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报复威胁视角的反倾销分析

基于报复威胁视角的反倾销分析

论文摘要

报复威胁作为一种机制,对先行动者的报复行为有“抑制”作用,可以降低报复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报复威胁机制是否在反倾销领域也发生作用?在全球反倾销立案高速增长的背景下研究此问题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针对我国的反倾销无论从立案数、最终采取肯定性反倾销措施数和涉案金额等均列全球前列,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反倾销形势。另一方面,随着1997年颁布首部《反倾销条例》,我国也加入了世界运用反倾销措施保护国内产业的行列。我国企业也学会了拿起反倾销武器保护国内产业的合法利益。本文的研究动机,其一是在全球反倾销案件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反倾销作为一种被WTO认可的保护措施有被“滥用”的嫌疑,报复威胁机制是否可以阻挡各国快速增长的反倾销步伐值得研究;其二,针对中国的反倾销立案位列全球首位,在我国市场经济地位没有完全得到认同的情况下各国纷纷举起反倾销大棒对我国企业来说有失公允,从报复威胁视角来研究反倾销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其三,我国企业在运用反倾销措施保护国内企业的步伐还比较慢,我国反倾销当局在做出反倾销决策时是否受到了报复威胁机制的约束?报复威胁作为一种机制是否具有一般性,或者在我国对外反倾销问题上是失灵的,这需要从实证的角度来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围绕反倾销报复威胁而展开论证。在介绍了国际对华反倾销的新特点的基础上,从分析影响反倾销进程的决策因素入手,总结出反倾销进程的两个重要阶段的关键程序,并基于博弈思想从厂商和国家层面建立了报复威胁机制的理论框架,以中国对外反倾销立案和采取反倾销措施情况的大量数据为依据构建Logic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影响我国反倾销当局决策进程的报复威胁因素。研究表明,随着中国1997年颁布《反倾销条例》和加入WTO以来,报复威胁因素已经对国际对华反倾销决策进程产生了“抑制效应”,并且报复威胁机制对美国对华反倾销决策进程也有相同的作用;但是,报复威胁机制在对我国反倾销当局决策进程的“抑制”作用上表现“失灵”。文章的第一、二、三、四章是背景介绍和理论部分,第五章是基于报复威胁视角的Logic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部分,探讨了报复威胁机制对我国对外反倾销决策进程的相关作用,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基于报复威胁视角: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国际对华反倾销趋势分析
  • 第一节 国际对华反倾销新特点分析
  • 第二节 我国遭受频繁的反倾销调查原因分析
  • 第三章 典型国反倾销实体法和程序法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典型国反倾销实体法比较研究
  • 一、对倾销的确定
  • 二、对损害的确定
  • 三、因果关系的确认
  • 第二节 典型国反倾销程序法比较研究
  • 一、反倾销调查主管机构比较分析
  • 二、对反倾销申述主体的比较分析
  • 三、典型国反倾销进程图谱分析
  • 第四章 反倾销报复威胁机制基本原理
  • 第一节 基于厂商视角的反倾销报复威胁机制分析
  • 第二节 WTO框架下反倾销报复威胁机制原理
  • 一、WTO争端解决机制概述
  • 二、WTO框架下报复威胁机制启动条件
  • 三、WTO框架下报复威胁机制基本原理
  • 第五章 基于中国视角的反倾销报复威胁机制效应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对外反倾销报复威胁Logic回归模型分析
  • 一、美国对外反倾销报复威胁实证分析及启示
  • 二、我国对外反倾销报复威胁Logic回归模型分析
  • 三、报复威胁机制在中国“失灵”原因分析
  • 第二节 国外对华反倾销报复威胁效应分析
  • 第六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基于报复威胁视角的反倾销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