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基合金表面二硅化钼涂层的制备及其组织结构研究

镍基合金表面二硅化钼涂层的制备及其组织结构研究

论文摘要

金属间化合物MoSi2高温时其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SiO2保护膜,因而具有特别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它常作为难熔金属、石墨和C/C复合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涂层。镍基合金因其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而应用广泛,但当温度超过1000℃时,其高温抗氧化腐蚀性能会显著降低,为提高镍基合金的抗高温氧化腐蚀性,可在其表面涂覆防护涂层,如铝元涂层、热障涂层和高温合金微晶涂层,但鲜见MoSi2作为镍基合金涂层的报道。本文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以自蔓延合成粉末和团聚体粉末为喷涂原料在镍基合金表面制备了MoSi2涂层,研究了等离子喷涂的主要参数(喷涂功率、喷涂距离、氩气流量和送粉量)对MoSi2涂层相组成和微观组织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涂层的结合机理,得出如下研究结果:1.以自蔓延合成粉末为喷涂粉末时,喷涂参数对涂层质量影响明显。因粉末粒度过小,在喷涂过程中发生氧化作用,难以减少涂层中富钼相的产生;虽采用喷涂功率为30kw、喷涂距离为100mm、气体流量为50L/min和送粉量为18g/min的喷涂工艺可制备出涂层较致密、相组成相对较为理想的MoSi2涂层,但涂层中仍含有较多富钼相。2.采用粒度为30~54μm的团聚体粉末进行喷涂,可解决自蔓延合成粉末喷涂时涂层相组成不理想的问题,且涂层显微组织致密,孔隙较少;在此原料下,喷涂功率和氩气流量对涂层相组成的影响不大,而喷涂距离和送粉量的影响较为明显;最佳喷涂工艺参数为:喷涂功率为35kw、喷涂距离为100mm、氩气流量为45L/min和送粉量为21g/min。3.涂层的结合强度为20.3MPa,MoSi2层和NiCoCrAlY层间界面呈机械结合状态,但部分区域存在粗大的扁平状孔隙,NiCoCrAlY层与基体间呈冶金结合状态;由于NiCoCrAlY层与MoSi2层间的热匹配性较差,使其界面存在较多的孔隙缺陷而成为涂层的薄弱结合部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镍基高温合金
  • 1.3 高温防护涂层的性能要求
  • 1.4 高温防护涂层的研究进展
  • 1.4.1 铝化物涂层
  • 1.4.2 MCrAlY 包覆涂层
  • 1.4.3 热障涂层
  • 1.4.4 新型涂层
  • 2 的性能及应用'>1.5 MoSi2的性能及应用
  • 2 的抗氧化性能'>1.5.1 MoSi2的抗氧化性能
  • 2 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1.5.2 MoSi2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
  • 2 防护涂层的研究进展'>1.6 MoSi2防护涂层的研究进展
  • 1.7 课题来源、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7.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2 涂层的制备'>第二章 喷涂原料及 MoSi2涂层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案与技术路线
  • 2.2.1 技术路线
  • 2.2.2 实验方案
  • 2.3 基体材料的准备
  • 2.4 喷涂粉末的制备
  • 2.4.1 自蔓延粉末的制备
  • 2.4.2 团聚体粉末的制备
  • 2 涂层的制备'>2.5 MoSi2涂层的制备
  • 2.6 结合强度的测试
  • 2.7 微观分析
  • 2 涂层'>第三章 自蔓延合成粉末制备 MoSi2涂层
  • 3.1 引言
  • 3.2 自蔓延合成粉末特性
  • 2 涂层结构的影响'>3.3 喷涂参数对MoSi2涂层结构的影响
  • 2 涂层结构的影响'>3.3.1 喷涂功率对MoSi2涂层结构的影响
  • 2 涂层结构的影响'>3.3.2 喷涂距离对MoSi2涂层结构的影响
  • 2 涂层结构的影响'>3.3.3 气体流量对MoSi2涂层结构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2 涂层'>第四章 团聚体粉末制备 MoSi2涂层
  • 4.1 引言
  • 4.2 团聚体粉末特性
  • 2 涂层结构的影响'>4.3 团聚体粉末粒度对MoSi2涂层结构的影响
  • 2 涂层结构的影响'>4.4 喷涂参数对MoSi2涂层结构的影响
  • 2 涂层结构的影响'>4.4.1 喷涂功率对MoSi2涂层结构的影响
  • 2 涂层结构的影响'>4.4.2 喷涂距离对MoSi2涂层结构的影响
  • 2 涂层结构的影响'>4.4.3 气体流量对MoSi2涂层结构的影响
  • 2 涂层结构的影响'>4.4.4 送粉量对MoSi2涂层结构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2 涂层结构与结合性能'>第五章 MoSi2涂层结构与结合性能
  • 5.1 引言
  • 5.2 涂层结构
  • 5.2.1 NiCoCrAlY 层结构
  • 5.2.2 涂层界面结构
  • 5.3 涂层结合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硅酸盐保温节能涂层最新研究进展[J]. 中外企业家 2017(09)
    • [2].二维材料调控阻氢涂层研究进展[J]. 化工学报 2017(S1)
    • [3].高速电弧喷涂铝基涂层在模拟深水环境下的腐蚀行为及改进研究[J]. 天津科技 2017(10)
    • [4].阻氢渗透涂层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 热加工工艺 2014(22)
    • [5].基于内聚力单元的弹性涂层多颗粒冲蚀机理[J].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2020(01)
    • [6].多弧离子镀制备氮化铬基涂层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7].氧化物陶瓷阻氚涂层的研究进展[J]. 表面技术 2020(04)
    • [8].合金化元素对微弧氧化涂层的影响[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12)
    • [9].高耐磨甲板防滑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中国舰船研究 2020(04)
    • [10].阴极保护对管道涂层腐蚀的影响[J]. 科技视界 2017(07)
    • [11].涂层纺织品研究进展[J]. 纺织科技进展 2015(01)
    • [12].高速电弧喷涂FeMnCrAl/Cr_3C_2涂层的组织及抗高温氧化性能[J].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0(12)
    • [13].两种电弧离子镀Ni-Co-Cr-Al-Si-Y涂层的高温氧化行为[J]. 金属学报 2009(08)
    • [14].封严涂层材料及应用[J]. 材料开发与应用 2008(04)
    • [15].海洋环境设备涂层老化和失效的影响因素研究[J]. 装备环境工程 2020(02)
    • [16].降低等离子喷涂涂层孔隙率的研究进展[J]. 机械工程材料 2020(05)
    • [17].硅钢涂层机的改进与涂层膜厚的控制[J]. 轧钢 2016(06)
    • [18].激光熔覆涂层的研究现状[J]. 中国陶瓷 2017(04)
    • [19].示范快堆涂层的应用[J]. 电镀与涂饰 2020(20)
    • [20].铱涂层的制备及性能[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4(10)
    • [21].微胶囊自修复技术及其在粘接涂层中的应用[J]. 中国胶粘剂 2010(07)
    • [22].我国3LPE涂层的发展前景[J]. 油气储运 2009(05)
    • [23].涂层缓释BB肥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J]. 磷肥与复肥 2008(05)
    • [24].价值涂层、政治正确与自我规训[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5].锆合金表面耐事故涂层研究进展[J]. 核科学与工程 2020(02)
    • [26].新型内防涂层在胜利油田的适应性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20(07)
    • [27].超疏水自清洁涂层的研究进展[J].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17(03)
    • [28].铜铝镍石墨可磨耗涂层热稳定性试验研究[J]. 热喷涂技术 2017(01)
    • [29].零件表面耐磨耐蚀多层涂层的结构设计[J]. 企业导报 2015(05)
    • [30].温度对三种含缺陷涂层耐腐性能的影响[J]. 腐蚀与防护 2015(05)

    标签:;  ;  ;  ;  

    镍基合金表面二硅化钼涂层的制备及其组织结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