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嗅觉在昆虫的生存和种族繁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昆虫对气味的识别过程非常复杂,气味分子与嗅觉神经元树突膜上气味受体的结合,参与了昆虫嗅觉识别的初始过程。昆虫气味受体被普遍认为是G蛋白偶联受体,而一些证据却不支持此观点。针对上述两种不同的观点,本研究对重要农业害虫烟夜蛾的气味受体基因、G蛋白α亚基基因以及两种基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昆虫识别气味分子机理的探明提供一些试验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烟夜蛾气味受体和G蛋白α亚基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以及在烟夜蛾不同组织和发育期的表达;利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两基因在烟夜蛾触角内的表达异同,初步分析两基因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RT-PCR和RACE-PCR方法扩增获得了烟夜蛾Or83b-like基因的全长cDNA(1946bp),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区全长1422bp,5′端非编码区长135bp,3′端非编码区长389bp;编码区推导表达473个氨基酸残基,预测所编码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53.51kD,等电点为8.73,预测氨基酸序列中含有7个跨膜区;此外,烟夜蛾Or83b类似受体与其他昆虫的Or83b家族受体的氨基酸序列有较高的一致性。证明获得的基因为昆虫的Or83b家族受体基因之一,暂命名为HassOr83b,此基因已在Genbank上登录,登录号为EU057178。(2)从烟夜蛾基因组中克隆出了一个长度为1202bp的HassOr83b基因片段,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片段含有1087bp的内含子序列。此片段已在Genbank上登录,登录号为EU497670。(3)利用跨内含子引物和RT-PCR方法,研究了烟夜蛾HassOr83b基因在烟夜蛾不同发育期和组织内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HassOr83b基因在幼虫早期、幼虫晚期、蛹期、成虫期皆有表达,而在卵期没有表达;在雌雄成虫触角、下唇须和喙有表达,而在翅、足和去掉足、翅等附肢的躯干部没有表达。(4)利用原位杂交方法研究了HassOr83b基因在雄性烟夜蛾触角内的转录情况。结果表明,阳性标记出现在触角表皮下方的很多感觉细胞中,HassOr83b基因很可能在毛形感器下方的神经元胞体中表达。(5)利用RT-PCR方法,获得了烟夜蛾G蛋白αq亚基基因长度为1103bp的cDNA序列,其中编码区全长1062bp,5′端非编码区长21bp,3′端非编码区长20bp;该基因推导表达353个氨基酸残基,预测蛋白质的分子量为41.5kD,等电点为5.15。序列比对结果表明,烟夜蛾Gαq亚基与其他昆虫Gαq亚基的氨基酸序列有较高的一致性。此基因已在Genbank上登录,登录号为EU057176,该基因暂命名为HassGαq。(6)利用RT-PCR方法,研究了烟夜蛾HassGαq基因在烟夜蛾不同发育期和组织内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HassGαq基因在卵期、幼虫早期、幼虫晚期、蛹期和成虫期皆有表达,在触角、下唇须、喙、翅、足和躯干部也皆有表达。HassGαq基因在烟夜蛾体内为非组织特异性表达。(7)成功构建了HassGαq基因的原核融合表达载体,经过IPTG诱导以及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原核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为66kD。由于HassGαq蛋白的预测分子量为41.5kD,GST标签的分子量为26kD,因此表达产物的大小与预测一致,试验结果证明融合蛋白得到了有效表达。(8)利用SDS-PAGE分离的目的条带作为抗原,免疫小鼠,获得了HassGαq蛋白的抗血清,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抗血清的特异性较差,而商品化的anti-Gq/11α抗血清的特异性较好。(9)利用anti-Gq/11α抗血清和免疫组化方法,对烟夜蛾HassGαq蛋白在雄性触角内的定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HassGαq在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的基部以及感器腔中皆有表达。(10)通过比较HassOr83b基因和HassGαq蛋白在烟夜蛾触角内的表达情况(二者很可能皆在行使嗅觉功能的毛形感器下方的神经元胞体表达),支持烟夜蛾嗅觉信号传导与G蛋白偶联的观点。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利用化学生态学手段防治烟夜蛾受局限[J]. 农药市场信息 2014(30)
- [2].烟夜蛾不同处理防治效果试验[J]. 现代农村科技 2016(18)
- [3].烟夜蛾化学生态学研究进展[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4(06)
- [4].烟夜蛾滞育蛹和非滞育蛹氨基酸含量的比较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02)
- [5].烟夜蛾滞育蛹和非滞育蛹血淋巴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图谱初步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2(02)
- [6].烟夜蛾对黄花烟草和普通烟草趋向行为的方法研究[J]. 华中昆虫研究 2018(00)
- [7].烟夜蛾滞育激素基因在粟酒裂殖酵母中的表达[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8(04)
- [8].烟夜蛾18S r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 动物分类学报 2009(04)
- [9].烟夜蛾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时空表达分析[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0(03)
- [10].烟夜蛾血淋巴凝集素活性的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3(03)
- [11].农田烟夜蛾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及防控研究现状[J]. 中国植保导刊 2015(12)
- [12].不同辣椒品种对烟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 植物保护学报 2012(03)
- [13].烟夜蛾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与表达[J]. 昆虫学报 2011(06)
- [14].烟夜蛾在普通烟草和黄花烟草上的自然种群生命表及其重要因子分析[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8(06)
- [15].烟夜蛾对几种植物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8(05)
- [16].棉铃虫和烟夜蛾在4个辣椒品种上的产卵与为害[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1(02)
- [17].烟夜蛾精氨酸激酶基因的克隆及mRNA表达分析[J]. 昆虫学报 2011(07)
- [18].棉铃虫和烟夜蛾内生殖器官发育和营养物质含量变化的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3(01)
- [19].烟夜蛾滞育期间日失重、含水量及呼吸速率的变化[J]. 河南农业科学 2012(05)
- [20].烟夜蛾性肽受体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J]. 昆虫学报 2014(11)
- [21].烟夜蛾人工饲养条件的筛选[J]. 贵州农业科学 2014(08)
- [22].棉铃虫和烟夜蛾生殖行为比较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1(03)
- [23].两种烟草对烟夜蛾实验种群和自然种群增长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09(05)
- [24].烟夜蛾和棉铃虫对高浓度烟草挥发物的电生理和行为反应[J]. 昆虫学报 2008(09)
- [25].湖北恩施烟夜蛾幼虫田间分布格局的地统计学分析[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3)
- [26].烟夜蛾组织蛋白酶B酶原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和原核表达[J]. 昆虫学报 2008(11)
- [27].不同寄主植物对烟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 2014(05)
- [28].烟草挥发物对2近缘种夜蛾产卵行为的影响及其成分分析[J]. 生态学报 2009(11)
- [29].三种夜蛾成虫口器感器的超微形态[J]. 昆虫学报 2012(07)
- [30].人工饲料饲育烟夜蛾滞育蛹的耐寒性[J]. 贵州农业科学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