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及无机填料增韧增强聚甲醛的研究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及无机填料增韧增强聚甲醛的研究

论文摘要

聚甲醛(polyoxymethylene,POM)是一种热塑性工程塑料,分子链规整,熔融加工时结晶速度快,易形成大球晶,结晶度高(约60-80%),赋予POM十分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但缺口敏感性大,缺口冲击强度低;成型收缩率较大,易受热分解。针对POM缺口敏感,冲击强度低的缺点,本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改性POM。发现TPU对POM的增韧效果与TPU种类、软硬段比例、微交联度、加工条件、两者的粘度比等有关。优选出增韧效果最佳的硬度为80HA的聚己内酯TPU,有效提高了聚甲醛的缺口冲击强度。POM/TPU共混物的力学性能随组分比不同而变化。当TPU含量为10%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为14kJ/m2,比纯POM提高了130%。当含量增加到40%左右时,共混物相形态从海岛结构变为双连续相结构,冲击韧性发生突变,成为超韧性共混物,冲击强度达到75kJ/m2。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随TPU含量的增加而增加,40%TPU时断裂伸长率超过400%。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扬氏模量则随TPU含量增加而减小。考察了TPU对聚甲醛结晶动力学的影响,发现TPU使POM晶核数量、球晶大小、球晶增长速度、结晶成核时间、结晶速度发生变化。TPU的加入量对POM/TPU共混物结晶的影响随降温速度的减小而减小。TPU的加入对主结晶期POM球晶的增长方式影响不大。为进一步提高POM/TPU共混物的冲击性能,研究了挤出共混过程中TPU分散相形态随加工温度的变化。根据摩擦剪切机理,在较低的温度下挤出共混,使TPU在POM连续相中形成较细小的分散,得到了比母料法更好的共混效果,进一步提高了POM/TPU体系的冲击性能。同时,在注塑过程中,利用TPU与POM的粘度比随加工温度的变化特性,改变加工温度,控制粘度比,达到控制TPU在POM中的相形态的目的。当注塑温度为190℃时,TPU与POM粘度匹配,共混物得到精细的相形态,冲击强度进一步提高。研究了TPU对POM热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加入TPU可以显著提高POM的热稳定性,使共混物起始降解温度提高15—20℃左右。加入无机填料,可以提高POM的刚性,降低成本,提高加工时的尺寸稳定性。本文比较了纳米碳酸钙、纺锤形碳酸钙和滑石粉对POM性能的影响,发现这三种无机粉体都可以对聚甲醛起增强作用,其中滑石粉增强作用最好。纳米碳酸钙在增强POM的同时,还能起增韧作用,而纺锤形碳酸钙和滑石粉的加入使复合材料冲击性能下降,以滑石粉的加入下降幅度最大。为解决滑石粉填充料冲击性能下降严重的问题,利用堆砌机理,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纳米碳酸钙、纺锤形碳酸钙及滑石粉以一定比例填充到聚甲醛中,得到了比单一滑石粉填充料综合性能好的复合填充料,断裂伸长率增长到两倍,缺口冲击强度增长到1.8倍,弯曲模量提高了近400MPa。TPU可以有效提高POM的缺口冲击强度,但减小了POM的刚性。本文分别利用纺锤形碳酸钙、滑石粉及玻璃纤维对POM/TPU共混物进行增强,考察了这几种POM/TPU/无机填料三元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现滑石粉与玻璃纤维可有效地提高POM/TPU共混物的刚性,其中玻璃纤维效果最佳。但对于POM/TPU(90/10)共混体系,无机填料加入量为10%时,以滑石粉对提高拉伸强度最有效,甚至比玻璃纤维好。同时,滑石粉的加入使共混物冲击性能、断裂伸长率下降幅度最小,从而在有效增韧POM的同时,基本保持POM的刚性,得到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材料。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聚甲醛及其共混复合材料
  • 1.1.1 聚甲醛的性能及应用
  • 1.1.2 聚甲醛的发展及现状
  • 1.1.3 聚甲醛的结构及合成
  • 1.1.4 聚甲醛的改性
  • 1.2 聚合物共混物相形态的控制
  • 1.2.1 利用相分离机理控制相形态
  • 1.2.2 调节相容性控制相形态
  • 1.2.3 组分比对相形态的影响
  • 1.2.4 粘度比对共混物相形态的影响
  • 1.2.5 应力场对共混物相形态的影响
  • 1.2.6 第三组分的加入对共混物形态结构的影响
  • 1.2.7 加料方式对共混物形态结构的影响
  • 1.3 增韧机理
  • 1.3.1 弹性体增韧机理
  • 1.3.2 非弹性体增韧机理
  • 1.4 无机填料增强
  • 1.5 弹性体与刚性粒子或纤维并用增韧增强聚合物
  • 1.6 聚甲醛结晶研究
  • 1.6.1 结晶的基本规律
  • 1.6.1.1 晶核的形成
  • 1.6.1.2 晶体生长过程中温度和密度分布
  • 1.6.2 聚甲醛的结晶
  •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样品制备
  • 2.3.1 POM/TPU共混物试样的制备
  • 2.3.2 POM/无机填料复合试样制备
  • 2.3.3 POM/TPU/无机填料三元复合材料试样制备
  • 2.4 测试及表征
  • 2.4.1 拉伸及弯曲性能测试
  • 2.4.2 Izod缺口冲击强度测试
  •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4.4 TG热稳定性分析
  • 2.4.5 DSC热分析
  • 2.4.6 流变性能测试
  • 2.4.7 偏光显微镜分析
  • 第三章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改性聚甲醛的研究
  • 3.1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的筛选
  • 3.2 TPU含量对POM/TPU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 TPU对POM热稳定性的影响
  • 3.4 TPU对POM结晶及结晶动力学的影响
  • 3.4.1 偏光显微镜法研究POM/TPU共混物等温结晶过程
  • 3.4.2 DSC法研究POM和POM/TPU共混物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 3.5 加工温度对POM/TPU共混物冲击性能的影响
  • 3.5.1 TPU与POM粘度比
  • 3.5.2 聚甲醛/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在双螺杆挤出机共混中相形态的形成机理
  • 3.5.2.1 挤出温度对POM/TPU共混物相形态的影响
  • 3.5.2.2 双螺杆挤出机中共混物相形态形成机理
  • 3.5.2.3 低温(175℃)共混与两阶共混对比
  • 3.5.3 调节粘度比控制POM/TPU注塑制品相形态
  • 3.5.3.1 粘度比对POM/TPU(90/10)共混物注塑制品相形态的影响
  • 3.5.3.2 粘度比对POM/TPU(60/40)共混物注塑制品相形态的影响
  • 2.5.3.3 POM/TPU共混物相形态形成机理
  • 3.6 后处理对POM/TPU共混物冲击性能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机粉体填充或增强改性聚甲醛
  • 4.1 纳米碳酸钙改性聚甲醛
  • 4.1.1 纳米碳酸钙对聚甲醛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2 纳米轻质活性碳酸钙对聚甲醛结晶性能的影响
  • 4.1.3 纳米轻质活性碳酸钙对聚甲醛热稳定性的影响
  • 4.2 纺锥形活性碳酸钙改性聚甲醛
  • 4.3 滑石粉改性聚甲醛
  • 4.3.1 POM/Tal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4.3.2 POM/Talc复合材料的相形态
  • 4.3.3 滑石粉对聚甲醛结晶性能的影响
  • 4.3.4 滑石粉对聚甲醛热稳定性的影响
  • 4.4 无机粉体复合增强聚甲醛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甲醛/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共混物的增强改性
  • 5.1 纺锤型碳酸钙对POM/TPU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 5.2 滑石粉对POM/TPU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 玻璃纤维对POM/TPU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 不同无机填料对POM/TPU/共混物力学性能影响的比较
  • 5.4.1 冲击性能
  • 5.4.2 拉伸强度
  • 5.4.3 断裂伸长率
  • 5.4.4 杨氏模量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学术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无填料喷雾塔在循环水冷却过程中的应用[J]. 磷肥与复肥 2020(01)
    • [2].逆流湿式冷却塔内不锈钢填料热力性能的试验研究[J]. 节能技术 2019(06)
    • [3].土石混合填料压实特性的颗粒流模拟研究[J]. 路基工程 2020(01)
    • [4].瓷塑复合型填料在脱硫塔内的运行效果[J]. 燃料与化工 2020(03)
    • [5].浅谈无填料轴封总成在水泵密封中的应用[J]. 中国设备工程 2020(13)
    • [6].污水生化填料化学清洗技术的概述[J]. 化工管理 2020(22)
    • [7].双层填料生物滞留设施对磷的去除效果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7(01)
    • [8].碳化缓释除磷填料的制备与吸附特性分析[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7(05)
    • [9].一种柱塞泵防刺漏填料总成的应用[J]. 科技展望 2016(08)
    • [10].喷浆机自动填料装置的设计及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5(04)
    • [11].阀门填料函设计计算[J]. 机械 2015(04)
    • [12].微电解填料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 2015(06)
    • [13].逆流填料阻力特性测试中挡雨设计的可行性研究[J]. 广州化学 2020(05)
    • [14].2024年,全球填料市场需求将达7500万吨[J]. 中国粉体工业 2018(02)
    • [15].牙科复合树脂中无机填料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6(03)
    • [16].充分挖掘“填料库”,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J]. 新课程(中学) 2016(02)
    • [17].阀门填料函计算方法浅析[J].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4(05)
    • [18].塔填料的最新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 现代化工 2008(S1)
    • [19].阀门填料辅助拆卸装置[J]. 机械工程师 2008(08)
    • [20].钙基复合填料在生物除臭领域的应用研究[J]. 低碳世界 2017(21)
    • [21].5种填料对污水中氮磷的吸附特性研究[J]. 应用化工 2016(09)
    • [22].粉体材料相关知识(一)[J]. 中国粉体工业 2020(03)
    • [23].不同填料组合对污水中氮磷去除效果的研究[J]. 应用化工 2020(10)
    • [24].高压机填料冷却效果分析与改进[J]. 氮肥技术 2014(01)
    • [25].高填料纸中填料留着的研究[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 [26].氧气冷却器填料函设计与校核[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4(08)
    • [27].重组蛋白A亲和填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J]. 色谱 2012(01)
    • [28].自制填料与常用湿地填料除磷能力的比较[J]. 环境工程学报 2012(03)
    • [29].限进填料及其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J]. 分析仪器 2011(03)
    • [30].浅谈压缩机填料函的种类[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1(11)

    标签:;  ;  ;  ;  ;  ;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及无机填料增韧增强聚甲醛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