肽脱甲酰化酶及其抑制剂的理论研究以及重—轻—重反应体系的共振研究

肽脱甲酰化酶及其抑制剂的理论研究以及重—轻—重反应体系的共振研究

论文摘要

本论文包括两部分工作。第一部分: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肽脱甲酰化酶(Peptide deformylase,PDF)及其抑制剂的相互作用和性质;第二部分:用量子化学方法构建三原子及多原子体系的偏分势能面并研究散射共振态的形成机理,分述如下:第一部分抗感染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导致耐药菌大量增生和蔓延,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性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这就使新结构和新作用机制抗生素的开发成为非常迫切的问题。肽脱甲酰化酶(Peptide deformylase,PDF)是细菌生长过程中蛋白质合成所必需的一种酶,但在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中并不需要,因此PDF成为抗菌药物潜在的作用靶点。PDF抑制剂类抗生素是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外新兴起的一个研究热点,因为PDF作为抑菌靶点的生化过程很明确,其晶体结构和活性部位也已经比较清楚。基因组分析表明PDF基因具有广泛的同源性,这使得PDF抑制剂类抗生素有可能成为一种广谱抗菌药物。目前British Biotech和Genesoft的BB-83698,Vicuron的VRC4887已进入临床研究,它们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显著的抑制活性。所以PDF抑制剂的研究开发利用成为一个新兴的抗生素研究领域。本论文从PDF晶体结构出发,采用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抑制剂与PDF之间的结合模式,探讨了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另外我们还考察了抑制剂的结合自由能,通过与抑制剂测定活性的比较,证明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主要内容摘要如下:第一章(绪论)。第一部分简要叙述了PDF及其抑制剂的研究现状。主要涉及到寻找新型抗菌药物的意义,PDF的发现史,PDF在细菌中的功能,PDF晶体结构和分类,PDF抑制剂类型和构效关系,临床药物的进展以及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概况。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散射共振态研究的历史背景,共振态的分类,以及散射共振态的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的现状、最新动态及发展前景。第二章,用对接的方法研究了异羟肟酸类衍生物与大肠杆菌PDF的结合模式和构效关系。抑制剂包括脯氨酸-3-烷基琥珀酰异羟肟酸类衍生物,N-烷基脲异羟肟酸类衍生物等四类异羟肟酸类衍生物。首先将所有的抑制剂与PDF进行对接,然后选取18个抑制剂建立起打分函数与IC50的线性方程,并用该方程预测剩余5个抑制剂的抑制活性。通过比较结合模式,分析了它们的结构与活性关系。第三章,用对接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抑制剂与大肠杆菌PDF的结合模式和构效关系。抑制剂包括异羟肟酸类衍生物和N-甲酰羟胺类衍生物等四类PDF抑制剂。对接的结果显示,抑制剂复合物结合自由能的估算值与实验值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通过分析结合模式,发现一些新的结合口袋可用于抑制剂的设计。第四章,用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大环抑制剂与大肠杆菌PDF的结合模式。具有大环结构的模拟肽类抑制剂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表现出潜在的抑制作用。重点分析了环的大小对抑制剂的结合模式及结合自由能的影响,各复合物结合自由能的计算值接近于其实验值。第五章,用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BB-83698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PDF的结合模式。BB-83698是第一个进入临床测试的PDF抑制剂,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PDF被认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Ⅱ型PDF,因此讨论BB-83698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PDF之间的结合模式对于新型抑制剂的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将BB-83698与PDF进行对接得到三种主要的结合模式,再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结合自由能计算判断出最有利的结合模式,并与晶体结构进行比较。第六章,用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巯基肽类抑制剂与大肠杆菌PDF的结合模式。巯基肽立体异构体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表现出了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L型抑制剂具有更大的抑菌活性。模拟的结果显示结合自由能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从结合模式和能量两个方面分析了L型抑制剂与D型抑制剂结合能力的区别。第七章,用对接和靶向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问号钩体PDF的底物口袋的变化。在放线酰胺素结合的PDF晶体复合物中,酶的底物口袋为半开状态。由于CD-loop环的限制,较小的开口使得抑制剂分子难以进入底物口袋。为了了解抑制剂与口袋结合的过程,我们对游离的以及放线酰胺素结合的PDF晶体复合物分别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第八章,用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底物、产物与大肠杆菌PDF结合的情况。在PDF参与的催化循环过程中,涉及到底物与PDF的结合以及产物的生成和释放,因此了解该过程中底物、产物与PDF的相互作用机理对于设计新型的PDF抑制剂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对游离酶、底物复合物以及产物复合物的稳定构型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底物、产物与酶结合时引起的活性位点残基的变化,并将产物复合物的稳定构型与晶体复合物进行了比较。第一部分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类型的异羟肟酸类衍生物其抑菌活性表现出较大差异。模拟结果显示①脯氨酸结构靠近Cys90,并与Pro94的吡咯环产生范德华作用。②N-烷基脲结构使P3′苯环能够与Ile44、Ile86和Leu125产生范德华作用和疏水作用,同时酚羟基还与Arg97形成新的氢键。③在α位引入OH、F等吸电子基,有利于抑制剂F1和F2与Gly45形成氢键。④异噁唑环侧链伸入S1′口袋,使抑制剂不能与Gly89形成氢键,同时也缺少相应的P3′侧链与酶作用。因此,在P2′位置引入脯氨酸结构或在P1′和P2′位置引入N-烷基脲结构或在α位引入吸电子基都有利于与酶的结合。而P3′侧链可以设计成既能形成氢键又具有疏水作用的基团,这将会显著地增强抑制剂的结合能力。2.不同类型的抑制剂与大肠杆菌PDF进行对接时,发现位于活性位点附近的口袋A、B、C和D可用来容纳抑制剂的侧链。口袋A的残基包括Ile128、Cys129、Gln131、His132。口袋B的残基包括Ile44、Leu72和Cys129。口袋C由Gly43、Ile44、Gly45和Leu46组成。口袋D由Leu46、Cys90、Leu91、Ser92、Pro94、Glu95、Gln96和Leu141组成。在抑制剂3、8与酶的结合模式中,发现了新的结合口袋。该口袋一侧的残基包括Val16、Pro19、Ile57、Val59、Glu64、Arg113、Cys129、Met134、Val138、Lys140、Tyr145。而口袋另一侧的残基包括Glu76、Leu77、Lys80、Gld83、Arg109、Ala110、Phe118和Aso123。研究这些新发现的口袋的作用将有助于设计结合能力更强的抑制剂。3.详细分析了环的大小对抑制剂结合模式的影响。模拟显示大环侧链都能不同程度地进入S1′口袋并与疏水残基作用。抑制剂1和2中的13和14元环离S1′口袋残基较远,使得抑制剂和口袋残基之间的作用要弱一些。6、7、8的结合模式相似,由于18到20元环不能全部被S1′口袋容纳,导致这三个抑制剂不能与活性位点形成必要的氢键、范德华作用和疏水作用。而抑制剂3、4、5都能很匹配地进入活性位点,一方面15、16、17元环侧链能更紧凑地与疏水残基作用;另一方面,抑制剂分子与Ile44、Gly45和Arg97之间的氢键增强了复合物的稳定性。4.探讨BB-83698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PDF的结合模式将有助于更好地设计新型的抑制剂。模拟结果显示,模式2发生了较大的构型变化,抑制剂分子严重地偏离了晶体中配体的位置,不过最负的相对结合自由能暗示模式2可能是一个新的结合模式。模式3的结合模式和相对结合自由能表明该模式不利于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模式1显示抑制剂与Ile59和Gly109之间的氢键增强了复合物的稳定性。另外,哌嗪环取代基与Pro57和Ile59之间的范德华作用以及苯并1,3-二氧杂戊烷取代基与Pro57、Ile59和Leu146之间的范德华作用对于抑制剂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若在苯并1,3-二氧杂戊烷取代基上引入一些亲水性的基团则会显著地提高抑制剂的结合能力。5.研究了巯基肽类立体异构体与大肠杆菌PDF的结合模式。动力学模拟显示,L型抑制剂能与酶产生更多的氢键、范德华作用和疏水作用。在P2′位置,L型抑制剂与Leu91产生范德华作用并与Cys90、Ile93、Glu95和Gln96形成氢键。而在P3′位置,L型抑制剂不仅能与疏水性的Ile44、Val62、Ile86、Leu125和Ile128作用,还能与亲水性的Glu42和Glu87作用。L型抑制剂的P2′和P3′侧链可以被修饰成多功能的基团以便与上述残基作用。尽管巯基肽类抑制剂的活性不如异羟肟酸类和N-甲酰羟胺类衍生物,立体选择性结合情况同样适用于这两类抑制剂。6.采用对接和靶向动力学模拟方法分析了问号钩体PDF的构型变化。结果显示,Tyr71扮演了调节CD-loop环运动的作用,所得复合物的动力学平均结构接近于晶体结构。在游离酶中,Tyr71和Arg108之间氢键的形成导致了底物口袋的关闭。当放线酰胺素与酶结合时,Tyr71首先与放线酰胺素形成氢键,并在疏水簇的影响下,穿过整个底物口袋与Arg108形成氢键。最后,由于Tyr71离开Arg108导致了CD-loop环远离Arg108并形成半开的底物口袋。Tyr71的作用意味着,新的抑制剂的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对P3′侧链进行修饰。7.底物、产物与PDF的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柔性的CD-loop区域有利于底物的结合和产物的释放。为使底物能顺利地进入活性位点,CD-loop与Glu42和Glu64等残基作用,使活性口袋入口的残基能向CD-loop方向移动,增大了活性口袋。同时,原先松散的疏水残基Ile86、Leu125和Ile128向底物方向靠近。底物脱甲酰化后,Leu91向P2′侧链方向移动,Ile86、Leu125和Ile128等残基与甲硫氨酸侧链形成稳定的疏水作用。Glu133侧链中的两个氧原子与铁一起移动,这对发挥其催化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当产物离开底物口袋时,CD-loop及底物口袋周围的残基逐渐远离产物,导致产物与酶之间的氢键、范德华作用和疏水作用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三个不同的模拟过程将有助于在更深层次上理解PDF的催化反应机理。第二部分散射共振态的研究一直是化学动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前沿课题。散射共振态是化学反应过程中形成的准束缚态或暂稳态,它控制了化学反应的分支比,产物的能量分布和角分布等重要的特征性质。最近,对于散射共振态的实验研究取得了飞速发展。Neumark等人的光分离光谱研究和Liu等人的交叉分子束研究确凿无疑地证明了散射共振态的存在。然而对于散射共振态的形成机理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还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本论文对若干反应体系的散射共振态做了动力学理论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九章,详细介绍了目前研究散射共振态的理论方法。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势能面的构建和量子反应散射理论对散射共振态的计算。然后介绍了偏分势能面的理论基础和构建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偏分势能面研究化学反应的散射共振态。第十章,对H+NO、X+CH4(X=H,F,Cl,Br)和OH+H2O等若干反应体系,通过构建偏分势能面详细讨论了散射共振态寿命等重要特性,并将计算结果与文献报道的数据对照分析,对这类体系的分子束散射实验结果给出了较好的理论解释。这一部分创新性的成果包括:1.偏分势能面的建立。偏分势能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简单的减维势能面。我们所构建的偏分势能面是将垂直于反应坐标的振动模式(采用振动绝热近似)耦合到反应坐标上,结果是在势能中只包含反应坐标,于是可将比较复杂的反应体系得到合理的简化。偏分势能面过渡区域里的动力学势阱可以合理地解释散射共振态的形成机理,同时偏分势能面还提供了共振能数据。所以,偏分势能面是一个研究散射共振态的有利工具。2.对H+NO→N+OH或O+NH反应体系的散射共振态进行了研究。将各垂直于反应坐标的振动模式(采用振动绝热近似)耦合到反应坐标上,每一条反应路径的两个过渡态区域均出现不对称势阱。正是由于这些势阱俘获了反应体系才形成准束缚态,该共振为Feshbach共振。利用偏分势能面我们估算出该体系的共振寿命为0.85 ps,与韩克利和Schatz的计算结果接近。3.对重-轻-重X+CH4→HX+CH3(X=H,F,Cl,Br)反应体系的散射共振态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出了相关的规律性。该类反应都属于不对称性的态态反应,沿反应路径的势能曲线具有不对称性,这些反应的偏分势能面曲线簇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重原子的质量的不同,而使各反应的势能曲线上势阱的深度和宽度相差很大,从而生成的散射共振态的寿命也随着原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Cl+CH4→HCl+CH3和Br+CH4→HBr+CH3两个反应属于共振态寿命较长的反应。4.对重-轻-重反应体系OH+H2O→H2O+OH的散射共振态进行了研究,该反应属于对称性的态态反应,沿反应路径的势能曲线具有对称性。偏分势能面过渡态区域出现动力学势阱,于是可以解释散射共振态的形成,最后我们对该体系的共振态寿命进行了预测。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寻找新型抗菌药物的重要意义
  • 1.2 肽脱甲酰化酶研究概况
  • 1.3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概况
  • 1.4 肽脱甲酰化酶临床药物研究进展
  • 1.5 散射共振态研究概述
  • 1.6 反应性散射共振态的研究方法概述
  • 1.7 散射共振态研究的最新动态
  • 1.8 本论文的内容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异羟肟酸类衍生物与大肠杆菌肽脱甲酰化酶的对接研究
  • 2.1 引言
  • 2.2 研究背景
  • 2.3 模型与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对接方法的验证
  • 2.4.2 脯氨酸-3-烷基琥珀酰类异羟肟酸衍生物的对接
  • 2.4.3 N-烷基脲类异羟肟酸衍生物的对接
  • 2.4.4 异噁唑-3-异羟肟酸衍生物的对接
  • 2.4.5 α取代异羟肟酸类衍生物的对接
  • 2.4.6 结构-活性关系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几类抑制剂与大肠杆菌肽脱甲酰化酶的对接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模型与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异羟肟酸类抑制剂的对接
  • 3.3.2 N-甲酰羟胺类抑制剂的对接
  • 3.3.3 其他类型抑制剂的对接
  • 3.3.4 新型抑制剂的设计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大环抑制剂与大肠杆菌肽脱甲酰化酶的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背景
  • 4.3 模型与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分子对接
  • 4.4.2 复合物的均方根偏差
  • 4.4.3 结合模式分析
  • 4.4.4 环的大小对抑制剂结合模式的影响
  • 4.4.5 结合自由能计算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BB-83698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肽脱甲酰化酶的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模型与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BB-83698的多构型对接
  • 5.3.2 复合物的均方根偏差
  • 5.3.3 结合模式分析
  • 5.3.4 结合自由能计算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巯基肽类立体异构体与大肠杆菌肽脱甲酰化酶的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6.1 研究背景
  • 6.2 模型与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分子对接
  • 6.3.2 复合物的均方根偏差
  • 6.3.3 P1′和P2′侧链对结合模式的影响
  • 6.3.4 P2′和P3′侧链对结合模式的影响
  • 6.3.5 结合自由能计算
  • 6.3.6 结构与活性关系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游离的问号钩端螺旋体肽脱甲酰化酶及其复合物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7.1 研究背景
  • 7.2 模型与方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分子对接
  • 7.3.2 复合物的均方根偏差
  • 7.3.3 游离的问号构体肽脱甲酰化酶的构型变化
  • 7.3.4 放线酰胺素结合的问号构体肽脱甲酰化酶的构型变化
  • 7.3.5 疏水簇的作用
  • 7.3.6 CD-loop和抑制剂的作用
  • 7.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游离的大肠杆菌肽脱甲酰化酶及其底物复合物、产物复合物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8.1 研究背景
  • 8.2 模型与方法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分子对接
  • 8.3.2 复合物的均方根偏差
  • 8.3.3 复合物之间的构型变化比较
  • 8.3.4 游离酶向底物复合物的构型转化
  • 8.3.5 底物复合物向产物复合物的构型转化
  • 8.3.6 产物复合物向游离酶的构型转化
  • 8.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散射共振态的理论方法概述
  • 9.1 引言
  • 9.2 散射共振态概述
  • 9.3 三原子反应体系偏分势能面的构建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若干反应反应体系散射共振态的形成机理
  • 10.1 引言
  • 10.2 重-轻-重反应体系的研究背景
  • 10.3 多原子反应体系偏分势能面构建的理论基础
  • 10.4 H+NO反应体系的偏分势能面
  • 4反应体系的偏分势能面'>10.5 X+CH4反应体系的偏分势能面
  • 2O反应体系的偏分势能面'>10.6 OH+H2O反应体系的偏分势能面
  • 10.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束语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外文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以及答辩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其联合疗法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 2020(07)
    • [2].混合抑制剂在铅锌矿浮选中的应用[J]. 中国金属通报 2019(11)
    • [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的研究进展及管理策略[J]. 肿瘤学杂志 2020(05)
    • [4].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的假性进展和超进展[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20(08)
    • [5].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现代肿瘤医学 2019(08)
    • [6].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在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中的应用价值[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08)
    • [7].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基因改变与其抑制剂疗效相关性研究进展[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04)
    • [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J]. 天津医药 2015(03)
    • [9].HIV-1侵入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5(07)
    • [10].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关系[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10)
    • [11].金属矿浮选有机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应用化工 2014(02)
    • [12].硫化矿有机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现代矿业 2014(03)
    • [13].苦味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21)
    • [14].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使用生物抑制剂治疗宜早不宜晚?[J]. 新医学 2011(03)
    • [15].胸苷酸合成酶和二氢叶酸还原酶双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 2010(02)
    • [16].mTOR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医药 2009(09)
    • [17].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超进展现象分析[J]. 中国肿瘤临床 2019(19)
    • [18].PI3K抑制剂联合用药抗肿瘤的研究进展[J]. 食品与药品 2020(02)
    • [19].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循环杂志 2020(05)
    • [20].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相关不良反应[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51)
    • [2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肿瘤疗效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J]. 转化医学杂志 2020(04)
    • [22].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药学进展 2020(08)
    • [2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 [24].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江苏医药 2018(09)
    • [25].胆固醇酯转移蛋白抑制剂的开发及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6(04)
    • [26].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其抑制剂用于脓毒症的研究进展[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5(03)
    • [27].多元抑制剂对高磁感取向硅钢性能的影响[J]. 南方金属 2013(01)
    • [28].分子靶向药物PI3K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药品评价 2012(05)
    • [29].有机抑制剂在浮选中抑制黄铁矿的研究进展[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12(02)
    • [30].生物抑制剂的安全性及合理使用[J]. 中国执业药师 2012(09)

    标签:;  ;  ;  ;  ;  

    肽脱甲酰化酶及其抑制剂的理论研究以及重—轻—重反应体系的共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