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平面外偏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平面外,静力性能,砌块砌体,墙片
平面外偏压论文文献综述
于芳,翟希梅[1](2010)在《配筋砌块墙体平面外偏压承载力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墙片的试验结果对《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的平面外偏压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计算,分析了规范公式偏于安全的原因;提出了按钢筋混凝土原理计算配筋混凝土砌块墙体承载力的方法;进一步对承载力进行了力学分析和理论推导,得到墙体平面外偏压承载力的偏心影响系数和稳定影响系数,从而建立了相应的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上述两种方法的合理性与适用性。(本文来源于《新型砌体结构体系与墙体材料(下册)——配筋砌块砌体研究成果汇编》期刊2010-07-20)
于芳,翟希梅[2](2007)在《平面外偏压荷载下配筋砌块墙体受力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平面外偏心荷载作用下配筋混凝土砌块墙体的截面力学平衡方程,同时引入灌芯混凝土砌块砌体本构关系与平截面假定等条件,推导了配筋砌块墙体平面外偏心受压时的偏心影响系数、稳定系数和承载力影响系数φ,从而建立了相应的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配筋砌块墙体偏压承载力试验数据对公式进行了参数确定,并将计算结果与规范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适用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贾洪波[3](2006)在《配筋砌块砌体粘钢增强后平面外偏压承载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配筋混凝土砌块剪力墙结构的广泛应用,大跨度、大进深或大梁直接搭置在砌体墙上的情况和对已有建筑的改建加固不断在工程实践中出现,使得对于配筋砌块砌体平面外偏心受压性能的研究愈加重要。本文对10片配筋砌块砌体墙片进行了粘钢增强,并进行了平面外偏心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试验研究,了解了该类墙体的受力与变形性能、破坏过程与形态等特征,考察了粘钢量、偏心距、高厚比等因素对承载力的影响,并对钢板、砌体应变和墙片平面外侧水平位移进行了加载全过程记录。试验结果表明墙片在受拉侧粘贴钢板能显着地提高其平面外偏压承载力,作者引用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分析了它们与试验结果差异的原因,最终证实配筋砌块砌体粘钢增强后平面外偏压构件承载力完全可用上述两规范的相应公式计算。将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NSYS应用到配筋砌块砌体粘钢增强的受力分析中,通过对试验试件的模拟,得到的墙片承载力和挠度与试验所测得相符;在得到可靠验证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大参数分析,研究了不同因素(芯柱插筋、粘钢量、砌体强度、偏心距、高厚比等)对承载力的影响。通过有限元分析数据验证,规范公式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较好。(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6-06-01)
平面外偏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立了平面外偏心荷载作用下配筋混凝土砌块墙体的截面力学平衡方程,同时引入灌芯混凝土砌块砌体本构关系与平截面假定等条件,推导了配筋砌块墙体平面外偏心受压时的偏心影响系数、稳定系数和承载力影响系数φ,从而建立了相应的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配筋砌块墙体偏压承载力试验数据对公式进行了参数确定,并将计算结果与规范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适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平面外偏压论文参考文献
[1].于芳,翟希梅.配筋砌块墙体平面外偏压承载力试验研究[C].新型砌体结构体系与墙体材料(下册)——配筋砌块砌体研究成果汇编.2010
[2].于芳,翟希梅.平面外偏压荷载下配筋砌块墙体受力性能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
[3].贾洪波.配筋砌块砌体粘钢增强后平面外偏压承载性能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