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东昆仑成矿带钴矿成矿系列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作者: 潘彤
导师: 孙丰月
关键词: 东昆仑,成矿机理,成矿系列,成矿模式,找矿标志
文献来源: 吉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钴矿是东昆仑成矿带近年新发现的重要矿种,在大量野外调查、室内资料收集、现代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对成矿地质背景重新厘定,认为东昆北为加里东弧后裂陷带、东昆中为基底隆起和花岗岩带及东昆南为复合拼贴带(大洋玄武岩高原、陆块拼贴带),并探讨了东昆仑成矿带的成矿动力学演化。论文对肯德可克钴铋金矿、驼路沟钴金矿、督冷沟铜钴矿的矿床(点)的控矿因素、成矿特征进行系统总结。明确提出了它们的成因分别为热水喷硫(矿源层)+热水叠加改造型,热水沉积--改造型、热液脉型。在分析东昆仑成矿带地球动力学条件、总结区域成矿规律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并建立东昆仑成矿带钴矿成矿系列和成矿模式,确立了钴矿勘查的找矿标志,并开展了钴矿潜力的评价,对东昆仑成矿带的钴矿理论研究和矿产勘查实践都有科学指导作用。
论文目录:
前言
一、任务来源及论文选题
二、工作区范围和自然地理条件
三、工作区地质工作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及完成工作量
五、主要研究进展
第一章 东昆仑成矿动力学演化
第一节 东昆仑成矿带区域地质背景
一、东昆仑地区的构造分区
二、区域地层
三、区域岩浆岩特征
四、区域断裂构造
五、变质作用
第二节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一、区域重力场特征
二、区域航磁特征
三、深部地球物理特征
四、地球物理特征与有色金属矿产分布
第三节 东昆仑地球动力学演化
一、东昆仑成矿带构造分区地质背景
二、东昆仑构造带动力学演化
第二章 典型矿床及主要成矿作用研究
第一节 肯德可克钴金铋矿床
一、成矿地质背景
二、矿床产出地质背景
三、矿床地质特征
四、成矿条件分析
五、成矿物质来源
六、矿床成矿机理及成因
第二节 驼路沟钴(金)矿床
一、成矿地质背景
二、矿床产出地质背景
三、矿床地质特征
四、成矿条件
五、成矿物质来源
六、矿床成矿机理
第三节 督冷沟铜钴矿床
一、成矿地质背景
二、矿床产出地质背景
三、矿床地质特征
四、成矿条件
五、成矿物质来源
六、矿床成矿机理及成因
第四节 主要成矿作用
一、喷流热水沉积成矿作用
二、热液成矿作用
第三章 及成矿模式 钴矿成矿系列
第一节 系 成矿 列研究现状
第二节 东昆仑钴矿成矿系列
一、喷硫沉积(矿源层)+热液叠加改造型钴矿床
二、热水沉积--变形改造型钴矿床
三、矽卡岩型钴矿床
四、热液脉型钴矿床
第三节 东昆仑成矿带钴矿成矿模式
一、区域矿床模式
二、区域钴矿成矿演化
第四章 东昆仑钴矿成矿潜力评价
第一节 东昆仑钴矿评价的思路
第二节 东昆仑钴矿成矿条件
一、区域成矿构造条件
二、区域成矿作用时、空间规律
三、区域地球化学、物理条件
四、岩浆作用条件
五、构造地质条件
六、特殊含矿岩石条件
第三节 东昆仑不同钴矿类型的找矿标志
一、喷流沉积(矿源层)+热液叠加改造型钴矿床
二、热水沉积--变形改造型钴矿床
三、矽卡岩型钴矿床
四、热液脉型钴矿床
第四节 东昆仑钴矿潜力评价
一、东昆仑成矿带钴矿分布特征
二、东昆仑成矿带钴地球化学
三、东昆仑各种类型钴矿找矿潜力
四、东昆仑钴矿主攻矿床类型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一览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图版说明及图版
发布时间: 2005-08-26
参考文献
- [1].青海东昆仑造山带金、银成矿作用[D]. 赵财胜.吉林大学2004
- [2].东昆仑造山带区域成矿作用与矿产资源评价[D]. 丁清峰.吉林大学2004
- [3].东昆仑造山带镍矿成矿作用研究[D]. 王冠.吉林大学2014
- [4].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花岗质岩石特征、成因及地质意义[D]. 陈国超.长安大学2014
- [5].东昆仑造山带前寒武变质岩系构造演化[D]. 何登峰.西北大学2016
- [6].青海东昆仑沟里地区及外围金矿成矿作用研究[D]. 陈广俊.吉林大学2014
- [7].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晚古生代-早中生代造山作用研究[D]. 李瑞保.长安大学2012
- [8].青海省东昆仑造山带火成岩岩石构造组合与构造演化[D]. 祁生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
- [9].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物质组成及构造演化[D]. 陈有炘.长安大学2015
- [10].青海东昆仑造山带斑岩型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 许庆林.吉林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西秦岭—东昆仑造山带蛇绿岩及岛弧型岩浆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D]. 李王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
- [2].东昆仑祁漫塔格铁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D]. 李洪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 [3].青海祁漫塔格多金属成矿带典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D]. 徐国端.昆明理工大学2010
- [4].西秦岭—东昆仑造山带的衔接转换与共和坳拉谷[D]. 孙延贵.西北大学2004
- [5].吉林东南部贵金属及有色金属成矿规律研究[D]. 关键.吉林大学2005
- [6].东昆仑造山带混杂岩区非史密斯地层研究[D]. 张克信.中国地质大学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