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毛泽东宪政思想比较研究

孙中山、毛泽东宪政思想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近现代意义上的宪政是西方政治发展和法律文明演进的产物。宪政之于中国,虽然是近代以来才流入的舶来品,但经过中国文化一百多年的洗礼以及中国共产党人九十年的不懈追求,当下的中国宪政已具备其特有的内在品格,成为我党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基本方法。对我党正确处理党政、党法关系,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进行当代中国的宪政建设就必须对中国宪政或宪法历史发展给予关注,就像毛泽东曾说过的:“中国人民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无论是搞革命还是搞建设都应该以历史为参照,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从而对优秀的东西予以继承。”[1]纵观中国的宪法或宪政的发展史,可以分析得出,在近代中国,孙中山、毛泽东的宪政思想具备了更多得完整性和系统性。关注中国宪法或宪政的历史,就不能不关注孙中山毛泽东的宪政思想及其实践问题。在近现代中国,具有较为系统而完整宪政思想的政治家中不可缺少的是孙中山和毛泽东,研究他们的宪政思想,其目的不仅在于探讨其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更在于其深远的意义,这些值得都我们深入细致地学习与研究。同时孙中山、毛泽东在宪政问题上的一些不足也是本文探讨的问题之一。孙中山、毛泽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围绕这一问题形成的对法治、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的不同看法,以及他们的宪政思想的实践结果,形成了他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宪政思想。本文从追溯宪政思想的历史渊源出发,探究了孙中山、毛泽东宪政思想的基本内容,认为他们在不同时期的宪政思想有着共同的基本精神。在论述其共同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他们对法治、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不同看法,以及他们宪政思想的特点和价值所在等方面的差异,并对其不同的理论风格进行了评述。在依法治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重新回顾和研究孙中山、毛泽东的宪政思想,对于今天丰富和发展新时期的宪政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理由和意义
  • 二、主要文献资料及其研究综述
  • 三、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孙中山、毛泽东宪政思想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中国早期宪政思潮对孙中山、毛泽东宪政思想的影响
  • 第二节 国外宪政理论与实践对孙中山、毛泽东宪政思想的影响
  • 第二章 孙中山、毛泽东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孙中山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毛泽东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三章 孙中山、毛泽东宪政思想比较分析
  • 第一节 孙中山、毛泽东的政体理论比较
  • 第二节 孙中山、毛泽东的民主思想比较
  • 第三节 孙中山、毛泽东的自由观平等观比较
  • 第四节、孙中山、毛泽东的法制思想比较
  • 第五节 孙中山、毛泽东宪政思想实践的比较
  • 第四章 孙中山、毛泽东宪政思想的启示
  • 第一节 当代中国的宪政建设须结合中国的国情
  • 第二节 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 第三节 实施宪政,以法制为核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第四节 继承孙中山、毛泽东宪政思想精华,与时俱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中国的宪政建设[J]. 科技经济导刊 2017(25)
    • [2].对中国宪政建设的理性思考[J]. 成功(教育) 2008(05)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的思考与展望[J]. 智富时代 2017(07)
    • [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宪政建设[J]. 大家 2012(04)
    • [5].浅析市民社会对中国宪政建设的价值与功能[J]. 法制博览 2015(22)
    • [6].宪法与宪政建设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4(25)
    • [7].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宪政建设[J]. 中国外资 2013(18)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深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J]. 学习与探索 2012(01)
    • [9].人本宪政建设研究——以我国1982年宪法2004年修正案为考量基点[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 [10].构建和谐社会视阈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J]. 东方法学 2012(06)
    • [11].宪政建设要树立中国品牌[J]. 法学 2011(12)
    • [12].中国宪政建设与有限政府刍议[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8)
    • [13].辉煌60年——我国宪政建设走上健康发展道路[J]. 新西部 2010(08)
    • [14].中国的宪政与宪政的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经验、问题、发展动力及实践走向[J]. 理论探讨 2010(06)
    • [15].论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新疆社会科学 2010(04)
    • [16].中国宪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建构径选择分析[J]. 传承 2009(08)
    • [17].中国宪政建设与宪法司法化问题初探[J]. 法制与社会 2009(24)
    • [18].从《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看我国宪政建设[J]. 法制与社会 2009(32)
    • [19].宪政中国60年的经验与启示[J]. 阅江学刊 2009(04)
    • [20].当代中国宪政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 法学 2008(04)
    • [21].论宪政意识与宪政国家建设[J]. 学理论 2012(03)
    • [22].清末立宪对我国宪政建设的启示[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 [23].论宪政建设进程中的政府治理变革[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11(07)
    • [24].网络社区在宪政建设中的作用[J]. 法制与社会 2009(11)
    • [25].从历史的视角审视当代中国的宪政建设[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 [26].中国宪政建设中的人权保障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08(34)
    • [27].宽容:宪政的内在品质[J]. 法制与社会 2008(22)
    • [28].中国宪政建设三十年[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04)
    • [29].我国宪政建设的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08(28)
    • [30].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宪政建设研究[J].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04)

    标签:;  ;  ;  ;  

    孙中山、毛泽东宪政思想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