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术前应用选择性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对体外循环(CPB)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室功能、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Ⅱ(CKⅡ)以及患者神经功能评分(MMSE)、血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S100β)的影响,探讨其是否具有心脑保护作用。方法:择期CPB下行CABG患者30例,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尼可地尔组(N组,n=15),麻醉前30min口服尼可地尔10mg;对照组(C组,n=15),麻醉前不予尼可地尔。术前、术后24h行MMSE评分;于麻醉诱导前(T1)、CPB停机后30min(T2)、术后6h(T3)、术后24h(T4)抽取静脉血,ELISA法测定NSE、S100β、cTnⅠ浓度;酶速率法测定T1和T4时CKMB和CKⅡ浓度。记录手术开始时(t1)、CPB停机后即刻(t2)CPB停机后30分钟(t3)、CPB停机后60分钟(t4)、手术结束时(t5)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中心静脉压(CVP);计算心脏指数(CI)、每搏指数(SI)、左室每搏做功指数(LVSWI)、右室每搏做功指数(RVSWI)、体循环阻力(SVR)和肺循环阻力(PVR)。术中持续监测心电图,观察CPB后有无新发生的心律失常。结果:一、C组在CPB后各时点cTnⅠ显著升高(P<0.01),N组CPB后各时点较T1无显著差异(P>0.05),且N组T4与T1差值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术后24小时血CKMB、CKⅡ浓度均较术前升高(P<0.01),升高幅度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HR t3、t4、t5高于t1(P<0.05),MAP t2低于t1(P<0.05)。C组CPB后CVP显著升高(P<0.05),N组CVP变化不明显(P>0.05),各时点上述血流动力学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CPB后各时点LVSWI及RVSWI均显著下降(P<0.05),N组LVSWI仅t2和t5低于t1(P<0.05),RVSWI无显著下降(P>0.05);SI值C组t2、t4、t5均低于t1(P<0.05),N组仅t2低于t1(P<0.05)。上述心室功指标各时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CPB后SVR有下降趋势,而C组有上升趋势,t4、t5时N组SVR显著低于C组(P<0.05)。C组有3名患者在CPB后出现新发生的心律失常。二、两组术后MMSE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前、术后评分差值N组明显小于C组(P<0.05)。两组血NSE浓度T2和T3均高于T1(P<0.05),N组NSE浓度T2和T3升高幅度均明显低于C组(P<0.05)。血S100β浓度C组组内T2、T3和T4均高于T1(P<0.01),N组仅T4高于T1(P<0.05)。N组血S100β浓度T2和T3升高幅度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CABG术前口服尼可地尔可抑制CPB后cTnⅠ释放及体循环阻力升高,显示一定的改善CPB后左右心室功能趋势,且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MMSE评分降低的程度,抑制血NSE和S100β的升高幅度,提示其对CPB下行CABG患者具有一定的围术期心脑保护作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脑保护作用分析[J]. 人人健康 2017(06)
- [2].右美托咪定脑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处方药 2020(02)
- [3].右美托咪定在心脏手术中脑保护作用的研究[J]. 医学综述 2016(08)
- [4].地塞米松和甘露醇合用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脑保护作用的疗效分析[J]. 北方药学 2015(10)
- [5].盐酸纳美芬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作用分析[J].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6(11)
- [6].地塞米松与甘露醇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脑保护作用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07)
- [7].灯盏细辛的脑保护作用研究进展[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05)
- [8].丙泊酚脑保护作用研究进展[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08(02)
- [9].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J]. 山东医药 2015(17)
- [10].地塞米松联合甘露醇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脑保护作用[J]. 河南医学研究 2015(09)
- [11].法舒地尔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脑保护作用[J]. 实用医学杂志 2015(23)
- [12].丙泊酚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6(08)
- [13].地塞米松联合甘露醇应用于急性重症脑血管病脑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14(02)
- [14].依达拉奉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18)
- [15].托吡酯的脑保护作用研究进展[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19)
- [16].盐酸纳美芬对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4(02)
- [17].右美托咪定发挥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6(05)
- [18].乌司他丁的脑保护作用研究进展[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0(07)
- [19].麻醉药的脑保护作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0(04)
- [20].蛇床子素在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模型中的脑保护作用[J].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09(02)
- [21].远端缺血处理在脑保护作用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前景[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9(06)
- [22].依达拉奉对急性颅脑外伤手术患者脑保护作用的研究[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12)
- [23].缺血后处理对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7(02)
- [24].评价地塞米松和甘露醇合用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脑保护作用的疗效[J]. 中外医疗 2015(12)
- [25].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脑保护作用[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 [26].治痰醒脑汤对重型颅脑外伤脑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J]. 临床医药实践 2014(09)
- [27].缺血后适应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 当代医药论丛 2014(16)
- [28].delta阿片受体激动剂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上海医学 2010(08)
- [29].缺血后适应对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0(08)
- [30].短暂脑缺血发作在急性脑梗塞中脑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4)
标签:线粒体敏感性钾通道论文; 尼可地尔论文; 心肺转流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