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天然VE是维持机体的重要功能性物质之一,作为脂溶性的维生素,VE被作为添加剂被使用在很多食品中。天然VE比起合成VE无论在生物活性还是安全性上都好的多,作为食品或饲料添加剂,越来越多的采用天然VE。但是,当VE暴露氧气、紫外线照射下时极易受到破坏,使其在食品饲料中长期保存、利用较为困难。作为食品加工的重要技术之一,微胶囊技术可以将一些敏感物质保护起来,防止或减少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从而得以稳定存在。本论文就是研究将天然VE油微胶囊化的配方、喷雾干燥工艺并对VE微胶囊性质产品的性质进行了表征。采用压力喷雾干燥制备微胶囊高含量天然VE油微胶囊。通过对三种复合壁材明胶-玉米糖浆、变性淀粉-玉米糖浆、酪蛋白酸钠-玉米糖浆包埋效率和乳状液稳定性的考察,挑选出包埋高含量天然VE油的最佳壁材为变性淀粉-玉米糖浆(6:0.9,W/W);确定复配乳化剂的总用量为3%;得到高含量天然VE油微胶囊的配方为:壁材变性淀粉-玉米糖浆(6:0.9,W/W),芯材天然VE油62.5%,复配乳化剂总用量为3%。研究了喷雾干燥工艺条件对微胶囊品质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均质压力35Mpa,进风温度170-180℃,出风温度90-95℃,进料流量25mL/min,乳状液固形物浓度50%。证明了GB/T7293-2006测定VE粉中VE含量的样品处理方法不适用本实验制备的天然VE油微胶囊。GB/T7293-2006的样品处理方法不能够完全提取出制备的天然VE油微胶囊粉中VE油。在GB/T7293-2006的方法基础上,采用浓酸破壁提油的样品处理方法,建立了采用紫外分光光法测定制备的微胶囊中VE含量的新方法,采用3mol/L浓盐酸破壁提油,天然VE浓度范围在19.46-97.3ug/mL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与气相色谱相测定结果比较,紫外分光光度法在准确度,精密度、重现性上满足分析测定的要求。对天然VE油微胶囊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测定了微胶囊贮藏6个月后的含水量、灰分、休止角、表面VE油含量,分别为1.94%、3.13%、41.7°、4.68%。考察了温度、光照不同贮藏条件下微胶囊的性质变化,微胶囊在低温避光下保存较好。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微胶囊外观规则,包埋完整致密。红外图谱表明,壁材和芯材之间依靠物理作用结合。DSC分析确定产品的玻璃态转化温度为35℃,为产品常温贮藏提供了可靠依据。微胶囊化后,天然VE的保留率显著提高,表明复合壁材对芯材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微胶囊复原乳状液分散性好,乳状液均匀稳定,粒径分布窄。乳状液在无机酸和盐酸中6小时保持稳定的pH值分别为2.0和1.4,耐受Fe2+、Ga2+、Mg2+最大浓度分别为0.008mol/L、0.032 mol/L、0.064mol/L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硅胶柱色谱法去除天然维生素E中塑化剂研究[J]. 中国油脂 2016(04)
- [2].油脂加工副产物—脱臭馏出物的综合利用[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5(01)
- [3].分子蒸馏提取高纯度天然α-生育酚的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 2009(12)
- [4].不同类型和水平VE在肉鸡肌肉、皮肤和腹脂中的沉积[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