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
河南省平舆县中医院妇产科463400
摘要:目的:本文为了研究我国探讨妇产科临床医学中的中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方法和发病的原因。方法:本文将选取二百二十名阴道流血的病患,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每组人数大约为一百一十人,我们将给予对照组常规的西药消炎等药物治疗,实验组的患者则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使用硬化清热化瘀的中药进行灌肠的治疗方法。然后我们将对两组实验的治疗和恢复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论:我们在对妇产科的慢性盆腔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要充分的运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来给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治疗,这样的临床效果显著,是值得我们大力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
关键词:妇产科;盆腔炎;治疗措施
在妇产科中,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产科的疾病。通常是指女性的生殖器官、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出现了慢性炎症的一种状况。这种病情的临床表现为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月经量增多,白带异常,月经增加,小腹坠痛的状况。这样的病症是比较顽固的,在我国现在的临床医学中的治疗难度是比较大的,并且在慢性盆腔炎患者剧烈运动、性交过后容易加剧病情。可能会诱发多种疾病严重的慢性盆腔炎患者甚至会损坏卵巢的功能,导致不孕。这种慢性的妇科盆腔炎疾病的易得人群是那种体质柔弱抵抗力低的人活着有急性炎症却没有彻底治愈的患者身上。目前在我国的临床上的治疗多采取的是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为了研究中西医结合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我们特意选取的二百二十名患者参与了对比实验,实验的结果和分析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
我们将对这一段时间来医院就诊的二百二十名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对比的实验分组,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年龄都在二十岁到六十五岁之间,患者的患病病龄在一年到七年不等,所有的患者均要在实验之前根据我国现有的临床医学中对妇产科中慢性盆腔炎的判断方式来经行确诊,以确定患者患有的病情时慢性的妇科盆腔炎疾病,而不是其他的症状相似的疾病以及排除由患者心,肝,肾或者造血系统出现了问题造成的相应的并发症的患者。还要排除哺乳期,近妊娠期,妊娠期和盆腔炎恶性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等有相似并征得患者,同时我们要按照平均性的原则,把参与实验的二百二十名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两组,使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在年龄,病情,等一些基本的资料上面没有明显的差别。其中(p>0.05)证明两组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2、方法
我们要给对照组的慢性盆腔炎患者给相应的西药的治疗。对于临床症状较轻者的慢性盆腔炎患者:我们会给予0.2克的甲硝唑,3次/d;0.2克的左氧氟沙星,这两种药物每天都要按时服用两次,十天是一个疗程,对于这种病的治疗周期是3个疗程。对于那些症状表现较重的慢性盆腔炎患者:我们要每天开0.4克的替硝唑,每天吃两次;同时要对这些患者静脉滴注0.2克的左氧氟沙星,每天一次,也是十天为一个疗程,治疗周期是三个疗程。实验组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在月经期间的治疗方法和对照组的患者的治疗方法一致。月经期过后,要在普通的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中药的清盆汤以及中药保留灌肠一起治疗应用。清盆汤:红藤、忍冬藤、蒲公英每种药物各三是克,车前子、六一散、椿根白皮每种药物各十五克,延胡索十克,柴胡五克,炒川柏六克,均用水煎服,每日一服。灌肠的药剂要在药剂的温度大约38℃时进行,每日一次,十天为一个疗程,三个疗程为一个治疗周期。
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三、讨论
在我国的中医学研究上,慢性的盆腔炎疾病是一种妇科的腹痛、带下病的范畴。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是:白带异常,小腹疼痛等,本文中所用的中药剂中的药物例如蒲公英等,都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功效,大血藤则能够起到一定的活血化瘀以及消痈的效果。而地龙则能够止痛,通络;莪术和三棱都能够促进粘连组织松解开来,促进炎症的吸收。我们将是西医结合起来,对于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能够起到很好的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等效果。研究的结果表明,采取中西医疗法相结合的实验组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好,一个周期的治疗过后,实验组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病症就有明显的改善,治疗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
所以,慢性盆腔炎患者在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的时候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应用西药治疗的效果。而且用中西医的患者都没有出现明显的副作用。由此可见,在对慢性盆腔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要充分的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由于临床效果显著,是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伍靓,谭静,李少琼.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200例临床治疗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0(12).
[2]刘双莲.慢性盆腔炎75例治疗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
[3]曹冬平.宫腔镜检查慢性盆腔炎患者病因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20(8):161-162,164.
[4]段小青.老年妇女慢性盆腔炎的原因分析与治疗对策探讨[J].中国医疗前沿,2012,17(23):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