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参与式预算的公民民主教育研究 ——以温岭参与式预算为例

基于参与式预算的公民民主教育研究 ——以温岭参与式预算为例

论文摘要

温岭参与式预算,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浙江人民在政治领域的又一大创新。自开展以来,就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从民主恳谈的最初实践,到新河、泽国参与式预算的实验再到温岭各乡镇全面实践,直至参与式预算在台州全市铺开,参与式预算在发展和完善过程中产生了重大的政治、社会效益,尤其是在公民参与民主方面,作用明显,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世界上各国的参与式预算实践证明,“在游泳中学游泳”,公民参与民主是最好的公民能力养成途径,参与式预算是一个良好的公民民主教育载体。本论文首先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协商民主理论、参与式预算理论和公民民主教育理论,厘清了本论文涉及的基础概念和理论基础。之后,简单介绍了世界范围内参与式预算的产生和发展情况,并引入温岭参与式预算。介绍了温岭参与式预算的历史发展,尤其是其中的新河模式和泽国模式的发展和各自特色,深入分析了温岭参与式预算的协商民主内涵,包括参与程序确定、公开;融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赋予公民平等的参与权;基于公共利益、坚持公共理性;通过协商转换自身偏好等。在前述基础上,论文着重研究了温岭参与式预算的公民民主教育功能,不仅从理论上论证了温岭参与式预算“天然”是良好的公民民主教育创新载体,还从实践上验证了温岭参与式预算作为公民民主教育载体,有效地培养了公民民主意识,提高了公民民主能力,促使公民掌握了民主技术,养成了民主习惯,推动了公民民主文化的发展。但是,研究也发现,协商民主视角下,温岭参与式预算发挥公民民主教育功能还存在不足和缺陷,突出表现在制度不够完善、参与不够有效和缺乏长期发展战略等。对此,本论文经过充分的了解、深入的分析和审慎的研究之后,从公民民主教育的主体定位、制度设计和有效参与三方面提出了对策。本论文最大的理论观点在于挖掘了温岭参与式预算的民主内涵,验证了民主制度的公民民主教育功能。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视角新、内容新、成果具有可推广性。视角新在:论文是从公民民主教育出发审视参与式预算这一基层民主创新载体,这一视角是现有对参与式预算的研究成果中所没有的。内容新在:发掘参与式预算这一载体的民主教育功能,并有针对性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成果的可推广性表现在:在台州全市推行参与式预算的过程中,为基于参与式预算的公民民主教育提供参考,并为中国基层民主教育的创新提供借鉴。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现状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
  • 2.2 协商民主理论
  • 2.3 协商民主视野下的公民民主教育理论
  • 2.4 参与式预算概述
  • 2.4.1 参与式预算的产生和发展
  • 2.4.2 参与式预算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 3 温岭参与式预算的历史发展及其协商民主内涵
  • 3.1 温岭参与式预算的发展历史及其基本模式
  • 3.1.1 温岭参与式预算的发展历史
  • 3.1.2 温岭参与式预算的新河模式和泽国模式
  • 3.2 温岭参与式预算的协商民主内涵
  • 3.2.1 参与程序确定、公开
  • 3.2.2 融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3.2.3 赋予公民平等的参与权
  • 3.2.4 基于公共利益、坚持公共理性
  • 3.2.5 通过协商转换自身偏好
  • 4 温岭参与式预算的公民民主教育功能
  • 4.1 温岭参与式预算是公民民主教育的创新载体
  • 4.1.1 通过制度承载教育理念和内容
  • 4.1.2 通过程序控制教育过程
  • 4.1.3 通过互动联系教育的主客体
  • 4.2 温岭参与式预算的公民民主教育功能
  • 4.2.1 培养了公民民主意识
  • 4.2.2 提高了公民民主能力
  • 4.2.3 掌握了公民民主技术
  • 4.2.4 养成了公民民主习惯
  • 4.2.5 形成了公民民主文化
  • 5 协商民主视角下参与式预算发挥公民民主教育功能的缺陷
  • 5.1 制度不够完善
  • 5.1.1 预算编制笼统
  • 5.1.2 初审时间过短
  • 5.1.3 传统财政体制限制
  • 5.2 参与不够有效
  • 5.2.1 参与不够广泛和平衡
  • 5.2.2 参与广度和深度不够
  • 5.2.3 参与能力有待提高
  • 5.3 缺乏长期战略
  • 5.3.1 人走政息
  • 5.3.2 短视效应
  • 6 协商民主视角下完善参与式预算公民民主教育功能的对策
  • 6.1 明确党和政府的公民民主教育主体地位
  • 6.1.1 领导重视公民民主教育
  • 6.1.2 健全公民参与的法律体系
  • 6.2 通过制度设计完善公民民主教育的功能
  • 6.2.1 改革现行财政体制
  • 6.2.2 推进相关技术性变革
  • 6.3 构建参与主体的素质提高机制
  • 6.3.1 加强公民教育与培训
  • 6.3.2 提高人大代表参与能力
  • 6.3.3 合理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公民民主意识培育探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15)
    • [2].浅析改革开放三十年公民民主参与发展的历程[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9(01)
    • [3].公民民主政治文化的价值内涵[J]. 贵州社会科学 2017(04)
    • [4].发展现代社会公民俱乐部——论居住结构变化与公民民主意识的提高[J]. 行政与法 2008(09)
    • [5].关于我国公民民主意识的思考[J]. 今日中国论坛 2009(Z2)
    • [6].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罪是什么[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2(05)
    • [7].城市公民民主意识的现状及对策——以西安等城市的政治舆情为例[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 [8].近年来中国公民民主权利制度保障研究述评[J]. 党政干部学刊 2009(09)
    • [9].论隐含于宪法中的公民民主能力体系——对政治平等自由理论与现实错位的一种诠释[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 [10].简述网络民意与公民民主参与[J]. 法制与社会 2009(33)
    • [11].社会管理创新与保障公民民主权利的良性互动关系研究[J]. 行政与法 2012(12)
    • [12].观点摘登[J]. 上海人大月刊 2008(08)
    • [13].博客传播对我国公民民主权利的影响[J]. 新闻爱好者 2009(11)
    • [14].杜威论教育过程中对公民民主习惯的培养[J]. 辽宁教育 2014(03)
    • [15].杜威论教育过程中对公民民主习惯的培养[J]. 教育文化论坛 2013(05)
    • [16].杜威论教育过程中对公民民主习惯的培养[J]. 中外企业家 2013(15)
    • [17].杜威论教育过程中对公民民主习惯的培养[J]. 中外企业家 2013(13)
    • [18].试论我国公民民主意识的培育[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9(01)
    • [19].“绩效评价”,抑或“政治评价”?——转型期中国公民民主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J]. 管理学刊 2014(04)
    • [20].论马克思的“社会共和国”理论与真实民主制度——兼论其对中国公民民主参与制度的启示[J]. 阅江学刊 2014(05)
    • [21].公共行政与公民民主满意度:跨国证据[J]. 国际行政科学评论(中文版) 2013(04)
    • [22].和谐,从法治走向民主——公民民主气质的培育[J].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 2008(08)
    • [23].试论公民民主权利的网络化实现[J]. 新闻传播 2010(10)
    • [24].公私域界分对公民民主意识生成的意义[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 [25].发挥人大作用 保障公民民主权利[J]. 天津人大 2008(06)
    • [26].城市社区管理中公民民主意识的培养[J]. 青春岁月 2013(16)
    • [27].英式神吐槽[J]. 新民周刊 2013(32)
    • [28].提升社会组织在本市发展中的作用[J]. 北京观察 2013(02)
    • [29].社会转型期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困境及出路研究[J].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01)
    • [30].浅析教育与民主的关系[J]. 党史博采(理论) 2010(03)

    标签:;  ;  ;  ;  

    基于参与式预算的公民民主教育研究 ——以温岭参与式预算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