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远安县农业生产率分析与实证研究

湖北省远安县农业生产率分析与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

农业生产率是衡量农业生产效果和指导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指标。面对日益紧张的农业资源和日趋尖锐的人地矛盾,节约资源投入和提高农业生产率,最大程度的增加农产品产出水平,对于农业自身发展以及稳定国民经济基础,都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此,对于农业生产率的关注以及如何提高农业生产率,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科学家、经济学家以及政府管理部门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围绕农业生产率这一核心,从准微观层次上分析了远安县的农业生产率及其变动的过程,研究了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可行路径,目的在于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来增强县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县域农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本文主要采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重点内容放在远安县农业生产率的测算及其调整方案上。首先,利用比较分析法对于湖北省内各地市间的农业生产率进行了空间比较,初步分析了远安县农业生产率在湖北省内的实际水平,结果表明远安县的农业生产率在全省中处于较低的位置;其次,进行了远安县内农业生产率的纵向分析,利用单要素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法,对远安县1994—2006年的农业生产率进行了测算,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描绘出远安县农业生产发展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远安县历年来除资本外多数要素生产率虽有波动但均呈逐步上升的态势,全要素生产率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了36.46%,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再次,利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于2006年远安县内各乡镇的农业生产率进行了横向测算,并对农业生产率进行了分解,通过构建有效生产前沿面分别指出了各乡镇农业生产率的不足之处并对此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方案与目标,结果表明远安县农业生产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水平较低,或者由于投入结构欠佳和利用效率不高而致使投入浪费,导致产出水平不高,从而为优化结构和改进投入方法以提高农业生产率提供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并据此提出了提高该县农业生产率的对策建议。本文从县域单元层次出发,研究和分析农业生产率问题,为准微观层次上的区域农业生产率的测算和分析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思路和分析框架,研究过程中得出的生产率增长模式以及建立的DEA数据包络模型同样为其它地区农业生产率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回顾
  • 1.2.1 国外的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的研究动态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2 农业生产率的相关理论
  • 2.1 农业生产率的内涵界定
  • 2.1.1 农业生产要素的含义
  • 2.1.2 农业生产率的相关概念
  • 2.2 农业生产率的相关理论
  • 2.2.1 经济增长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农业生产率与可持续发展
  • 3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数据说明
  • 3.1 主要研究方法
  • 3.1.1 单要素生产率
  • 3.1.2 全要素生产率
  • 3.1.3 DEA模型简介
  • 3.2 研究范围的界定和变量说明
  • 4 远安县农业生产率:测算与实证分析
  • 4.1 远安县农业生产现状及基本特征
  • 4.1.1 土地总量逐年减少,人地矛盾日趋尖锐
  • 4.1.2 水资源污染严重,农业生产受影响
  • 4.1.3 农业基础设施老化,抗灾能力有所减弱
  • 4.1.4 农业经济整体功能较弱,农业生产率水平较低
  • 4.2 远安县农业产业结构分析
  • 4.3 远安县与其他地市农业生产率的比较
  • 4.3.1 单位劳动力的农业总产值比较
  • 4.3.2 单位土地面积的农业总产值比较
  • 4.3.3 单位机械动力的农业总产值比较
  • 4.3.4 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率比较
  • 4.4 远安县农业投入产出分析
  • 4.4.1 远安县农业投入产出结构
  • 4.4.2 单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分析
  • 4.4.3 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分析
  • 4.5 远安县各乡镇农业生产率的DEA分析
  • 4.5.1 基于DEA方法的各乡镇农业生产率水平的分析与评价
  • 4.5.2 各乡镇农业生产率非DEA有效单元的调整
  • 4.6 本章小结
  • 5 提高远安县农业生产率的对策建议
  • 5.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率
  • 5.2 加强农业生产要素管理,提高农业单要素生产率
  • 5.3 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 5.4 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切实提高要素投入产出率
  • 5.5 加强区域农业生产互动,提高农业要素流转效率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收敛性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14)
    • [2].让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核算法通行起来[J]. 绿叶 2019(05)
    • [3].私营企业、环境保护和全要素生产率[J]. 国际学术动态 2009(05)
    • [4].中国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J]. 软科学 2019(04)
    • [5].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困惑与出路[J]. 中国统计 2019(03)
    • [6].我国关键要素生产率测算及效率变革研究[J]. 中国物价 2019(11)
    • [7].脱钩收入补贴对粮食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农户收入差异的视角[J]. 农业技术经济 2018(05)
    • [8].环境约束下福建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 2018(09)
    • [9].中国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及收敛性分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18(03)
    • [10].经合组织关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核算方法的探索及启示[J]. 发展研究 2018(07)
    • [1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收敛性研究——基于沿线47个国家面板数据分析[J]. 科技与经济 2018(05)
    • [12].脱钩收入补贴对小麦生产率有影响吗?——基于农户的微观证据[J]. 中国农村经济 2017(11)
    • [13].山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19(04)
    • [14].我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视角的分析[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9(03)
    • [15].供给侧改革引领下双三角异质性制造业要素扭曲及生产率比较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05)
    • [16].江苏省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17].湖北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9(12)
    • [18].异质性视角下服务业碳生产率的变动及其驱动因素[J]. 管理现代化 2018(02)
    • [19].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中国农业发展的时空演变及问题探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32)
    • [20].劳动力迁徙与生产率省际发散——数理分析与实证检验[J]. 商业研究 2018(03)
    • [21].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江苏省农业面板数据分析[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8(09)
    • [22].资源型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财政收支的视角[J]. 当代经济科学 2017(06)
    • [23].中国建筑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基于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20(13)
    • [24].山东省工业绿色生产率及收敛性分析[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6)
    • [25].部门之间生产率收敛对中国各省产业结构转型和总生产率的影响[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19(02)
    • [26].创新投入、市场竞争与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J]. 人文杂志 2018(01)
    • [27].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 2017(08)
    • [28].我国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分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7(06)
    • [29].组织主观能动性与规模有机性:一个全系统生产率分析框架及其在制造业的应用[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20(04)
    • [30].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和分解[J]. 农场经济管理 2018(03)

    标签:;  ;  ;  

    湖北省远安县农业生产率分析与实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