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我国在许多年以前就已经跃居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然而到现在,仍然不能称之为钢铁强国。在生产一些高质量、高技术含量的钢材品种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许多高质量、高技术含量的钢铁产品仍然需要从发达国家进口。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我国的钢铁企业必须着力于改进生产工艺,发展高性能、高技术含量的钢铁产品。在钢铁工业生产中,轧制是一种重要的生产方式,由于轧制过程的复杂性,长期以来,其研究主要建立在经验和反复试验基础上。在制定生产工艺时,往往需要反复的试验,这无疑造成研发周期的延长和生产成本的增加。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与有限元方法的发展,基于有限元理论的数值模拟方法为轧制过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通过对轧制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可以得到轧制过程中轧件变形、温度变化、等效应变变化、等效应变率变化、组织演化等,从而为轧制工艺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本文开发了GCr15钢热连轧过程微观组织演化的模拟系统,以东北特钢集团φ8 mmGCr15钢棒线材热连轧过程为对象展开了数值模拟。根据实际情况,将φ8 mm GCr15钢棒线材热连轧过程分为1-26道次控制轧制阶段和轧后控制冷却阶段,并分别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在对GCr15钢热连轧过程的组织演化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前,首先需要建立GCr15钢的奥氏体晶粒演化模型。本文在Gleeble-3800热/力模拟试验机上进行了GCr15钢的晶粒长大实验、单道次压缩实验、双道次压缩实验,得到了数值模拟研究所需要的GCr15钢的奥氏体晶粒演化模型,它主要包括晶粒长大、动态再结晶、亚动态再结晶及静态再结晶模型等。(2)采用大型商业有限元软件MSC.Marc,建立了φ8 mm GCr15钢棒线材26道次控制轧制过程的有限元模型,模拟了φ8 mm GCr15钢从出炉到精轧结束的全过程。由于受计算机速度的限制,将整个轧制过程分为几个部分分别进行模拟,分析了整个轧制过程中轧件变形、温度变化、等效应变变化、等效应变率变化等。同时,本文在Marc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开发了GCr15钢轧制过程中的奥氏体晶粒演化子程序系统,结合GCr15钢的晶粒演化模型,对GCr15钢轧制过程的奥氏体晶粒演化进行了模拟。温度的模拟结果与测量结果吻合较好,奥氏体晶粒尺寸的模拟结果也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3)采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建立了GCr15钢轧后控制冷却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在Marc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开发了轧后冷却过程中GCr15钢奥氏体组织转变子程序系统,与GCr15钢控制冷却过程的有限元模型耦合进行计算。该子程序系统中结合了GCr15钢的TTT曲线,考虑了相变潜热的影响,模拟得到了GCr15钢在控制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和奥氏体组织转变结果。模拟得到的轧件的最终组织全部是珠光体,这与实验结果吻合。此外,本文利用GCr15钢奥氏体组织转变子程序系统探讨了同一温度和不同冷却速度下GCr15钢的组织转变情况,可为轧后冷却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本文开发的GCr15钢热连轧过程微观组织演化的模拟系统可以用来模拟GCr15钢轧制过程中轧件变形、温度变化、等效应变变化、等效应变率变化、组织演化等,对轧制生产工艺的优化具有参考价值。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引言1.2 选题背景与意义1.3 研究和发展概况1.3.1 有限元法的发展1.3.2 有限元模拟软件1.3.3 轧制过程全局模拟的进展1.3.4 控制轧制控制冷却过程组织演化模拟的进展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2 有限元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2.1 引言2.2 轧制成型过程中的传热问题2.2.1 概述2.2.2 热传导方程2.3 弹塑性力学基本理论2.3.1 概述2.3.2 屈服准则2.3.3 流动准则2.3.4 弹塑性力学方程2.3.5 硬化法则2.4 有限元分析过程2.4.1 概述2.4.2 有限元法的基本求解步骤2.5 本章小结3 轧制过程中的奥氏体晶粒演化和组织转变理论3.1 引言3.2 热轧过程中的奥氏体晶粒演化3.2.1 回复和动态再结晶3.2.2 动态再结晶模型3.2.3 亚动态再结晶模型3.2.4 静态再结晶模型3.2.5 亚动态及静态再结晶百分比的测定3.2.6 晶粒长大模型3.2.7 部分再结晶3.2.8 等效时间3.3 轧后冷却过程奥氏体组织转变3.3.1 钢的连续冷却转变与等温转变3.3.2 等温转变过程的数学模型3.3.3 Scheil叠加法则3.3.4 模拟计算步骤3.4 本章小结4 GCr15钢Gleeble热/力模拟实验4.1 引言4.2 实验设备4.3 实验材料4.4 GCr15钢奥氏体晶粒长大实验4.4.1 实验过程4.4.2 实验结果分析4.5 GCr15钢单道次压缩实验4.5.1 实验过程4.5.2 实验结果分析4.6 GCr15钢双道次压缩实验4.6.1 实验过程4.6.2 实验结果分析4.7 本章小结5 GCr15钢棒线材热连轧过程微观组织演化的模拟系统5.1 引言5.2 Φ8mmGCr15钢棒线材热连轧过程有限元基本模型5.2.1 棒线材生产线实际情况5.2.2 GCr15钢1-26道次控制轧制过程的有限元模型5.2.3 GCr15钢轧后控制冷却过程的有限元模型5.2.4 实验GCr15钢的化学成分和材料特性5.3 GCr15钢控制轧制过程奥氏体晶粒演化子程序系统5.3.1 概述5.3.2 GCr15钢奥氏体晶粒演化模型5.3.3 子程序系统计算流程5.4 GCr15钢轧后控制冷却过程奥氏体组织转变子程序系统5.4.1 概述5.4.2 GCr15的TTT曲线与奥氏体相变潜热处理5.4.3 子程序系统计算流程5.5 本章小结6 GCr15钢棒线材热连轧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6.1 引言6.2 GCr15钢1-26道次轧制过程的模拟结果与分析6.2.1 温度模拟结果分析与实验验证6.2.2 等效塑性应变分析6.2.3 等效塑性应变率分析6.2.4 各道次变形情况的模拟结果及实际生产情况6.2.5 GCr15钢1-26道次轧制过程的奥氏体晶粒演化模拟结果与实验验证6.3 GCr15钢轧后冷却过程奥氏体组织转变的模拟结果与分析6.3.1 温度的模拟结果与分析6.3.2 轧后冷却过程GCr15钢奥氏体组织转变的模拟结果与实验验证6.3.3 冷却速度对GCr15钢奥氏体组织转变模拟结果的影响6.4 本章小结结论展望参考文献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温度论文; 组织演化论文; 组织转变论文; 棒线材连轧论文; 数值模拟论文;
GCr15轴承钢棒线材热连轧过程微观组织演化的数值模拟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