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变结节与肝细胞癌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磁共振成像研究

退变结节与肝细胞癌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磁共振成像研究

论文摘要

背景和目的:研究表明,肝细胞癌发生大多与肝硬化有关。硬化的肝实质内可见一系列结节,包括良性的再生结节,被认为是癌前病变的退变结节,以及恶性的肝细胞癌。造成肝硬化的原因很多,但是常见病因是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发生肝硬化以及肝癌的比例更高。我国有着庞大的乙型肝炎群体,近年的肝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较低。手术切除和肝移植是目前治疗肝癌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显著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因此早期诊断尤为必要。磁共振成像在过去二十年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使其成为诊断肝硬化及其并发症(例如肝脏结节病灶)的重要手段,尤其在诊断肝脏结节性病灶方面,磁共振成像是目前最佳的影像学检出手段。Gd多期动态增强可以显示肝脏结节性病灶的强化特点,对于结节的定性诊断有极大帮助,但是部分结节在Gd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后仍不能解决问题,因此有必要应用组织特异性造影剂,解决某些Gd多期动态增强扫描不能解决的问题。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是一种网状内皮系统特异性造影剂,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既往的研究显示SPIO增强磁共振成像可以增加病灶的检出率,对良恶性病灶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能力,并有助于预判肝细胞癌的分化程度。本实验以二乙基硝胺诱导大鼠肝硬化、退变结节和肝细胞癌为模型,探讨SPIO增强磁共振成像在肝细胞癌(HCC)与退变结节(DN)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1、诱癌剂使用二乙基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美国Sigma公司),浓度为1%。造影剂使用ferucarbotran(SHU-555A,Rosevist,德国Schering AG公司),铁含量为0.5mmolFe/ml。2、将45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两组:实验组40只,对照组5只。将二乙基硝胺配制成100ppm的水溶液,让实验组大鼠自由饮用,16周后改饮用纯净水,于22周时进行SPIO增强磁共振扫描。对照组实验过程中始终饮用纯净水。3、MR扫描采用GE Signa 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线圈为表面线圈,所有序列均采用层厚3 mm,间隔1mm,FOV140mm,矩阵192×160。平扫参数为:T1WI FSPGR (TE160,TR8), T2WI FSE(TR4000,TE103),NEX=3。平扫后经尾静脉注射SPIO,20分钟后开始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只作T2WI。对照组处理同实验组。扫描后的大鼠处死,做病理检查。4、为了避免部分容积效应,选取直径大于或等于3mm的病灶,测量增强前后病灶信号强度和正常肝实质的信号强度。计算退变结节和肝细胞癌的SPIO强度比及信号强度下降百分比(PSIL)。5、DN和HCC以及HCC的分化程度由病理检查确定,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病灶和肝实质进行Perls染色,对切片进行肿瘤区和非肿瘤区Kupffer细胞计数。结果:1、正常肝组织与硬化肝组织的信号强度都可见显著下降,正常肝实质较硬化肝实质下降更显著,其PSIL分别为65.16±10.12和47.74±7.92,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2、实验组40只大鼠检出97个HCC和16个DN,其中有23个高分化HCC,31个中分化HCC,43个低分化HCC。DN平扫T1WI以高或等信号为主,T2WI多数呈低信号,少数呈等信号,SPIO增强后T2WI呈略高或等信号。中、低分化HCC平扫大多数呈长T1长T2信号,部分呈混杂信号;SPIO增强后T2WI均呈不同强度均匀或不均匀的高信号。高分化HCC信号表现多变,T1WI可以是低、等或高信号,T2WI部分呈等、略低信号,部分呈高信号;SPIO增强后T2WI呈等或不同强度的高信号。3、按照退变结节到高、中、低分化肝癌顺序,Kupffer细胞数量呈减低趋势,信号强度降低百分比与Kupffer细胞的数量呈正相关,超顺磁性氧化铁强度比与Kupffer细胞数量呈负相关。结论: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磁共振成像能够反映退变结节及肝细胞癌中Kupffer细胞数量,肝硬化影响其增强效果。结合磁共振平扫信号特点、超顺磁性氧化铁强度比及信号强度降低百分比有助于退变结节与肝细胞癌的诊断。

论文目录

  • 一、正文
  • (一) 中文摘要
  • (二) 英文摘要
  • (三) 前言
  • (四) 材料与方法
  • (五) 结果
  • (六) 讨论
  • (七) 结论
  • (八) 参考文献
  • 二、文献综述
  • (一) 综述
  • (二) 参考文献
  • 三、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小檗碱抗肝细胞癌的作用及机制[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12)
    • [2].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患肝细胞癌的风险[J].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20(01)
    • [3].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累及第二肝门区肝细胞癌的效果[J].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20(05)
    • [4].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及治疗进展[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05)
    • [5].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在肝细胞癌发病及诊治中的作用[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07)
    • [6].早期肝细胞癌治疗方案的选择[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09)
    • [7].肝细胞癌的靶向及免疫治疗进展[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10)
    • [8].阿帕替尼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10)
    • [9].外泌体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10)
    • [10].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1A/2A平衡与肝细胞癌[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8(12)
    • [1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发生肝细胞癌的风险评估[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01)
    • [12].差异甲基化位点对肝细胞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9(01)
    • [13].微小RNA-5586-5p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细胞癌侵袭、迁移的影响[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9(06)
    • [14].液体活检技术有望成为检测肝细胞癌的新手段[J]. 微创医学 2017(06)
    • [15].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 2016(33)
    • [16].肝细胞癌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7(02)
    • [17].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的效果评价[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6(12)
    • [18].合并肝细胞癌多原发癌临床特点(附25例报告)[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7(03)
    • [19].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诊治[J].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17(02)
    • [20].奥沙利铂治疗肝细胞癌耐药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J].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7(04)
    • [21].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 2017(14)
    • [22].肝细胞癌防治热点与挑战[J]. 肝癌电子杂志 2016(02)
    • [23].阿可拉定治疗肝细胞癌及其他肿瘤的机制[J]. 肝癌电子杂志 2016(02)
    • [24].双表型肝细胞癌新亚型的临床病理学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临床 2017(12)
    • [25].PET/CT在肝细胞癌中的临床应用及进展[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07)
    • [26].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肝细胞癌中的相关研究进展[J]. 肝脏 2017(10)
    • [27].槐耳颗粒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10)
    • [28].液体活检技术或有望成为早期方便检测肝细胞癌的新型手段[J].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17(06)
    • [29].2004-2009年间美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肝细胞癌的关系[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6(01)
    • [30].肝细胞癌机制研究进展及靶向治疗药物研发与应用[J]. 肝癌电子杂志 2015(03)

    标签:;  ;  ;  ;  ;  

    退变结节与肝细胞癌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磁共振成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