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易学三大家研究

乾嘉易学三大家研究

论文题目: 乾嘉易学三大家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国古典文献学

作者: 陈修亮

导师: 刘晓东

关键词: 乾嘉,易学,惠栋,张惠言,焦循,研究

文献来源: 山东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易学发展到清代,和其他儒家经典一样,其研究水平达到了又一个高峰,在这个高峰期,尤以乾嘉时期更为突出,而在乾嘉时期,又以惠栋、张惠言、焦循三大家为代表,正如梁启超所说:“可以代表清儒《易》学者不过三家,曰惠定宇,曰张皋文,曰焦里堂。”(《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我们要研究易学发展史,要把清代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而要研究清代易学,就有必要抓住三大家,以把握乾嘉时期易学的主流方向。对三大家易学的研究,应该是我们的长期任务,三大家的易学成就的博大精深,也需要进行多角度的探讨,前人虽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全面、系统等方面仍存在诸多欠缺,而这些欠缺也不可能在本文中得到全面解决。本文对三大家的易学研究,主要从文献学的角度着力,以图弥补前人在本方面研究的薄弱点。 三大家固然要分别探讨,但又要置于一个统一的学术背景之下,所以本文在引言之后的第一章主要阐述了乾嘉易学产生的社会背景与学术渊源,通过对乾嘉易学产生的学术背景与渊源的分析,从而揭示出三大家易学所具备的时代学术所赋予的考据性特色,这为全面了解乾嘉易学三大家的易学成就提供了宏观的参考坐标。在这样一个坐标之下,对三大家易学分别予以研究,既总结了他们的共性,又探讨了他们的个性,在共性与个性的介绍中使他们的关系得以显现。 本文在二、三、四章,分别对乾嘉时期惠栋、张惠言、焦循的易学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研究,逐一探讨了他们的生平与学术成就,易学思想,治《易》特色,易学史、学术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惠栋在乾嘉学术中极具代表性,以倡导汉学被学术界推为一代宗师、乾嘉学派吴派的创始人物。惠栋继承家学传统,十分尊信和推崇汉儒经说,“重汉易,弃宋易”为其易学思想中的重要特征,从这种思想意识出发,对汉儒各家易说进行了广泛地发掘和深入地阐发。在具体的治《易》过程中,从象数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汉代各家易说,对《周易》经、传文进行了重新的阐释。清代学术的博大宏阔,充分表现在惠栋的治《易》过程中,遍引群书、纳入多学科治《易》便为其显证。其“重小学,以文字、音韵、训诂知识解《易》”的治《易》特色亦使乾嘉学术注重考据的特征得以凸显。自惠氏公开标榜易汉学,对乾嘉易学研究的产生了导向作用,为本时期易学研究的汉学化奠定了基础。 张惠言是继惠栋之后的又一易汉学大家,其一生精研汉易,专攻虞翻易学,他之所以专攻虞氏义,乃是基于补惠栋易学之不足,企图全面而系统地恢复虞翻易学。“扬汉抑宋”亦为张惠言易学思想中的显著特征,故其对虞氏《易》注的疏解与阐发力主取象说,在对虞氏易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挖掘出其消息说的本质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乾嘉易汉学兴盛的社会背景与学术渊源

第一节 乾嘉时期的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

第二节 清初学者对图书之学的廓清

第三节 乾嘉考据学的兴盛

第四节 辑佚学的发达

第二章 惠栋易学

第一节 惠栋生平与学术成就

第二节 惠栋的易学思想

一、重汉易,弃宋易

二、《易》为赞化育之书,通天人之学

三、“元亨利贞”为《易》之大义

四、《易》尚中和

第三节 惠栋的治《易》特色

一、尊汉法,以象数解《易》

二、注重发明《易》之本例

三、重小学,以文字、音韵、训话知识解《易》

四、贯通群书,纳入多学科以解《易》

五、追求古义,改易经文

第四节 惠栋的易学史、学术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章 张惠言易学

第一节 张惠言生平与学术成就

第二节 张惠言的易学思想

一、扬汉抑宋

二、崇尚阴阳消息之说,注重探索宇宙、人生的消息变化

三、“易有太极为乾元”的宇宙观

四、“日月在天成八卦,庖牺则天作八卦”的八卦生成观

第三节 张惠言的治《易》特色

一、治《易》宗虞氏并兼顾其他各家

二、对虞氏《易》注的疏解与阐发力主取象说

三、解《易》与治《礼》相结合

四、归本于人事以解《易》

五、重视对《周易》经、传文字的训话及虞氏《易》注的校勘

第四节 张惠言的易学史、学术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四章 焦循易学

第一节 焦循生平与学术成就

第二节 焦循易学的基础建构

一、旁通

二、时行

三、相错

四、比例

第三节 焦循的易学思想

一、反对唯汉是从,但又注重对汉易的继承与发展

二、《易》为四圣同言之书

三、从通变出发,把《易》概括为“元亨利贞”的循环往复

四、假卜筮以行教

第四节 焦循的治《易》特色

一、以实测方法治《易》

二、以数学知识治《易》

三、以假借、转注解《易》

四、注重对《周易》经、传文的训话

第五节 焦循的易学史、学术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馀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发布时间: 2005-10-17

相关论文

  • [1].荀爽易学研究[D]. 王棋.山东大学2009
  • [2].乾嘉学术的知识谱系[D]. 刘墨.南京师范大学2003

标签:;  ;  ;  ;  ;  ;  

乾嘉易学三大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