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围生期高危因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央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特点
围生期高危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周利萍[1](2019)在《中央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与特点及围生期处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中央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与特点及围生期处理措施,以达到提升手术技巧、确保母婴安全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妇148例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胎盘植入分为植入组(26例)和未植入组(122例),分析中央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特点,并制订围生期相应处理措施。结果:148例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妇中有26例合并胎盘植入,发生率为17.57%;植入组产妇年龄≥35岁、流产次数≥2次、存在剖宫产史及胎盘粘连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均较未植入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组产妇产后大出血、子宫切除、休克、输血及剖宫产发生率均较未植入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组产妇失血量较未植入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组早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未植入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组子宫切除产妇存在剖宫产史及宫颈膨大发生率较保守治疗产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多次流产、前次剖宫产等因素均是造成中央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临床上应针对其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围生期处理措施,改善妊娠结局,以确保母婴安全。(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实践》期刊2019年03期)
郭舜萍,王晓丽[2](2018)在《分析围生期感染的高危因素并探讨其与分娩方式、新生儿感染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孕产妇围生期感染的高危因素并探讨其与分娩方式、新生儿感染的关系作分析。方法此次研究中方便选取对象为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孕产妇200例及其新生儿,将纳入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分为对照A组100例(剖宫产)、观察A组100例(自然分娩),并将新生儿根据胎龄分为对照组B组45例(早产)、观察B组155例(足月)。结果新生儿感染独立危险因素为:早产22.5%、羊水污染21.5%,高危组新生儿IgA、IgM水平(0.91±0.14)、(0.93±0.15)μmol/L比正常新生儿(0.68±0.12)、(0.60±0.17)μmol/L高,C3水平(0.78±0.26)μmol/L比正常新生儿(0.93±0.15)μmol/L低(t=11.531 1、3.370 6、5.654 1,P<0.05);对照A组新生儿IgG水平(9.71±1.35)μmol/L比观察A组(9.05±1.22)μmol/L低(t=3.725 6,P<0.05);对照B组新生儿IgG、C3、C4水平(8.03±1.19)、(0.64±0.27)、(0.17±0.05)μmol/L比观察B组(9.75±1.17)、(0.98±0.16)、(0.20±0.04)μmol/L低(t=5.129 7、t=3.020 7、t=2.158 7,P<0.05)。结论围生期感染会导致新生儿脐带血IgA、IgM水平大幅度升高,早产与羊水污染关系着新生儿的健康,分娩方式并不会对新生儿免疫功能造成较大影响,但早产儿免疫功能发育比足月儿欠佳。(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8年18期)
王东丽[3](2018)在《围生期心肌病临床特征、高危因素及近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回顾性分析PPCM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PPCM的临床特征,探讨PPCM的高危因素及影响近期预后的因素,指导PPCM的早期诊断、预防及改善预后。方法:统计10年来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病例数及PPCM的发病数目,计算出PPCM的发病率;统计出PPCM患者出院疾病转归情况,计算出PPCM近期好转率。选取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PPCM患者为观察组,随机抽取10年来在该院分娩的无心脏疾患的80例产妇为对照组。收集78例PPCM患者的“年龄、职业、民族、家族史、婚育史、产检情况、是否合并妊高症、发病时间、分娩方式、临床表现、体征、血液生化资料、心电图、心脏彩超、疾病的转归”等相关资料。收集随机抽取的80例未合并心脏疾患产妇的“年龄、职业、民族、家族史、婚育史、产检情况、是否合并妊高症、分娩方式、血液生化”等资料。分析上述资料,总结PPCM患者的临床特征,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统计方法确定PPCM患者的高危因素及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1、本院2008年至2017年共收治产妇24172例,PPCM患者78例,10年来发病率分别为0.17%、0.29%、0.48%、0.34%、0.37%、0.49%,0.48%、0.28%、0.25%、0.22%,总发病率为0.32%,78例PPCM患者出院时好转69例(88.46%),近期好转率88.46%。2、78例PPCM患者,年龄17-44岁(平均30.12±6.24),年龄大于30岁40例(51.28%),农民61例(78.2%),少数民族65例(83.33%),未规律产检60例(76.92%),经产妇46例(58.97%),合并妊高症24例(30.77%),有PPCM家族史11例(14.10%),剖宫产59例(75.64%),合并感染18例(23.07%),合并贫血46例(58.97%),合并低蛋白血症35例(44.87%),合并高脂血症33例(42.30%)。绝大部分PPCM患者存在就诊延迟现象,78例PPCM患者就诊时NYHA心功能II级14例(17.95%),NYHA心功能III级47例(60.26%),NYHA心功能IV级17例(21.79%)。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气促。临床体征主要表现为水肿、双肺湿性啰音、心界扩大及心脏杂音。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升高、贫血、蛋白尿、纤维蛋白原升高、D-Dimer升高、LDH升高、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NT-proBNP升高。心电图检查提示常合并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左室高电压及ST-T改变。心脏彩超检查均提示LVEF降低,其中LVEF小于35%16例(20.51%),LVEF小于45%且大于等于35%62例(79.49%),常合并左室扩大、左房扩大、室壁运动减弱及二、叁尖瓣关闭不全。3、80例未合并心脏疾患的产妇年龄大于30岁28例(35%),农民54例(67.5%),少数民族60例(75%),未规律产检46例(57.50%),经产妇28例(35%),合并妊高症13例(16.25%),合并家族史6例(7.5%),剖宫产42例(53.85%),合并感染10例(12.50%),合并贫血26例(32.5%),合并低蛋白血症19例(23.75%),合并高脂血症35例(43.75%)。4、运用卡方检验分析78例PPCM患者及80例未合并心脏疾患产妇数据,提示二者在“职业、家族史、合并感染、合并高脂血症”方面无差异(P>0.05),在“高龄、未规律产检、经产妇、合并妊高症、剖宫产、合并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方面有差异(P<0.05);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龄、未规律产检、经产妇、合并妊高症、剖宫产、合并感染、合并贫血”是PPCM高危因素(P<0.05),“家族史、合并低蛋白血症”在本研究中不是PPCM高危因素(P>0.05)。5、运用卡方检验分析PPCM患者未愈组及好转组上述数据资料,提示两组患者在“年龄、发病时间、职业、是否合并贫血、孕产史、生产方式、是否合并妊高症、LVEDD、NT-proBNP”方面无差异(P>0.05),在“是否合并左室血栓、NYHA心功能分级、LVEF值”方面有差异(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提示“合并左心室血栓及入院时LVEF<35%”是影响PPCM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而入院时“LVEDD≥55mm及NYHA心功能≥III级”不是PPCM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1、湘西自治州地区10年来PPCM总发病率为0.32%,10年来发病率无上升趋势,PPCM患者近期好转率为88.46%。2、PPCM患者临床特征无特异性,容易与妊娠后期血容量增加所致的相关症状及产褥期生理改变相混淆,常常导致导致就诊延迟及对早期PPCM的漏诊。3、“高龄、未规律产检、经产妇、合并妊高症、剖宫产、合并感染、合并贫血”是PPCM高危因素,“家族史、合并低蛋白血症”在本研究中不是PPCM高危因素。4、“合并左心室血栓及入院时LVEF<35%”是影响PPCM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而入院时“LVEDD≥55mm及NYHA心功能≥III级”在本研究中不是PPCM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期刊2018-05-21)
杨晓品[4](2018)在《中央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围生期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中央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围生期的处理。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100例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妇,分析中央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特点。结果:初产妇流产次数≥2次以上的中央型前置胎盘发生植入的产妇与未发生植入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具有剖宫产史的产妇发生胎盘植入的可能性比没有剖宫产史的产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年龄在35岁以上发生胎盘植入的可能性比产妇年龄在35岁以下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植入的产妇发生产后大出血的可能性比未植入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植入组产妇切除子宫比例明显比未植入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央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产妇需要加强产前检查,尽早地治疗,避免其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8年02期)
丁晓静,张玉秀,王孝君,谭先凤,蒋映雪[5](2017)在《围生期高危因素对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围生期高危因素对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影响,以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6年12月在重庆巿綦江区人民医院分娩的11 5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产妇8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未出现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产妇10 7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分娩史、分娩方式、胎膜早破、胎盘异常、24 h尿蛋白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期贫血、羊水异常、出生体重、婴儿性别、胎心率异常、脐带异常、产程过长等发生情况,分析围生期高危因素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结果围生期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为高龄、孕周<30周、有分娩史、胎膜早破、胎盘异常、24 h尿蛋白量≥3 g/24 h、妊娠期合并症、羊水异常、出生低体质量儿、胎心率异常、脐带异常、剖宫产、产钳助产、产程延长(P<0.05)。结论完善产前指导,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加强对围生期高危因素的监护及处理,可有效降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7年21期)
王艳晴[6](2017)在《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与围生期高危因素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围生期高危因素对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儿科新生儿病房收治的50例早期细菌感染患儿作为研究组,将同期收治的40例非细菌感染的新生儿作为参照组,对比观察引起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的围生期高危因素。结果研究组早产、羊水粪污染、胎膜早破超过18 h、母体感染、窒息等方面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母体分娩时发热、合并有糖尿病与参照组对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早产、羊水粪污染、胎膜早破、母体感染、窒息等围生期高危因素是引起新生儿细菌感染的主要原因,对上述高危因素提高警惕并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对早期防治新生儿细菌感染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7年29期)
李超芹,李昉明,赵倩,陈春梅,谢海瑞[7](2017)在《1377例脑性瘫痪患儿围生期高危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脑性瘫痪的围生期高危因素。方法将1 377例脑性瘫痪患儿设为研究组,另设1 377名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记录性别、年龄及围生期高危因素,包括产前因素:早产、多胎妊娠、不良妊娠、保胎史等;产时因素:产时窒息、胎粪吸入、羊水浑浊等;产后因素:缺氧缺血性脑病、病理性黄疸、产后窒息、辅助通气、颅内出血等。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确定脑性瘫痪的围生期高危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早产、产时窒息、胎膜早破、保胎史、辅助通气、不良妊娠、多胎妊娠、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是发生脑性瘫痪的围生期高危因素(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早产、产时窒息、胎膜早破、不良妊娠、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发生脑性瘫痪的主要围生期高危因素(P均<0.05)。结论小儿脑性瘫痪病因复杂,具有多个围生期高危因素,提示加强孕期保健、胎儿发育监测及提高产科技术水平是脑性瘫痪早期防治的重要措施。(本文来源于《新医学》期刊2017年10期)
刘坤,孙彦华[8](2017)在《孕产妇围生期感染的高危因素及其与分娩方式、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孕产妇围生期感染的高危因素及其与分娩方式、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单胎分娩孕产妇1 500例。根据孕产妇是否有围生期感染高危因素,分为高危组和正常组;根据孕产妇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和自然分娩组;根据胎龄分为早产组和足月组。比较新生儿脐带血IgA、IgG、IgM、C3及C4水平。结果围生期感染的高危因素:早产[OR=2.17,95%CI(1.08,4.36),P=0.03]、羊水污染[OR=0.94,95%CI(1.27,5.14),P=0.01]为新生儿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危组的IgA、IgM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2、12.35,P<0.01),而C3水平较低(t=25.94,P<0.01)。剖宫产组的IgG水平明显低于自然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2,P<0.01),但IgA、IgM、C3及C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组的IgG、C3及C4水平明显低于足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1、17.59、19.49,P<0.01),但IgA、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生期感染的高危因素使新生儿脐带血IgA、IgM水平明显升高,与新生儿感染密切相关,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免疫功能影响较弱,早产儿的免疫功能发育较足月儿不足。(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7年19期)
刘银[9](2017)在《围生期高危因素与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研究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围生期高危因素与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通过对100例胎儿宫内窘迫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导致新生儿窒息产生的高危因素。结果新生儿窒息产生的高危因素有叁个方面,分别是母体因素、胎儿本身因素以及分娩因素,在整个围生期都有一定的几率导致新生儿发生窒息。结论新生儿窒息产生的影响因素多,做好产妇围生期的健康养护,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及加强对产妇和新生儿的临床监测,能够预防或减少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生育质量。(本文来源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期刊2017年04期)
赵燕红,薛晓玲[10](2016)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围生期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针对患者发生的中央性前置胎盘,以及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并且进行围生期医学处理干预。记录临床处理信息,观察效果。方法在本院收集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近10年时间内的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资料242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干预处理。结果在收集的242例患者资料中,首先,存在中央性前置胎盘患植入患者20例,占总比例的8.3%,因高程度危险因素导致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影响导致流产的概率大于1次,孕妇的年龄>35周岁,以及曾经存在剖宫产经历;其次,患者存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情况,会存在生产前后两个阶段的血流量变化差异,普遍会高于不存在并发胎盘植入病症的患者;最后,患者存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病症的情况下,均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干预治疗,存在6例摘除子宫的患者,占患病概率的30%(6/20)。结论在进行胎盘植入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选择排除存在剖宫产经历的患者,以及存在多次怀孕的孕妇情况,一般年龄比较大的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也是应当排除的资料。在治疗干预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孕妇和胎儿双重的生命安全,也应当尽量的减少干预的概率,并且需要在干预的过程中做好随之种植妊娠的准备。除此之外,应当注意保守的治疗方法和对患者进行子宫摘除手术的干预治疗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6年24期)
围生期高危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孕产妇围生期感染的高危因素并探讨其与分娩方式、新生儿感染的关系作分析。方法此次研究中方便选取对象为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孕产妇200例及其新生儿,将纳入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分为对照A组100例(剖宫产)、观察A组100例(自然分娩),并将新生儿根据胎龄分为对照组B组45例(早产)、观察B组155例(足月)。结果新生儿感染独立危险因素为:早产22.5%、羊水污染21.5%,高危组新生儿IgA、IgM水平(0.91±0.14)、(0.93±0.15)μmol/L比正常新生儿(0.68±0.12)、(0.60±0.17)μmol/L高,C3水平(0.78±0.26)μmol/L比正常新生儿(0.93±0.15)μmol/L低(t=11.531 1、3.370 6、5.654 1,P<0.05);对照A组新生儿IgG水平(9.71±1.35)μmol/L比观察A组(9.05±1.22)μmol/L低(t=3.725 6,P<0.05);对照B组新生儿IgG、C3、C4水平(8.03±1.19)、(0.64±0.27)、(0.17±0.05)μmol/L比观察B组(9.75±1.17)、(0.98±0.16)、(0.20±0.04)μmol/L低(t=5.129 7、t=3.020 7、t=2.158 7,P<0.05)。结论围生期感染会导致新生儿脐带血IgA、IgM水平大幅度升高,早产与羊水污染关系着新生儿的健康,分娩方式并不会对新生儿免疫功能造成较大影响,但早产儿免疫功能发育比足月儿欠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围生期高危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1].周利萍.中央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与特点及围生期处理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9
[2].郭舜萍,王晓丽.分析围生期感染的高危因素并探讨其与分娩方式、新生儿感染的关系[J].中外医疗.2018
[3].王东丽.围生期心肌病临床特征、高危因素及近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吉首大学.2018
[4].杨晓品.中央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围生期处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
[5].丁晓静,张玉秀,王孝君,谭先凤,蒋映雪.围生期高危因素对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7
[6].王艳晴.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与围生期高危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
[7].李超芹,李昉明,赵倩,陈春梅,谢海瑞.1377例脑性瘫痪患儿围生期高危因素分析[J].新医学.2017
[8].刘坤,孙彦华.孕产妇围生期感染的高危因素及其与分娩方式、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7
[9].刘银.围生期高危因素与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研究与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
[10].赵燕红,薛晓玲.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围生期处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