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地铁车辆动力学性能分析

出口地铁车辆动力学性能分析

论文摘要

本文所研究的某出口地铁车辆具有如下特点:新的轮轨关系(UIC-OURE/54);既有线路提速120km/h;空重比较为悬殊(空载22.5t、定员39.3t、最大拥挤载荷46t);线路复杂(最大坡度50‰,小半径S型曲线)。由于轮对蛇行极限环分叉理论在工程应用上存在不足之处,采用了线性临界速度分析方法来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并提出了既有线路提速优化方案。在空簧装车特性试验对比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一列多车舒适性评价方法,进而将车厢之间作用也作为舒适性的影响因素之一。由于现有的动态限界计算公式是基于钢簧给出的,应用动态仿真方法对比了有/无抗侧滚扭力杆两种方案。利用如下模板模型所建立的子系统组装了整车和车组模型:(动力/拖动)转向架;(端车/中间车)车体。轮轨匹配计算对比表明:UIC-ORE/554匹配不很理想,为此,利用了线性临界速度分析方法。首先,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确定了轮对纵横向定位刚度是影响临界速度的两个重要因素;其次,在对轮轨动力作用、轮轨磨耗和舒适性指标进行权衡后,制定了既有线路提速优化方案。因为空簧装车特性和车厢之间作用是舒适性评价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在整车模型虚拟环境下测得了空簧装车特性,试验台特性对比表明:两者的频域特征相互吻合。为了满足提速后的舒适性要求,对空簧悬挂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并得到减振性能最佳的空簧悬挂。针对抗侧滚扭力杆的利与弊,提出了弹性抗侧滚扭力杆改进方案,方案兼顾了空簧高度控制的位移滞后特性和抗侧滚等效刚度,效果显著。在体现出口地铁车辆服役线路特征的复杂线路仿真中,轮轨安全性和动态限界等指标得到进一步验证。本文在某出口地铁车辆动力学性能分析中得到了如下成果:(1)在轮轨匹配计算对比基础上,利用线性临界速度分析法提出了满足既有线路提速120km/h要求的轮对定位刚度优化方案;(2)一列多车舒适性评价方法不仅是以正确的空簧装车特性作为评价依据,而且也考虑了在不同载荷车厢之间的作用;(3)弹性抗侧滚扭力杆改进方案是考虑出口车辆服役轨道不平顺的不可预见性(如扭曲不平顺)而提出的,兼顾了动态限界和舒适性要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内容及必要性
  • 二 地铁交通发展概况
  • 三 多体动力学的发展
  • 四 轨道车辆动力学发展概况
  • 五 研究方案及可行性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1.1 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 1.1.1 李亚普诺夫稳定定义
  • 1.1.2 李亚普诺夫第一近似理论
  • 1.1.3 霍尔维茨判据
  • 1.1.4 极限环的存在与庞卡莱稳定
  • 1.1.5 分叉和结构稳定性
  • 1.1.6 车辆蛇形临界速度线性分析方法
  • 1.2 车辆随机振动
  • 1.2.1 随机过程的基本统计特征
  • 1.2.2 车辆随机激励模型的确立
  • 1.3 频域分析法
  • 1.4 线性系统算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地铁车辆组装模型
  • 2.1 动力学建模分析软件简介
  • 2.2 建立车辆组装模型
  • 2.2.1 地铁车辆动力学基本参数
  • 2.2.2 地铁车辆基本模态分析
  • 2.2.3 转向架模板模型及其接口
  • 2.2.4 车体模板模型及其接口
  • 2.3 整车与车组组装及曲线仿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临界速度分析及优化
  • 3.1 临界速度分析
  • 3.1.1 轮轨匹配计算
  • 3.1.2 车辆临界速度计算
  • 3.2 临界速度参数优化及方案评价
  • 3.2.1 临界速度优化目标
  • 3.2.2 悬挂参数敏感性分析
  • 3.2.3 临界速度悬挂参数优化方案及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编组列车舒适性评价及悬挂参数优化
  • 4.1 空簧装车特性
  • 4.1.1 空簧模型
  • 4.1.2 空簧装车特性虚拟测试
  • 4.1.3 与空簧试验台特性对比
  • 4.1.4 辅助气室阻尼效应
  • 4.2 编组列车舒适性评价
  • 4.2.1 Wz 舒适性指标
  • 4.2.2 数据处理步骤
  • 4.2.3 基于Wz 的横向舒适性评价
  • 4.2.4 基于Nmv 指标的舒适性评价
  • 4.2.5 评价标准的比较与选取
  • 4.2.6 舒适性评价结果
  • 4.3 二系悬挂参数优化
  • 4.3.1 空簧参数选取
  • 4.4 横向减振器阻尼优化值
  • 4.5 简化钩缓作用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扭力杆方案对比
  • 5.1 “一架一杆”转向架模型
  • 5.2 有无抗侧滚扭力杆曲线仿真对比
  • 5.3 弹性连接抗侧滚扭力杆方案
  • 5.4 舒适性对比
  • 5.5 转向架平稳性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复杂线路轮轨安全指标评价及其它
  • 6.1 线性稳态曲线通过
  • 6.2 非线性稳态曲线通过
  • 6.2.1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非线性
  • 6.2.2 非线性蠕滑力
  • 6.2.3 非线性曲线通过方程的解
  • 6.2.4 脱轨机理及判别
  • 6.3 复杂线路仿真分析
  • 6.4 盘式制动器对构架的动荷作用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于某地铁车辆立扶手安装的力学分析与结构优化[J]. 智能制造 2019(10)
    • [2].地铁车辆架修工艺设计探讨[J]. 技术与市场 2020(01)
    • [3].浅析地铁车辆受电弓基础构造及维护[J]. 技术与市场 2020(02)
    • [4].世界地铁车辆市场情况分析[J]. 科技资讯 2020(02)
    • [5].基于决策树和层次分析的地铁车辆健康评估[J].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20(03)
    • [6].地铁车辆基地设计与施工配合[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11)
    • [7].地铁车辆基地工艺设备配置策略研究[J]. 中国设备工程 2020(14)
    • [8].不锈钢地铁车辆车体结构设计的要点研究[J]. 产业科技创新 2019(05)
    • [9].谈FLUIDSIM气动仿真软件在地铁车辆教学中的运用[J]. 知音励志 2016(23)
    • [10].“一带一路”上的“山东作为”[J]. 金桥 2017(07)
    • [11].开罗地铁车辆及车辆段初探[J]. 一带一路报道 2017(05)
    • [12].不锈钢地铁车辆涂装工艺研究[J].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16(10)
    • [13].地铁车辆调试工作探讨[J]. 山东工业技术 2017(01)
    • [14].加强地铁车辆标准化管理的探讨[J]. 铁道技术监督 2016(11)
    • [15].综合开发地铁车辆基地空间形态设计探析[J]. 都市快轨交通 2017(03)
    • [16].地铁车辆载客量分析[J].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14(06)
    • [17].中国首批自主产业化A型地铁车辆安全运行半年[J]. 都市快轨交通 2010(02)
    • [18].时速100km地铁车辆下线[J]. 都市快轨交通 2010(05)
    • [19].地铁车辆场段工艺设备检修管理影响因素探析[J]. 中国标准化 2019(22)
    • [20].浅谈地铁车辆调试潜在风险控制对策研究[J]. 科技经济市场 2018(02)
    • [21].试论地铁车辆辅助变流器直流试验电源系统设计[J]. 科学技术创新 2018(32)
    • [22].地铁车辆控制系统电气柜自动测试系统设计[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7(12)
    • [23].地铁车辆定频空调系统节能方案分析[J]. 低温与超导 2017(06)
    • [24].地铁车辆高压供电电路过流故障诊断分析及改进措施[J]. 技术与市场 2017(08)
    • [25].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获西安地铁车辆订单[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9(02)
    • [26].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在地铁车辆制动系统中的应用[J]. 城市公用事业 2008(04)
    • [27].我国首列自主产业化A型地铁车辆下线[J]. 都市快轨交通 2008(05)
    • [28].福州地铁车辆受电弓检修探析[J]. 机电工程技术 2020(03)
    • [29].逻辑控制单元在地铁车辆上的应用及改进措施[J]. 铁道车辆 2020(04)
    • [30].地铁车辆智能检修可行性研究[J]. 门窗 2019(13)

    标签:;  ;  ;  ;  ;  

    出口地铁车辆动力学性能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