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技术知识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并且是企业中不可模仿的主要资源。为了让技术知识为企业产生最大化的竞争优势,必须促进技术知识在企业内部有效地进行转移。本文在总结企业技术知识转移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知识转移理论模型。把企业技术知识转移分成知识源、知识特性、接受方特性、组织情景、转移方式五个因素,其中一共包含14个解释变量,对以上变量如何成功影响知识转移的及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作了逻辑假设。本研究通过对一些企业的调研,收集到240份有效问卷后,使用统计软件对问卷样本的效度与信度进行了检验,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分析。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提出一个系统的企业知识转移理论模型,在该模型中,所有的影响因素被划分成知识源、知识特性、知识接受方特性、转移机制以及组织情境五类。其中,成功的知识转移是因变量,转移方式是中介变量,其他情境因素是自变量,每种情境因素又包含了一些细分的变量,用以说明各种因素对因变量的具体影响。本文在模型中设定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论述了进行实证研究时所使用的统计方法——结构方程模型,阐述了结构方程模型用于分析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时的优势。本研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实证研究了组织内部个体之间知识转移及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利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观测变量与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测量方程,验证模型理论逻辑的合理性。通过归纳各影响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以及考虑了这些因果关系后各因素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建立了一个竞争模型,并将其与原始模型的结果进行比较,对影响成功知识转移的因子对知识转移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定量分析,从而论证各影响因素对知识成功转移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在总体作用方面,全部11个因子的对知识成功转移的作用均是显著的。关于影响因素因子对中介因素“转移方式”的作用,在总体作用方面,影响“培训方式”的因子按显著作用大小排序是“复杂性”、“系统性”;影响“以技术支持的交流”的因子按显著作用大小排序是“系统性”、“组织结构”、“复杂性”和“转移能力”;影响“非正式会面”的因子按显著作用大小排序是“情感关系”、“企业文化”、“信任关系”、“转移意愿”、“组织结构”、“接收意愿”、“转移能力”、“内隐性”、“吸收能力”、“复杂性”。在转移的知识特性中,内隐性对知识转移有负面的影响?受体接受意愿对知识转移绩效的所有项目均有显著正面影响。企业文化和情感关系对知识转移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关于中介因素对成功知识转移的作用,在原始模型和竞争模型中,培训方式对成功知识转移作用均不显著、以技术支持的交流和非正式会面两种方式作用显著。提出了企业知移转移对策建议,主要包括:技术知识转移投入成本与知识产出的匹配、技术知识转移的利益驱动、利用市场机制推动的企业内部个人技术知识转移、建立激励机制、创造有利于知识转移的企业内部条件。以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知识转移案例进行实证分析。这些创新性的结果具有理论与实践上意义,能够有效地指导企业内部技术知识转移,提高知识转移效果,并可以作为企业内部技术知识转移研究与应用的基础。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成功的路不止一条[J]. 少年心世界 2013(11)
- [2].技术联盟内部技术转换的交易费用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04)
- [3].技术联盟内部技术转换的交易费用机制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08(11)
- [4].企业研发团队内部技术知识转移的过程机理与途径研究[J]. 管理学报 2012(02)
- [5].新能源汽车盛宴 政策与技术的博弈[J]. 新经济导刊 2016(03)
- [6].浅析Arduino内部技术及合理运用开发[J]. 电子世界 2014(18)
- [7].宁波推广“企业版”技术职称评定[J]. 工会信息 2011(16)
- [8].张宗久:做好医院感控[J]. 中国医院院长 2014(23)
- [9].技术探索对产品创新的影响研究[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4(02)
- [10].食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检测及内部技术验证工作探讨[J]. 技术与市场 2012(02)
- [11].虚拟现实技术在汽车驾驶领域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28)
- [12].论话剧演员台词的内部技术运用[J]. 戏剧之家 2016(22)
- [13].宁波海曙源洋纺织品有限公司[J].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17(11)
- [14].2015年年度畜牧上市企业形势简析[J]. 饲料广角 2016(06)
- [15].业界动态[J]. 电声技术 2015(07)
- [16].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选择[J]. 科技致富向导 2013(24)
- [17].中国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近尾声[J]. 股市动态分析 2014(21)
- [18].转制科研院所内部技术转移管理方案的探讨[J].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2012(01)
- [19].架构师接龙 岳旭强vs.杨卫华[J]. 程序员 2010(04)
- [20].企业自主创新程度的影响因素——基于企业特征的研究[J]. 广东社会科学 2010(06)
- [21].悖论认知、制度环境与绿色绩效的关系研究[J]. 管理评论 2018(11)
- [22].在职技术工人培训方向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5(10)
- [23].全面改革以激发创新[J]. 中国工业评论 2015(06)
- [24].慢病管理的组织架构与绩效考核设计[J]. 中国药店 2014(10)
- [25].胜利油田开展海外业务环境分析[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0(01)
- [26].基于知识整合的企业内部技术转移模式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8(10)
- [27].新形势下县级电视台生存发展的冷思考[J]. 新媒体研究 2016(17)
- [28].浅谈做好专业技术人员内部技术交流工作[J]. 东方企业文化 2015(09)
- [29].民营制造企业“低端锁定”突破机理与路径——基于智能制造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06)
- [30].轻量化车身打造北方“三剑客”[J]. 汽车纵横 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