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政策在新疆的实践现状研究

民族团结政策在新疆的实践现状研究

论文摘要

民族团结政策是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个总的政策。新疆是中国最大的一个省区,新疆又是一个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具有战略地位的省区。在这个大背景下,新疆的民族关系不仅是新疆民族团结的关键和核心,也是中国民族团结的关键和核心。基于这样的战略背景,该文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国内外学者关于民族团结的研究成果作为理论依据,从文章的开始叙述有关民族团结的理论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来阐述,并且依据调研资料展开叙述。针对民族团结政策在新疆各地区的实施情况的典型性和差异性,笔者分别从民族团结政策与民族政策具体政策的关系、民族团结与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大的背景来阐述民族团结政策在新世纪新的发展和体现,并结合民族团结政策在新疆的实践现状,提出不足,并作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略述文章的研究的背景、意义、技术路线和可能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从理论角度出发,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并分析民族团结的的内涵和,并结合新疆具体的历史发展趋势,阐述在新疆实施民族团结政策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来阐述,并且根据政治中的政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两个方面来阐述民族团结政策在新疆的具体实践。政治方面主要是通过民族政策中的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的补充和完善,对民族团结的方面的具体实践加以阐述;经济方面主要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西部大开发两大社会背景下加以阐述民族团结关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民族团结关系的特点。依据调研资料展开叙述,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来剖析民族团结在新疆的实践情况。第四部分:通过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个案研究(北疆阿勒泰市汗特尕特乡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位农八师一三三团)进行阐述民族团结政策在新疆实施的过程中,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及心理认同的关系及影响。第五部分:通过对民族团结政策在新疆实施的现状研究,总结出民族团结政策在新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思考对策提出建议。第六部分:结束语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案、技术路线
  • (一) 论文研究方案
  • (二) 技术路线
  • (三) 创新点
  • 第一章 民族团结的理论研究
  •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团结的理论
  • 二、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关系
  • 三、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四、民族团结政策
  • 第二章 民族团结政策在新疆的实践现状研究
  • 一、民族团结政策在新疆各民族政策中的具体实践
  • (一) 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 (二)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 (三)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 (四)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政策
  • (五)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 (六)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七) 少数民族人口政策
  • 二、民族团结政策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践
  • (一) 民族团结政策在新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实践
  • (二) 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过程中民族团结政策在新疆的发展和创新
  • 第三章 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个案研究——以北疆阿勒泰市汗特尕特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133团为例
  • 一、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个案研究之一:阿勒泰市汗特尕特乡
  • (一) 主要概况
  • (二) 调研分析
  • (三) 民族团结活动的内容
  • 二、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个案研究之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一三三团
  • (一) 民族构成
  • (二) 调研分析
  • 第四章 民族团结政策在新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 一 民族团结政策在新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 不同地区的民族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别较大
  • (二) 民族团结政策在新疆的发展和完善缺乏紧迫感
  • (三) 民族团结政策在新疆的实施成果缺少法律的保护
  • (四) 新疆城市宗教问题的存在
  • (五) 新疆各地区基层缺乏建立解决民族团结问题的有效机制
  • (六) 国际环境和跨界民族等多种不安定因素的影响
  • 二 解决影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关系问题的对策
  • (一) 大力发展新疆各地区民族经济
  • (二) 加强民族团结政策在新疆的创新和发展
  • (三) 进一步重视民族立法,加强民族团结成果的法制化
  • (四) 进一步重视新疆城市宗教问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 (五) 进一步加强并建立新疆各地区基层基础建设
  • (六) 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教学设计[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9(12)
    • [2].王夫之民族关系思想初探[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 [3].从家族、地域认同到“命运共同体”:传统村落互嵌式民族关系的构建[J]. 广西民族研究 2020(01)
    • [4].民族学与管理学交叉研究的新成果——《民族关系和谐性监测预警及主动调控机制研究》评介[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3)
    • [5].系统阐述民族关系重大问题的力作——读《中国民族关系十讲》[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20(02)
    • [6].试析《论十大关系》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启示[J]. 汉字文化 2020(12)
    • [7].梁武帝民族关系思想探析[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8].北齐汉化大臣民族关系思想述论[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0(05)
    • [9].区域民族关系研究的佳作——评《川南苗汉民族关系变迁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5)
    • [10].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内蒙古城市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启示[J].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20(01)
    • [11].从修宪看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J]. 法制博览 2019(03)
    • [12].民族关系监测预警研究范畴及理论框架研究[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 [13].中国近代蒙汉民族关系研究[J]. 中国农村教育 2019(29)
    • [14].40年中国民族关系研究进路与反思[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15].中国城市的民族关系问题与对策研究[J]. 陇东学院学报 2018(04)
    • [16].民族关系变迁对社区建设作用研究——以呼和浩特市姜家营村为例[J]. 中国民族博览 2017(01)
    • [17].“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学设计及反思[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0(09)
    • [18].《中国民族关系现状与前景》[J]. 中国民族 2017(06)
    • [19].《民族关系的国家建构:以云南为例》[J]. 中国民族 2017(06)
    • [20].试论刘铭传的民族关系思想[J].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04)
    • [21].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城市民族关系探究[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22].民族关系视域中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述评[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 [23].康熙民族关系思想初探[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 [24].民族关系发展评价指标选取研究[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 [25].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民族关系[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5(01)
    • [26].试论儒墨两家学派民族关系思想异同及影响[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 [27].论民族间的认知对民族关系的影响——以汉族为例[J]. 商 2015(20)
    • [28].抗日战争时期内蒙古地区蒙汉民族关系研究[J]. 前沿 2015(09)
    • [29].初中阶段民族关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7(16)
    • [30].试论风俗习惯对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J]. 同行 2016(07)

    标签:;  ;  ;  

    民族团结政策在新疆的实践现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