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的心理分析

中国饮食文化的心理分析

论文摘要

“饮食”对于人类乃至一切生命的存在与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更为特殊的地位。中国饮食文化的心理分析研究,对于中国文化心理学与心理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身心健康和分析性心理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采用以心理分析为主线的综合性研究方法,涉及解释学方法、现象学方法以及复杂性系统理论的方法论,同时充分运用考古学、历史学和中医学等领域的方法和理论,对中国饮食文化进行综合性的心理分析研究,探索其中的集体无意识、原型、文化意象等心理内涵。主要的研究数据和资料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考古发现和有关饮食文化的考古研究资料;2,“经典文献”中的历史记载;3,与饮食有关的“汉字”字源、意象和本义分析;4,中医的理论与临床实践;5,现实生活及其有关的心理学数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五个部分:1,“民以食为天”中的原型意象及其心理分析;2,“食色性也”中的心性原型和心理动力;3,“始诸饮食”中的礼仪心理原型与行为规范;4,“五味调和”中的“中和”思想与和谐内涵;5,“医食同源”中的“食疗”思想与心理分析。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为以下六个方面: 1,中国饮食文化具有深刻的心理学意义,“民以食为天”中包含着人类天性的心理原型,这种原型的意义不仅体现在饮食对于人的体质和心智进化的影响与塑造上,而且反映在文化无意识层面人与自然及心性的内在联系上。 2,中国饮食文化体现着集体无意识在中国文化中的心理反映,对此本论文采用了汉德森的文化无意识概念,在远古的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以及黄帝的中国文化原型意象中,以及《易经》和《诗经》等经典文献所记载的史实资料中,阐释与分析了这种文化无意识的实际意义。

论文目录

  •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合格证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问题的提出
  • 2 有关文献和研究综述
  • 2.1.国外有关饮食与行为的研究
  • 2.2.中国饮食文化的有关研究
  • 2.2.1.中国饮食文化的考古学和人类学等研究
  • 2.2.2.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学和社会学等研究
  • 2.2.3.中国饮食文化的生态学和民俗学等研究
  • 2.2.4.中国饮食文化的烹饪、食味、与象征等研究
  • 2.2.5.中国饮食文化学的概论与理论等研究
  • 3 研究问题的形成与研究的意义
  • 4 研究的方法与方法论
  • 5 主要的研究内容与过程,有关分析与讨论
  • 5.1.“民以食为天”的原型意象及其心理分析
  • 5.1.1.“民以食为天”的原型内涵
  • 5.1.2.“民以食为天”的文化意象与象征
  • 5.1.3.“民以食为天”的文化无意识积淀
  • 5.2.“食色性也”中的心性原型和心理动力分析
  • 5.2.1.“食性”与“心性”
  • 5.2.2.“饮食”与“心理动力”
  • 5.2.3.“饮食”与“心理发展”
  • 5.3.“始诸饮食”中的礼仪心理原型与行为规范
  • 5.3.1.“饮食”与“礼仪”
  • 5.3.2.“礼仪”的“心理内涵”
  • 5.3.3.“饮食与礼仪”的心理分析
  • 5.4.“五味调和”中的“中和”思想与和谐内涵
  • 5.4.1.“五行”与“五味”
  • 5.4.2.“五味”与“中和”
  • 5.4.3.“饮食之道”与和谐内涵
  • 5.5.“医食同源”中的“食疗”思想与心理分析
  • 5.5.1.“医食同源”与“食疗传统”
  • 5.5.2.食疗传统与传统文化
  • 5.5.3.寓医于食及其心理意义
  • 5.5.4.饮食行为与身心健康
  • 6 总结
  • 引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华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相关论文文献

    • [1].饮食文化中蕴含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书评《中国饮食文化》[J]. 肉类研究 2019(12)
    • [2].汪曾祺文学中的美食文化——评《中国饮食文化》[J]. 食品工业 2020(02)
    • [3].中国饮食文化中的思政元素探究与教育创新[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05)
    • [4].中国饮食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08)
    • [5].汉语教学中的饮食文化探析——评《中国饮食文化简史》[J]. 食品工业 2020(04)
    • [6].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与人文情怀的结合[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12)
    • [7].中国饮食文化“走出去”的对外传播技巧——从武汉特色美食的英译说起[J]. 文化学刊 2020(06)
    • [8].中国饮食文化的审美意蕴[J]. 现代食品 2020(09)
    • [9].论纪录片《奶奶最懂得》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07)
    • [10].当代文学中的食文化研究——评《中国饮食文化》[J]. 中国酿造 2020(07)
    • [11].广西饮食文化旅游开发——评《中国饮食文化》[J]. 食品工业 2020(07)
    • [12].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与食品文化的融入思考[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17)
    • [13].饮食与音乐[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17)
    • [14].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历程回顾与历史检视[J]. 美食研究 2018(01)
    • [15].基于人文地理学视角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综述[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6(03)
    • [16].《中国饮食文化史·京津地区卷》北京部分审读报告[J]. 出版参考 2016(01)
    • [17].对《中国饮食文化史》(十卷本)出版的再思考[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6(07)
    • [18].中国饮食文化在美国的传播、发展与融合[J]. 商业文化 2014(26)
    • [19].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新航标——再评《中国饮食文化史(十卷本)》[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5(04)
    • [20].中国饮食文化教材建设研究[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5)
    • [21].食之道:中国饮食文化大观[J]. 晚晴 2020(04)
    • [22].试论中国饮食文化五种辩证关系[J]. 餐饮世界 2020(05)
    • [23].《中国饮食文化百科全书》启动会在京召开[J]. 餐饮世界 2020(08)
    • [24].浅析中国饮食文化在日本的发展情况[J]. 饮食科学 2019(04)
    • [25].菠菜豆腐汤真的不能吃吗?[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6(22)
    • [26].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J]. 地理教学 2012(18)
    • [27].中国饮食文化的传统与创新[J]. 饮食科学 2017(24)
    • [28].中国饮食文化传播与“走出去”的路径[J]. 文化发展论丛 2016(01)
    • [29].中国味道 国际表达[J]. 餐饮世界 2016(11)
    • [30].舌尖上的味道与记忆[J]. 烹调知识 2017(01)

    标签:;  ;  ;  ;  ;  

    中国饮食文化的心理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