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弱势大学生的就业研究

我国弱势大学生的就业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大学的扩招,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人才市场的竞争空前激烈,就业形势异常严峻,那么对于这其中的弱势大学生而言,他们因为自身或其他种种原因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这种劣势又使他们遭遇社会上或明或暗的漠视和歧视,使他们的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弱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如果得不到切实的解决,那么对于社会的和谐,家庭的稳定,高校的发展以及弱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都会产生很多不利影响。本文从弱势大学生的相关概念研究入手,将弱势大学生分别从家庭经济、生理、心理、学业、专业、性别六个方面分为六种类型。为了更好地了解弱势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本文结合问卷调查,对每种类型的弱势大学生的就业困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归纳出他们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焦虑烦躁、自卑加剧、愤世嫉俗、抑郁冷漠四种主要的不良心理。接着主要从家庭、学校、弱势学生自身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四个方面,对弱势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剖析。最后指出解决弱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高校的相应改革。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到作用,最重要的是弱势大学生也要努力实现自我转化,针对自身的弱势进行相应的提高和转变,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迎接就业挑战。本文从政策支持、就业服务、社会援助、弱势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自我转化五个方面提出具体解决弱势大学生就业的对策,这对政府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高校改变人才培养目标及完善就业指导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相关实践经验
  •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分类
  • 2.1 弱势群体的基本内涵
  • 2.2 弱势大学生的概念界定
  • 2.3 弱势大学生的主要类型
  • 2.3.1 经济型的弱势学生
  • 2.3.2 生理型的弱势学生
  • 2.3.3 心理型的弱势学生
  • 2.3.4 学业型的弱势学生
  • 2.3.5 学校专业型的弱势学生
  • 2.3.6 女大学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弱势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心理分析
  • 3.1 弱势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 3.1.1 经济型弱势学生的就业现状
  • 3.1.2 生理型弱势学生的就业现状
  • 3.1.3 心理型弱势学生的就业现状
  • 3.1.4 学业型弱势学生的就业现状
  • 3.1.5 学校专业型弱势学生的就业现状
  • 3.1.6 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 3.2 弱势大学生在就业中的心理分析
  • 3.2.1 焦虑急躁心理
  • 3.2.2 自卑心理
  • 3.2.3 愤世嫉俗心理
  • 3.2.4 抑郁冷漠心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弱势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 4.1 家庭环境因素
  • 4.1.1 家庭结构残缺
  • 4.1.2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 4.1.3 家庭气氛过于紧张
  • 4.1.4 家庭经济贫困
  • 4.2 学校背景因素
  • 4.2.1 高校扩招
  • 4.2.2 教学方式和专业设置的不合理
  • 4.2.3 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不足
  • 4.3 自身的因素
  • 4.3.1 自我认知不正确
  • 4.3.2 错误的就业观念
  • 4.3.3 自身心理承受力差
  • 4.3.4 综合素质偏低
  • 4.4 社会环境因素
  • 4.4.1 社会转型造成社会弱势群体增多
  • 4.4.2 市场经济下大学生价值观呈多元化
  • 4.4.3 用人单位的偏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弱势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 5.1 政府积极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 5.1.1 加快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就业岗位
  • 5.1.2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支持扶助弱势群体
  • 5.1.3 加强就业相关的法制建设
  • 5.1.4 政府组织建立就业信息网络
  • 5.1.5 建立弱势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
  • 5.2 学校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
  • 5.2.1 以市场为主导,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
  • 5.2.2 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 5.2.3 重视学生心理问题,加强心理辅导
  • 5.2.4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
  • 5.2.5 高校要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
  • 5.3 促进社会各方的支持和援助
  • 5.3.1 企事业单位要树立合理的用人理念
  • 5.3.2 全民参与,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 5.3.3 发挥家庭作用,进行正确引导
  • 5.3.4 开发社会资源,建立弱势大学生救助基金会
  • 5.4 弱势大学生要实现自我转化
  • 5.4.1 客观评价自己,正确认知自我
  • 5.4.2 努力提高素质,提高自身修养
  • 5.4.3 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 5.4.4 遇到挫折积极面对,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1:弱势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用)
  • 附录2:弱势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问卷(用人单位)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校弱势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11(02)
    • [2].弱势大学生的怨恨滋生及其对人格发展的负面影响[J]. 中国青年研究 2011(12)
    • [3].马克思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理论对弱势大学生发展的启示[J]. 商 2015(29)
    • [4].基于拓展和谐校园视角下的高校弱势大学生利益诉求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05)

    标签:;  ;  ;  ;  ;  

    我国弱势大学生的就业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