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规划阶段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探究 ——以南宁市为例

总体规划阶段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探究 ——以南宁市为例

论文摘要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是城市空间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必须经系统化的规划引导才能充分发挥其各种功能作用。我国规划法规中没有单独提出公共开放空间总体布局的要求,城市公共空间的控制内容分散在各相关规划内容中,形成难以从城市整体角度分析和选择公共开放空间布局的不利局面,在规划设计与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容易忽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的内在联系。基于此,本文从系统化整合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角度出发,从总体规划层面上对公共开放空间系统的规划编制技术与方法进行探讨研究。核心内容在于将各个专项规划中相关的公共开放空间控制内容整合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的内容。公共开放空间系统化规划研究内容包括公共开放空间系统的内部结构,包括城市内部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及其外部形态和相互关系。在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的规划控制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其等级结构、功能结构、空间布局结构这三种公共开放空间形态系统结构的把握以实现规划控制及其实施管理的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现状评价和目标建立的基础。由于现有的评价指标无法直观反映总体布局的合理性,因此需要在改进的基础上重新确定规划目标,并最终落实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的布局。建立基于总体规划层面上的公共开放空间整体框架,对重要的功能要素如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等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规划控制要求,才能实现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各要素的相互关联,发挥其整体服务功能。南宁市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实践中,充分利用了上述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为其实践可操作性以及地域适应性提供了保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公共空间需要系统化控制引导
  • 1.1.2 公共空间系统需要总体规划控制
  • 1.1.3 公共空间系统建设应公共开放空间先行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应用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框架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概念界定
  • 2.1.1 空间相关概念
  • 2.1.2 公共空间系统概念
  • 2.1.3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概念
  • 2.2 规划相关的公共开放空间的类型
  • 2.2.1 公共开放空间的分类
  • 2.2.2 点状空间
  • 2.2.3 线性空间
  • 2.2.4 面域性空间
  • 2.3 相关理论
  • 2.3.1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理论
  • 2.3.2 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
  • 2.3.3 多学科综合形成的理论
  • 2.4 规划控制模式
  • 2.4.1 定量空间标准模式
  • 2.4.2 需求导向模式
  • 2.4.3 随机型模式
  • 小结
  • 第三章 总规阶段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职能与要求
  • 3.1 总规层面的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的职能
  • 3.1.1 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层次
  • 3.1.2 总规层面的规划控制职能
  • 3.2 规划编制要求
  • 3.2.1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相关规划要求
  • 3.2.2 规划目标
  • 3.2.3 规划依据
  • 3.2.4 规划原则
  • 小结
  • 第四章 总体规划阶段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
  • 4.1 规划内容及框架
  • 4.1.1 规划内容
  • 4.1.2 规划框架
  • 4.2 公共开放空间总体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
  • 4.2.1 现有评价指标及其不足
  • 4.2.2 核心指标的选取
  • 4.2.3 总体水平评价指标的确定
  • 4.3 公共开放空间系统化规划
  • 4.3.1 公共开放空间形态的系统结构
  • 4.3.2 总体布局要求
  • 4.3.3 等级结构划分
  • 4.3.4 功能结构分类
  • 4.3.5 空间形态组织
  • 小结
  • 第五章 公共开放空间系统的功能布局控制
  • 5.1 公园绿地布局
  • 5.1.1 等级
  • 5.1.2 布局
  • 5.1.3 规划建议
  • 5.2 广场布局
  • 5.2.1 等级
  • 5.2.2 布局与规划建议
  • 5.3 非机动交通联系空间的规划布局
  • 5.3.1 步行交通体系
  • 5.3.2 自行车网络
  • 5.4 运动场地布局
  • 5.5 其他的公共空间要求
  • 小结
  • 第六章 南宁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实践探索
  • 6.1 总体水平评价与分析
  • 6.1.1 建设性破坏现象严重
  • 6.1.2 空间分布失衡
  • 6.1.3 地域特色淡弱
  • 6.2 公共开放空间品质提高的规划目标与策略
  • 6.2.1 规划目标
  • 6.2.2 规划策略
  • 6.3 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
  • 6.3.1 等级结构划分
  • 6.3.2 空间结构组织
  • 6.3.3 功能布局引导
  • 小结
  • 结语
  • 1、 主要结论
  • 2、 后续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城市社区生活圈视角下公共开放空间规划控制[J]. 中国城市林业 2020(03)
    • [2].影响微型公共开放空间活力的建成环境因素研究[J]. 规划师 2020(09)
    • [3].城市游憩型公共开放空间服务能力的测度——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4].香港的公共开放空间分布何以不公平?[J]. 城市规划学刊 2017(04)
    • [5].论现代城市中的公共空间艺术[J]. 广东蚕业 2017(10)
    • [6].基于生态意义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铺地环境的设计探究[J]. 建材与装饰 2016(48)
    • [7].北方乡村公共开放空间的选址与设计[J]. 山西建筑 2017(10)
    • [8].听知与重构——南京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声景研究[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7(04)
    • [9].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满意度综合诊断模型[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 [10].基于休闲活动视角的上海市公共开放空间布局探索[J]. 上海城市规划 2015(01)
    • [11].深圳南山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公共性评价研究[J]. 规划师 2019(09)
    • [12].“底限控制”到“精细化”——美国公共开放空间规划的代表性方法、演变背景与特征研究[J]. 国际城市规划 2018(03)
    • [13].关于校园公共开放空间的思考[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4(03)
    • [14].美国区划发展及对我国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保护的借鉴[J]. 绿色科技 2011(04)
    • [15].城市公共空间中人工水景的亲水性研究[J]. 山西建筑 2010(24)
    • [16].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 2008(04)
    • [17].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品质的故障树分析模型[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 [18].基于公共政策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规划与管理实践——以威海为例[J]. 居舍 2017(22)
    • [19].严寒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冬季景观使用影响因子分析[J]. 现代城市研究 2018(01)
    • [20].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品质的模糊综合评价[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21].社区生活圈的公共开放空间绩效研究——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 2018(05)
    • [22].上海徐汇滨江工业旧址改建公共开放空间[J]. 城市环境设计 2016(04)
    • [23].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以深圳市特色主题公园规划为例[J]. 建筑设计管理 2017(06)
    • [24].徐汇滨江公共开放空间南段道路交通设计实践[J]. 城市地理 2016(16)
    • [25].使用后评价在校园公共开放空间研究中的应用——以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怡园为例[J]. 价值工程 2013(09)
    • [26].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研究[J]. 中华建设 2011(11)
    • [27].上海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夏季小气候及舒适度[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08)
    • [28].广州大学城高校公共开放空间有效性评估[J].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 [29].公共开放空间中体育设施布局研究——以宁波市三江片为例[J]. 规划师 2018(07)
    • [30].衡水学院校园公共开放空间多样化分析[J]. 现代农村科技 2010(05)

    标签:;  ;  ;  ;  

    总体规划阶段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探究 ——以南宁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