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抗癌散是中药传统的经验方,通过临床应用具有很好的抗肿瘤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肺癌、肝癌、脑癌,疗效确切。该方所用药材均为常用无毒的天然植物,其中水红花子为抗癌散的君药,本论文对抗癌散的物质基础进行了相关研究。本论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通过中药化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将复方抗癌散视为整体,用溶剂法将其分成不同的极性部位。药理研究表明,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有效部位为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采用色谱法,从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和鉴定出了5个单体化合物。其中化合物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该化合物为首次在该方剂各单味药中发现,这对探讨抗癌散的物质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深入探讨抗癌散的抗肿瘤作用机理,论文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通过流式细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检测,对复方有效部位中分离出的化合物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进行了抗肿瘤的作用机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有效成分对肿瘤细胞Bel-7402具有明显的促进凋亡作用,它通过作用于该细胞的S期从而阻滞了细胞生长周期,进一步为抗癌散的临床疗效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了探讨中药复方各单味药化学成分在提取过程中的互相影响,本研究采用HPLC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本方及配方中的多味药的提取物中薯蓣皂苷元、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g1、芦丁、槲皮素等成分进行了含量分析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复方提取物中多种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单味药提取物的含量,充分说明复方的共提有助于提高有效成分的转移率,从而为探讨中医复方临床疗效提供了一定依据。在抗癌散较系统的研究基础上,将抗肿瘤活性成分三七皂苷Rg1用壳聚糖包裹成为纳米缓控释制剂,并考察了纳米球的体外释药动力学。纳米微球在胃肠道中能够保持其完整的结构,提高了生物利用度,确保了抗肿瘤药物活性,所以作为口服给药体系,它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从而为研制抗癌散的新剂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第1章 引言1.1 中药现代化研究思路与方法概述1.1.1 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现状1.1.2 中药化学成分研究思路及方法1.2 天然药物抗肿瘤研究概况1.2.1 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概况1.2.2 抗肿瘤药物活性筛选研究概况1.3 抗癌散研究基础1.3.1 临床研究1.3.2 药效研究1.3.3 化学研究1.4 硕士论文的设计思路和研究内容第2章 抗癌散有效部位的研究2.1 仪器与试药2.1.1 材料2.1.2 仪器设备2.2 实验部分2.2.1 提取分离2.2.2 活性部位的筛选2.3 结果与讨论第3章 抗癌散有效部位的活性成分研究3.1 试剂与仪器3.1.1 材料3.1.2 仪器设备3.2 实验部分3.2.1 活性部位的分离3.2.2 化合物结构的鉴定3.3 活性筛选试验3.4 结果与讨论第4章 抗癌散有效成分作用机理研究4.1 仪器与试药4.2 实验部分4.2.1 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传代培养4.2.2 实验样品制备4.2.3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标本的制备4.2.4 倒置显微镜检测细胞标本的形态4.2.5 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及细胞周期4.2.6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4.3 结果与讨论4.3.1 细胞形态变化4.3.2 FACS检测结果4.3.3 电泳检测结果4.3.4 讨论第5章 抗癌散提取物与单味药提取物主要成分含量分析比较研究5.1 仪器与试药5.1.1 主要试剂5.1.2 主要仪器5.2 实验部分5.2.1 标准曲线的制备5.2.2 样品的提取与测量5.3 结果与讨论5.3.1 标准曲线5.3.2 样品中标准品的含量5.3.3 讨论第6章 抗癌散活性成分纳米微球新剂型的研究6.1 仪器与试药6.2 实验部分6.2.1 壳聚糖纳米球以及载药纳米球的制备6.2.2 纳米微球结构表征6.2.3 三七皂苷Rg1包封率的测定6.2.4 三七皂苷Rg1释放曲线的制备6.3 结果与讨论6.3.1 微球结构表征6.3.2 不同浓度的TPP和壳聚糖对包封结果的影响第7章 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硕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及专利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抗癌散论文; 物质基础论文; 抗肿瘤活性论文; 作用机理论文; 纳米微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