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大乘起信论》与中国佛教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大乘起信论》涵盖了佛教各宗心性学说,总括大乘佛教教义和理论,因而被视为大乘佛学的入门概论之著。在义理上,《大乘起信论》提出真如缘起理论,以一心、二门、三大为纲领,以熏习为依托,从而实证真如之可能。这一理论,深刻而精当地涵摄了佛学的精华和要义,透析了宇宙人生之究竟,为隋唐佛教乃至宋明儒学的发展理路奠定了基本理路架构。正是由此,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各宗各派竞相研习,从而使得《大乘起信论》广泛流传,并对中国佛教各宗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极大影响和作用。而且,《大乘起信论》的精深义理为安顿灵魂也可提供一理路的归落,特别是依据《大乘起信论》的实相观、缘起观、熏习观、修行观的四个层面,以哲学视角透析《大乘起信论》,开拓其哲学上的价值和意义,这也将为人深入审视人自身、重新构筑人之为人的价值体系和意义世界发挥重要作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日近代的《大乘起信论》研究与中国的近代佛教学[J]. 佛学研究 2015(00)
- [2].7~9世纪《大乘起信论》在新罗的传播[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3].梁译本《大乘起信论》复音词研究[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1(10)
- [4].河西昙旷及其《大乘起信论》研究(下)[J]. 中国佛学 2016(02)
- [5].“东亚视野中的《大乘起信论》”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 宗教与民族 2015(00)
- [6].试述《大乘起信论》在佛教弘扬中的重要意义[J]. 才智 2013(30)
- [7].论《大乘起信论》的熏习说—兼论熏染之别[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04)
- [8].《大乘起信论序》真伪新考——《大乘起信论》翻译新考之一[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5(11)
- [9].澄观与《大乘起信论》[J]. 比较经学 2014(01)
- [10].试论《大乘起信论》的“一心二门说”[J]. 金田 2013(09)
- [11].《大乘起信论》“本觉自证”理路的建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 [12].李提摩太以耶释佛英译《大乘起信论》探析[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 [13].略论《大乘起信论》对朱熹心性论的影响[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1(02)
- [14].日本的《大乘起信论》研究[J]. 佛学研究 2010(00)
- [15].梁启超对《大乘起信论》的学理考察[J]. 网络财富 2009(04)
- [16].真如与存在:《大乘起信论》与存在主义本体论比较[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 [17].佛教“无明”观念探析——以《大乘起信论》为例[J]. 船山学刊 2008(03)
- [18].“随顺”的主体实践:《大乘起信论》与章太炎的“齐物哲学”[J]. 汉语佛学评论 2018(00)
- [19].《大乘起信论》铃木大拙译本研究[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 [20].“真如”的异质性——《大乘起信论》的本体思想探析[J]. 山东社会科学 2012(11)
- [21].浅论《大乘起信论》的内在理路——以真如观念为核心[J]. 兰州学刊 2008(03)
- [22].从民众信仰角度探究《大乘起信论》流行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影响[J]. 比较经学 2014(01)
- [23].浅谈《大乘起信论》[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24].《大乘起信论》的因果结构——兼谈牟宗三、吕澂的诠释[J]. 宗教研究 2016(02)
- [25].真妄和合与本觉自证——《大乘起信论》“心灵环保”义趣探析[J]. 世界宗教文化 2013(03)
- [26].冯友兰中国哲学视域中的《大乘起信论》研究[J]. 哲学动态 2020(08)
- [27].对《大乘起信论》修行方式的初步思考[J]. 五台山研究 2008(04)
- [28].《大乘起信论》与中国禅宗的思想和修行[J]. 兰州学刊 2008(09)
- [29].《大乘起信论》的翻译考辨[J]. 藏外佛教文献 2010(02)
- [30].专题引介:比较经学与《大乘起信论》[J]. 比较经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