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HB-co-4HB)]是一种在生物体内积聚形成的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聚3-羟基丁酸酯(PHB)相比,随共聚单体组成的变化,P(3HB-co-4HB)可以是结晶体或是高弹体,而且单体组成的改变可使降解速率可控,但是P(3HB-co-4HB)的热稳定性差和结晶速度慢等方面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本文以BN,3988,BAl, N11, N21, OPS, OIBS等多种物质作为成核剂,以及与PLLA共混等方法改性,研究了改性体系的热性能,结晶性能及力学性能,此外,本文还研究了4HB含量对共聚酯降解性能的影响。首先,成核改性是聚合物改性的一个重要方法,向聚合物中加入成核剂可以改善聚合物结晶性能,增加成核密度,提高结晶速度。本文分别通过溶剂成膜法和熔融模压法制备了多种共聚酯/成核剂共混物,结果显示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作为成核剂可有效改善P(3HB-co-10%4HB)的结晶性能。对八聚(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OAPS)和八聚(异丁基)硅倍半氧烷(OIBS)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由于与基体的作用不同,OAPS可使结晶峰变尖,球晶细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改性效果优于OIBS。其次,采用4HB含量不同的两种聚酯:拉伸强度较高断裂伸长率较低的热塑性塑料P(3HB-co-10%4HB),拉伸强度较小伸长率较高的类橡胶材料P(3HB-co-21%4HB),与PLLA制备了P(3HB-co-4HB)/聚乳酸(PLLA)共混物,研究结果表明,虽然PLLA与两种P(3HB-co-4HB)相容性较差,但PLLA的加入能提高P(3HB-co-4HB)的热稳定性,P(3HB-co-4HB)的加入可以提高共混体系的断裂伸长率和酶降解性能。P(3HB-co-21%4HB)与PLLA共混改性效果优于P(3HB-co-10%4HB)。最后,考察了4HB含量对P(3HB-co-4HB)土壤降解和猪胰脂肪酶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壤降解和酶降解中降解速率都随4HB含量的增大而加快,但4HB含量对脂肪酶降解过程的影响不及土壤降解过程的影响大,4HB含量对表面腐蚀形貌有很大影响。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增塑剂对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性能的影响[J]. 化工管理 2015(34)
- [2].聚(3-羟基丁酸-co-4-羟基丁酸酯)/碳纳米管复合微孔发泡薄膜研究[J]. 功能材料 2014(18)
- [3].接枝和扩链对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性能的影响[J]. 塑料工业 2015(05)
- [4].成核剂对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性能的影响[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1(09)
- [5].胚胎干细胞与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共培养细胞补片的初步研究[J].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6(01)
- [6].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聚己内酯/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的结构与性能研究[J]. 材料导报 2013(18)
- [7].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的土壤降解和酶降解[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 [8].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J]. 塑料包装 2017(03)
- [9].聚(3-羟基丁酸-co-4-羟基丁酸共聚酯)降解菌株的选育及其降解特性[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5(12)
- [10].聚丁二酸丁二酯/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纳米高岭土熔融共混力学性能、流变及降解行为研究[J]. 功能材料 2013(01)
- [11].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二氧化钛纤维的成纤性能[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3(04)
- [12].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的外增塑改性[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13].聚乳酸/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改性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动态力学及流变行为[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3(03)
- [14].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生物材料共培养细胞补片的初步研究[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2(10)
- [15].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熔融接枝马来酸酐的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1(03)
- [16].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纳米氮化钛共混体系研究[J]. 塑料工业 2011(02)
- [17].扩链改性对生物塑料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性能的影响[J].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11(02)
- [18].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研究进展[J]. 合成纤维工业 2012(03)
- [19].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的扩链改性[J].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11(01)
- [20].生物塑料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改性研究[J]. 广东化工 2014(02)
- [21].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酶解木质素共混材料的制备及性能[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2(08)
- [22].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的性能[J].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11(01)
- [23].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聚-3已基噻吩复合纤维的制备及性能[J]. 化工新型材料 2018(09)
- [24].扩链改性对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性能的影响[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4(03)
- [25].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酰胺成核剂共混体系[J]. 塑料 2011(06)
- [26].温敏性聚(N,N-二甲基丙烯酰胺-co-4-丙烯酰氧基查尔酮)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 [27].可生物降解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层状?-磷酸锆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J]. 化工进展 2014(10)
- [28].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海藻酸钠复合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对Pb~(2+)和Cu~(2+)的吸附性[J]. 复合材料学报 2020(03)
- [29].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OSS共混体系的性能[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9(10)
- [30].热处理时间对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性能的影响[J]. 塑料工业 2008(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