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1979年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体制的巨大变革,农户融资制度也处在频繁的变迁过程之中,并经历了多次被“锁定”又重新启动的过程,目前这一过程仍在继续,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领域的热点和难点议题之一。围绕这一问题,学者们对农户的正式和非正式融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但已有研究仍存在不足:对策研究较多而理论研究不足,系统研究和动态研究相对不够。特别是从制度供需角度来研究和判别农户融资制度均衡的成果十分少见。深化该问题的研究,需要对现行融资制度的效率状态进行分析。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为指导,回顾并评析了1979年以来我国农户融资制度供给的历史变迁,并与农户对融资制度的需求作了对比。在此基础上,评价了几种主要融资制度的效率,最后提出了帕累托改进的若干可能选择。研究的核心内容与结论如下:1、农户融资制度的供给及变迁。本文第三章在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框架下,运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分别对我国农户融资的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供给及变迁进行了历史评析。研究表明:(1)我国农户正式融资制度呈现如下3个典型特征:在数量上,表现为供给“过剩”与不足并存的局面。政府虽然为农户设计了正式的融资制度,但农户对这一制度的利用不充分,正式融资制度供给“过剩”与农户人均金融资源不足、农户融资困难的局面并存;在变迁方式上始终遵循的是强制性的变迁路径,且变迁的路径依赖明显,体现为“司法中心”的强制实施主义,历次变迁保护的是强势群体的利益,农户缺乏话语权;农村金融独特的制度特征没有得到体现,过于强调农户的被动适应,忽视了农户、农村的基本特征,这为农户融资制度供求的偏离埋下了隐患。(2)非正式融资制度的变迁中,农户间自发的友情借贷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随着农村社会的逐步转型,该制度也处在逐步变迁过程中;由政府和国际机构提供的小额信贷虽然具有节约制度创新成本的优势,但该制度仍处于“试错”和“输血”阶段。2、现行农户融资制度下的农户融资需求特征及其制度指向。本文第四章通过梳理已有研究文献,归纳总结了我国农户对融资制度的现实需求。分析表明,我国农户在现行融资制度供给下的融资需求特征是:(1)融资需求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非正式借贷成为农户融资的首选渠道,来自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的借款份额极少;(3)正规金融借贷期限较短,而农户间自由借贷则没有明确的期限;(4)农户对非生产性借贷表现出持续的增长需求;(5)农户资金需求的利率弹性较低;(6)农户正在从关系型融资向契约型融资转变。本文进一步认为,以上结论是建立在既有的、农户无法改变的融资制度基础之上的农户的被迫选择,个别结论尚未反映农户初始的主观需求意愿。为印证这一结论并丰富已有的实证研究,本文以湖北省天门市为例,对农户的融资状况进行了进一步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并结合已有结论,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农户对融资制度的需求指向是:(1)正式融资制度是满足农户意愿融资需求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2)非生产性借贷是农户融资制度需求的主体;(3)农户需要竞争性、市场化的融资利率和制度。3、我国现行农户融资制度效率评价分析。本文第五章利用成本—收益标准对我国农户融资制度的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由政府主导的农户融资制度的变迁与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之间出现了偏差,而非正式制度的效率暂时处于优势。具体如下:(1)我国农户融资制度体系缺乏效率,主要表现为正式融资制度的供给主体单一,正式融资制度与非正式融资制度的供需比例失调;(2)农户正式融资制度的整体效率虽然有所提高,但各地的差异较大,主要原因在于交易成本和风险控制制度的差异;(3)农户之间的自由借贷制度效率较高,但目前面临着效率递减的趋势。因此,农户融资制度的效率存在帕累托改进的空间,且改进的瓶颈是过高的交易成本,改进的重点则是农户的正式融资制度。4、我国农户正式融资制度帕累托改进的可能选择。本文第六章利用案例分析法、博弈论、契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探讨了提高我国农户融资制度效率的若干策略:(1)通过改革信用社的贷款激励机制以及激活农户潜在的信贷需求,提高农户与金融机构交易的频率;(2)利用农户的身份信用和声誉,建立农户的自动履约机制,降低监督成本;(3)健全农户信用征信制度,降低金融机构的信息搜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