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背景下古镇居民“边缘化”现象研究 ——以广西贺州黄姚古镇为例

旅游开发背景下古镇居民“边缘化”现象研究 ——以广西贺州黄姚古镇为例

论文摘要

近二十多年来,历史文化名村名镇逐渐成为区域旅游的热点。历史文化村镇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古村镇社区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推动了国家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和旅游业的进步。但毋庸讳言,在旅游开发背景下,一些古村镇居民被“边缘化”,分享古村镇旅游开发带来的成果少,古村镇各旅游利益相关者间因利益冲突而矛盾加剧。古村镇既要保护,又要建设发展。旅游是联系古镇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桥梁,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是旅游发展的前提,原住居民是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主体。古村镇旅游开发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让他们在旅游发展中得到实惠,从而才能主动配合并自愿保护。通过对4A级景区黄姚古镇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我国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安排、对外来资本和技术的严重依赖是旅游开发过程中古镇居民“边缘化”的根本性原因,外来资本和地方政府的结合加剧了古镇居民的“边缘化”,居民自身普遍存在的参与旅游发展的障碍也是古镇居民“边缘化”的重要原因。第二,古镇旅游开发的目标应该定位于古镇居民的发展,古镇居民如何参与旅游发展并从中受益,是古镇旅游业持续发展、促进古镇保护和构建古镇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第三,构建古镇旅游和谐发展策略是古镇居民走出“边缘化”的可行措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的研究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相关表述界定及理论阐述
  • 1.3.1 相关表述的界定
  • 1.3.2 边缘化理论
  • 1.4 案例选取的原则
  • 1.4.1 代表性
  • 1.4.2 指导性
  • 1.5 研究的内容、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黄姚古镇旅游开发过程
  • 2.1 黄姚古镇地理概况
  • 2.1.1 古镇自然环境
  • 2.1.2 古镇人口与经济状况
  • 2.2 黄姚古镇旅游开发的实施与机制
  • 2.2.1 初始开发者——广西昭平县黄姚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 2.2.2 继任开发者——广西昭平黄姚古镇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 2.3 古镇居民与旅游开发公司间的抗争
  • 2.3.1 “土地保卫战”
  • 2.3.2 “谢绝入内”
  • 2.3.3 公开或半公开参与旅游经营活动
  • 2.3.4 成立民间社团
  • 第3章 黄姚古镇居民“边缘化”的表现特征及消极影响
  • 3.1 黄姚古镇居民“边缘化”的表现特征
  • 3.1.1 古镇旅游开发决策权的“边缘化”
  • 3.1.2 古镇旅游收益分配的“边缘化”
  • 3.1.3 分布地域的“边缘化”
  • 3.1.4 旅游就业的“边缘化”
  • 3.2 黄姚古镇居民“边缘化”的消极影响
  • 3.2.1 对古镇经济方面的消极影响
  • 3.2.2 对古镇社会方面的消极影响
  • 3.2.3 对古镇旅游环境方面的消极影响
  • 第4章 黄姚古镇居民“边缘化”成因
  • 4.1 黄姚古镇居民“边缘化”的内因分析
  • 4.1.1 古镇旅游开发中对“外来”资本和管理的严重依赖
  • 4.1.2 缺乏强有力的古镇社区利益代表
  • 4.1.3 古镇社区居民自身普遍存在着参与旅游发展的障碍
  • 4.2 黄姚古镇居民“边缘化”的外因分析
  • 4.2.1 我国旅游资源的产权制度安排
  • 4.2.2 “土地征收”加剧了古镇居民的“边缘化”
  • 4.2.3 地方政府在古镇旅游开发中角色定位不当
  • 第5章 构建旅游和谐发展策略——古镇居民走出“边缘化”
  • 5.1 构建黄姚古镇旅游和谐发展策略的原则
  • 5.1.1 利益兼顾原则
  • 5.1.2 合作多赢原则
  • 5.1.3 “乡村性”原则
  • 5.1.4 促进古镇发展原则
  • 5.2 旅游和谐发展策略的构建内容
  • 5.2.1 政府在古镇旅游开发中角色的重新定位
  • 5.2.2 构建“本地化”的古镇旅游产业链
  • 5.2.3 构建“合作共生”的古镇旅游经营模式
  • 5.2.4 完善古镇旅游开发协会的功能和作用
  • 5.3 构建古镇旅游和谐发展策略的制度保障
  • 5.3.1 完善古镇土地征用制度
  • 5.3.2 健全古镇失地农民的培训和安置机制
  • 5.3.3 完善古镇旅游利益主体的利益表达、协调及保障机制
  • 5.3.4 建立和完善古镇旅游投诉处理机制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项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如何解决新诗教学的“边缘化”问题[J]. 中学语文 2017(06)
    • [2].没有哪个贫困户该被“边缘化”[J]. 新城乡 2016(10)
    • [3].浅谈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被“边缘化”现象[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07)
    • [4].当前高校写作教学的“边缘化”倾向及原因探析[J]. 语文学刊 2012(16)
    • [5].话说“边缘化”[J]. 杂文月刊(文摘版) 2013(05)
    • [6].“边缘化”大学生个体成因、预防与矫治的研究[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7].不要把自己“边缘化”[J]. 政工学刊 2012(04)
    • [8].论当前高校《写作》教学的“边缘化”倾向及对策[J]. 绥化学院学报 2012(06)
    • [9].数学“边缘化”学生的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J]. 教育实践与研究(A) 2018(06)
    • [10].数学教学中“边缘化”学生的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J]. 江苏教育研究 2018(14)
    • [11].“边缘化”困境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考-评”四维重构及实践[J]. 教育现代化 2020(01)
    • [12].策划人语[J]. 江苏教育 2018(82)
    • [1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边缘化”危机探析[J].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01)
    • [14].莫将自己“边缘化”[J]. 党政论坛 2012(11)
    • [15].学校体育“边缘化”危险中的理性选择[J]. 青少年体育 2020(03)
    • [16].萨娜的“边缘化”写作[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 [17].运用“4+2”小组合作方式预防学生“边缘化”[J].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8(10)
    • [18].论当代诗歌的“边缘化”[J].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06)
    • [19].高校“边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研究——以辽宁省高校为例[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6(08)
    • [20].“边缘化”初中的现实定位、内生动力与发展取向[J]. 江苏教育 2018(82)
    • [21].为什么会被“边缘化”[J]. 中国老区建设 2011(06)
    • [22].防止学生党员被“边缘化”的几点思考[J]. 黑河学刊 2010(12)
    • [23].“边缘化”带来的警示[J]. 人民论坛 2010(S1)
    • [24].艺术设计理论课“边缘化”的背后[J]. 绿色包装 2018(04)
    • [25].四策并举解决基层党建“四化”问题[J]. 领导科学 2018(27)
    • [26].以平常心看待“边缘化”[J]. 美术观察 2010(04)
    • [27].花样跳绳项目对高校“边缘化”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8(05)
    • [28].莫把自己“边缘化”[J]. 老友 2008(12)
    • [29].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边缘化”的表现与对策[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13)
    • [30].谈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边缘化”[J]. 学周刊 2014(29)

    标签:;  ;  ;  ;  

    旅游开发背景下古镇居民“边缘化”现象研究 ——以广西贺州黄姚古镇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