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近50年华南大陆沿海SST变化特征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近50年华南大陆沿海SST变化特征

论文摘要

根据华南沿岸多个定点海洋站海表水温(SST)观测资料和气象站观测的气温资料,分析华南沿岸SST变化特点及趋势,SST变化与El Nino/LaNino的响应关系,特别分析了1982/1983年与1997/1998年出现20世纪两次最强El Nino事件期间珠江口SST变化差异;分析了SST变化与赤潮的响应关系,特别分析了1998年冬春季粤港赤潮爆发海区异常高SST的成因;分析了2008年初罕见寒冷期广东沿岸SST的变化特点。得出华南沿岸各月SST存在着1~3.4℃的海区差异,SST的年较差达11.6~12.5℃。SST的季节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呈显著相关。1960~2007年华南近海的月和年平均SST皆以上升趋势为主,其线性上升趋势为0.311℃/10a~0.131℃/10a。冬半年的上升幅度普遍高于夏半年。其变率冬半年远大于夏半年,最大为2、3月份;冬半年东部变率较小,而夏半年则以东部较大。运用小波多分辨分析方法进行周期特征分析,华南近海各站SST的各尺度的分量序列十分相近,华南沿岸海区的SST变化除正常年周期外,还存在着3~4a的准周期。华南近海SST始于1970年代中期的上升趋势延续至今,其变化以年内变化为主。El Nino/LA Nino事件对华南沿岸SST变化的影响并非单一的对应关系。造成20世纪两次最强El Nino事件(1982/1983年与1997/1998年)珠江口SST的变化差异的原因是:一是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1982/1983年高于1997/1998年;二是南海高压势力1982/1983年弱于1997/1998年;三是1982/1983年冬季风速比1997/1998年大1~2 m/s。近20年春季各月的SST呈显著上升趋势,月平均SST线性趋势为0.16℃/10a~0.10℃/10a,赤潮形成时SST范围呈逐月上升趋势,3月为16℃~23℃,4月为18℃~27℃,5月为23℃~29℃。1998年冬春季粤港发生大规模赤潮期间广东沿海月平均SST呈准同步变化趋势,各站的季平均海表水温距平(SSTA)为1.1℃~1.5℃,达到异常高SST标准。SSTA有两个明显峰期分别出现于12~1月和4~5月。异常高SST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受强El Ni(?)o影响、冬季风异常弱、南海高压持续偏强。2008年1月中旬~2月中旬出现的大范围的严重的寒冷灾害具有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平均气温低、雨水多、日照少、灾害影响重的特点。此次罕见寒冷灾害期广东沿岸SST为近50年来最低值,具有低SST持续时间长和SST变化存在明显的岸段差异等特点。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资料来源与处理方法
  • 3 华南大陆沿海近50年SST变化特征
  • 3.1 SST的地理分布
  • 3.2 SST的年内变化特征
  • 3.3 SST的年际变化特征
  • 3.4 SST季节变化特征
  • 3.5 SST的年代际变化
  • 3.6 SST的周期变化
  • 3.7 SST变化与E1 Nino/La Nino的关系
  • 3.8 20世纪最强的两次E1 Nino SST变化差异分析
  • 3.8.1 两次极强E1 Nino事件特征参数简介
  • 3.8.2 两次极强E1 Nino事件过程珠江口SST变化特征
  • 3.8.3 SST差异成因分析
  • 4 2008初典型冷害事件期间广东沿岸SST变化特点
  • 4.1 月平均SST创近50年来最低值
  • 4.2 低SST持续时间长
  • 4.3 低SST变化存在明显岸段差异
  • 4.4 SST异常低的原因
  • 4.4.1 华南大陆冷气团势力强大
  • 4.4.2 西路寒潮
  • 4.4.3 珠江冲淡水的影响
  • 4.5 寒冷灾害对广东沿岸水产养殖的影响
  • 5 1960~2007年华南大陆沿海热事件变化特点
  • 5.1 资料及统计规定
  • 5.2 热事件的时空分布特点
  • 5.3 北部湾北部热事件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关系
  • 6 赤潮发生期SST的变化
  • 6.1 珠江口春季SST变化若干特点
  • 6.2 赤潮形成期SST临界值的统计分析
  • 6.3 1998年冬春季粤港赤潮爆发海区异常高SST成因分析
  • 6.3.1 赤潮期月平均SSTA变化趋势
  • 6.3.2 异常高SST成因分析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全球气候治理观的要义、基础与实践[J]. 当代世界 2019(12)
    • [2].全球气候治理与欧盟领导力的演变[J]. 当代世界 2019(12)
    • [3].“后巴黎时代”中国的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构建:内涵、挑战与路径选择[J]. 国际论坛 2019(06)
    • [4].推动实现碳排放达峰 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J]. 环境保护 2020(05)
    • [5].认知演化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变革[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9(12)
    • [6].全球气候治理的僵局与超越[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20(01)
    • [7].何建坤:全球气候治理新形势与中国的对策[J].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0(Z1)
    • [8].新时代中国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 环境保护 2020(07)
    • [9].论全球气候治理中城市的角色转型——兼论中国困境与出路[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0].如何深化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角色?——提升我国全球气候治理话语能力的时代意义和实施路径研究[J]. 中国生态文明 2020(02)
    • [11].自上而下的全球气候治理模式调整:动力、特点与趋势[J]. 国际关系研究 2020(01)
    • [12].全球气候治理面临的挑战及其法制应对[J]. 中州学刊 2020(04)
    • [13].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转向”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 国际观察 2020(03)
    • [14].步入“新危机时代”的全球气候治理:趋势、困境与路径[J]. 当代世界 2020(06)
    • [15].领导全球气候治理中国何以可能[J]. 河北法学 2020(07)
    • [16].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新形势下的国际责任[J]. 阅江学刊 2020(04)
    • [17].后疫情时代全球气候治理:共同寻求务实的解决方案[J].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0(08)
    • [18].责任转移视域下全球气候治理及中国的战略选择[J]. 理论探讨 2020(05)
    • [19].2020后全球气候谈判:新问题、新挑战、新方案[J]. 人民论坛 2020(28)
    • [20].全球气候治理发展路径及中国参与探究[J]. 大理大学学报 2020(09)
    • [21].中美两国全球气候治理行动模式的对比分析[J]. 中国能源 2018(02)
    • [22].提升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8(03)
    • [23].全球气候治理新秩序下“三可”技术的管理规制[J]. 中国科技论坛 2016(12)
    • [24].《巴黎协定》正式生效 开启全球气候治理新阶段[J]. 中华纸业 2016(21)
    • [25].新兴大国气候政治研究新进展:理论与实践[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7(01)
    • [26].城市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作用[J]. 国际观察 2017(01)
    • [27].全球气候变暖对世界农业的影响[J]. 广东蚕业 2016(08)
    • [28].人类消费与全球气候变暖[J]. 生态经济 2017(04)
    • [29].全球气候治理的经验与启示[J]. 政策瞭望 2017(05)
    • [30].植树造林在全球气候变暖中的作用及其对策[J]. 农业与技术 2015(18)

    标签:;  ;  ;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近50年华南大陆沿海SST变化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