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是真命题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是真命题

听了专家、教授的几次讲座,都在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这是真的吗?结合自己的教学生涯,对“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纠结过,也提出了一些质疑:如果说这句话是真的,就说明我们的教学方法、理念及手段有问题。现如今又确实存在在我们的课堂里,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被教会,成为了学困生,问题出在哪里?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如果说这句话是假命题,试想弱智儿童又可以培养,脑瘫儿童还可以培养,这又是为什么呢?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是评价标准的问题吗?

有一真实的案例:我接一年级时,有一女生,被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测定为弱智儿童,放在启智班就读。当时,家长就不接受,因为他们家就一女孩,又居住在农村。家长说了一句话,对大家就是一个震撼:“今后,她还要过二家门呀!在憨包班就读,还不如不读!”为此,该生就来到了我这个班。在学习过程中,她实在是吃力,认数、识数要通过实物,如小棒、卡片等来记数和计算,后来我班为珠心算实验班引进了算盘。用算盘帮她记数和计算,她艰难地度过了六年,但她也学会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并以合格的成绩进入了初中阶段的学习。这个案例启发了我,每个人都是有潜力的,只不过是看我们用了什么方法和手段去关注他、帮助他,慢不要紧,只要有进步。

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有所改变,尽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设计更适合孩子们的课堂教学。而如今,我们的大班化教学,少则八、九十人,多则上百人,由于教学策略、方法有问题,关注不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有少数学生成为了我们的学困生,成了家长、学校、社会最头疼的事了。家长找人补课、老师有怨言,甚至有的学校管理中将学生成绩与教师的绩效挂钩,这群学生就成了老师的负担,由于学习不好,有的学生行为习惯也差,这给老师、学校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老师就会将这些学生顺其自然的放弃了,这就成为社会的负担。现在青少年犯罪率高,虽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与他受过教育的多少有关,为此,有人提出,教育应该是终身负责制,值得大家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不积极,注意力不集中,是学生的问题还是我们教法的问题,这也直得大家思考,我想原因之一,是教师的原因。我们是否认真研究过教材、研究过学生,营造学生喜欢的学习氛围,创设学生喜欢的课堂?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了解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尤其是面对学生的错,我们的反应总是生气、排斥……殊不知学生的错也有另一面,只要你善于引导,善于发现,你就会在学生的错误中挖掘到新的内容。

另外,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有所改变,尽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设计更适合孩子们的课堂教学。我听过一个边远山区一位年轻老师的一节数学课,时隔几年了,我对这节课还记忆犹新,就是他的教学设计太好了。这是一节练习课,从小魔术导课,吸引学生,围绕他做的一个密码箱进行教学,紧扣知识点,设计好练习题,每做对一道题,密码就被打开,打开后又将出示另一道题,你可以自己做,也可以请你的好朋友做,整个过程就围绕着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反复强化,最后出了六道题,答案是老师的手机号,谁做对了,现场打此号码,就可以拨通电话。这样结束了本节课,师生较为轻松,所以说教学活动就是一种活动。

这里还有一个经典的案例《好老师与好学生》。1960年,哈佛大学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中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新学年开始时,他让校长把三位老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过去三四年来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老师。为了奖励你们,今年我们特别挑选了三班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这批学生的智商比同龄孩子都要高,希望你们能有更好的成绩。”老师们表现出掩饰不住的喜悦。临出门时,校长又叮咛: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孩子或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一年之后,这三班的学生成绩是整个学区中最优秀的,比平均分数值高出两三成。这时候校长才告诉老师们真相,这些学生并不是刻意选出来的,而只是随机抽选出来的普通学生。三位老师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是这样,只有归功于自己教得好了。校长不好意思地告诉他们另一个真相:他们三个也是在教师中随机抽出来的。但整个结果就如博士所料;这三位老师觉得自己很优秀,充满了信心与自豪,工作中自然也就格外卖力,学生知道自己是好学生,肯定会努力学习,结局自然就皆大欢喜,全都真的优秀起来。其实别人的表扬与期待,自我肯定的心理暗示,都会使普通的日子变得阳光灿烂。大家不妨一试。通过这些案例启发和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这句话是真命题。

作者单位:贵州省盘县第一小学

标签:;  ;  ;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是真命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