑进行的博弈分析,得出了实施非捆绑能够达到均衡。再如,在对互联定价形式的研究中,注重从各种定价形式对各方收益产生的影响来判定管制政策对电信竞争的作用,同时把互联价格与零售价格结合起来分析本地电信网络运营商在不同条件下的博弈均衡。 (2)5 CP分析法。运用scP从理论上分析了数网融合条件下的本地电信市场结构、同质竞争和异质竞争及由此产生的绩效。 (3)委托代理分析框架。分析了国有产权结构下,国有企业经理人员、国有资产监管人员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特殊性,及对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分配的影响,得出了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必要性的结论。 (4)案例研究的方法。运用案例研究来说明有关理论和政策的具体应用及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其成效。例如,文中以英国为例,分析了国有电信产权改革在实践中收到的效果。再如,在对ECPR定价方法的研究中,以其在美国?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3、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本地电信自然垄断特征的消失及放松管制的出现

1.1 本地电信的含义

1.1.1 电信的含义

1.1.2 本地电信的含义

1.2 本地电信自然垄断特征的消失

1.2.1 关于自然垄断的判定标准

1.2.2 本地电信自然垄断属性的研究综述

1.2.3 对本地电信自然垄断属性的判断

1.3 本地电信引入竞争的不同观点

1.3.1 关于本地电信管制与竞争的有关观点

1.3.2 本地电信竞争在电信业竞争中的地位

1.4 本地电信放松管制及主要进人形式

1.5 在位运营商与进人者的竞争优势分析

1.5.1 在位运营商优势

1.5.2 新进人者竞争优势

第二章 转售与本地电信竞争

2.1 转售中合理有效定价的含义

2.1.1 合理有效定价的重要性

2.1.2 可避免成本的含义

2.2 转售定价的方法

2.2.1 有效成分定价法

2.2.2 可避免成本定价法

2.2.3 ACPR与ECPR的区别与联系

2.3 转售竞争对消费者收益的影响

2.4 转售对在位运营商投资激励的影响

2.5 转售与以基于设施进人的关系

第三章 本地环路非捆绑与本地电信竞争

3.1 转售和非捆绑的区别与联系

3.2 本地环路非捆绑的理论依据及作用

3.2.1 关键设施原则与本地环路非捆绑

3.2.2 管制者与在位运营商的博弈分析

3.2.3 本地环路非捆绑的作用

3.3 本地环路非捆绑的形式及其义务的设定

3.3.1 完全非捆绑

3.3.2 线路分享(或分享接人)

3.3.3 高速比特流接人

3.3.4 三种形式的简要区别

3.4 本地环路非捆绑的定价

3.4.1 本地环路非捆绑定价的重要性

3.4.2 历史成本与现实成本相结合的定价方法

3.4.3 长期增量成本法

3.4.4 实物期权定价方法

3.5 本地环路非捆绑的管制风险及管制改革

3.5.1 管制风险

3.5.2 本地环路非捆绑的管制改革及发展方向

第四章 基于设施的竞争——(一)互联与互联管制

4.1 基于设施竞争与基于服务竞争的关系

4.2 本地电信网的互联及互联效应

4.2.1 互联含义

4.2.2 本地电信网络互联作用

4.3 对互联及互联定价的管制

4.3.1 管制的必要性

4.3.2 互联管制趋势

4.3.3 互联原则

4.3.4 本地电信价格管制重心由零售价格管制向互联定价管制的前移

4.4 互联定价的方法

4.4.1 收付平衡法

4.4.2 ECPR

4.4.3 长期增量成本法

4.4.4 价格上限管制

4.5 本地电信互联价格与零售价格竞争的博弈分析

4.5.1 运营商不对称情况下的竞争

4.5.2 运营商对称情况下的竞争

4.5.3 同网通话和异网通话的歧视性定价

第五章 基于设施的竞争——(二)数网融合与竞争

5.1 数网融合及发展趋势

5.1.1 产业融合与数网融合

5.1.2 数网融合出现的原因

5.1.3 三网的现状

5.1.4 下一代网络

5.2 基于数网融合的SCP分析

5.2.1 多网并存竞争的市场结构

5.2.2 同质竞争与异质竞争

5.2.3 数网融合与竞争下的绩效分析

5.3 移动电信网络与固定电信网络在本地电信的竞争

5.3.1 无线电信业务的发展及移动电信融合的出现

5.3.2 无线电信对固定电信的竞争

5.3.3 固定电信与移动电信的互联与竟争

5.4 3G与移动电信网络业务的融合

5.4.1 对欧洲3G管制实践的考察

5.4.2 香港对3G的管制

5.5 本地号码携带与本地电信竞争

5.5.1 本地号码携带的含义及基本类型

5.5.2 本地号码携带与本地电信竞争

5.5.3 对号码携带的管制

5.6 管制融合

5.7 本地电信有效竞争的路径

第六章 对美国本地电信竞争的实证分析

6.1 本地电信市场结构的变化

6.1.1 本地电信竞争者构成

6.1.2 ILECs和 CLECs竞争力比较

6.1.3 CLECs进入的市场领域

6.1.4 本地电信市场结构

6.2 美国本地电信价格变化趋势分析

6.2.1 对美国早期本地电话价格变化的考察

6.2.2 对1996年以来本地电信价格变化的分析

6.3 本地电信竞争与普遍服务机制的变化

6.3.1 本地电信竞争对普遍服务的挑战

6.3.2 美国普遍服务政策的调整

6.3.3 拍卖制——普遍服务的改革取向

6.4 本地电信竞争带来的重组与兼并

6.4.1 1996年电信法后美国本地电信业兼并重组的原因

6.4.2 AT&T进行的兼并重组

6.4.3 ILECs进行的兼并重组

6.5 本地电信竞争面临的挑战及管制前景

6.5.1 CLECs经营的困难

6.5.2 本地电信竞争政策受到挑战

第七章 国有电信企业所有权改革与电信竞争

7.1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特殊性及产权改革的必要性

7.1.1 关于国有制与私有制效率对比的有关文献综述

7.1.2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特殊性及产权改革

7.2 国有产权改革与电信业引入竞争的关系

7.3 国有产权改革与电信管制之间的关系

7.4 西方国家电信业产权改革的实践及评价——以英国为例

7.4.1 英国国有电信企业产权改革情况

7.4.2 对英国电信产权改革评价

第八章 中国电信业改革与本地电信竞争

8.1 中国电信改革简要回顾

8.1.1 中国电信改革的四个阶段

8.1.2 电信业的两次拆分与重组

8.2 我国本地电信竞争在电信业竞争中的地位

8.3 放松进入管制与本地电信竞争

8.4 互联定价管制改革与本地电信竞争

8.4.1 目前互联定价存在的问题

8.4.2 互联定价的改革方向

8.4.3 小灵通与移动电信的竞争

8.5 数网融合与本地电信竞争

8.6 所有权改革与本地电信竞争

8.7 本地电信竞争与普遍服务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 2005-06-14

参考文献

  • [1].中国电信行业规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郑奇宝.复旦大学2003
  • [2].电信运营企业战略联盟研究[D]. 姜华彪.中南大学2004
  • [3].我国电信市场竞争模式与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 张成波.吉林大学2006
  • [4].基于系统科学的电信运营企业转型研究[D]. 马慧.北京邮电大学2006
  • [5].电信业的过度竞争、串谋与资源共享[D]. 温丹辉.北京邮电大学2006
  • [6].中国电信业竞争模式创新研究[D]. 周文志.吉林大学2006
  • [7].我国电信价格规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彭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 [8].基于电信信息服务市场结构问题的研究[D]. 郑宇晟.北京邮电大学2007
  • [9].基于价值网的电信商业模式研究[D]. 董爽.北京邮电大学2007
  • [10].公共经济视角下的电信普遍服务研究[D]. 匡斌.北京邮电大学2007

标签:;  ;  ;  ;  ;  

本地电信的管制与竞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