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答模式对计算机化口头作文考试成绩的影响

作答模式对计算机化口头作文考试成绩的影响

论文摘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其广泛应用,语言测试领域迎来了口语考试计算机化的改革浪潮。大量关于影响英语口语考试的因素的研究应运而生,但是对于在测试背景下作答方式的差异是否会影响考生口语成绩的研究却很少见,为了弥补这个不足,本论文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口语任务完成条件,研究广东省高考英语计算机化口语考试口头作文的不同作答模式是否会影响考生这部分的口语成绩。本研究所用的考试题目取自2007年广东省高考英语口语考试A卷的第三部分。在作答时有录像的模式下,原题目保持不变。在作答时无录像的模式下,撤销作答时原本播放的录像,只剩下空白屏幕,其它保持不变。参加实验的考生是60名高三学生,来自两个英语口语水平平行的组。试验中,一组参加作答有录像的口头作文考试,另一组人参加作答无录像的口头作文考试。完成考试后,两组考生均填写关于回忆反思答题过程及感受的调查问卷。本实验的数据采集方法是结合主观评分法和口语语篇分析法。即除了给每个考生的口语录音用分析性评分标准一一打分外,还抽取了一定量的口语样本进行语篇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作答模式对学生的口头作文考试综合成绩没有影响。但是,作答无录像组的考生在内容上的得分比作答有录像组的考生低,但在流利上的得分比另一组高。转写和编码的结果表明:在内容上,作答无录像组所讲的故事中包含的推断信息比作答有录像组多,包含的事实信息比另一组少。在流利上,作答无录像组在单位时间内产出的总音节数和有意义音节数都要显著高于作答有录像组。本研究的结论是计算机化口头作文考试中作答模式不会影响考生的综合成绩,但会影响到口语成绩的分项衡量指标以及答题过程,为考试环境下的口语任务完成条件的研究提供了新鲜依据,对关于计算机化口头作文考试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EMENT
  • ABSTRACT
  • 摘要
  • LIST OF TABLES
  • LIST OF FIGURE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 1.1.1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MET2 COT Oral Composition
  • 1.2 Rationale
  • CHAPTER TWO Related Literature
  • 2.1 Model of Oral Test Performance
  • 2.2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of Related Research
  • 2.2.1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 2.2.2 Attention and Memory
  • 2.3 Attentional Resources,Task Demands,and Language Production
  • 2.4 Levelt's Model of Speech Production
  • 2.5 Studies on Task Performance Conditions
  • 2.5.1 Research on Task Implementation in SLA
  • 2.5.2 Research on Task Performance Condition in Language Testing
  • CHAPTER THREE Research Question and Methodology
  • 3.1 Research Questions
  • 3.2 Operationalizing Task Performance Conditions
  • 3.3 Measurements on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ask Performance
  • 3.4 Methodology
  • 3.4.1 Pilot Study
  • 3.4.2 Participants
  • 3.4.3 Materials and Instruments
  • 3.4.4 Procedure
  • 3.4.5 Scoring the Monologic Oral Production
  • 3.4.6 Transcription of the Recorded Speech Samples
  • 3.4.7 Coding Fluency and Content Measures
  • 3.4.8 Quantitative Data Analysis
  • CHAPTER FOUR Research Results
  • 4.1 Test Score Analysis
  • 4.1.1 Inter-rater Reliability
  • 4.1.2 Research Question One
  • 4.2 Analysis of Linguistic Features
  • 4.2.1 Fluency Measures
  • 4.2.2 Content Measures
  • 4.3 Analysis of Questionnaire
  • CHAPTER FIVE Discussion
  • 5.1 Hypothesis One
  • 5.2 Hypothesis Two
  • 5.3 Hypothesis Three
  • 5.4 Hypothesis Four
  • 5.5 Hypothesis Five
  • 5.6 Summary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 6.2 Implications
  • 6.3 Limit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 REFERENCES
  • APPENDIX A
  • APPENDIX B
  • APPENDIX C
  • APPENDIX D
  • APPENDIX E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次作文考试[J]. 广东第二课堂(下半月中学生阅读) 2020(Z1)
    • [2].怎样写好常见题材[J]. 小学时代 2017(29)
    • [3].作文考试命题对比研究[J]. 小学语文教学 2008(11)
    • [4].基于情境载体的作文考试命题思路[J]. 教学与管理 2019(05)
    • [5].走出作文考试中“套用旧文”的误区[J]. 教育艺术 2018(07)
    • [6].作文考试命题改革“三要诀”[J]. 山东教育 2012(13)
    • [7].小学作文考试命题改革初探[J]. 教学与管理 2008(11)
    • [8].倡导个性,摒弃作文考试“标准答案”[J].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8(04)
    • [9].创课:“取消”作文考试[J].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8(09)
    • [10].由一次作文考试引起的思考[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6(10)
    • [11].作答模式对计算机化口头作文考试成绩的影响[J]. 中国考试 2010(08)
    • [12].考生在语文的作文考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J]. 科技致富向导 2012(03)
    • [13].诗无垠[J]. 人民司法(天平) 2017(18)
    • [14].怎样成为作文高手[J].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15(08)
    • [15].作文考试浅说[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11)
    • [16].生态写作探微:正确引导学生自由写作[J]. 文理导航(上旬) 2011(04)
    • [17].深入灵魂的热爱[J]. 求学 2015(Z4)
    • [18].作文考试评分如何科学规范[J]. 小学教学设计 2010(07)
    • [19].走向融通 趋于灵活——小学作文考试命题的有效性研究[J]. 语文知识 2017(20)
    • [20].珂珂信箱[J].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1(01)
    • [21].七招促你考作文得高分[J]. 小读者 2009(04)
    • [22].锤炼语言,让文章更精彩[J]. 好家长 2008(03)
    • [23].作文考试也是人文考试[J]. 江西教育 2009(29)
    • [24].习作考试攻略探究[J]. 小学教学参考 2008(34)
    • [25].过程评价促“言为心声”[J]. 小学时代(教师版) 2009(05)
    • [26].作文考试浅谈[J]. 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 2009(04)
    • [27].作文考试也是人文考试[J]. 中国校园文学 2009(17)
    • [28].如何安排议论文的结构[J]. 中学语文 2018(12)
    • [29].趣说广告创意——兼谈中学生学写广告[J]. 作文成功之路(初中版) 2008(01)
    • [30].一花一世界[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0(02)

    标签:;  ;  ;  ;  ;  

    作答模式对计算机化口头作文考试成绩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