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辞通义》研究

《古文辞通义》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结合清末民初的时代状况与文化背景,对王葆心的《古文辞通义》进行了初步研究。在《前言》中,简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文话发展的历史轨迹,并对《古文辞通义》的主要内容做了梳理,同时将其书置于当时的文学思潮中加以考察,试图探究《古文辞通义》长期以来被人忽视的历史原因,以引起文章学研究者对此书的重视。本文分为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两部分。外部研究就《古文辞通义》一书的作者生平、成书过程、版本信息等作了考察,共分四章:第一章为作者王葆心的生平考略。王葆心虽然博学多闻,著作等身,但知其名者却甚少,故其生平亦淹没无闻。本文通过多方的文献搜罗,考证出了王葆心的具体生卒年月日,并对其一生主要行迹进行了简要勾勒,兼及他的品德、功业、治学特点以及交游情况,由此肯定了他勤于著述、献身教育的一生。第二章为《古文辞通义》的成书过程与版本考察。《古文辞通义》的成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汉黄德道师范学堂讲义”中《文学讲义》的草创阶段,内容简略,尚无著作之体;第二阶段是《高等文学讲义》的编成阶段,其书搜罗稍广,已初具著作规模;第三阶段为《古文辞通义》的修订、定稿阶段,《高等文学讲义》于1911年初次修订完成,并改名为《古文辞通义》,于1916年由湖南官书报局刊行于世。比勘三书,颇能见出王葆心文学思想的嬗变轨迹。此章最后探究了《古文辞通义》的现存版本,并对各版优劣作了评价。第三章就《古文辞通义》的著述特点作了分析。结论认为,《古文辞通义》善于“博取众长”与“融会贯通”。其书征引博洽,凡属古代文章学范畴的资料,均在征引之列,而于此中,复能融会贯通,辩证各家矛盾之说,断以已意。第四章结合王葆心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文艺背景,归纳了其编撰《古文辞通义》的三个主要目的,即:保存文献、广搜文诀、振兴古文。王葆心于晚清西学东渐的潮流之下,编纂这样一部体大思精的文话,乃以丰赡的资料、精微的论述树起传统古文之大旗,对抗西潮,捍卫传统,颇见其葆爱旧学的良苦用心。内部研究就《古文辞通义》所表现的文章学思想及其文论体系进行了探究。共分两章:第五章主要阐发了王葆心的文章学思想。王葆心的文章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入于法而出乎法”、“尚用轻文”、“推崇典雅”及“以悟论文”四个方面,王葆心由此探析我国古代文章学之精微,为古代文章学的总结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第六章主要总结了王葆心建构古代文学史的两种方式,即“地域文派说”与“三种统系说”。他将古代的文派,划分为南北两派,并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了历代文家的地域分布,展示出其独特的大判断与大视角。而三种统系说则兼文章的体与用两者而言之。就文体而论,分为告语、记载、著述三种;就文用而论,则告语以述情,记载以记事,著述以说理。王葆心的这两种方式,颇具卓识。除正文外,文末另附《王葆心年表》与《王葆心主要著作目录》二文,以便来哲深研。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前言
  • 外篇:外部研究
  • 第一章:《古文辞通义》的作者王葆心生平考略
  • 第二章:《古文辞通义》的成书过程及版本考略
  • 第一节:从《汉黄德道师范学堂讲义》到《高等文学义》
  • 第二节:从《高等文学讲义》到《古文辞通义》
  • 第三节:从《高等文学讲义》到《古文辞通义》的转变看王葆心前后思想的变化
  • 第四节:版本述略
  • 第三章:《古文辞通义》的体例及特点
  • 第一节:博取众长
  • 第二节:融会贯通
  • 第四章:《古文辞通义》的编撰目的
  • 第一节:搜集佳语,保存文献
  • 第二节:广搜文诀,授人以法
  • 第三节:召集同好,振兴古文
  • 内篇:内部研究
  • 绪论
  • 第五章:王葆心的文学思想研究
  • 第一节:入于法而出乎法
  • 第二节:尚用轻文
  • 第三节:"典实与古雅可以立宗"
  • 第四节:"以天然之妙悟终焉"
  • 第六章:王葆心对古代文章学的总结
  • 第一节:地域上分南北论文
  • 第二节:以三种统系归纳散文流派
  • 结语
  • 附录一:王葆心年表
  • 附录二:王葆心主要著作目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古文辞通义》[J]. 长江学术 2009(03)
    • [2].谈志书语言风格[J]. 中国地方志 2009(05)
    • [3].浅析《毛诗正义》以修辞通训诂的方法[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3(06)
    • [4].百折不挠古稀翁[J]. 前线 2014(11)
    • [5].《汉石经鲁诗残碑校史一则》辨证并论《辞通》之误[J]. 史林 2012(01)
    • [6].从修辞通感到艺术通感[J]. 芒种 2013(20)
    • [7].对“がち”和“ぎみ”上接词的区分[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4(05)
    • [8].清末民初文章学教科书管窥——《文学研究法》与《古文辞通义》初步比较研究[J]. 理论界 2013(02)
    • [9].宋例与宋法的关系研究[J]. 学理论 2015(08)
    • [10].何谓故乡[J]. 小作家选刊 2008(05)
    • [11].白云山人的博客[J]. 师道 2012(Z1)
    • [12].情、事、理三种统系——王葆心文章发展史观研究[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2)
    • [13].遭遇不公待遇 “裸辞”莫如维权[J]. 中国职工教育 2013(15)
    • [14].联墨双馨[J].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2008(05)
    • [15].疆埸(yì)与疆场——关于汉语辞书的札记[J]. 语文建设 2012(19)
    • [16].学人荐书[J]. 文学遗产 2010(03)

    标签:;  ;  ;  ;  

    《古文辞通义》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