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在飞机结构设计上的应用浅析

3D打印技术在飞机结构设计上的应用浅析

衡安新

航空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具有革命性及划时代意义的技术,自问世以来,就吸引着人们的关注。本文对3D打印技术的概况及分类作了简要介绍,指出了飞机结构设计应该满足的基本要求,主要分析了3D打印技术在飞机结构设计制造上应用的优缺点,并对3D打印技术的未来做了展望。

关键词:3D打印;飞机结构;增材制造

第一章概述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它是一种以三维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塑料或金属等可粘合材料,通过3D打印机以逐层打印堆叠的方式来制造实物的技术。最初用于模具的制造,现在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应用领域极其广泛,例如模具制造业、零件加工业、医疗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等,其打印原理与普通打印机类似,只是打印材料不同而已。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3D打印技术出现,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经过这三十多年的飞速发展,现在的3D打印技术,已经可以试验打印出汽车、飞机、甚至人造肝脏器官,未来3D打印技术会随着材料种类的丰富以及3D打印机的更新发展,打印出更加复杂的实物。

3D打印技术按成型材料可分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的3D打印技术。也有按照热源方式以及成型目的和手段分类的。但其具体工艺一般都包括以下几种:1、SLA技术,即立体光固化成型法。2、LOM技术,即分层实体制造法,又称层叠法成型。3、SLS技术,即选择性激光烧结。4、FDM技术,即熔积成型法。5、DED技术,即多层激光熔覆。6、3DP技术,即三维打印成型。

第二章飞机结构设计需满足的基本要求

一、空气动力要求。结构设计应在总体部门定义的飞机理论外形下进行设计,以满足飞机整体的气动要求。

二、强度及刚度要求,应保证设计的零件、组件及装配后的结构在各种规定的载荷和工作环境条件下,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不产生破坏及不容许的残余变形。

三维护性要求。结构设计应能方便飞机的检查、维护和修理。保证维修通道顺畅,避免操作不可达或操作费力。同时,零件的设计也应充分考虑维护性要求,方便修理与更换。

四、重量要求。飞机的各项性能指标与重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一般随着重量的增加而降低。飞机结构的减重设计对于飞机的性能提高非常重要,同时影响着飞机的燃油经济性。

五密封要求。结构设计应保证飞机的密封要求,在雨水、海洋环境下,飞机内部不会进水。

六、经济性要求。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零件制造加工、装配、维护保养的成本,通过优化结构形状、连接形式,提高使用寿命和可靠性,降低维修保养难度等,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第三章飞机结构设计中应用3D打印制造技术的优劣分析

一、传统的加工方式,如冲压、车、铣、刨等,会因为零件形状的不同而受限于加工方法,同时增加加工工序及工时,如冲压是板材、薄壁管、薄型材等作为原材料的成形方法,车削适用于加工轴类、轮盘类工件。对于一些更复杂的零件,如封闭零件、单一面均匀厚度改变、连续曲面变角度结构等,传统加工方式很难实现。而由于3D打印特有的加工方式,使其不会因零件形状更复杂而增加较多的加工时间。

二、飞机结构设计,对重量控制有严格要求。一般来说,实现相同功能的零组件,零件越多,组件越重。航空零件间多采用铆接、螺接等连接方式,零件在设计时,为了提供连接区域而增加了结构重量,铆钉或螺栓等标准件的使用又增加了组件中的标准件重量。使用3D打印技术,可以优化结构形式,提高零件设计整体性,减少铆钉、螺栓等的连接,减少零件数量,降低重量,节省装配时间,提高密封性。同时,由于零件的整体性提高,有利于改善因铆钉、螺栓连接而在零件开孔的强度破坏问题

三当两个零件装配时,若零件的接触面为曲面特别是不规则曲面时,配合精度很难保证。由于3D打印材料多为粉末或液体,通过控制3D打印设备的打印速度及打印层厚度,可打印出精度更高的零件胚体,通过简单的打磨,便可得到所需高精度零件,进而提高零件间的配合精度。

四、在新研飞机的试验验证阶段,为了试验某一结构或装配组件的性能或功能是否满足要求,需要生产几件试验件进行试验。一般新零件需要制造价格不菲的模具,若试验不通过,产品需要更改,则模具就需要返修或报废,造成极大浪费。应用3D打印技术后,三维电子模型通过3D打印设备,直接打印用于试验的产品。若试验件需更改,仅对三维电子模型更改即可,然后打印使用。由于不需要模具的生产或返修,节省了模具制造、返修成本,也提高了设计生产的效率,缩短了研制试验周期。

五、飞机结构设计选用的材料多为航空用材,性能优异,材料价格也高。对于制造同一个零件,传统的零件加工方式为减材加工,即通过去除原材料的方式得到所需零件的加工方式,材料的利用率较低。3D打印加工为增材制造,相较于减材加工方式,材料去除少,产生的边角料也少,大大降低了材料成本。

六、飞机产品交付时,需要按备件手册提供大量的备件。对于外场维护、保养等需要更换零件或者需要新零件用于修理而备件无库存时,需向零件生产厂家提交零件需求,再由生产厂家进行生产,然后运输到外场进行安装。若应用3D打印技术,零件的生产场地则更加灵活,仅需输入三维电子模型到3D打印设备中,使用要求的打印材料,在外场就可以生产所需零件,缩短了备件生产及转运周期,这对外场结构修理效率的提升,大有裨益。

尽管以上段落阐述了3D打印加工相比传统加工方式的优点,就目前来说,3D打印技术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

七、3D打印设备成本较高,目前不会像车床、铣床等零件加工设备一样大量购买,加工设备数量不足,影响零件的批量生产。

八、目前,航空结构产品主要使用铝合金、不锈钢、铜、钛、纤维复合材料及橡胶材料等,3D打印材料种类主要有工程塑料、光敏树脂、橡胶类材料、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等,两者使用材料种类的重合度一般,不能满足人们对结构设计使用材料的全部需求。

九、传统的加工装配方式通过胶接、铆接、焊接、螺接或二次固化等技术实现多材料的结合,而目前多材料3D混合打印技术的研究还不深入,不能满足结构设计的需要,需继续完善。

十、3D打印技术在航空工业上的应用时间相对较短,实际使用数据积累还不够,特别是一些关重件的试验数据积累不足,没有完成过全寿命实际使用的验证。

第四章结论

基于上文分析的3D打印技术在飞机结构设计上的优缺点可知,3D打印技术在航空产品中全面应用还有一段路要走,发展潜力巨大。目前,3D打印技术更适合一些小规模制造,尤其是高端的定制化产品,3D打印材料的进步程度,影响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高度。3D打印技术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航空领域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因此,加大3D打印技术类的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推广3D打印技术,开展3D打印新材料的研发,重视3D打印实物的使用数据积累,制定3D打印行业规范,这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走在3D打印技术领域前沿的基本要求,3D打印技术也必将取得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刘冬.基于3D打印技术的飞机结构设计思考.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2015.

[2]吴复尧邱美玲王斌.3D打印无人机的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2015

标签:;  ;  ;  

3D打印技术在飞机结构设计上的应用浅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