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杭州市城市化发展的空间约束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徐文明[1](2021)在《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的宏观经济由新常态运行阶段转入到高质量运行阶段,金融力量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逐步突显出来,它根植于经济系统的方方面面,扮演着越发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中,金融与财政相辅相成,可以说金融体系发展地越成熟、与实体经济的作用关系越紧密,则经济发展越能够获得更多的财力和要素支撑;而金融发展的空间结构越优化,也就越能够引领要素在地区之间高效且平衡地配置,进而推进经济有序地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建立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实体经济中长期资金供给制度安排,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也充分体现出金融发展和空间结构的优化,对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金融空间结构是个多元化的复杂性概念,我们可以理解为金融活动的空间分布格局。在狭义上,金融活动主要是指货币资金的流通活动,包括货币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称,是广泛分布于经济活动中的重要资源和调节部门。在广义上,金融活动则具有更为细致的划分,既包括基础层面的金融资源,也包括由金融资源所形成的金融业态、所组建的金融机构、以及所激发的金融创新。从这一角度而言,金融空间结构就是指广义和狭义的金融活动,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空间集聚、辐射或者一体化的结构形态。金融集聚,往往会形成城市的中心地带,如中心商务区,或在城市群内形成金融中心或金融中心城市,发挥集聚经济效应,使所在地区享受集聚经济优势。金融辐射产生的空间溢出和部门间溢出,是金融集聚成长到一定规模后,对非金融领域或城市群中其他层级的城市所发挥的效应,往往形成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金融一体化是由金融集聚和金融辐射所形成的具有空间关联的发展形式。一体化发展的金融网络能够缩小地区资源配置的金融差距和收入差距,在地区之间整合金融资源、顺畅金融资源的流动。金融空间结构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地区之间市场的逐步开放、交通的日益便利,以及地区间政策配给与项目配置的日益交融与完善;除此之外,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融企业在空间区位的集聚,形成金融中心,在存在一定的区位锁定效应的前提下,金融集聚也会向周边地区发出辐射,从而带动地区之间的金融活动的流动与共建,形成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金融空间结构的形成与优化,能够使金融力量发挥出更大的实体经济促进作用。具体而言,在狭义的金融空间结构方面。以资金、货币、金融衍生品、金融市场,以及社会成员之间、社会成员与政府之间授信等为主要内容的金融资源,是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要素;基础性金融资源的空间发展,主要体现为这类金融资源在地理空间中和不同经济体内部是相对集中还是相对分散,以及由此形成的经济发展效应。优化基础性金融资源的空间结构,能够使得处于不同区域的经济体,能够获得其发展所必须的金融支撑。其次,在广义的金融空间结构方面。传统金融以银行、证券、保险等商业性金融或政策性金融为表现形式,新金融以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为表现形式,二者相辅相成。新金融使传统金融发展的技术、产品和运行方式得到翻新,传统业态为降低新业态的风险和满足更多的受众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传统金融和新金融的空间结构优化,能够弥补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中、小、微型经济实体在某些发展领域资金不足的空白,使得处于不同空间的经济体获得更为便利和高效的金融服务,增强金融服务的均等化效率、增进金融福利。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和金融创新的空间结构优化,则能够使传统金融和新金融,能够发挥出更为强劲的集聚资源、传导资源、整合资源的动能,从而使得经济资源得到更为有效地配置。随着金融空间关联的逐步加深,金融空间结构更为容易地形成。但若超出所在地区实体经济所能够容纳的范围,或者与实体经济发展脱节、形成虚拟化的运行态势,再或者仅仅停留在空间结构的地级化发展阶段,也即只形成了一定数量和规模、等级相对较低的金融集聚,但尚未形成金融辐射或者一体化发展的态势,根据区位锁定的理论,这一金融集聚区域金融贫瘠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将继续扩大,从而不利于地区经济长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因此,金融空间结构发展有度、不断走向优化,都是我国实体经济运行所需求的。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城市群和都市圈成为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重要载体。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分类引导大中小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充分体现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阵地,是在“双循环”时代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如果能够从城市和城市群的维度,解决投资、消费、需求、出口等发展动力不足,地区分布不均衡等现实问题,就更容易在产品市场、资金市场、劳务市场三大领域打通国内循环。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首要,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以及共享五大理念科学理念为指导,逐步实现经济创新、经济协调、经济可持续,以及经济共享。这其中,经济协调是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最为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城市之间的协调、城乡之间的协调、城市发展各领域部门的协调等三大方面,没有经济的协调发展、地区和部门之间的发展差距就不会缩小,也就无法实现社会福利的均衡化,也就谈不上优化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创新是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力,通过全新的动力模式、路径,以及空间网络增强城市之间的关联和互动是创新的重要内涵,创新能够使城市之间的联系以更为便利和高效的方式得到增强,创新及其溢出的程度越高,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会越顺畅;绿色是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动力,在发展城市群战略的同时,实现各城市的均衡福利最大化至关重要,节能减排是降低城市共同发展成本的有效路径;开放是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连接,可以打通城市与城市的资源与要素交换的界限,形成有梯度的经济发展格局,特别是形成城市间的共同市场、共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体系,从而能够在物质基础上实现协调;共享是实现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在城市群内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发展便利,城市市场和产业的发展红利,以及由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福利。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群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与对策也不尽相同。比如国家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内部的经济发展协调性已经较高,那么共享和创新可能是这一类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再比如地区性城市群辽中南、哈长,城市群内部经济发展的同构性还没有解决,虽然经济发展的差距不大,但是建立城市群内部的关联是这一类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金融空间发展及其结构的优化,对于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新型城镇的进程中,随着城市功能的提升、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进程的逐步深入,城市群发展的各个领域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各维度的金融活动的影响,金融活动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已经凸显,特别是金融集聚、金融辐射,从而形成金融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构成了金融的城市群空间网络,对于我国城市群经济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也会反作用于金融空间结构,继而影响城市群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金融集聚通过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城市化经济等作用途径,直接为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并在城市群中形成高质量发展的中心城市或中心领域;金融辐射通过传递城市群中心区域的动能,使得中心区域与周边区域形成具有梯度发展特征的空间关联网络,进而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关联基础;金融一体化实际上是区域与区域的金融资本自由的流动,金融的活动彼此相互渗透、彼此互相影响进而形成联动性的一个整体,是金融深入在维度空间的表现,引领并重新配置城市群资源和要素,为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深度融合基础。若忽视金融空间发展对于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将可能忽略金融活动在城市群就业、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间分工协作、中心城市功能发挥、产融结合等一系列方面的作用效果,甚至有可能导致金融虚拟化运行、产生金融风险,为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造成短板、形成边界,影响城市之间的深度融合;反之,掌握金融空间布局及其作用力的发挥水平,将会极大地有利于城市群经济借助于金融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重视金融活动的空间发展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运行的作用机制、影响因素、以及优化路径,因地制宜地将不同城市群中的金融发展培育和调节到适宜其经济发展的发展质量、形态与状态,进而推进高质量的金融一体化协调发展,对于城市群借助于金融作用力来优化经济运行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一问题同时也被国内外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了深度研究金融空间结构及其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效果,本文分为相互关联的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围绕着问题产生的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挖掘现阶段研究该问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可能出现的创新点。全面地梳理了有关于金融活动对城市群经济发展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城市群经济发展、金融活动及其空间发展、金融发展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为金融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首先,金融空间结构的概念界定。将金融活动分为狭义金融活动和广义金融活动,由此金融空间结构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维度。其中,狭义方面包括基础金融资源的空间结构,广义方面包括金融业态与机构、金融创新的空间结构。其次,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概念界定。主要从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五大理念进行诠释。再次,金融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主要从狭义金融空间结构和广义金融空间结构两个层面,分析了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为论文实证研究部分,同时也是论文研究的重点内容。论文主要选取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长江中游、海峡西岸、成渝、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关中等在中国综合实力排名前十位的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第三章主要分析样本城市群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时空演进状态、挖掘各维度城市群经济和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描述各城市群金融资源(主要是存贷款)的时空分布演进状态、金融集聚和金融辐射效果和金融一体化的作用范围,以及各城市群的金融空间关联,构成对城市群金融空间结构的研究。第四章实证研究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水平,从时空视角分析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与格局演进。第五章实证分析了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实证检验了其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因素。第六章为对策建议。通过总结实证部分的研究结果,总结了城市群金融发展的质量、金融空间结构的形成状况,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从而为优化城市群经济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郭琳琳[2](2020)在《基于GMDP和CA-Markov模型的青龙县国土空间结构与布局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自然与社会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一系列区域问题也随之而来,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基础上,通过结构与布局调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目标综合发展,实现区域综合效益最大化,是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任务。本文以青龙满族自治县为研究区,具体分析了 2010-2018年期间国土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运用CA-Markov模型模拟得到青龙县2022年国土空间格局;结合GMDP模型的数据预测功能和CA-Markov模型的空间模拟功能,优化青龙县2022年国土空间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并对比分析最后结果。得到以下几个结论:(1)研究期间青龙县国土空间结构变化从面积数量看呈“二升二降一波动”的规律,即2010-2014年、2014-2018年期间,城镇发展空间、农村生活空间用地数量持续增加,生态水域空间和生态陆地空间用地数量持续减少,农业生产空间用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从地类结构角度分析,生态陆地空间面积占总地类的70%以上,是最主要的空间类型;从动态度来看,研究期间综合动态变化较小;从空间转移特征来看,研究期间转出以生态空间为主,转入主要为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2)运用CA-Markov模型对青龙县2018年的国土空间格局进行模拟,通过与研究区2018年现状数据进行交叉对比,得到模拟精度为92.10%,模拟效果较好,说明CA-Markov模型能较好的模拟国土空间格局;运用CA-Markov模型模拟青龙县2022年国土空间格局,与2018年现状相比,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用地面积大幅增加,其中城镇发展空间增加1657.70hm2,农村生活空间增加5646.33hm2,农业生产空间增加539.15hm2;生态陆地空间大幅减少,减少面积为7843.17hm2。(3)以区域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运用GMDP模型和CA-Markov模型,得到青龙县2022年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优化结果。优化后,青龙县2022年城镇发展空间面积为4078.53hm2,农村生活空间、农业生产空间面积分别为8894.61hm2、83416.53hm2,生态水域空间、生态陆地空间面积分别为8794.32hm2、245429.30hm2;与模拟结果相比,优化后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不再无序扩张,空间布局更具有合理性,更加符合青龙县作为“京津冀重要生态涵养区”的发展定位;优化后,与2018年相比,青龙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分别增长8.12亿元和15.10亿元;与2022年模拟结果相比,青龙县经济效益小幅下降,减少1.79亿元,生态效益明显提升,增加3.30亿元,综合效益得到提升。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青龙满族自治县国土空间结构变化特征,实现了在兼顾区域综合效益最优的目标下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为青龙满族自治县制定县域国土空间优化配置政策提供支撑和依据。
张润婕[3](2020)在《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空间非均衡及其网络特征》文中研究表明明确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动态演进趋势、空间分布差异以及空间网络特征,有利于厘清生态文明建设下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内在机理、探究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关联关系逐步呈现出的复杂空间网络结构形态,对于实现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采用SBM-DEA超效率模型以及SFA模型分别对2003-2017年间长三角城市群中26个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和评价,其次,结合非参数估计中的Kernel(核)密度估计方法,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动态演进过程进行考察,第三,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考察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地区差距,第四,引入修正的引力模型量化分析城市之间的空间关联强度,并基于此构建空间关联矩阵,进一步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与方法,在社会网络分析框架下全面解构网络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其中,通过测度网络密度反映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的整体特征及演变趋势;通过中心性分析来考察各城市在绿色创新效率空间关联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网络效应实证考察区域空间联系对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地区差距的影响效应。其主要结论如下:(1)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均值呈“N”型曲线增长,上海市城市绿色创新效率一直高于长三角城市群均值,江苏省、浙江省与长三角城市群的基本持平,安徽省的城市绿色创新效率不高,普遍低于均值。其中,上海市、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杭州市和宁波市的城市绿色创新效率一直都高于当年均值,而铜陵市、安庆市和宣城市一直低于当年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均值。从均值来看,长三角城市群中各城市之间的绿色创新效率存在较为显着的地区差异,尤其是安徽省的城市与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城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2)长三角城市群的绿色创新效率在逐渐提高;绿色创新效率的分布越来越集中,其中多数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正不断向一个稳定点靠拢;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的地区内差距正逐步缩小,城市绿色创新效率高的城市与城市绿色创新效率较低的城市之间的差距在逐步减小;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极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且这种现象一直未能得到改善。各省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动态演进基本上与长三角城市群整体变化一致。(3)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呈现明显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在样本考察期内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空间分布的总体差距呈现下降趋势,但不明显。基尼系数分解结果表明,省间差距是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而且省内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要大于超变密度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省内差距贡献值、省间超密度贡献值表现出降低趋势,省间差距贡献值表现出增长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4)各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空间网络打破传统的地理空间限制,绿色创新效率不仅会在邻近城市之间产生联动效应,非邻近城市之间也会发生空间关联,表现出较为复杂且稳定的空间关联,区域空间关联关系对地区差距有显着影响。基于此,长三角城市群应关注地区差距,利用空间关联关系加强城市之间的合作,发挥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杭州和宁波发展优势,带动铜陵、安庆和宣城等地,结合各城市在绿色创新效率空间网络中的位置,制定因地制宜的方案,从而实现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协同发展。
杨悦[4](2020)在《空间约束下城市化发展评估空间网络模型定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化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从地域形态看,城市化可以看作是乡村建设用地逐渐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的地域推进过程。应用空间网络模型理论与方法,可将城乡建设用地等地理实体抽象为网络节点。通过构建空间网络模型、研究网络特征,可以挖掘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格局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空间网络模型在研究城市化发展演化及评价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目前仍有一些基础理论与技术问题没有解决,这严重阻碍着其应用的深化。为进一步拓展空间网络模型在城市化发展评价及城市地理中的应用深度与广度,本文以杭嘉湖平原为研究区域,以城乡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针对空间约束下空间网络模型搜索距离参数的确定问题、考虑实际地理环境进行空间约束的理论与技术问题,以及空间约束下城市化发展评估空间网络模型的应用实验展开研究。研究结果在城市地理等学科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空间约束下最佳搜索距离参数的确定。本文借鉴核密度估计(KDE)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思想,引入KDE中四种应用最广的最适带宽计算方法,通过结合城乡建设用地的几何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以此拓展出相应的搜索距离计算公式。又通过比较、评价不同搜索距离所构建的空间网络模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创性地提出一种空间约束下的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网络模型最佳搜索距离的确定方法,并在空间尺度与时间尺度验证其合理性与适用性。(2)基于交通可达性的空间网络模型约束算法的确定。本文利用交通路网数据,构建可达性分析所需的交通网络拓扑数据集;并利用OD成本矩阵分析工具,计算各建设用地间基于最小时间成本的交通可达性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交通可达性的空间网络模型约束算法,并对初步构建的空间网络模型进行基于实际交通环境限制下的空间约束。通过对比空间约束前后网络模型评价指标的变化,研究其变化特征以及模型约束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3)空间约束下城市化发展评估空间网络模型的应用研究。本文以2005年与2015年杭嘉湖平原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空间约束下城市化发展评估空间网络模型,定量对比研究建设用地的面积(Area)、数量、节点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局部重要性(Local Significace)和平均局部重要性(Mean Local Significance)等评价指标的变化,探究2005-2015年间杭嘉湖平原城市化快速发展的空间演变规律。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一种行之有效的确定空间网络模型最佳搜索距离的方法为:根据地理要素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密度中心,初步计算搜索距离;并以此为基准,通过调整kNN算法的阶数k,以求得最接近初步计算结果的对应阶数及其最佳搜索距离。(2)通过空间网络模型约束算法的应用实验表明:基于现实交通环境的可达性分析,对城市化发展评估空间网络模型具有良好的空间约束作用。其中,网络模型评价指标在空间约束前后表现出整体变化较小,局部区域变化明显且分散的特点。既保证了评价指标在约束前后整体的基本一致,又能对局部区域进行现实交通限制下的约束与修饰。(3)空间约束下城市化发展评估空间网络模型,在城乡建设用地发展演化及评价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及独特的优势。杭嘉湖平原2005-2015年城市化发展显着,城乡建设用地的数量与面积快速增长,建设用地范围不断扩张。各建设用地间的空间联系逐渐加强,在城市化的协同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城市地区的用地占比快速增长,而农村地区的占比则明显下降。杭嘉湖平原整体的城市化程度明显提高,城市化不断加剧,处于强烈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当中。
庞海燕[5](2020)在《杭州城市空间增长的政策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快速推进的城市化,提升了经济增长红利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但快速的城市化直接导致了城市空间的的无序蔓延和低密度扩张,使得生态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继而引发了一系列城市问题。空间政策作为驱动城市空间增长的主导要素之一,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不同功能类型的空间政策影响下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有很大差异,故而摸清城市空间政策的作用机制和空间政策之间的互动机制,推动不同功能类型政策的组合作用是实现空间增长管理的关键所在。基于城市空间政策如何有效作用于城市空间增长的问题,本文开展了城市空间政策作用机制研究。以杭州市为例,按照功能类型分类系统梳理空间政策体系。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采用用地等扇分析法、用地扩展强度分析法、重心转移法和InVEST模型法,定量得出建设空间的用地增长、扩展特征和重心转移特征,生态空间的质量变化和退化特征。结果表明:①2000-2015年杭州市建设空间的东西两翼为增长规模热点和冷点地区,全域增长速率经历由低、中速向高速的阶段性转变。②杭州市建设空间主要增长方位经历由钱塘江以西的主城单核心主导向钱塘江以东的多中心组团结构的阶段性转变。③主城区生境质量得到改善,临近主城的生态空间蚕食严重,生态空间质量下降明显。④杭州市生态带管控局部失效,临近主城片区且生态带覆盖面积较多的组团区域是生态带生境质量退化的主要区域。在此基础上,将建设空间增长规模同扩展强度的热、冷区域进行空间叠加,获取建设空间增长的四种关联模式;将生态空间退化面积和退化程度进行叠加分析,获取生态空间演变的多种模式。基于多部门空间政策数据,分析不同政策类型对相应关联模式的影响效力。最后认为,城市空间政策对空间增长的作用体现在转变增长阶段、调控增长时效和影响增长形态三个方面。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背景及相关研究综述,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具体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在研究综述中,重点梳理了国内外城市空间政策的实践和研究进程及城市空间增长政策工具,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历程和其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理论研究,包括第三章。对城市空间增长政策的作用机制进行一定阐述,从政策功能入手将其分为调整性政策、引导性政策、限制性政策和补偿性政策,定性研究不同功能政策的作用机制。第三部分,实证研究,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以杭州市为例,首先梳理杭州市2000年以来的调整性政策、引导性政策、限制性政策、补偿性政策的具体政策形式。其次,结合杭州市(2000-2015)十五年来城市空间变化的情况,从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变化两个空间维度分别进行分析。最后,从各类政策实效入手分析四类政策与城市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相关性,实证空间政策对城市空间增长的作用。本文的第六章进行了研究总结,包括两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两个创新点:主要研究成果:①构建了城市空间政策系统,提出各功能类型空间政策的作用机制。②以杭州市为案例,开展空间政策机制影响下的城市空间增长实证研究。创新点:①创新的分析视角:从空间政策的角度分析城市空间增长和空间形态演变,得出空间增长政策作用机制,为未来城市空间增长管理提供政策制定的依据。②创新的研究方法:将生态学的视角引入城市空间增长研究,体现跨界交流的思维。通过将生境质量纳入城市空间增长形态演变的分析,揭示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互动效应。
于广益[6](2019)在《政府信息公开 ——权利与规制》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后简称《条例》)的出台一般被认为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的开端。《条例》实施以来已十年,已在现有制度环境内形成了巨大突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一制度的实践,也为当下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源。但与此同时,政府信息公开经过十年实践,也呈现出一系列突出问题,主动公开不足,依申请公开不规范,公开情况与社会期待仍有差距。2016年2月,中办国办《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将“政府信息公开”的概念再度拉回学界的视野中心,其中“公开内容覆盖权力运行全流程、政务服务全过程”的提法,再结合《条例》新修订的背景,被认为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面临的又一次重大机遇。总结十年的实践经验,直面存在问题,梳理研究成果,进一步探索政府信息公开的践行路径有其必要性。我国信息公开现阶段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并非仅在法规与技术层面,而在于信息不公开的影响对信息公开价值体系的消解,这种消解将极大的削弱信息公开的权利价值,并进一步增加了信息公开制度的工具性。当然,信息公开的合法豁免具有规范文本标准可供参考,尤其是域外信息公开法规对所谓的公开例外原则有着较为成熟的应用。而国内法规在移植过程中,因应中国的信息公开趋向,在例外列举、关联申请、主动公开等方面作出了调整,其对信息公开在国内的发展趋势产生了多重复合的影响。除此之外,还以行政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司法判例等其他类型的法源对信息公开例外情况进行附加补充,以适应行政和司法实务中的情形。在实务选择之中,对秘密、安全、稳定类信息一般明确不属于信息公开范围,而对内部、过程、隐私类信息则存在多向解读,其界限认定和公开与否均无明确依据可以遵循,而对模糊、缺损、加工类信息,还会因为程序中断导致一系列行政和法律后果。实务中对于信息不公开的最终选择,在某些特定条件和特定领域之下,很可能引发后续程度不同的风险,从个体性的维权抗争,到组织通过集体抱团进行反制,或是以群体性的暴力形式表达异议。从制度设计维度,信息公开现有的机制架构面临着日益紧张的张力。我国对于信息获取关联限制性条款(三需要条款)从设立之初就存在争议。显然立法者设定关联限制性条款的意图是让我国信息公开初期的口径有序扩大,并留给行政机关时间以自我调适逐步适应信息公开的外部环境。但这种对信息公开申请设置门槛的要求与信息公开保障权利之间产生了内在悖论,因而导致三需要条款面临巨大争议。另外,三需要在实际操作中也因缺乏规范要求而行政裁量权过大,在信息公开初期易被行政机关滥用于逃避公开义务,在近期却又成为规制申请滥用的唯一手段,这种角色的变幻也凸显了我国信息公开的复杂形态。与此同时,对申请处理补正程序如何适用一直存在语义分歧,补正原则模糊的抽象表述使行政机关辨识补正类别时无所适从,陷入应补正的未补正,不应补正却补正的乱象,司法机关在后续的审判中面临着相似的情况。对申请内容认定和补正程序运用的偏差,导致补正处理在信息公开申请办理中始终在弃置与滥用两极之间摆荡。对于整个公开制度体系而言,现阶段其实仍是偏重单项制度的先行推进,缺乏相关协同制度的联动。对于行政决策进程的参与一直缺乏相关的公开渠道,即便是形式上的一些松动,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参与效果。而对于政府信息的对外发布,则面临着专业技术对话语的垄断,基本以单向传达的形式向外界进行传播,注重专业性与单一性,尤其是在环境信息类发布的案例中。但在很大程度上,这种话语体系构建的权威性和合法性正在被碎片化的信息涌动所削弱。而产生这种情况的另一制度根源则是协商民主原则在信息公开方面的应用并没有突破性的改善。随着信息的不断流转,对信息流动的各个过程也缺乏有效监督,其中内部纠错偏重自上而下的考核,侧重形式上的被动回应,而所谓的中立性的评估机构并没有独立产生多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第三方监管力量并没有形成气候。信息民主和信息公平尽管在信息公开制度领域已经有了隐性的制度安排,但仍需要实质性的举措予以推进和落实。上述未解决的内在矛盾,致使信息公开制度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着颇多的现实困境。由于权利之间关系的混沌,信息公开权在与其他权利竞合时,价值排序难有统一标准。个人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这一组关系,多数情况以知情权优于隐私权的趋向出现,但又产生隐私权被侵害之嫌。同样的情况出现在商业保密权与知情权的关系中,似乎以公共利益的名义上就可以牺牲商业秘密,这类做法尽管很大程度上确实能对信息公开不足进行弥补,但过于笼统的公开理念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对其他主体利益的保护。而在申请权与申请权之间,在行政司法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少数人的权利滥用会对其他人的权利伸张产生倾轧,迫切需要有效规制。上述实务中的争议有一定概率会转为司法纠纷,其中围绕是否属于政府信息定义范围的争议就占了很大比例,条款规定的不明确导致司法角度对公开范围的申请常面临着余地较大的选择范围,因此类似案件产生不同司法审判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不过随着经验的累积和权威案例的发布,现阶段司法审判的重点逐渐集中于对信息公开答复的程序审查。另一类困境来源于信息公开需求的扩张与信息公开供给的错位。由于信息作为资源的价值不断凸显,或作为博弈手段,或作为涉诉工具,或用以商业竞争,种种的诉求导致需求在持续扩展,但是现有的制度瓶颈使得信息诉求释放的非常有限。在初始目标没有达到的情况下,公开维权的方式开始异化,滥用申请权利的情况开始出现,这就使得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错位愈加严重。而应以主动公开为主的信息公开模式,实务中却主要以依申请公开形式公开,两者的倒置暴露了我国公开模式的原生问题。除此之外,过于强调新技术对于信息公开的重要性,而忽略了打通技术壁垒和信息孤岛。仅靠技术单方面的改造确实可以提升公开效率,可以使公开形式更为多样,公开维度更为多元,但是要在公开内容和范围形成突破,实现与公开需求的深度对接,更核心的是供给机制的内在革新。要从信息公开实践中的困境脱身,应以权利的逻辑来探究信息公开的规制路径,从信息公开原点出发,实现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与实践经验的贯穿与自洽。随着权利理念的萌芽,知情的理念就已经逐步在滋长和蔓延,随着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传统的权利对理念增生的启蒙,信息公开权利不仅是停留在愿景当中的权利,更是向具象化实体化发展,并对于公权机关规定了更多对应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对于权利的学术研究和制度建议一直没有停歇,从知情权、信息自由、表达自由以及其他与公开有关的权利研究,为信息公开权利逻辑的架构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另一大背景则是传统的行政惯性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随着这种惯性的不断弱化,个体权利开始逐步觉醒,并从个体案例向群体观念普及。而与此同时,更为关键的还在于外部环境对制度创设的催生,包括信息开放全球共识的成型,公共利益对于信息公开的需求愈加迫切,再辅以法治环境的不断完善和优化。在这种背景之下,新型权利概念的提出,实质上是对传统权利的一次隐性的升级,而包括信息公开权利在内的新兴权利的进一步发展为信息公开立法的启动和发展提供了关键推力,同时也将权利的理念始终内嵌于信息公开立法的全过程。因此,信息公开规制的建构路径应从理论和制度两个维度进行思考。理论更迭方面,应考虑对公开功能的定位进一步确立,凸显其对信息获取程序的规范,同时也使其从过于集中的社会预期中一定程度的抽离,并将技术理性与社会理性进一步结合,对公开体制的弹性和刚性实现一定程度的平衡。同时必须跳出信息公开制度而从协同制度建设入手,如决策参与制度、民主协商制度、信息纠错制度等的创立入手,与公开制度形成制度链接,以共同处理混杂各类权益的综合需求。制度再造方面,在公开法规的原则性规定基础上,应通过领域内具体细分的规则形成互补的格局,以公开合法性向公开合理性进一步提升。技术手段也是不可或缺,畅通信息公开渠道,提高信息公开发布效率,改善信息公开服务质量都需要技术改造与升级。公开领域指南、标准、规范的空白,则可以通过制度的改革进行填充,从原则性的文字表达转换至刚性的、具备实操性的体制并定期更新以适应新情况的变化。而建构路径的底层进路毫无疑问是权利的实质释放。上述法规、文件、标准的建构和完善的初级目标,是对信息公开权利的基础的保障,包括信息获取权利的救济程序、行政机关公开义务的明晰化和程序化。下一步则是对权利的界限进行厘定,将知情权、信息获取权、信息自由权、信息申请权等相关权利之间的承接关系进行梳理,并将权利逻辑能无碍的体现在制度建设之中。除了信息公开权利之外,对于申请权与申请权、申请权与隐私权、申请权与秘密权、申请权与参与权的权利价值竞合也应找到有序共处的合理排序,而非互相倾轧的乱局。从权利的内核、边界、平衡的逻辑链条对信息公开规制进行透视,才能找到兼具可行性和稳定性的进路。
何山[7](2019)在《基于多源信息的耕地多功能评价与用途分区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造成耕地规模急剧下降,耕地质量受到威胁。这种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对于人多地少的大都市区来说尤为尖锐。并且随着城市居民需求结构的升级,大都市区耕地生产-生态-景观文化多功能复合利用价值日益突显。因此,在我国严格实施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刚性”要求下,亟需发挥耕地的多功能性来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实施。本文以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典型经济强市、资源弱市的杭州市为研究区,借助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充分挖掘多源农业大数据,对2010-2014年间杭州市耕地时空动态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分别围绕耕地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及景观文化功能展开时空动态评价,尤其对大都市区尤为突显、现有研究却相对薄弱的耕地景观文化功能进行重点探索,然后在此基础上从供需匹配性和协同-权衡关系两方面对耕地多功能进行综合研究,从而服务于杭州市耕地用途分区划定,并建立不同发展目标下各用途区内的耕地多功能协同优化策略和保护措施,最终实现耕地复合功能的合理使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耕地特征变化情况把握现存问题并提出差别化管护的必要性从耕地占用和补充角度看,2010-2014年间杭州市耕地总体呈现出“占水田,补旱地”、“占城市周边,补边远地区”的空间变化规律。从耕地形态学空间格局角度看,杭州市城区附近的耕地呈现破碎化趋势,核心类减少、孤岛类增加;而远离城市的地区,由于耕地大量补充,耕地核心类增加,但边缘类、穿孔类也同比增长,耕地地块形状规整度下降。可见杭州市优质耕地因与经济发达地区高度空间重叠而受到“侵蚀”,耕地占用与补充的过程都需要更加科学的指导与参考,耕地差别化管理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2)评价分析耕地各单项功能,全面了解耕地功能基本信息①构建生产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耕地生产功能时空格局本研究通过整合自然环境和社会利用因素构建耕地生产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对气候生产潜力进行系数修订的基础上,获得杭州市耕地综合生产潜力分布格局。结果显示,杭州市耕地综合生产潜力以二级水平居多(占比44.68%),一级生产潜力耕地也有大量分布(占比35.83%),三级生产潜力耕地较少(占比19.49%)。空间分布上,生产潜力较高的耕地主要聚集在杭州市余杭区、富阳区、萧山区以及桐庐县等地区,区域耕地土壤肥沃、地势平缓、水源丰富、交通便利且地块规整、连通性较高。生产潜力较低的耕地主要零星穿插分布在西北部、南部山地丘陵区,区内耕地土壤肥力较差、海拔较高、基础设施条件一般、地块形状不规则、连通性较差。时间变化上,杭州市2010-2014年间耕地综合生产潜力总体变化不大,区域变化差异主要由耕地面积变化而引起。②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念,明晰耕地生态功能时空格局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念,综合考虑功能的代表性、数据的可获取性、评估方法的科学性,选取土壤保持、生境维持、景观连通和环境健康四项子功能来综合表征耕地生态功能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杭州市耕地综合生态功能较弱,且优劣差异较大。其中生态功能一级区和二级区耕地分别占比7.82%和12.54%,主要零星分布在临安区、建德市和桐庐县等山地丘陵地区,区内耕地远离城市,人为干扰因素较少,周边林地环绕,耕地生境质量较高,生态系统趋于稳定,耕地生态功能相对较强。生态功能三级区耕地占比79.64%,主要分布在杭州市东北部主城区、余杭区、萧山区等平原地区,区域人口分布密集,建设开发强度极高,耕地生境质量较低、景观条件一般,耕地生态功能总体较弱。时间变化上,杭州市2010-2014年间耕地生态功能呈略微下降趋势,耕地生态保护任务依旧艰巨。③融合大数据和最大熵模型,探索耕地景观文化功能时空格局通过将休闲农业数据、乡村旅游人口数据、电子地图兴趣点等农业大数据,与最大熵模型、视野敏感度分析等进行融合,探索对耕地景观文化功能供应、需求和使用的空间量化与时空格局分析。结果显示,从供应角度看,耕地休闲游憩功能高度依赖人为因素,且主要集中在市中心附近;耕地景观美学功能与自然属性密切相关,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耕地休闲游憩供应能力比景观美学增长快。从需求角度看,景观文化高需求耕地主要集中在市区及其附近常住人口和乡村旅游人口密集分布的地区。从使用角度看,耕地周边着名景点对其景观文化功能的使用具有积极的影响。研究还发现2010-2014年间耕地景观文化功能总体呈上升趋势。未来应保证人口稠密地区耕地的合理利用,在景观文化功能潜力区发展更适宜的农田,并且提高对景观文化利用率较低的耕地关注度,同时区域内的公共基础设施也需进一步完善。(3)围绕供需匹配性和协同-权衡关系开展耕地多功能综合评价首先采用常住人口、乡村旅游人口、GDP、绿地比例指标表征耕地各功能的需求水平,然后通过双变量Local Moran’s I指数分析各功能的供需空间匹配情况。结果显示,杭州市耕地生态功能供需错位较多,景观文化功能供需匹配性相对较高,耕地生产功能供需匹配和供需错位区面积持平。在供需分析基础上,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将杭州市耕地划分为四组类型区,分别为聚集在城市周边的高需求-景观功能主导区、位于城市郊区的较高需求-生产景观复合区、分布在农村地区的中需求-生产生态景观复合区、零星穿插在山地丘陵地区的低需求-生态功能主导区。此外,本研究还深入探索了耕地各功能间的协同-权衡关系。首先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进行耕地多功能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耕地生产功能和景观文化功能之间表现出较强的协同关系,耕地生态功能与生产功能和景观文化功能间则主要表现为权衡关系。然后通过测算耦合协调度进行耕地多功能空间差异性分析,结果发现杭州市耕地多功能协调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部地势平缓地区,区域内各项功能协调发展;低值区则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地丘陵区和东北部的萧山区境内,区域内各项功能发展不均衡。(4)基于多功能评价结果进行耕地空间用途分区并提出优化管理建议通过将耕地多功能供需聚类得到的四组类型区与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度进行叠加,将杭州市耕地进一步划分为六个用途区:(1)都市农业休闲区(占比8.32%),主要为城市周边的都市农田,城市居民对耕地各项功能都需求旺盛,建议耕地向多功能复合化、协同化方向发展;(2)绿色农业观光区(占比10.23%),主要分布在城市近郊区的余杭区、萧山区、富阳区等平原地区,区内耕地主要承载粮食生产功能,鼓励打造宜产、宜游、生态立体化的“绿色田园综合体”;(3)高效农业示范区(占比26.26%),主要分布在杭州近郊的萧山区、余杭区等地区,该部分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性一般,建议加强土壤环境污染治理和监管力度,发展科技型、生态型、劳动密集型农业;(4)景观农业生产区(占比9.98%),主要包括建德市、临安区、淳安县等境内的河谷平原耕地及成片分布的梯田,为农村地区的优质良田,建议依托其得天独厚的乡村山水田园风光及其周边分布的与历史古村、农耕文化密切相关的景区优势,促进耕地多功能整体性、协调性发展;(5)特色农业发展区(占比21.56%),主要分布在景观农业生产区周边,耕地景观较破碎,耕地多功能协调性一般,可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提升耕地连片性,并加强特色农产品的推广,打造乡村农业品牌;(6)生态农业储备区(占比23.65%),主要零星分布在临安区、建德市、淳安县等低山丘陵地带,建议将被森林等包围的孤岛适当退耕还林、还草,通过土地整治提高靠近其它功能区耕地的利用水平,作为优质生态良田的储备耕地。
张翰超[8](2019)在《基于遥感监测的中国典型城市时空格局演变及可持续性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自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在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促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的同时,也存在着各地区城市发展不平衡,城市土地扩展超过人口增长,土地粗放式使用,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解决上述问题的首要前提是准确掌握城市发展情况,城区范围的动态变化能够反映城市扩张历程和空间发展模式,城市可持续性评价能够反映城市的健康状况和发展潜力。开展城市扩张监测、时空演变及生态环境评价分析,对于把握城市发展规律,科学开展城市规划和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相关研究存在着城区概念不统一,城市边界提取需要大量人工样本,城区面积预测考虑因素不全,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不客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城市扩张监测、时空演变及可持续发展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概括如下:(1)提出了基于渐进式学习模型的城区范围提取新方法。通过将城区空间约束等先验知识和影像特征等未标记样本信息相结合,减少了机器学习需要的训练样本数量,通过利用路网数据进行分割的方法避免了利用分类方法提取城区过程中高层语义信息表达的难题,提升了城区范围提取的精度。该方法利用城市路网数据将城市分割为街区,采用场景分类的方式提取城区,利用金字塔逐层分块进行空间约束的方法将城区提取原则融入机器学习过程,能够在少量样本条件下得到与人工提取城区范围极为接近的效果,减少了工作量,为城区范围高精度自动提取提供新的解决方案。(2)提出了LSTM-RBF城区面积预测模型并开展全国省会城市扩张时空演变分析和模拟预测。以全国31个省会级城市为监测对象,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渐进式学习提取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人工修正,提取得到2000、2005、2010、2015年4期城区边界,在此基础上对2016年城区面积进行预测,通过LSTM-RBF模型同LSRM网络、RBF网络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证明了LSTM-RBF模型在城区面积预测方面的优越性。通过开展城市规模分布、扩展特征、扩展类型等分析,得到如下结果:(a)2000-2015年,我国省会城市保持了高速增长趋势,总面积增加了90%;(b)省会城市体系接近捷夫模式的等级规模分布,同时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趋于均衡分布;(c)城市扩展情况地区差异显着,东部扩展速度逐步放缓,西部、东北地区加速扩张,中部地区稳步扩张;(d)61%的省会城市呈外延式扩展;(e)中国省会城市发展情况与国家城市发展政策和地区发展战略高度相关。(3)提出了城市地理环境指数(UGEI)综合评价模型,对2015年中国省会城市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评价。该模型从自然资源有限的角度出发,统一采用地均指标而非原始指标、人均指标或者多种指标混合来构建评价模型,通过选取更多的地表覆盖/土地利用指标而非经济、社会指标来构建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进行加权计算得到最终评价结果。通过与原始指标、人均指标及以行政区面积为分母计算的地均指标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客观性和可靠性。最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a)我国约有一半的省会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及以下;(b)中国省会城市的地理环境可以分为四个区域,秦岭-淮河是南北区域的重要分界线,西南部区域最好,西北部区域最差;(c)我国省会城市中地理环境状况最好的3个城市分别是海口、南宁、长沙,最差为郑州、太原、石家庄。
刘树鹏[9](2019)在《基于系统动力的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历史遗产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历史保护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虽然城市历史保护已经被社会主流价值观认可,但历史保护与发展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在发展中保护需要宏观和系统的判断。历史街区是城市中具有一定规模、保存历史遗存与历史环境、街巷格局基本完整的区域,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证据与线索,更是国家精神与文明的物质载体,凝聚了先辈们的劳动与智慧。当代中国迈向发展新时期,正走在国家繁荣、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传承与发展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责无旁贷的重要使命。地下空间实施是伴随人类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新石器时期的半地下穴居就是对地下空间的浅表层利用,古代的冰窖、窨井、坎井也均是地下空间的实施,在人类没有能力向空中要空间之前,地下就是最易获取和扩展的空间。地下空间是竖向空间的基础,更是对地球表层物质空间的科学管理,更是提升城市荷载能力、弹性发展的战略举措。本研究将以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为研究核心,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相关理论,论述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动力系统理论,对系统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作用原理;以系统理论下的典型城市与典型历史街区为样本,提炼归纳不同历史街区与地下空间的反馈机制;构建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系统动力模型,通过系统动力模型的可实施存量模拟,研判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实施影响。丰富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与城市发展的理论,为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实施决策提供依据与支撑。这是历史保护与地下空间理论的应用,将填补系统动力理论在城市空间研究方面的空白。对城市学、规划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融合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阐述研究的缘起、目的和意义;综述国内外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研究动态;概述研究的结构、目标与主要内容;概念界定,提出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章采用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系统理论,解读空间实施路径,判断空间实施主体及其行为,判断实施系统。第三章在地下空间实施的系统理论下,解读典型的历史街区,提炼历史街区在空间、功能、经济等方面特征,演绎归纳地下空间实施的反馈机制。第四章使用系统动力模型工具,明确历史街区地下空间量的增长模式,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动力模型的研判模拟。第五章运行系统动力模型进行模拟,根据结果对历史街区的系统性因素提出实施政策与措施。第六章为总结和展望。
董晨炜[10](2019)在《大城市边缘区城市化时空格局变化模拟及发展导向分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外延式的空间扩展模式使得城乡界线变得模糊。城市边缘区作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速度最快、农业景观向城郊结合景观和城市景观演替最为显着的热点区域,在空间形态和功能定位上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带来了一系列土地、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问题。针对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特殊性和城市蔓延带来的诸多问题,边缘区综合分区是制定、实施城市发展战略前沿性、基础性的工作。本文聚焦于城市边缘区域这一城乡交互作用的复杂动态产物,对边缘区理论模型进行改进,选取杭州市萧山区作为大城市边缘区研究实例,以城市化过程时空格局预测为基础,构建面向城市化发展趋势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边缘区模糊性特点进行发展导向分区和发展对策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改进的 CLUE-S(the Conversion of Land Use and its Effects at Small regional extent)模型进行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模拟。结合城市化过程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Autologistic回归分析,在13个驱动因素之外,引入邻域因子以解释土地利用的空间自相关性。针对边缘区区域特点,考虑各土地利用类型间相互转换的限制性规则和稳定性条件,基于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实现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变过程的模拟,最终得到202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分布图。(2)构建了基于多维动态指标的城市化发展导向评价模型。为准确刻画边缘区的城市化演变过程,以2014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和2025年的土地利用预测图为基础,筛选得到18个动态指标,描述了城市化过程在变化程度、形态结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4个方面的演变特征,对边缘区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强解释力。(3)采用SOFM(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神经网络模型实现边缘区发展导向分区。基于SOFM网络的城市化发展导向分区模型,以研究区26个乡镇(街道)4个维度的评价指标值构成的矩阵作为输入向量,经过初始化、训练、迭代等步骤将萧山分为4个城市化发展区。对分区结果进行可靠性验证后,使用雷达图和空间热点分析获取各分区在4个维度上的特征,结合理论模型和实际情况确定了边缘区的分区发展定位。最终从空间模式重构、城市功能转变、高效利用土地和绿色健康发展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二、杭州市城市化发展的空间约束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杭州市城市化发展的空间约束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框架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城市群经济发展 |
1.3.2 金融活动及其空间发展 |
1.3.3 金融发展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金融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 |
2.1 金融空间结构 |
2.1.1 金融空间结构的概念界定 |
2.1.2 狭义金融活动的空间发展 |
2.1.3 广义金融活动的空间发展 |
2.1.4 金融活动的空间关系演变 |
2.2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 |
2.2.1 城市群的演变 |
2.2.2 城市群经济的协调发展 |
2.2.3 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
2.3 金融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机理 |
2.3.1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 |
2.3.2 狭义金融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 |
2.3.3 广义金融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 |
第3章 城市群金融空间发展水平的绩效评价 |
3.1 城市群金融的发展现状 |
3.1.1 城市群金融发展现状 |
3.1.2 城市群金融发展问题 |
3.2 城市群金融空间结构的时空演进分析 |
3.2.1 指标体系构建和数据来源 |
3.2.2 因子分析模型和相关指标 |
3.2.3 威尔逊模型和相关指标 |
3.2.4 F-H模型和相关指标 |
3.3 城市群金融空间集聚度测度 |
3.3.1 城市群金融空间集聚度总体特征 |
3.3.2 城市群金融空间集聚度的地理区位分布特征 |
3.4 城市群金融空间辐射度测度 |
3.4.1 城市群金融资源总量特征 |
3.4.2 城市群金融空间辐射特征 |
3.5 城市群的金融一体化程度测度 |
3.5.1 F-H模型 |
3.5.2 城市群金融一体化特征 |
3.6 城市群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状况 |
3.6.1 城市群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的整体特征 |
3.6.2 不同城市群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特征 |
3.6.3 城市群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的层级性特征 |
3.7 小结 |
第4章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绩效评价 |
4.1 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概况 |
4.1.1 城市群经济总体发展情况 |
4.1.2 各个城市群经济发展情况 |
4.2 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测度 |
4.2.1 研究方法 |
4.2.2 结果分析 |
4.3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
4.3.1 研究方法 |
4.3.2 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
5.1 金融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研究 |
5.1.1 研究方法 |
5.1.2 结果分析 |
5.2 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
5.2.1 解释变量选择 |
5.2.2 研究方法 |
5.2.3 结果分析 |
5.3 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
5.3.1 金融空间结构对不同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
5.3.2 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城市群金融空间发展的主要结论 |
6.2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结论 |
6.3 金融空间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结论 |
第7章 金融空间优化和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优化金融空间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1 因地制宜实行差异性的优化措施,促进金融空间高效发展 |
7.1.2 探索行之有效的金融空间发展模式,促进金融空间一体化发展。 |
7.2 提升优化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
7.2.1 基础性金融资源推进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
7.2.2 金融业态推进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
7.2.3 金融创新与服务推进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GMDP和CA-Markov模型的青龙县国土空间结构与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2.3 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2 基础理论与相关概念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2.1.2 空间均衡理论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相关概念 |
2.2.1 国土空间 |
2.2.2 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优化 |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条件 |
3.1.3 社会经济条件 |
3.2 数据来源 |
4 青龙县国土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
4.1 国土空间识别 |
4.2 国土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
4.2.1 面积变化分析 |
4.2.2 国土空间动态度分析 |
4.2.3 空间转移特征分析 |
5 青龙县国土空间格局模拟 |
5.1 CA-Markov模型介绍 |
5.1.1 元胞自动机模型 |
5.1.2 马尔可夫模型 |
5.1.3 数据格式转换 |
5.2 制作适宜性图集 |
5.2.1 MCE模块简介 |
5.2.2 约束条件和影响因素 |
5.2.3 制作适宜性图集 |
5.3 青龙县国土空间格局模拟 |
5.3.1 青龙县2018年国土空间格局模拟 |
5.3.2 模拟精度检验 |
5.3.3 青龙县2022年国土空间格局模拟 |
5.3.4 模拟结果与现状对比 |
6 青龙县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优化研究 |
6.1 青龙县国土空间数量结构优化 |
6.1.1 决策变量的设置 |
6.1.2 GM(1,1)模型预测相关参数 |
6.1.3 构建目标函数 |
6.1.4 构建约束条件 |
6.1.5 模型求解 |
6.1.6 优化与模拟结果对比 |
6.2 青龙县国土空间布局优化 |
6.2.1 约束条件和影响因素 |
6.2.2 布局优化结果 |
6.3 结果分析 |
6.3.1 优化与现状结果对比 |
6.3.2 青龙县国土空间布局优化建议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3)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空间非均衡及其网络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绿色技术创新 |
2.1.2 绿色发展 |
2.1.3 绿色创新 |
2.2 文献综述 |
2.2.1 绿色创新效率评价 |
2.2.2 基于属性数据的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结构研究 |
2.2.3 基于网络分析的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结构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 |
3.1 绿色创新效率测度模型 |
3.1.1 SBM-DEA超效率模型 |
3.1.2 随机前沿模型 |
3.2 核密度估计法 |
3.3 Dagum基尼系数及其按子群分解方法 |
3.4 修正的引力模型与空间关联矩阵 |
3.5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空间网络结构特征指标 |
3.5.1 网络密度 |
3.5.2 度中心度 |
3.5.3 接近中心度 |
3.5.4 中介中心度 |
3.6 计量模型设定 |
3.7 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处理 |
3.8 数据来源 |
3.9 本章小结 |
4 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的测算及其特征分析 |
4.1 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测算结果 |
4.2 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5 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的动态演进过程 |
5.1 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的Kernel密度估计 |
5.2 三个省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Kernel密度估计 |
5.2.1 江苏省(包含上海市)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Kernel密度估计 |
5.2.2 浙江省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Kernel密度估计 |
5.2.3 安徽省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Kernel密度估计 |
5.3 本章小结 |
6 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的差距及其分解 |
6.1 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的总体差距及其演变趋势 |
6.2 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分布的省内差距及其演变趋势 |
6.3 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分布的省间差距及其演变趋势 |
6.4 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分布的差距来源及贡献率 |
6.5 本章小结 |
7 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关联的网络特征 |
7.1 网络密度分析 |
7.2 中心度分析 |
7.3 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空间关联的网络效应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空间约束下城市化发展评估空间网络模型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城市用地空间与城市形态变化研究进展 |
1.2.2 空间网络模型在城市空间形态变化中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方法与数据组织 |
2.1 空间网络模型的构建 |
2.2 网络模型评估指标 |
2.2.1 建设用地面积 |
2.2.2 节点度中心性 |
2.2.3 局部重要性 |
2.2.4 平均局部重要性 |
2.3 核密度估计方法(KDE) |
2.3.1 KDE的基本概念 |
2.3.2 KDE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
2.4 交通可达性分析 |
2.4.1 交通可达性的基本概念及度量模型 |
2.4.2 OD成本矩阵 |
2.5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5.1 研究区域概况 |
2.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3章 空间网络模型最佳搜索距离的确定方法 |
3.1 最佳搜索距离计算方法的确定 |
3.1.1 最佳搜索距离的计算方法 |
3.1.2 最佳搜索距离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
3.2 最佳搜索距离确定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3.2.1 不同空间尺度对比分析 |
3.2.2 时间尺度动态发展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化发展评估网络模型的空间约束方法 |
4.1 交通可达性对空间网络模型的约束方法 |
4.1.1 交通网络数据集的构建 |
4.1.2 基于Arc GIS的交通可达性测算 |
4.1.3 交通可达性对空间网络模型的空间约束 |
4.2 交通可达性对空间网络模型的约束结果 |
4.2.1 空间约束下局部重要性指标的变化 |
4.2.2 空间约束下平均局部重要性指标的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空间约束下城市化发展评估网络模型的应用研究 |
5.1 城市化发展基本评价指标分析 |
5.2 空间网络模型评价指标分析 |
5.2.1 空间网络度的分布与变化 |
5.2.2 空间约束下局部重要性的分布与变化 |
5.2.3 空间约束下平均局部重要性的分布与变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杭州城市空间增长的政策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增长主义驱动下的城市空间急剧增长 |
1.1.2 城市规划从技术型向管理型转型 |
1.1.3 城市空间增长需要空间政策的科学引导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检索与内容分析法 |
1.3.2 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法 |
1.3.3 实证研究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城市空间政策研究进展 |
2.1.1 城市空间政策体系 |
2.1.2 城市空间增长政策工具 |
2.2 城市空间增长研究进展 |
2.2.1 城市空间增长形态研究 |
2.2.2 城市空间增长研究方法 |
2.3 既有研究的评述与启示 |
2.3.1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2.3.2 本文的切入点 |
3 城市空间政策作用研究 |
3.1 调整性政策的作用 |
3.1.1 调整性政策的内涵 |
3.1.2 调整性政策的作用途径 |
3.2 引导性政策的作用 |
3.2.1 引导性政策的内涵 |
3.2.2 引导性政策的作用途径 |
3.3 限制性政策的作用 |
3.3.1 限制性政策的内涵 |
3.3.2 限制性政策的作用途径 |
3.4 补偿性政策的作用 |
3.4.1 补偿性政策的内涵 |
3.4.2 补偿性政策的作用途径 |
4 研究区概况及其政策解读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地理要素 |
4.1.2 经济要素 |
4.1.3 人口要素 |
4.1.4 规划要素 |
4.2 研究区政策解读 |
4.2.1 调整性政策 |
4.2.2 引导性政策 |
4.2.3 限制性政策 |
4.2.4 补偿性政策 |
5 空间政策作用下杭州市城市空间演变实证研究 |
5.1 研究数据 |
5.2 研究方法 |
5.2.1 用地等扇分析法 |
5.2.2 建设用地扩展强度 |
5.2.3 建设用地重心转移 |
5.2.4 生境质量模型 |
5.3 杭州市城市用地空间变化分析 |
5.3.1 建设空间分析 |
5.3.2 生态空间分析 |
5.4 杭州市城市用地变化模式分析 |
5.4.1 建设用地空间变化模式分析 |
5.4.2 生态用地质量及退化模式分析 |
5.5 杭州市城市用地变化与空间政策关联分析 |
5.5.1 模式关联分析 |
5.5.2 政策作用机制分析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6)政府信息公开 ——权利与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六、论文结构 |
七、论文主要创新 |
第一章 信息不公开对信息公开的价值消解 |
第一节 信息不公开对信息公开权利的抑制 |
一、信息公开权利的来源及实现 |
二、信息不公开对信息公开权利的限缩 |
三、信息不公开对信息公开权利的分化 |
四、信息公开权利的程序性中断 |
第二节 公开与例外的制度区隔 |
一、域外信息公开法规的例外原则 |
二、国内法规对信息公开豁免的移植特点 |
三、其他法源对信息公开例外的附加补充 |
第三节 信息不公开的累积风险 |
一、风险不平等中的个体抗争 |
二、公开申请的组织反制 |
三、从信息不公开到群体暴力 |
第二章 信息公开制度设计的双重张力 |
第一节 信息获取关联限制的存废之争 |
一、关联限制的阶段功能 |
二、“三需要”的内在悖论 |
三、删除“三需要”的正反效应 |
第二节 申请处理补正程序的解读分歧 |
一、补正界定的辨识盲区 |
二、补正类别的适用困境 |
第三节 信息产生的前置参与缺位 |
一、决策进程的公开障碍 |
二、公权部门的信息控制 |
三、信息参与的架构虚置 |
第四节 信息结果的后置监督失效 |
一、内部纠错的单向度 |
二、外部反馈的形式化 |
三、中立监管的空心化 |
第三章 信息公开运行过程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权益竞合的价值乱序 |
一、隐私权与知情权 |
二、商业秘密权与知情权 |
三、信息公开申请权之间 |
第二节 具体适用的司法纠纷 |
一、信息定义的实务争议 |
二、公开主体的司法视角 |
三、申请答复的程序审查 |
第三节 公开需求的扩张和异化 |
一、需要的权益驱动 |
二、诉求的扩张阻滞 |
三、维权的方式异化 |
第四节 公开供给的不足和错位 |
一、主动与被动的倒置 |
二、技术与机制的换位 |
三、供给与需求的脱节 |
第四章 信息公开规制的权利逻辑 |
第一节 传统权利对理念增生的启蒙 |
一、权利研究的积淀 |
二、传统惯性的弱化 |
三、个体权利的觉醒 |
第二节 外部环境对制度创设的催生 |
一、全球共识的成型 |
二、公共利益的权衡 |
三、法治环境的更新 |
第三节 新兴权利对立法突破的推进 |
一、知情权的新兴特色 |
二、作为新兴权利的预期与损害 |
三、公开立法的权利逻辑 |
第五章 信息公开规制的建构路径 |
第一节 信息公开制度的加速更迭 |
一、制度的再定位 |
二、理性调节下的公开体系 |
三、专项制度的补充 |
第二节 信息公开制度的精细再造 |
一、领域细分的文件模式 |
二、技术与公开机制的关系 |
三、补正程序的规范标准 |
第三节 信息公开权利的实质释放 |
一、保障与监管下的权利 |
二、权利元问题与逻辑展开 |
三、权利间的调节平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7)基于多源信息的耕地多功能评价与用途分区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都市区耕地保护面临的形势 |
1.1.2 新时代耕地多功能研究的机遇 |
1.1.3 杭州市耕地多功能研究的典型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耕地多功能内涵解读 |
1.3.2 耕地多功能类型划分 |
1.3.3 耕地多功能量化方法 |
1.3.4 耕地景观文化功能研究 |
1.3.5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资料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介绍及处理 |
2.2.1 数据介绍 |
2.2.2 数据预处理 |
3 耕地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
3.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2 基于“占补”角度的耕地数量变化分析 |
3.2.1 耕地占用和补充的数量平衡 |
3.2.2 耕地占用和补充的用地类型 |
3.3 基于“MSPA”角度的耕地形态变化分析 |
3.3.1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模型 |
3.3.2 耕地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
3.4 小结 |
4 耕地生产功能评价—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4.1 综合生产潜力评价方法 |
4.2 气候生产潜力 |
4.2.1 评价方法 |
4.2.2 评价结果 |
4.3 综合生产潜力-综合系数修订气候生产潜力 |
4.3.1 指标体系构建 |
4.3.2 指标权重量化 |
4.3.3 综合生产潜力计算 |
4.3.4 耕地综合生产潜力时空动态分析 |
4.4 小结 |
5 耕地生态功能评价—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
5.1 耕地土壤保持功能 |
5.1.1 土壤流失方程 |
5.1.2 测算结果 |
5.2 耕地生境维持功能 |
5.2.1 InVEST模型 |
5.2.2 测算结果 |
5.3 耕地景观连通功能 |
5.3.1 电路理论模型 |
5.3.2 测算结果 |
5.4 耕地环境健康评价 |
5.4.1 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5.4.2 测算结果 |
5.5 耕地综合生态功能时空动态分析 |
5.5.1 耕地综合生态功能测算 |
5.5.2 耕地综合生态功能时空变化分析 |
5.6 小结 |
6 耕地景观文化功能评价—基于多源数据与最大熵模型 |
6.1 耕地景观文化功能研究框架 |
6.1.1 概念内涵 |
6.1.2 研究思路 |
6.1.3 地图兴趣点 |
6.2 耕地景观文化供应能力及环境变量影响机制 |
6.2.1 最大熵模型 |
6.2.2 典型样本点与辅助变量准备 |
6.2.3 模型结果与精度验证 |
6.2.4 环境变量响应机制分析 |
6.2.5 耕地景观美学功能供应水平 |
6.2.6 耕地休闲游憩功能供应水平 |
6.2.7 耕地景观文化整体供应水平 |
6.3 耕地景观文化需求水平 |
6.3.1 基于受益人群分布的评价方法 |
6.3.2 评价结果 |
6.4 耕地景观文化使用情况 |
6.4.1 基于喜爱度和视野分析的评价方法 |
6.4.2 评价结果 |
6.5 耕地景观文化功能综合分析 |
6.5.1 社会经济发展与耕地景观文化功能增长 |
6.5.2 基于供应、需求、使用的聚类分析 |
6.6 小结 |
7 耕地多功能综合评价—基于供需匹配视角 |
7.1 耕地单功能供需匹配分析 |
7.1.1 需求评价方法 |
7.1.2 需求水平空间格局 |
7.1.3 空间自相关分析法 |
7.1.4 耕地单功能供需匹配格局 |
7.2 耕地多功能供需聚类分析 |
7.2.1 K-means聚类分析法 |
7.2.2 基于供应与需求的聚类结果 |
7.3 耕地多功能协同与权衡分析 |
7.3.1 基于Spearman秩分析法的功能相关性研究 |
7.3.2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功能空间差异性研究 |
7.4 小结 |
8.基于多功能综合评价的耕地用途分区及优化措施 |
8.1 分区依据 |
8.1.1 系统理论 |
8.1.2 因地制宜理论 |
8.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8.2 分区方法 |
8.3 分区结果及优化措施 |
8.3.1 都市农业休闲区 |
8.3.2 绿色农业观光区 |
8.3.3 高效农业示范区 |
8.3.4 景观农业生产区 |
8.3.5 特色农业发展区 |
8.3.6 生态农业储备区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耕地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
9.1.2 耕地综合生产潜力空间评价与变化分析 |
9.1.3 耕地整体生态功能空间评价与变化分析 |
9.1.4 耕地景观文化功能空间评价与变化分析 |
9.1.5 围绕供需匹配与协同权衡分析的耕地多功能综合评价 |
9.1.6 基于耕地多功能综合评价的耕地功能分区及优化措施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8)基于遥感监测的中国典型城市时空格局演变及可持续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城区相关概念 |
1.2.2 城市扩张监测 |
1.2.3 时空格局演变 |
1.2.4 可持续性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路线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2 城市时空格局演变和可持续性评价相关基础模型与方法 |
2.1 城市时空演变监测分析 |
2.1.1 城市时空演变监测指标 |
2.1.2 城市时空演变分析内容与方法 |
2.1.3 城区面积模拟预测方法 |
2.2 利用未标记样本信息的机器学习信息提取方法 |
2.2.1 基于半监督学习的信息提取与分类 |
2.2.2 基于主动学习的信息提取与分类 |
2.3 城市可持续性评价 |
2.3.1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
2.3.2 极差变换法数据标准化 |
2.3.3 指标赋权方法 |
2.3.4 自然间断点分级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渐进式学习模型的城区范围提取方法 |
3.1 城区概念一致性整合 |
3.2 渐进式学习模型 |
3.2.1 模型原理 |
3.2.2 方法步骤 |
3.3 渐进式学习城区提取方法 |
3.3.1 数据预处理 |
3.3.2 基于路网数据的影像分割及精化 |
3.3.3 初始城区样本的选择 |
3.3.4 融合人工特征的CNN场景分类 |
3.3.5 金字塔格网空间约束 |
3.3.6 精度评价 |
3.4 实验与分析 |
3.4.1 数据准备 |
3.4.2 实验结果 |
3.4.3 精度评价与分析 |
3.4.4 与深度学习方法比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典型城市时空格局演变分析与模拟预测 |
4.1 城区范围修正方法 |
4.2 时空格局演变分析方法 |
4.2.1 城市规模分布分析方法 |
4.2.2 城市扩展分析指标 |
4.2.3 城市扩展类型分析 |
4.3 LSTM-RBF城区面积预测模型 |
4.4 实验与分析 |
4.4.1 研究区域及数据源 |
4.4.2 城市规模分布与体系变化分析 |
4.4.3 城区扩展特征和扩展类型分析 |
4.4.4 基于LSTM-RBF模型的城区面积预测 |
4.4.5 分析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城市地理环境指数的城市可持续性评价方法 |
5.1 城市地理环境指数指标体系 |
5.2 引入城区面积的指标计算 |
5.3 结合AHP和熵权法的综合赋权方法 |
5.4 城市地理环境指数计算及分级 |
5.5 实验与分析 |
5.5.1 研究区及数据 |
5.5.2 压力子指数分析 |
5.5.3 状态子指数分析 |
5.5.4 响应子指数分析 |
5.5.5 城市地理环境指数分析 |
5.5.6 不同类型指数比较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主要贡献与创新 |
6.3 下一步工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发表论文 |
申请专利 |
撰写专着 |
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9)基于系统动力的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研究动态 |
1.2.1 历史街区的研究动态 |
1.2.2 地下空间的资源评估 |
1.2.3 地下空间的需求预测 |
1.2.4 地下空间规划与实施 |
1.2.5 地下空间与历史街区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支撑 |
1.4.1 历史街区与地下空间概念 |
1.4.2 系统动力研究的基本观点 |
1.4.3 系统动力研究的理论发展 |
1.4.4 系统动力理论的应用领域 |
1.4.5 系统动力模型的可适用性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系统动力理论 |
2.1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理论 |
2.1.1 实施理论的概念与视角 |
2.1.2 实施系统的构成与内容 |
2.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实施主体 |
2.2.1 行政主体与市场主体 |
2.2.2 社会实施主体与权利 |
2.2.3 实施过程的主体关系 |
2.3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途径 |
2.3.1 地下空间的实施方案 |
2.3.2 空间实施的行政行为 |
2.3.3 空间实施的市场行为 |
2.4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实施保障 |
2.4.1 空间实施的根本法律部门 |
2.4.2 空间实施的直接法律部门 |
2.4.3 空间实施的间接法律部门 |
2.4.4 空间实施的技术标准制度 |
2.5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系统性 |
2.5.1 系统的自组织特性 |
2.5.2 系统的层次与集合 |
2.5.3 系统的非定常特征 |
2.5.4 系统的非线性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下空间实施系统理论下的历史街区 |
3.1 历史街区与地下空间 |
3.1.1 城市规模制约发展 |
3.1.2 人均用地规模紧张 |
3.2 历史街区的筛查选择 |
3.2.1 历史文化名城名录的城市 |
3.2.2 城市规模影响发展的城市 |
3.2.3 研究典型的历史文化名城 |
3.2.4 典型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 |
3.3 历史街区的特征聚类与关键问题 |
3.3.1 区位特征与年代特征 |
3.3.2 保护级别与规模等级 |
3.3.3 街区功能与空间形态 |
3.3.4 街区的地下空间实施 |
3.3.5 历史街区的核心与关键问题 |
3.4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反馈机制 |
3.4.1 商业与文化功能地下空间 |
3.4.2 交通与市政功能地下空间 |
3.4.3 安全与其他功能地下空间 |
3.4.4 历史街区的地下功能空间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系统动力模型 |
4.1 系统动力模型构建的技术基础 |
4.1.1 系统动力模型的基本工具 |
4.1.2 系统动力模型的构建原则 |
4.1.3 系统动力模型的构建步骤 |
4.1.4 系统动力模型的应用软件 |
4.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系统层次与因果 |
4.2.1 空间实施影响系统层次构建 |
4.2.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经济社会系统的因果反馈 |
4.2.3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生态环境系统的因果反馈 |
4.2.4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系统的因果反馈 |
4.2.5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历史保护系统的因果反馈 |
4.3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存量流量与数学模型 |
4.3.1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系统的存量流量 |
4.3.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系统的变量设置 |
4.3.3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系统的模型方程 |
4.4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模拟的模型检验 |
4.4.1 系统动力模型的理论检验 |
4.4.2 系统动力模型的趋势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系统模拟与建议 |
5.1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模拟结果 |
5.1.1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需求量的波动 |
5.1.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贡献人口增长 |
5.1.3 历史文化环境优化水平曲折提高 |
5.1.4 历史文化地下空间规模形质影响 |
5.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系统建议 |
5.2.1 历史街区经济社会系统建议 |
5.2.2 历史街区生态环境系统建议 |
5.2.3 历史街区工程技术系统建议 |
5.2.4 历史街区历史保护系统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研究创新与重点 |
6.1.2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系统判断汇总 |
附录B: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系统动力模型方程式一览表 |
附录C: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一览表 |
附录D:典型城市历史街区数据一览表 |
附录E:全国城市规模收益数据一览表 |
附录F:十个典型城市空间量估算的部分历史遥感图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大城市边缘区城市化时空格局变化模拟及发展导向分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城市边缘区研究进展 |
1.3.2 CLUE-S模型研究进展 |
1.3.3 城市空间综合分区研究进展 |
1.4 理论模型与研究实例 |
1.4.1 边缘区理论模型 |
1.4.2 研究区域概况 |
1.4.3 数据来源 |
1.5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章节安排 |
2 边缘区城市化时空格局变化模拟 |
2.1 CLUE-S模型概述 |
2.1.1 模型结构 |
2.1.2 空间特征分析方法 |
2.1.3 土地利用需求预测方法 |
2.1.4 动态模拟机制 |
2.2 城市化过程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
2.2.1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
2.2.2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分析 |
2.3 土地利用驱动因素分析 |
2.3.1 驱动因子选取 |
2.3.2 Autologistic回归分析 |
2.3.3 拟合优度检验 |
2.4 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模拟 |
2.4.1 土地利用变化模型构建 |
2.4.2 模型精度检验 |
2.4.3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预测 |
3 边缘区发展导向评价体系构建 |
3.1 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
3.1.1 动态指标选取原则 |
3.1.2 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
3.1.3 指标解释与计算方法 |
3.2 评价指标计算与筛选 |
3.2.1 指标计算 |
3.2.2 指标相关性分析 |
3.3 数据预处理 |
3.3.1 指标标准化 |
3.3.2 分维度评价值计算 |
4 基于SOFM网络的发展导向分区 |
4.1 SOFM网络模型概述 |
4.1.1 网络结构与工作原理 |
4.1.2 模型算法流程 |
4.2 边缘区发展导向分区 |
4.2.1 数据输入与分区过程 |
4.2.2 分区结果 |
4.3 结果验证与分析 |
4.3.1 分区结果验证 |
4.3.2 多维度特征分析 |
4.4 发展定位与对策建议 |
4.4.1 分区发展定位 |
4.4.2 对策建议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本文特色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杭州市城市化发展的空间约束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D]. 徐文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GMDP和CA-Markov模型的青龙县国土空间结构与布局优化研究[D]. 郭琳琳.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3]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空间非均衡及其网络特征[D]. 张润婕.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空间约束下城市化发展评估空间网络模型定量研究[D]. 杨悦.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5]杭州城市空间增长的政策作用机制研究[D]. 庞海燕. 浙江大学, 2020(02)
- [6]政府信息公开 ——权利与规制[D]. 于广益.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3)
- [7]基于多源信息的耕地多功能评价与用途分区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D]. 何山. 浙江大学, 2019(06)
- [8]基于遥感监测的中国典型城市时空格局演变及可持续性评价研究[D]. 张翰超. 武汉大学, 2019(01)
- [9]基于系统动力的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研究[D]. 刘树鹏. 天津大学, 2019(01)
- [10]大城市边缘区城市化时空格局变化模拟及发展导向分区[D]. 董晨炜. 浙江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