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北方荒漠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NDVI,植物生长季,降水变化,降水集中度
北方荒漠区论文文献综述
李亚峰,唐立松[1](2019)在《中国北方典型荒漠区生长季降水特征和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生长季内的降水变化是造成植物生长产生年际变异的重要因素,降水量、分配方式以及集中程度和时间是降水变化的重要特征。利用2000—2017年的MODIS归一化植被数据集和4个样点植物生长季(5—9月)的日降水数据,分析了研究区NDVI_(max)与降水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00—2017年研究区4个样点的NDVI_(max)均呈上升趋势;生长季降水量呈现出两侧降水增加,中间降水减少的趋势;降水集中度(PCD)西部增高,东部降低;研究区的降水集中期(PCP)都有延后的趋势。4个地区中除榆林外,其他3个地点的PCD与PCP对NDVI_(max)的影响均大于生长季降水量,说明这3个地点的NDVI_(max)值的年际变化主要取决于PCD与PCP的变动,且均为正相关关系,即降水越集中越有利于NDVI_(max)的增加;榆林地区的NDVI_(max)与生长季降水量的偏相关结果为正相关,与PCD为负相关,且与生长季降水量的相关性最强,说明该地区植物对生长季降水量更敏感,降水越均匀越有利于该地区植物的生长。(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龚婷婷[2](2017)在《中国北方荒漠区水碳通量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北方荒漠区生态环境脆弱,其陆面与大气间水碳循环过程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十分敏感。近年来,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该地区的气温不断升高;同时,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强度的不断增高改变了该地区的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从而影响了地表水碳通量。因此,深入研究我国北方荒漠区水碳通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可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以我国北方典型荒漠区(主要包括内蒙及黄土高原北部荒漠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榆林站和通辽站涡度相关系统的观测数据,分析了典型荒漠灌丛生态系统水碳通量的主要特征及其环境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榆林站相较于通辽站,蒸散发(ET)强度较大、碳汇功能较明显,水分条件是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因素。两站点ET的季节变化均主要受辐射控制,总初级生产力(GPP)和生态系统呼吸量(R_(eco))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温度控制,净碳交换量(NEE)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植被物候变化控制,NEE对土壤水极端干旱的敏感程度大于其对极端高温的敏感程度。其次,本研究结合榆林站2011-2016年间由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定量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水碳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植被破坏到植被恢复过程中,ET和归一化ET均增加,且在植被恢复阶段,归一化ET增加更快、更明显。GPP,R_(eco)和NEE的年际变化分别有84.5%,59.2%和81.6%是由人类活动导致。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加速该地区蒸散发速率、降低净碳吸收量,进而导致该地区植被生长环境恶化,加剧生态脆弱性。最后,本文进一步结合位于我国北方典型荒漠区的其他9个通量站的观测数据,采用支持向量回归(SVR)方法实现由站点到区域的水碳通量升尺度计算,并分析该地区水碳通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VR方法对站点的ET和NEE的模拟精度(R~2)分别为0.76和0.64;研究区域的ET和NEE在2001-2015年间的平均年总量分别为204±6.3 mm和-63±7.2 gC/m~2/yr,且ET和NEE在空间上均呈现阶梯状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17-11-01)
吕赫[3](2017)在《北方荒漠区太阳能热发电环境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太阳能辐射的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和内蒙古等干旱半干旱的荒漠化地区,国家首批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80%也集中于上述地区。太阳能热发电作为新兴的清洁能源发电技术极具发展前景,节能减排效益显着,但是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在其生命周期内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排放情况有待评估,因此,本文以全生命周期评价的视角,对北方荒漠区太阳能热发电的环境效应进行了系统评估。本文以北方荒漠区的某50MW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为研究对象,根据该太阳能热发电站的实际情况,对其生命周期内的主要阶段进行了划分,通过太阳能热发电生命周期评价体系的运用,以实例论证了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在北方荒漠区具有显着的节能减排效益:以300MW的燃煤火力发电厂作为对照,测算出该北方荒漠区的50MW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在生命周期(20年)内,累计可发出2320.54GWh无任何排放的清洁电力,同时可节省燃煤927875.25吨标煤,二氧化碳的减排量达233.85万吨,二氧化硫的减排量达1.91万吨,氮氧化物的减排量达1.19万吨,一氧化碳的减排量达264.39吨,粉尘的减排量达4.64万吨,共为当地创造环境价值约5.84亿元。通过筛选识别了太阳能热发电站生命周期内能源和环境效应较大的阶段,同燃煤火电、光伏、风电叁种主流发电技术的环境效应进行了比较,在综合考虑不同交通运输距离和太阳辐射强度对系统环境效应的影响下,进行了太阳能热发电站建设选址的择优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反射镜支架的生产制造过程是造成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重要环节,该阶段可作为未来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工艺改进和节能优化的重点。太阳能热发电能源和环境效应远低于传统燃煤火电,假设用太阳能热发电替代2015年中国的火力发电装机容量,将减少大量的煤炭消耗(2.13×109吨标煤),同时对环境的改善效果明显。与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对比,太阳能热发电具有输出电力稳定、可采用物理储能技术和可灵活参与电力调峰的优势,可以有效缓解"弃风弃光"问题。另外,对于太阳能热发电的发电成本高于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劣势,随着国产装备制造工艺技术的成熟,相关行业经验的日渐丰富,其发电成本将逐步降低,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太阳能热发电将成为一种廉价、清洁而且极具竞争力的能源技术。最后,相较于太阳辐射强度,交通运输距离对环境效应的影响程度微乎其微。综合分析得出,太阳辐射富集地区如内蒙古西部、青海东北部和甘肃西部等荒漠化地区可以作为建设选址的最佳区域。(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7-05-28)
王涛[4](2016)在《荒漠化治理中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问题探析——以中国北方半干旱荒漠区沙漠化防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变暖导致的区域干旱使得干旱区水资源日益匮乏,而迅速增长的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剧水资源危机,使得有限的水资源成为全球沙漠化防治瓶颈,严重制约了沙化土地治理进程,影响了联合国"土地退化总面积零增长"目标的实现,也影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和协调发展。传统的沙化土地治理生物措施重视植被盖度增加,忽视生态系统其他要素,如土壤水分、养分等与植被的相互关系,导致一些治理措施相对简单,生态系统不能协调发展。而沙化土地治理的物理措施和化学措施由于忽视了沙区社会和经济效益,其可持续性也受到科学家质疑。近期获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北方半干旱荒漠区沙漠化防治关键技术与示范"(2016YFC0500900)拟针对此问题开展研究,以沙化土地稳定恢复为首要目标,在认识半干旱荒漠区沙化土地正/逆过程演变机制和荒漠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上,研究沙化土地稳定恢复的生态阈值;以毛乌素沙地、库布齐沙漠东部、科尔沁沙地西部和呼伦贝尔沙地为典型区,针对不同沙化土地特点,研发防沙治沙关键技术,开展模式优化和试验示范;在防沙治沙模式与工程效益评估基础上,集成产业化技术体系,为国家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6年22期)
徐利岗,梁川,周宏飞,吴洪相[5](2010)在《中国北方荒漠区降水空间结构型及变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中国北方荒漠区35个站点1951—2005年降水资料,运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REOF)、主成分分析、分形理论及地统计学等方法探讨了北方荒漠区降水空间结构型及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降水空间分布以"相间复杂"型和"东西相反"型为主(对总体方差贡献分别为35.8%和20.4%);降水趋势自西向东逐渐减弱,有西部增加、中部地区小幅增大而东部地区趋于干旱的可能。新疆地区对全区降水波动方差贡献率达70.4%。新疆地区及青海-河西-河套地区变异函数曲线符合球状模型,内蒙古高原中东部地区符合指数模型;随机因素引起的空间异质性占0.01%~1.62%。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青海-河西-河套地区变异性最强,新疆地区次之,内蒙古高原中东部地区最弱,90年代以后新疆地区最强,内蒙古高原中东部地区次之,青海-河西-河套地区最弱。新疆地区、青海-河西-河套地区及内蒙古高原中东部地区降水分别在南北方向、东西方向及东北-西南方向异质性最强。(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0年06期)
徐利岗,周宏飞,梁川,吴安琪[6](2009)在《中国北方荒漠区降水多时间尺度变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我国北方荒漠区35个站点1951—2005年月降水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运用降水集度、游程检验、功率谱、Morlet小波分析、Mann-Kendall秩次相关及气候趋势系数等方法,分析了北方荒漠地区降水在年内,年际和年代际几种时间尺度的变异规律及其变化趋势,探讨了同期该地区上空大尺度环流异常对当地降水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北方荒漠区降水存在5a、9a及准14a主周期,1988年以来以9a及14a周期为主;降水年内分配的差异趋缓,年际波动呈增加趋势。年代尺度下,以多年均值衡量,21世纪内蒙古高原东部地区降水将减少,平均减幅为15~40mm/a,北疆大部分地区平均增幅为10~40mm/a。各年代,春(秋)季降水占全年百分率变化不大,维持在14.4%~17.5%(17.3%~21.2%),夏季是主要降水期,占全年降水的58%~62%,冬季所占比例较小,最高为5.1%。预计未来:春、夏季降水将增多,冬季降水逐渐减少,年降水有增加趋势;极端干旱区和干旱区的降水有增加趋势的地区概率分别为83%和70%,而半干旱地区降水有明显减少趋势的概率为58%,西部有向暖湿变化、中部地区趋于暖干、而东部地区趋于干旱的可能。(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09年08期)
徐利岗,周宏飞,李彦,李晖,汤英[7](2008)在《中国北方荒漠区降水稳定性与趋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连续估计初始样本值及其所对应的自由度进行多步迭代的估计方法,选择中国北方荒漠区35个站点1951-2005年月降水资料,运用水文序列轮次分析、游程理论和极差理论探讨了降水的稳定性;从降水集度、年际变差等方面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法剖析了北方荒漠化地区降水在时间、空间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各地单独丰水年的概率要高于单独枯水年,而发生连枯年的概率则高于连丰年;极端干旱区和干旱区的降水有增加趋势的地区概率分别为83%和70%,而半干旱地区降水有明显减少趋势的概率为58%。(本文来源于《水科学进展》期刊2008年06期)
徐利岗,梁川,汤英[8](2008)在《中国北方荒漠区降水多时间尺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我国北方荒漠区1951~2005年月降水资料,运用水文序列功率谱及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剖析了北方荒漠区年降水的时间尺度及奇异性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北方荒漠区近50多年的降水存在5个丰枯时段,其中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期枯水时段极长,突变点分别位于1963年、1988年、1996年和2001年;存在5年、9年及准14年主周期,且1988年以来降水以9年及14年周期为主。(本文来源于《河流开发、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第六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期刊2008-10-18)
徐利岗[9](2008)在《北方荒漠区降水时空变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北方荒漠区主要位于西北内陆河流域、黄河流域及内蒙古高原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分属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河北等省和自治区,面积约34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35%。中国北方荒漠区降水稀少,时空分配极不均匀,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利用导致生态与环境剧烈退化,是我国北方和东北亚地区的主要沙尘源地。生态与环境建设是该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研究荒漠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对荒漠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植被的保护与恢复,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论文利用我国北方荒漠区35个典型气象站1955年至2005年的月降水资料,对我国北方荒漠区降水分异规律及其丰枯变化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利用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站设在新疆叁工河流域的降雨量观测网2007年5—8月降雨资料,对西北内陆干旱区山地-绿洲-荒漠系统(MODS)降水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在北方荒漠区降水时空变异方面,近50年来,我国北方荒漠区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呈现出较大的变异性。预计未来,春、夏季降水将增多,冬季降水逐渐减少,年降水有增加趋势;降水年增幅较大的地区由内蒙古东部逐渐向西北偏移。存在5年、9年及准14年主周期,突变点分别位于1963、1988、1996和2001年;1988年以来降水以9年及14年周期为主。降水空间分布格局以“相间复杂”型和“东西相反”型(对北方荒漠区降水空间总体变化贡献率分别为35.8%和20.4%)为主,且新疆地区对北方荒漠区降水波动影响最大(对总体变化方差贡献为70.4%)。“相间复杂”型表征北方荒漠区受局部区域天气系统影响较大;“东西相反”型显示降水变化趋势自西向东依次减弱,西部有向暖湿变化中部地区趋于暖干而东部地区趋于干旱的可能。2.在北方荒漠区降水时空变化趋势方面,各地单独丰水年的概率要高于单独枯水年,而发生连枯年的概率则高于连丰年;极端干旱区和干旱区的降水有增加趋势的地区概率分别为83%和70 %,而半干旱地区降水有明显减少趋势的概率为58%。地处干旱区的新疆、青海及甘肃等地区降水将会增加,而地处半干旱区的内蒙古东部等地降水将会减少,降水年内分配的差异将变缓;北方荒漠区的西部和东部降水年际波动呈增加趋势,中部地区波动有变缓的趋势。变化范围在15%~78%之间,其中,新疆南部和青海的年际变化最大,大部分地区在变差系数40%以上,内蒙古地区相对平稳为28%左右。3.在内陆干旱区MODS的降水时空变异方面,应用EOF及REOF法、地统计学方法分析叁工河流域雨量观测网数据。结果表明:依据0-30km、30-60km及60-150km处的叁个荷载区段,与叁工河流域山地、绿洲及荒漠等3个不同景观的地貌单元南北距离吻合;降水增幅自山地、绿洲、荒漠依次减小;山区降水变异函数符合高斯模型,绿洲区降水变异函数符合球状模型,荒漠区降水变异函数各月模型不同。在研究尺度下由随机因素引起的降水空间异质性仅占总空间异质性的0%-9.57%,以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空间异质性为主。基于各地各时段基台值、分维数及变程等特征参数变化,判定绿洲区的降水空间变异性最大,山地次之,沙漠区最小;各地貌单元降雨的空间各向异性不显着。就全流域而言,6月份降水空间异质性最为显着,8月空间变化最小,这与变异系数相吻合;降雨在南北方向(0°)和东南-西北方向(135°)变异性最强。(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期刊2008-06-01)
徐利岗,周宏飞,汤英[10](2008)在《中国北方荒漠区近50年降水变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水文序列轮次分析理论、极差理论、随机水文理论,对奇台、和田、酒泉、鄂托克旗、银川等站点1955~2002计48年降水资料进行分析,剖析我国北方荒漠区降水的丰枯周期、干旱历时、缺水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河西地区及内蒙古高原降水波动平稳,丰枯程度不剧烈,周期也相对稳定;新疆南部降水丰枯波动大,历时长,周期较大。各地平均缺水量占多年平均降水量的16.7%~33.2%,发生干旱的概率可达52%~61%,干旱历时期望值为2~3年。(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08年03期)
北方荒漠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北方荒漠区生态环境脆弱,其陆面与大气间水碳循环过程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十分敏感。近年来,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该地区的气温不断升高;同时,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强度的不断增高改变了该地区的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从而影响了地表水碳通量。因此,深入研究我国北方荒漠区水碳通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可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以我国北方典型荒漠区(主要包括内蒙及黄土高原北部荒漠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榆林站和通辽站涡度相关系统的观测数据,分析了典型荒漠灌丛生态系统水碳通量的主要特征及其环境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榆林站相较于通辽站,蒸散发(ET)强度较大、碳汇功能较明显,水分条件是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因素。两站点ET的季节变化均主要受辐射控制,总初级生产力(GPP)和生态系统呼吸量(R_(eco))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温度控制,净碳交换量(NEE)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植被物候变化控制,NEE对土壤水极端干旱的敏感程度大于其对极端高温的敏感程度。其次,本研究结合榆林站2011-2016年间由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定量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水碳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植被破坏到植被恢复过程中,ET和归一化ET均增加,且在植被恢复阶段,归一化ET增加更快、更明显。GPP,R_(eco)和NEE的年际变化分别有84.5%,59.2%和81.6%是由人类活动导致。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加速该地区蒸散发速率、降低净碳吸收量,进而导致该地区植被生长环境恶化,加剧生态脆弱性。最后,本文进一步结合位于我国北方典型荒漠区的其他9个通量站的观测数据,采用支持向量回归(SVR)方法实现由站点到区域的水碳通量升尺度计算,并分析该地区水碳通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VR方法对站点的ET和NEE的模拟精度(R~2)分别为0.76和0.64;研究区域的ET和NEE在2001-2015年间的平均年总量分别为204±6.3 mm和-63±7.2 gC/m~2/yr,且ET和NEE在空间上均呈现阶梯状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北方荒漠区论文参考文献
[1].李亚峰,唐立松.中国北方典型荒漠区生长季降水特征和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关系[J].干旱区研究.2019
[2].龚婷婷.中国北方荒漠区水碳通量变化规律研究[D].清华大学.2017
[3].吕赫.北方荒漠区太阳能热发电环境效应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7
[4].王涛.荒漠化治理中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问题探析——以中国北方半干旱荒漠区沙漠化防治为例[J].生态学报.2016
[5].徐利岗,梁川,周宏飞,吴洪相.中国北方荒漠区降水空间结构型及变异性研究[J].中国沙漠.2010
[6].徐利岗,周宏飞,梁川,吴安琪.中国北方荒漠区降水多时间尺度变异性研究[J].水利学报.2009
[7].徐利岗,周宏飞,李彦,李晖,汤英.中国北方荒漠区降水稳定性与趋势分析[J].水科学进展.2008
[8].徐利岗,梁川,汤英.中国北方荒漠区降水多时间尺度分析[C].河流开发、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第六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2008
[9].徐利岗.北方荒漠区降水时空变异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
[10].徐利岗,周宏飞,汤英.中国北方荒漠区近50年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