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正走近中国(论文文献综述)
徐杰[1](2019)在《关于建立中孟自由贸易区可行性分析 ——基于货物贸易视角》文中提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积极与沿线国家建立良好关系。孟加拉国既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是“中孟印缅经济走廊”的重要成员国之一,所以中国与孟加拉国在近期谋划建立自由贸易区也是预料之中的。从去年六月我国外交部长王毅与孟加拉外长阿里晤谈之后,双方便对建立两国自由贸易区达成共识并提出推进自由贸易区可行性研究。因此,本文将基于货物贸易视角对中国-孟加拉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笔者阅读整理了自由贸区理论的相关文献,设计了规范的研究框架。在分析中国-孟加拉国货物贸易现状时,笔者测算了两国世界贸易地位、对外贸易依存度、贸易潜力和巴拉萨指数,确定了两国正处于一个待升级的合作阶段。然后基于货物贸易视角对中国-孟加拉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来测算两国贸易的互补性,用引力模型理论分析两国相对交易效率和用局部均衡模型预测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后福利变化。结论表明:第一,两国贸易结构互补,具有不错的贸易基础。第二,孟加拉国相对交易效率偏低,导致将中孟两国贸易基础转化为实际贸易是有难度的,需要增加孟加拉国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经济特区的设立,通过这些手段来提高孟加拉国的相对交易效率。第三,两国如果建立自由贸易区,有了制度保障之后,两国整体净福利都会增加,然而中国作为大国在福利分配中会获得更多福利,这是自由贸易的必然结果,所以在建立自由贸易区过程中更需要注意两国福利分配的公平性。
张静[2](2017)在《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5月26日,莫迪宣誓就任印度联邦政府总理。在任内三年多的时间里,莫迪在外交方面投入了巨大热情,取得了丰硕成果。根据印度的外交理念与传统,莫迪政府基本采取了被印度战略界喻为“同心圆”的外交战略思想,将印度外交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的同心圆:第一层是印度的直接邻国即南亚地区国家,第二层是“扩展的邻居”,即印度直接邻国的外围国家,主要指穿越亚洲与印度洋的国家,第三层是指全球舞台,主要关注对大国与国际组织的外交。其中,本文将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同心圆定义为印度的大周边外交,也是莫迪上任后积极扩展印度影响力的地域。莫迪政府大力推行大周边外交政策符合印度崛起的逻辑。印度目前虽尚未成为全球性大国,但已成为最重要的地区大国,这也是新兴大国固有的发展道路。因此,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可视为印度实现“大国雄心”所必然采取的手段与途径。印度大周边外交具体政策虽然可能因国际环境和周边事态变化而发生相应调整,但外交思想和理念具有传承性和延续性,探寻大周边外交政策的根源,需追溯印度特定的历史、文化、宗教等因素。对印度大周边外交政策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理念按其产生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古代印度的遗产,其中广为流传并常被引用的是考底利耶的“曼荼罗体系”思想;二是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包括印度沿用至今的印度中心论与寇松的“斜坡理论”和“缓冲国理论”;三是印度独立后的周边外交理念,其中“潘尼迦海洋战略思想”主要关注于印度洋,而南亚版“门罗主义”和“古杰拉尔主义”的关注重点则在南亚。这些理念对于印度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形成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不尽相同,但它们却是印度外交思想的源头。除了印度的周边外交思想传统之外,具体到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其现实推动因素是不得不考量的重点之一。莫迪政府扩展大周边外交的现实推动因素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莫迪政府对印度终须实现大国雄心的战略定位以及莫迪个人层面希望将印度崛起打上个人印记的愿望。二是安全上的双重考量,即对于陆、海双向大周边的地缘政治考量这一传统安全领域,和主要关注恐怖主义、海盗威胁、全球气候问题、能源安全等的非传统安全领域。三是推动莫迪经济学的外向延伸,这方面的考量与印度经济结构及特点、莫迪政府的经济改革方向密切相关。四是大周边的软实力拓展,体现了软实力在印度整体外交中地位的提升,得益于印度软实力在大周边拥有的良好基础。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实践层面可分为五个方向:一是致力于追求地区霸权的南亚地区政策;二是重点在经济的“东向行动政策”;三是考虑到能源与印侨问题的“西联”政策;四是关注安全与意识形态领域的“大中亚”政策;五是拓展印度在更广阔空间经济与安全利益的南向政策。印度大周边外交的每一个方向都存在其独特的实施背景、核心利益关切、路径选择和具体效用评估,但不同方向在印度整体周边外交中的地位有所不同。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既有积极方面的影响与效果,也有消极方面的风险与挑战。政策积极的一面为:实现了国大党到印度人民党外交上的有机衔接、增加了印度的地区影响力、提升了印度的大国地位、优化了印度未来大国外交环境。而消极方面则体现为三个层面,即国际层面易受大国战略影响、地区层面的潜在风险与国家层面面临的挑战。无疑,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未来发展将继续坚持“莫迪风格”与既定大周边外交政策方略,大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的有机衔接将成为常态,并将根据国际和区域事态的发展不断优化。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政策对中印关系会造成一系列影响。在大周边视野下,印度对中国存在三重定位:地缘上的防范对象、经济上的合作伙伴和亚洲优势强权的竞争者。对此,印度在大周边范围内采取了应对措施,一是在双边问题上立场强硬,二是明确反对中国插足南亚地区,三是适度介入印太地区安全安排,四是在周边地区枢纽国家增加平衡中国的影响力,五是与日本强化合作以应对“一带一路”。鉴于印度在大周边视野下对中国的定位,中国对中印关系更应采取全局性视角,立足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个伙伴”,即国家层面“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区域层面“引领增长的合作伙伴”、体系层面“战略协作的全球伙伴”,采用符合现实并致力于中印关系长远发展的政策举措。
佟湾[3](2016)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体制下老中经贸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全球经济的不断融合,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区域经济的构建,其中一些国家开始通过构建自贸区来拓展区域经济,还有一些通过达成双边协定的方式来打造经济区域体。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消除国家之间贸易保护比例,而且还有助于资本及劳动力成本的优化,实现资源的配置优化,从而汇集该区域经济中的诸多国家。进入至上世纪90年代,中日韩与东盟代表国家开始积极推动全新的发展形式以促进东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正是在此需求基础之上,在进入新千年之后的2002年11月4日,东盟诸多国家和中国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并在2003年初开始启动了中国和东盟自贸区的谈判工作。当时预计能在2010年完成CAFTA即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构建。经过两年的发展,《货物贸易协议》正式实施,降税工作进入到深入发展阶段,这标志着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自贸区构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性,首先,从理论层面,当前与中国和老挝两个社会主义国家经贸合作研究相关的文献还比较少,而建立在CAFTA框架体系下的研究就更少。本文正是基于该框架体系下两个国家的合作研究,因此能够给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其次,从现实意义层面来看,由于本文的研究核心是基于CAFTA框架体系下中国和老挝之间的经贸合作探究,要知道CAFTA是中国至构建最早的自贸区,从中国自身的角度来看极为重视,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老挝则有着更好的沟通性,那么通过两个国家的合作努力就有助于形成在CAFTA框架下的合作样本。另外老挝近些年在先进社会主义制度支持下,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处于世界前列,自1989年老中关系正常化后,两国经贸来往日益密切。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实证等方法对以东盟自由贸易区为背景的老中经贸关系进行研究。论文的主要分为七个部分,首先通过绪论环节讲述了本文研究的主要背景,相关的文献综述内容以及对研究对象的定位;然后,对涉及老中两国经贸关系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涉及到的概念有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下的影响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和东盟诸多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历程,并对当前两个经济体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CAFTA的历史演化和框架进行了阐述,尤其是其主要内容及特性,同时对该系统的早期收获计划进行了阐述;随后对老挝和中国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进行了分析,优先阐述了老挝的总体情况,然后从不同历史时期来分析两个国家的经济往来,并在该章节的末尾阐述了老挝和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其中根据前文对老中关系的分析,重点阐述了两个国家的外贸情况,比如贸易的平衡度、进出口的状态及问题和主要结构等。首要阐述的是老中贸易产品的主要结构及互补特性。然后对这两个国家在该体系下的所处地位展开论述。接着对中国针对老挝的投资进行分析,因为相对于老挝而言,中国的经济水平较高,投资比重也较大。然后对中国和老挝以及其他一些的经济组织的合作情况进行阐述,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不断促进老中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以CAFTA框架体系为基础的情况下,老挝应该开展的怎样的经济合作战略,同时阐述了该模式能为老挝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及挑战,并对老挝在该环境下所产生的问题进行阐述了,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最后,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得出了CAFTA框架背景下的老中经贸进一步发展需要对现有的政策进行改革的结论。
李杨[4](2015)在《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发展。作为东亚地区建立时间最早的区域合作组织,东盟在推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东盟已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印度分别达成了自由贸易协定(FTA),已然成长为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中心。东盟对外签订的FTA各具特色,其中的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起步虽然晚于中国和日本,但是进展迅速,先于中国和日本完成了缔结自由贸易协定所必不可缺的协定文本的正式签署。2014年12月,在釜山举行的第二次韩国——东盟特别峰会上,《韩国——东盟面向未来特别声明》发表。该声明旨在进一步加强韩国与东盟各领域的联系与合作,并强调双方将积极利用和不断完善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机制,争取在2020年底前将双方贸易规模扩大至2000亿美元。同时,声明提出力争在2015年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一声明极大促进了韩国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使得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出新格局。由此可见,韩国高度重视同东盟发展经济合作关系。中国与东盟地理位置临近,在资源优势、劳动力、产业结构等诸多方面存在相似性,且都与韩国贸易互补性强。韩国与东盟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并利用《韩国——东盟面向未来特别声明》的契机不断加深经贸合作与互相依存度,必然对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关系产生冲击。同时,中韩自由贸易协定将于2015年上半年正式签署,韩国在拓宽东盟市场的同时,也逐步打开了中国市场。在此背景下,研究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了解其签署背景、具体内容,有利于更加全面地掌握韩国——东盟自贸区建立给中国带来的挑战;将其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了解韩国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角色定位,以期为中国的东亚FTA战略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建议。本文对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概述,系统阐述韩国——东盟FTA的整体情况。首先,简单介绍韩国——东盟FTA签署的背景,然后从启动、谈判与正式签署阶段依次梳理该协定签署的历程,最后再对韩国——东盟自贸区建立之后的实施效应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是对韩国——东盟《货物贸易协定》的解析,首先以文本分析的方法,着重介绍了货物贸易领域关税减让、原产地规则、非关税壁垒和贸易救济措施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再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将其与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协定》相关领域的规则进行比较,从而对韩国——东盟自贸区的货物贸易自由化水平进行分析。第三部分“韩国——东盟《服务贸易协定》解析”主要从适用范围、市场准入、国民待遇以及具体承诺等方面解读了韩国——东盟《服务贸易协定》的主要内容,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将其与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定》的相关规则进行比较,发现两个协定在文本设置、具体条款以及规则的规定上存在诸多相似之处。第四部分是对韩国——东盟《投资协定》的解析,主要介绍了适用范围、投资待遇、投资保护和投资争端解决方面的主要内容,再将其与中国——东盟《投资协定》进行比较分析。第五部分对韩国——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定》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在此基础上,从适用范围和争端解决程序两方面将其与中国——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定》进行比较,进而得出比较结论。第六部分“中国应对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策略”基于前文的文本分析与对比分析,发现韩国——东盟FTA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中国——东盟FTA,其缔结固然是出于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需要,但也存在不落后于中国,争夺在东亚区域合作进程中更大话语权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形势,尝试提出我国应对韩国——东盟FTA的对策。
刘雅丽[5](2014)在《中日与东盟贸易相互依存关系比较分析》文中提出近些年来,东盟经济在不断增长,实力在不断增强,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不断增大,并且在亚洲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自身利益的驱使,中国与日本都想与东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深入分析中国与东盟、日本与东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构建稳定和平的地区环境,并且,还利于中国开展睦邻友好的外交关系。就长期来看,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可以概况为:持续、健康、稳定,双方的经济关系越来越亲密,经贸交往也越来越密切,20世纪90年代初,掀开了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接触沟通。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在这次危机中,中国受到的冲击力较东盟其他国家小,此外,中国所树立的“负责任大国”的形象给东南亚国家的人民和政府留下了深刻印象。到21世纪后,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全面展开。2001年,中国和东盟举办了第五届领导人会议上,会上,双方达成了十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决议,提出建立东盟10+1经济合作框架,经过双方的共同的努力,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得以建立。自贸区的建立为双方开展贸易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双边贸易额剧增。1990年双边贸易额仅为74亿美元,为日本东盟贸易额的十分之一,到2009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首次超过了日本,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到2011年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额达到3022亿美元,日本和东盟的贸易额仅为2550亿美元。在这二十多年里,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增长了四十多倍,而日本和东盟的贸易额仅仅增长了四倍多,可见,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有更大的潜力。相比较而言,日本比中国更早地开始了与东盟的贸易。在东盟刚建立的时候,日本就与东盟的部分国家的经贸关系很密切,当时,美国和中国都正忙于处理国内事务,都无暇顾及与东盟发展经贸关系。这给日本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再加上日本具有雄厚的资金,优良的地域条件,这些都有利于日本扩大、巩固东盟市场。然而,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的优势受到内外部的挑战。二十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陷于停滞,此时的日本使出浑身解数来克服经济危机出现的问题,而对于在与东盟经贸合作中的优势地位已无力维持。同时,中国和美国都开始注重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发展,这也给日本带来一定的冲击。分析近十三年的数据可以发现,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相互依赖程度有了较大的提升,而日本与东盟的贸易相互依赖程度提升却很慢。对于亚洲经济合作的主导权,日本和东盟都想获取,而中国更为支持后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本文首先概述了中日与东盟发展贸易关系涉及的理论、相关的文献综述,其次分别分析了中日与东盟贸易关系的特点,然后利用贸易相互依赖度和贸易结合度来分析在东盟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发展过程中,中国与东盟的紧密程度是否相对上升,而日本是否相对下降,最后分析中国的优势以及为了使双方贸易更好发展的建议。
覃雪梅[6](2012)在《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动力、主力军和主要践行者,农民的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是新农村建设好坏的关键因素。如何在新时期做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农民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提高他们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参政意识和现代文明意识,不仅关系着整个农业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整个农村的稳定和和谐发展,而且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系着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乃至整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对农民思想政治素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梳理当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和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与对策,提高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当下需要认真加以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文章以推动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出发点,在广泛调查当前广西农民思想政治状况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梳理出存在的问题,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广西的特殊实际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开展和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与对策。论文由导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导论部分:即第1章,主要是对论文的选题理由与研究意义作简要的说明,对相关的概念进行解析,交待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正文部分:第2章至第9章。第2章介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概况。本章在回顾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的新农村建设概况和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伟大任务背景的基础上,分析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肯定目前广西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梳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指出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成败与好坏的关键,为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开展和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做铺垫。第3章对中国共产党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进行回顾,以史为线,以史为据,论从史出,分别对民主革命时期、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况进行了历史回顾,并对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进行总结,指出其对当前广西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第4章分析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指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坚强的保证,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为新农村培养“新型农民”创造条件,以明确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开展和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第5章分析当前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通过覆盖广西所有地级市共40个行政村农民抽样调查问卷和农村基层干部访谈调查的统计分析,了解当前广西农民思想政治状况,分析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梳理当前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为最后对策的提出提供最直接的依据。第6章分析广西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本章首先指出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广西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其次指出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是弘扬广西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及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广西农村大众化的需要,最后指出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广西农村社会发展新形势的呼唤。第7章对广西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进行分析。本章对广西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经济条件、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方法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为探索切合广西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与对策提供依据。第8章提出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本章从宏观的角度提出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为现实依据,坚持五项基本原则不动摇,处理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各项建设的关系。第9章提出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对策。包括优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优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效运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建立健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等。结束语部分:对新时期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展望。文章旨在通过对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方面填补我国学术界对民族地区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开展系统研究的空白,丰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我国民族地区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另一方面把广西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任务联系起来,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开展和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与对策,以推进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广西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广西农村的大众化。
刘盈[7](2011)在《21世纪初中国与老挝经济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初中国与老挝经济关系研究》,从中国和老挝之间的国际贸易额、中国对老挝的国际直接投资额和国际援助额三个指标出发,运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公共产品”、“国际制度”、“经济与政治的关系”等对三个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考察了21世纪初的中国和老挝的经济关系及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文章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分析了中国和老挝经济关系在过去十年里不断推进的背景、中老经济关系不断推进的意义。文章认为,1961年以来中国和老挝政治关系的不断推进、1961年以来中老两国经济往来奠定的基础是两国经济在21世纪初不断推进的背景和原因;中老经济关系的发展和推进对老挝、中国、中老关系都非常重要,此外,其对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也至关重要。第二章通过对中国老挝之间在过去10年里国际贸易额、中国对老挝国际直接投资、国际援助额的统计分析了中国和老挝经济往来不断加强的原因,并对中国云南与老挝之间的经济关系作了特别的研究和分析。文章认为中国和老挝经济合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是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两国经济互补性比较强、两国政治关系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地区和次地区国际制度的变迁、两国沿边省份作为次国家政府积极参与经济合作和两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利的政策。第三章在第二章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阐释了中国和老挝经济关系呈现的特点和继续推进面临的挑战,不仅从总体上概述了中国和老挝经济关系的总体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也分别对中国和老挝之间国际贸易、中国对老挝的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援助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文章第四章分别从中国的视角、老挝的视角和中老两国加强互动的视角出发,对中国和老挝经济关系的前景和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国和老挝之间的经济关系进行了思考。
孔秋丽[8](2011)在《CAFTA贸易增长的地区差异研究 ——基于中国不同地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在关税优惠、通关便利等因素的推动下,我国不同地区与东盟贸易一片繁荣各具特色。我国西南地区、华南地区据其接近东盟的地理优势,在自由贸易区启动初期贸易高速增长的同时,面临着与东盟产业竞争激烈的瓶颈;华东地区与东盟贸易虽表现出强势增长势头,但自由贸易区相关优惠政策未能得到有效体现,自由贸易协定利用率仅有10%;华北地区受惠于“早期收获计划”,其与东盟贸易的增长主要体现在华北地区与东盟国家具有互补性的农产品贸易上;西北地区与东盟国家贸易基数小,自由贸易区建设对其与东盟贸易影响绝对量虽不明显,但相对其他地区贸易增长率排名居中。国内,我国不同地区存在较强的地方保护和经济割据,在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有相对独立性,本文以我国相对独立的31省(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其分别与东盟贸易的增长率为因变量,各省(市)的GDP、人均GDP、与东盟第一产业互补性及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以关税递减表示)为自变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地区与东盟贸易增长是非均衡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明显影响着我国不同地区与东盟贸易非均衡增长的现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在很多方面影响到我国不同地区与东盟贸易的非均衡现状:首先,我国幅员辽阔,距离东盟国家近的地区与其贸易的交易成本较低,所以受自由贸易区建设影响与东盟进行贸易增长较快;其次,我国不同地区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产业选择发展不同。自由贸易区建成之后,与东盟国家互补性较强的地区与东盟贸易的增长快,竞争性较强的地区贸易增长不明显,甚至受到损失;最后,我国部分地区对东盟市场关注较多且信息流动畅通,其能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内各项优惠政策,因此受自由贸易区建设贸易增长明显加快。面对由自由贸易区导致的我国不同地区外贸增长非均衡的现状,我国在今后的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中尤其应注意地区协调发展方面,本文分别从宏微观方面提出几点建议:宏观方面强调政府应协调地区利益分配,广泛开展区域合作;微观方面建议政府应支持企业充分利用贸易协定,降低企业外贸交易成本,指导企业进行产业调整以实现与东盟产业的对接互补。
王勇[9](2011)在《东亚共同体建构中的“美国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东亚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东亚国家基于保护本国及地区利益的要求日益增强,东亚共同体的提出与建构反映了东亚国家的强烈愿望。美国作为特殊的域外国家,它的利益判定、角色认定、行为方式、政策选择都深刻影响东亚共同体的进程。东亚地区的特殊结构则构成了美国因素与东亚共同体相互影响、相互建构的政治环境。本文从分析美国因素与东亚地区结构的双向建构入手,以美国的东亚一体化的政策理念、东亚共同体的观念认知、东亚共同体的战略应对为逻辑主线,在认知——政策——战略层层递进的内在逻辑关系中,考察美国对于东亚共同体建构的影响,将这种影响因素放大到美国与东亚关系的框架中,则窥探出二者关系的调整与变革,一方面,美国东亚的治理模式正发生微妙的变化;另一方面,东亚国家对地区主动塑造的能力不断增强,传统的冲击—反应模式正在发生改变。
韦文武[10](2011)在《冷战后中国对东盟文化外交研究》文中指出国际文化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随着冷战的结束,文化更加突显其在国际关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加关注发展国家间的文化关系。文化外交在冷战后成为许多国家重要的外交内容,是继政治外交、军事外交和经济外交之外的“第四极”,并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新世纪以来,我国将文化外交提升到新的高度,使之成为我国外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冷战时期的相对低落,中国同东盟组织的关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迎来新的发展,并在新世纪之初发展迅速。这段时期,双方更加关注经济合作、地区安全方面的问题,文化交流合作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开展文化交流合作有天然的优势,为双方开展文化交流合作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文章本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建立论文的构架。中国对东盟的文化外交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树立国家在该地区的良好形象,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扩大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促进中国与东盟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文章对中国在东南亚的“孔子学院”、旅游合作、传媒合作、教育交流合作等文化外交实践进行分析,旨在探析中国对其文化外交存在的不足及障碍性因素。本文认为,中国对东盟的文化外交尚存在许多不足,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要抓住双方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契机,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合作;制定符合实际的文化外交战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创造民族文化品牌,提升文化产业在文化外交中的贡献率;重视中国对东盟文化外交的理论研究,为文化外交实践提供智力支持。东盟对中国的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双方关系影响着中国走向世界、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战略。虽然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外交实践已经较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其中的不足,尤其是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该地区文化外交上的差距。在国内,中国对东盟文化外交研究尚不多,本文希望能做一些浅显的探索,弥补在该领域的空缺。
二、东盟自由贸易区正走近中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盟自由贸易区正走近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建立中孟自由贸易区可行性分析 ——基于货物贸易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概述 |
第二章 自由贸易区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 |
2.1 自由贸易区基础理论 |
2.2 自由贸易区研究方法 |
2.3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中国与孟加拉国贸易现状研究 |
3.1 宏观贸易状况分析 |
3.2 中国和孟加拉国贸易关系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货物贸易视角下的自由贸易区可行性研究 |
4.1 要素禀赋可行性分析 |
4.2 交易效率可行性分析 |
4.3 制度安排可行性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孟加拉国自由贸易区问题及建议 |
5.1 中国-孟加拉国自由贸区可能存在的问题 |
5.2 中国-孟加拉国自由贸区政策建议 |
第六章 总结以及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历史遗产:印度周边外交思想传统 |
1.1 古代印度的遗产:考底利耶的“曼荼罗体系”思想 |
1.1.1 “曼荼罗”理论 |
1.1.2 “曼荼罗”理论在现代印度的运用 |
1.2 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寇松主义” |
1.2.1 印度中心论 |
1.2.2 “斜坡理论”与“缓冲国理论” |
1.2.3 “寇松主义”在当代——“新寇松主义” |
1.3 独立后的周边外交理念 |
1.3.1 独立后的“潘尼迦海洋战略思想” |
1.3.2 南亚版“门罗主义” |
1.3.3 “古杰拉尔主义” |
第二章 现实动力:印度扩展大周边外交的现实推动因素 |
2.1 莫迪政府对印度的战略定位:大国的雄心 |
2.1.1 “有声有色的大国”战略定位的继承 |
2.1.2 大周边为印度大国追求提供战略支撑 |
2.1.3 为印度大国的崛起打上莫迪的印记 |
2.2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安全追求:双重的保障 |
2.2.1 大周边的传统安全 |
2.2.2 大周边的非传统安全 |
2.3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经济推动:莫迪经济学的外向延伸 |
2.3.1 印度经济结构及特点 |
2.3.2 莫迪政府的经济改革方向 |
2.3.3 大周边地区对于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
2.4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软实力拓展 |
2.4.1 印度软实力的内涵 |
2.4.2 软实力在印度整体外交政策中地位的演变 |
2.4.3 印度软实力在大周边地区的运用 |
第三章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具体实施 |
3.1 南亚——追求地区霸权 |
3.1.1 实施背景——“印度中心论” |
3.1.2 核心利益关切 |
3.1.3 路径选择 |
3.1.4 效用评估 |
3.2 东向——“东向行动政策” |
3.2.1 实施背景——“东向政策”的深化 |
3.2.2 核心利益关切 |
3.2.3 路径选择 |
3.2.4 效用评估 |
3.3 西向——“西联”政策 |
3.3.1 实施背景——中东地区形势及印度政策传统 |
3.3.2 核心利益关切 |
3.3.3 路径选择 |
3.3.4 效用评估 |
3.4 北向——莫迪政府“大中亚”政策 |
3.4.1 实施背景——“大中亚”地区形势与印度政策传统 |
3.4.2 核心利益关切 |
3.4.3 路径选择 |
3.4.4 效用评估 |
3.5 南向——莫迪政府东南非洲与西南印度洋地区政策 |
3.5.1 实施背景——南向地区形势与印度政策传统 |
3.5.2 核心利益关切 |
3.5.3 路径选择 |
3.5.4 效用评估 |
第四章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评估 |
4.1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影响与效果 |
4.1.1 实现了国大党到印度人民党外交上的有机衔接 |
4.1.2 提升了印度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 |
4.1.3 优化了印度未来大国外交环境 |
4.2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
4.2.1 体系层面易受大国战略影响 |
4.2.2 地区层面潜在风险 |
4.2.3 印度国家层面面临挑战 |
4.3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 |
4.3.1 坚持“莫迪风格”与既定大周边外交政策方略 |
4.3.2 大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的有机衔接将成为常态 |
4.3.3 大周边外交政策将根据国际和区域事态的发展不断优化 |
第五章 印度大周边视野下的中国及中国对策思考 |
5.1 印度大周边视野下的中国 |
5.1.1 地缘上的防范对象 |
5.1.2 经济上的合作伙伴 |
5.1.3 亚洲优势强权的竞争者 |
5.2 印度在大周边范围内应对中国的举措 |
5.2.1 在双边历史问题上立场强硬 |
5.2.2 明确反对中国插足南亚地区 |
5.2.3 适度介入印太地区安全安排 |
5.2.4 在周边枢纽国家增加平衡中国的影响力 |
5.2.5 与日本强化合作应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
5.3 中国对印度战略评估与对策思考 |
5.3.1 中国对印度的战略定位 |
5.3.2 关于中国对中印关系的对策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体制下老中经贸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可能创新和不足 |
(一) 可能创新 |
(二) 不足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概念 |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理论分析 |
(一) 关税同盟理论 |
(二) 共同市场理论 |
(三) 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 |
(四) 公共选择理论 |
三、经济全球一体化所带来的影响 |
(一) 促进国际化的资源配置的优化 |
(二)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机会 |
(三) 惠及于经济体发达的国家 |
第三章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发展演化 |
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简介 |
(一) 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的背景 |
(二) 东盟自由贸易区在经济层面的目标 |
(三) 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规划 |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
(一)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的背景 |
(二)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史 |
(三)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意义 |
(四) 中国与东盟经贸结构特点 |
三、“早期收获”计划协议 |
第四章 老挝与中国经贸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 |
一、老挝概述 |
(一) 老挝发展历史 |
(二) 老挝自然环境 |
(三) 老挝政治制度 |
二、老挝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一) 老挝的主要产业结构特点分析 |
(二) 老挝当前FDI流入情况分析 |
(三) 老挝旅游文化发展状况分析 |
三、老中两国经易关系的历史演化 |
(一) 古代时期的发展 |
(二) 近现代时期两国的经济关系 |
(三) 当代老中经贸关系 |
四、进入新世纪后老中两国的经济合作关系 |
(一) 老中两国之间的经贸协议 |
(二) 老中两国的经济贸易 |
(三) 老挝来自中国的投资情况 |
第五章 CAFTA构建对老中贸易及老挝经济增长的影响 |
一、老中两国在CAFTA合作框架下发展经济合作的优势 |
二、老中两国贸易现状分析 |
(一) 老挝对世界进出口现状分析 |
(二) 老挝从中国进出口现状分析 |
三、老中贸易与老挝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
(一) 单位根检验 |
(二) 协整分析 |
(三) 兰杰果关系检验 |
(四) CAFTA合作框架对老中加强经济合作的促进作用 |
四、老挝和中国经贸合作关系的特点 |
(一) 老中两国经贸所在对方的地位分析 |
(二) 老中经济合作紧密度日益提升 |
第六章 老中双边经贸发展SWOT分析 |
一、老中双边经贸发展的优势(strengths) |
(一) 两国执政党关系紧密 |
(二) 文化传统和社会意义逐渐一致 |
(三) 老中经济互补性显着 |
(四) 地缘优势 |
二、老中经贸发展劣势分析(weaknesses) |
(一) 老中两国经贸结构不够科学 |
(二) 老挝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及相关法律法规 |
(三) 老中经贸结构平衡度差且单一性显着 |
(四) 中企对于老挝的投资环境认知度不高 |
(五) 中国在老挝投资结构不够科学 |
(六) 物流运输成本大 |
(七) 两国经贸规范度不高 |
(八) 老中两国在金融保险领域合作显着落后 |
(九) 中企在老挝的投资质量很难保证 |
(十) 文化显着差异而且人才相对贫乏 |
三、老中经贸发展的机遇分析(opportunity) |
(一) CAFTA良好的制度平台 |
(二) 加入WTO之后的老挝使老中同处WTO框架体系 |
四、老中经贸发展存在的威胁分析(threats) |
(一) 中国—东盟自贸区对经贸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
(二) 加入WTO带来的挑战 |
第七章 进一步深化CAFTA合作体制下老中经贸关系的政策建议 |
一、充分发挥老中双边经贸发展的优势 |
(一) 提升老中两国的政治交流深度 |
(二) 注重文化层面交流合作,夯实合作基础 |
(三) 加强老中双方经贸互补性的合作 |
(四) 进一步发挥地缘优势,把老挝建成CAFTA的交通贸易中心 |
二、利用发展机遇克服老中经贸中的劣势 |
(一) 加快两国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调整 |
(二) 注重基础设建设优化投资环境 |
(三) 对老挝经济法规加以完善 |
(四) 形成进出口相对平衡的商品流通结构 |
(六)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运输枢纽 |
(七) 规范市场竞争完善市场体系 |
(八) 以积极审慎原则开展金融领域的合作 |
(九) 注重提高商品质量 |
(十) 加强交流合作,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 |
三、充分利用老中经贸发展的机会 |
(一) 注重区域贸易自由化发展,积极创设老挝自由贸易区 |
(二) 大力发展FDI,规避非关税壁垒 |
(三) 提高利用外资效率 |
(四) 注重在农、林以及信息和服务领域吸引外资 |
四、对于老中双边经贸的挑战要积极应对 |
(一) 通过不断完善和调整对外开放政策增强自身国际竞争力 |
(二) 要活学活用WTO以及CAFTA中的规则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4)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概述 |
(一)协定缔结的背景 |
(二)协定签署的进程 |
(三)协定的实施效应 |
二、韩国——东盟《货物贸易协定》解析 |
(一)主要内容 |
(二)与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协定》的比较 |
(三)评析 |
三、韩国——东盟《服务贸易协定》解析 |
(一)主要内容 |
(二)与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定》的比较 |
(三)评析 |
四、韩国——东盟《投资协定》解析 |
(一)主要内容 |
(二)与中国——东盟《投资协定》的比较 |
(三)评析 |
五、韩国——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定》解析 |
(一)主要内容 |
(二)与中国——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定》的比较 |
(三)评析 |
六、中国应对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策略 |
(一)积极推进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 |
(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外贸核心竞争力 |
(三)深度一体化完善我国的自由贸易协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日与东盟贸易相互依存关系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三节 本文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中国与东盟相互依赖性的文献综述 |
第二节 关于日本与东盟贸易关系的文献综述 |
第三节 关于贸易依赖性的文献综述 |
第三章 相关的贸易理论框架 |
第四章 中日与东盟的贸易关系 |
第一节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回顾 |
第二节 日本与东盟的贸易关系回顾 |
第三节 中日与东盟贸易的比较 |
第五章 中日与东盟贸易相互依赖关系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相互依赖度的分析 |
1.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相互依赖度 |
2.日本与东盟的贸易相互依赖度分析 |
3.中日与东盟相互贸易依赖度的比较 |
第二节 中日与东盟的贸易相互依赖结构分析 |
1.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结构 |
2.日本与东盟国家的贸易相互依赖度分析 |
3.中日与东盟贸易结合度的比较分析 |
第六章 比较中日和东盟贸易状况后提出的建议 |
1. 在稳定双方已经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同时,提出新理念 |
2. 妥善处理好双方之间的矛盾 |
3. 协调中国与东盟在台湾问题上的矛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6)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
1.2.2 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 |
1.2.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1.2.4 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1.3 概念的界定 |
1.3.1 新农村建设 |
1.3.2 农民 |
1.3.3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1.4 研究内容与文章框架 |
1.5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况 |
2.1 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2.1.1 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2.1.2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2.1.3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开展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2.2 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况 |
2.2.1 任务的提出 |
2.2.2 取得的成绩 |
2.2.3 存在的问题 |
2.3 当前广西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
2.3.1 政策与措施 |
2.3.2 取得的成效 |
2.3.3 广西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典型 |
2.4 当前广西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
2.4.1 新农村建设主体“缺位”问题 |
2.4.2 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存在偏差问题 |
2.4.3 农民思想政治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问题 |
2.4.4 经费不足问题 |
2.4.5 新农村建设缺乏科学规划问题 |
2.4.6 以城带乡难问题 |
2.4.7 农民持续增收难问题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回顾与经验启示 |
3.1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回顾 |
3.1.1 大革命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3.1.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3.1.3 抗日战争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3.1.4 解放战争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3.2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回顾 |
3.2.1 根据农民状况开展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
3.2.2 围绕土地改革、镇反运动开展阶级观念教育 |
3.2.3 围绕抗美援朝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
3.2.4 围绕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3.3 社会主义曲折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回顾 |
3.3.1 “大跃进”运动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3.3.2 三年困难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3.3.3 “四清”运动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3.3.4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3.4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3.4.1 拨乱反正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3.4.2 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3.4.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3.4.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3.5 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现实启示 |
3.5.1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农民 |
3.5.2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 |
3.5.3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 |
3.5.4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
3.5.5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 |
3.5.6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依据任务和环境变化创新工作方法 |
第4章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
4.1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坚强的保证 |
4.1.1 保证新农村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
4.1.2 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4.1.3 为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营造稳定、良好的社会环境 |
4.2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为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
4.2.1 夯实农民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保障农村政治稳定 |
4.2.2 提高农民政治认知,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发展 |
4.2.3 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与政治觉悟,引导农民的政治行为 |
4.2.4 帮助农民树立法制观念,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
4.3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
4.3.1 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保证 |
4.3.2 促进新农村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
4.3.3 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提供重要条件 |
4.4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为新农村培养“新型农民”创造条件 |
4.4.1 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
4.4.2 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律素质 |
4.4.3 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
4.4.4 有益于提高农民的心理素质 |
第5章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
5.1 当前广西农民思想政治状况调查 |
5.1.1 问卷的设计与数据的处理 |
5.1.2 样本的基本信息 |
5.1.3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状况总体调查分析 |
5.1.4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状况的比较分析 |
5.1.5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状况的多元回归分析 |
5.1.6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结论 |
5.2 当前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
5.2.1 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淡化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 |
5.2.2 宣传工作不到位弱化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
5.2.3 教育主体缺乏导致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力量薄弱 |
5.2.4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缺失削弱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
5.2.5 忽视农民群体的差异性导致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 |
5.3 当前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 |
5.3.1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任务落实不到位 |
5.3.2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 |
5.3.3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落后 |
5.3.4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不高 |
5.3.5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不健全 |
第6章 广西新农村建设时期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
6.1 推进广西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6.1.1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广西新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
6.1.2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广西农民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的必要途径 |
6.1.3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完善广西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方式 |
6.1.4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广西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
6.2 弘扬广西精神、推进广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需要 |
6.2.1 弘扬广西精神的需要 |
6.2.2 推进广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需要 |
6.3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广西农村大众化的需要 |
6.3.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广西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 |
6.3.2 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广西农村大众化的前提 |
6.3.3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 |
6.4 广西农村社会发展新形势的呼唤 |
6.4.1 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呼唤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6.4.2 农民阶层分化呼唤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6.4.3 农村环境复杂化呼唤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第7章 广西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
7.1 广西历史文化背景的特殊性 |
7.1.1 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与共生态势 |
7.1.2 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
7.1.3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考虑广西历史文化背景的特殊性 |
7.2 广西社会经济环境的特殊性 |
7.2.1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广西带来发展的契机 |
7.2.2 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区位优势突显 |
7.2.3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启动加快广西与周边省区的合作、协调与发展 |
7.2.4 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与开发加快了广西发展的步伐 |
7.2.5 特殊的经济条件给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 |
7.3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的特殊性 |
7.3.1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特殊性 |
7.3.2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特殊性 |
7.4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特殊性 |
7.4.1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特殊性 |
7.4.2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殊性 |
第8章 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 |
8.1 以马克思主义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指导 |
8.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 |
8.1.2 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 |
8.2 以新农村建设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为现实依据 |
8.2.1 新农村建设的综合性要求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有全面性 |
8.2.2 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要求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有组织性 |
8.2.3 新农村建设的艰巨性要求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有创新性 |
8.2.4 新农村建设农民的主体性要求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农民为本 |
8.3 坚持五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
8.3.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则 |
8.3.2 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 |
8.3.3 坚持“以农民为本”的原则 |
8.3.4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
8.3.5 坚持有利于广西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原则 |
8.4 处理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各项建设的关系 |
8.4.1 处理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关系 |
8.4.2 处理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系 |
8.4.3 处理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关系 |
8.4.4 处理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系 |
第9章 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对策 |
9.1 以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切入点,优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 |
9.1.1 加强党的领导 |
9.1.2 各级党政群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
9.1.3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 |
9.1.4 加强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程管理和调控 |
9.2 以培养新型农民为目标,优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9.2.1 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
9.2.2 注重民族团结教育 |
9.2.3 加强民主法制教育 |
9.2.4 重视科学文化知识教育 |
9.3 以提高实效性为目的,创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9.3.1 创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
9.3.2 创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思路 |
9.4 以新农村文化建设为契机,综合开发运用各种载体 |
9.4.1 积极创造活动载体 |
9.4.2 有效利用管理载体 |
9.4.3 充分运用文化载体 |
9.4.4 大力发展大众传媒载体 |
9.4.5 有效运用网络载体 |
9.5 以新农村制度建设为着力点,完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
9.5.1 不断完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领导机制 |
9.5.2 建立健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 |
9.5.3 建立健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预警机制 |
9.5.4 建立健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检验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21世纪初中国与老挝经济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
(一) 研究问题 |
(二) 选题意义 |
(三) 研究方法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 |
(一) 中国-老挝经济关系 |
(二) 国际政治经济学 |
(三) 相互依存 |
(四) 国际公共产品和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 |
第一章 中老经济关系的背景和意义 |
第一节 中国和老挝经济关系的背景 |
一、1961年以来中老政治关系的正常化和不断推进 |
二、1961年以来中老经济关系的发展 |
第二节 中国与老挝发展经济关系的意义 |
一、中老经济合作对老挝的意义 |
二、中老经济合作对中国的意义 |
三、中老经济合作对中老两国关系的意义 |
四、中老经济合作的地区意义 |
第二章 21世纪初的中老经济关系 |
第一节 中国与老挝的贸易状况 |
一、中国与老挝的国际贸易发展现状 |
二、中国与老挝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 |
第二节 中国对老挝的投资状况 |
一、中国对老挝的投资现状 |
二、中国对老挝投资的行业、主体和投资方式 |
第三节 中国对老挝的援助状况 |
第四节 中国云南省与老挝的经济合作状况 |
一、云南省与老挝参与的区域合作 |
二、云南省与老挝的贸易状况 |
三、云南省对老挝的投资状况 |
第五节 21世纪初中老经济合作不断推进的原因 |
一、中老两国经济的互补性比较强 |
二、中老政治关系的推进和深化 |
三、地区和次地区国际制度的变迁 |
四、次国家政府的积极参与有力推动了中老经济合作 |
五、中老有利的政策助推两国经济合作 |
第三章 21世纪初中老经济关系的特点及其面临的问题 |
第一节 中老经济关系的特点 |
一、中老经济关系的总体特点 |
二、中老双边贸易往来的特点 |
三、中国对与老挝投资的特点 |
四、中国对老挝援助的特点 |
第二节 中老经济关系面临的问题 |
一、中老经济关系的总体问题 |
二、中老国际贸易面临的问题 |
三、中国对老挝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
四、中国对老挝援助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进一步推进中老经济关系的几点思考 |
第一节 中国角度的思考 |
一、加大对老挝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援助力度以平衡两国贸易差额 |
二、从塑造国家形象高度出发加强与老挝的经济关系 |
三、加强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利用 |
第二节 老挝角度的思考 |
一、发挥资源优势,减少与中国的贸易赤字 |
二、加强人才的培养 |
三、加强国内基础设施的建设 |
第三节 中老两国加强互动 |
一、继续重视边境贸易在两国经济关系中的作用 |
二、重视对现有合作机制的利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CAFTA贸易增长的地区差异研究 ——基于中国不同地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效应的研究 |
1.2.2 EU、NAFTA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内部地区差距的研究 |
1.2.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对我国的影响研究 |
1.3 论文结构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2. 中国、中国不同地区与东盟贸易现状 |
2.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促进双边总体贸易增长 |
2.1.1 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增长现状 |
2.1.2 实证验证CAFTA显着促进中国不同地区与东盟贸易增长 |
2.2 单边中国不同地内与东盟贸易增长现状 |
2.2.1 我国西南地区与东盟贸易现状 |
2.2.2 我国华东地区与东盟贸易现状 |
2.2.3 我国华南、华中地区与东盟贸易现状 |
2.2.4 我国华北、东北地区与东盟贸易现状 |
2.2.5 我国西北地区与东盟贸易现状 |
2.3 中国不同地区与东盟贸易增长非均衡的简单说明 |
3. 中国不同地区外贸(与东盟)增长非均衡的实证分析 |
3.1 模型假设 |
3.2 模型框架 |
3.3 数据来源 |
3.4 结果分析 |
4. 中国不同地区外贸非均衡与自由贸易区有关的几点原因 |
4.1 地理位置不同使我国不同地区与东盟贸易增长存在差异 |
4.2 产业竞争度不同使我国不同地区与东盟贸易增长存在差异 |
4.3 不同程度利用自由贸易区优惠政策使贸易增长存在差异 |
5. 自由贸易区使我国不同地区外贸非均衡增长的应对策略 |
5.1 宏观层面建议 |
5.1.1 政府协调地区利益分配 |
5.1.2 政府应广泛开展区域合作 |
5.2 微观层面建议 |
5.2.1 企业充分利用贸易协定 |
5.2.2 企业降低外贸交易成本 |
5.2.3 企业调整内部产业结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东亚共同体建构中的“美国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目的与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结构与框架 |
四、研究方法与重点 |
(一) 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 论文的研究重点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共同体”的概念 |
(二) “东亚”的时空界定 |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 可能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美国因素”与东亚结构:建构与重构 |
一、“美国因素”的分析与界定 |
(一) 美国因素的形成与变迁 |
(二) 美国因素的构成与层次 |
(三) 美国因素的效能与影响 |
二、东亚地区结构的现状与特性 |
(一) 东亚地区结构的形成与演变 |
(二) 东亚地区的权力结构与特性 |
三、“美国因素”与东亚地区结构的双向建构 |
(一) 美国与东亚国家的关系 |
(二) 东亚国家主动性的塑造 |
(三) 美国与东亚国家的互动 |
第二章 美国与地区一体化:政策与理念 |
一、美国的美洲一体化战略 |
(一) 美国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政策安排 |
(二) 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设想 |
二、美国的欧洲一体化政策 |
(一) 美国欧洲一体化政策的演变 |
(二) 美国欧洲一体化政策的分析 |
三、美国与东亚一体化 |
四、美国对地区一体化的评判标准 |
(一) 是否有利于经济利益的获得 |
(二) 是否有利于霸权的维持 |
(三) 是否有利于地区秩序的治理 |
第三章 美国对东亚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与认知 |
一、东亚共同体的提出与基本构想 |
(一) 新地区主义的兴起 |
(二) 地区主义的发展与东亚共同体的提出 |
二、东亚共同体的建构基础与政策理念 |
三、美国对东亚共同体态度的变迁 |
(一) 反对阶段 |
(二) 观望阶段 |
(三) 有选择参与阶段 |
四、美国对东亚共同体的影响 |
(一) 美国因素影响共同体的方式与途径 |
(二) 美国影响共同体的局限性 |
第四章 美国对东亚共同体的应对:战略与策略 |
一、双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混合战略 |
二、多层次结构的塑造战略 |
三、钳制与牵引的两面战略 |
第五章 美国因素与东亚共同体的未来:前景与展望 |
一、未来美国因素的持续变化 |
二、未来东亚国家的战略应对与共同体的路径选择 |
(一) 不同国家视角的东亚共同体建构 |
(二)东亚共同体路建构的困境分析 |
(三) 东亚共同体的路径选择 |
三、未来美国与东亚关系探析 |
(一) 东亚治理模式转变的动因分析 |
(二) 对于东亚安全治理模式的探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研究成果 |
作者简历 |
后记 |
(10)冷战后中国对东盟文化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研究的意义 |
(二) 学术研究现状 |
(三) 论文创新之处及难点 |
(四) 论文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化外交概述 |
(一) 什么是文化外交 |
(二) 文化外交的发展 |
(三) 文化外交的功能 |
第二章 冷战后中国对东盟文化外交的实践 |
(一) 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孔子学院 |
(二) 中国—东盟广播电视媒体合作 |
(三) 中国—东盟旅游合作 |
(四) 中国—东盟教育合作 |
第三章 中国对东盟文化外交的积极影响 |
(一) 国内方面 |
(二) 东南亚地区方面 |
第四章 中国对东盟文化外交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
(一) 对东盟国家文化外交不均衡发展 |
(二) 对东盟国家文化外交对象重点不突出 |
(三) 非政府组织对文化外交的贡献有待提高 |
(四) 缺乏代表性的文化品牌,文化产业竞争力不足 |
(五) 中国对东盟文化外交相关理论研究不足 |
第五章 中国对东盟文化外交的几点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东盟自由贸易区正走近中国(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建立中孟自由贸易区可行性分析 ——基于货物贸易视角[D]. 徐杰. 东华大学, 2019(03)
- [2]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D]. 张静.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体制下老中经贸关系研究[D]. 佟湾. 安徽大学, 2016(08)
- [4]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研究[D]. 李杨. 西南政法大学, 2015(09)
- [5]中日与东盟贸易相互依存关系比较分析[D]. 刘雅丽. 吉林财经大学, 2014(03)
- [6]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覃雪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4)
- [7]21世纪初中国与老挝经济关系研究[D]. 刘盈. 云南大学, 2011(04)
- [8]CAFTA贸易增长的地区差异研究 ——基于中国不同地区[D]. 孔秋丽. 兰州商学院, 2011(05)
- [9]东亚共同体建构中的“美国因素”研究[D]. 王勇. 吉林大学, 2011(08)
- [10]冷战后中国对东盟文化外交研究[D]. 韦文武.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1)
标签:自由贸易区论文; 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