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佛经残片的藏文对音研究

西夏文佛经残片的藏文对音研究

论文摘要

西夏语是较早有文字形式的四种汉藏语之一,研究西夏语的语音系统能促进汉藏语系历史语言学的发展。然而西夏语已经消亡,西夏文本身又是一种非拼音的方块文字,这使西夏语音的构拟不得不依靠各种外部和内部材料。在存世的黑水城文献里,有30份附有藏文注音的西夏文残片,是构拟西夏语音系统的重要参考材料。残片内的藏文注音同时能反映12世纪的藏语语音面貌。过去学界对这些残片所知不多,此前唯一系统性的整理成果是聂历山(H.A.Невский)于1926年依据7份残片的藏文注音编成的索引。本论文以20件分藏于俄国和英国附有藏文注音的西夏文残片为研究对象,首先整理残片的西夏文和藏文注音内容,编成索引。然后本论文将藏文注音依基字、前加字、上加字、下加字、后加字和元音符号顺序,将藏文注音与所注西夏字的声韵类属及对应证的汉字注音、梵文注音作系统之间的比较,分析藏文注音各部份的表音功能,同时指出西夏文残片藏文注音所反映的12世纪藏语音系特征。最后本论文将藏文注音按照西夏语的声类反切连锁及综合韵排列,检视前人的西夏语拟音,并提出修正的意见。在整理残片内容的过程中,本论文依残片出处、西夏文内容的格式及藏文注音的字体,将残片的藏文注音分为6类,分别命名为A类至F类笔迹。本论文首次论证了不同笔迹的藏文注音风格不尽一致,并指出藏文注音规则中的一些歧异现象,是因不同笔迹的注音习惯有分别所致,这种情况在前加字的运用方面尤其明显。同时,本论文对残片西夏文内容的出处作出初步考证,指出A类笔迹的残片应该是一种与摩利支天母有关的藏传佛教经典,B类和C类笔迹的残片应该与藏传佛教金刚乘的成就法鬘真言(Sadhanamala mantra)有关,而D类笔迹的残片可能是一种与金刚瑜祗母有关的要门。在分析藏文注音各部份表音功能的过程中,本论文指出藏文注音各基字的发音尚保持原始藏语的而貌,原浊塞音及浊塞擦音的基字没有清化。而前加字的分析则为聂鸿音(1986)及荒川慎太郎(1999)的发现提供了补证。藏文注音里的前加字g和d呈互补分布,在鼻音基字之前能标示声调的改变。前加字b能用来记录西夏语的圆唇元音或介音,下加字w同样能记录西夏语的圆唇元音或介音,但几乎只在A类笔迹出现。本论文认为藏文注音反映的藏语语音处于原始藏语往近代康方言过渡的中介阶段,当时声调已经出现,前加字g和d等已经弱化,在鼻音基字前完全脱落,只留下区别声调的功能,而在其他基字前尚保留微弱的喉塞音,因此能与基字相拼记录不同的声母。前加字b表示的圆唇音由声母前置变成与共时的声母伴随特征,反映了前加字表音功能消失前的最后阶段。本论文透过藏文注音检视前人的西夏语音构拟方案,指出西夏语来日音类应有l-和ld-两个声母,前人构拟里将它们合拼成一个声母,并不恰当。另外,本论文指出藏文浊塞音和浊塞擦音的基字都十分有规律地带有前加字,显示西夏语的浊塞音及浊塞擦音声母并非纯粹的浊音,而应带有前置辅音。本论文认为这种前置辅音应该是弱化的鼻音或喉塞音。最后,本论文将残片的内容整理成夏藏对音的索引,共收西夏字524个,并详列了每一个西夏字所属的声韵调类,及对应的汉文注音、藏文注音和梵文注音,为学界提供至目前为止最详尽的夏藏对音整理成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西夏语音的构拟
  • 1.1.1 西夏语音构拟的过程
  • 1.1.2 西夏语音构拟的内部材料
  • 1.1.3 西夏语音构拟的外部材料
  • 1.2 藏文注音西夏文残片综述
  • 1.2.1 藏文注音西夏文残片的发现与收藏
  • 1.2.2 藏文注音西夏残片的介绍与研究
  • 1.3 藏文注音表音功能的研究
  • 1.3.1 藏文注音表音功能的问题
  • 1.3.2 藏文注音的相关研究
  • 1.3.3 藏文注音对西夏语音研究的贡献
  • 1.4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价值、研究限制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限制
  • 1.4.4 论文结构
  • 附图
  • 第二章 研究材料及整理
  • 2.1 研究材料简述
  • 2.1.1 残片分类
  • 2.1.2 残片笔迹
  • 2.1.3 残片内容出处
  • 2.1.4 残片书写年代和人物
  • 2.2 整理方法:西夏文标音及藏文转写
  • 2.2.1 整理格式及符号说明
  • 2.2.2 藏文辨识和拉丁转写
  • 2.3 残片的逐件解读
  • 2.3.1 残片1
  • 2.3.2 残片2及残片14
  • 2.3.3 残片3及残片4
  • 2.3.4 残片6
  • 2.3.5 残片7
  • 2.3.6 残片8
  • 2.3.7 残片9及残片5
  • 2.3.8 残片10
  • 2.3.9 残片11
  • 2.3.10 残片12
  • 2.3.11 残片13
  • 2.3.12 残片15
  • 2.3.13 残片16
  • 2.3.14 残片17
  • 2.3.15 残片18
  • 2.3.16 残片19
  • 2.3.17 残片20
  • 第三章 藏文注音的表音分析
  • 3.1 藏文注音表音的分析方法
  • 3.1.1 藏文注音分析的基本思路
  • 3.1.2 关于汉字读音
  • 3.1.3 关于特殊汉字注音
  • 3.1.4 关于梵语对音
  • 3.1.5 体例说明
  • 3.2 基字分析
  • 3.2.1 藏文注音基字的分布情况
  • 3.2.2 基字ka
  • 3.2.3 基字kha
  • 3.2.4 基字ga
  • 3.2.5 基字nga
  • 3.2.6 基字ca
  • 3.2.7 基字cha
  • 3.2.8 基字ja
  • 3.2.9 基字nya
  • 3.2.10 基字ta
  • 3.2.11 基字tha
  • 3.2.12 基字da
  • 3.2.13 基字na
  • 3.2.14 基字pa
  • 3.2.15 基字pha
  • 3.2.16 基字ba
  • 3.2.17 基字ma
  • 3.2.18 基字tsa
  • 3.2.19 基字tsha
  • 3.2.20 基字dza
  • 3.2.21 基字wa
  • 3.2.22 基字zha
  • 3.2.23 基字za
  • 3.2.24 基字va
  • 3.2.25 基字ya
  • 3.2.26 基字ra
  • 3.2.27 基字la
  • 3.2.28 基字sha
  • 3.2.29 基字sa
  • 3.2.30 基字ha
  • 3.2.31 基字·a
  • 3.2.32 基字小结
  • 3.3 前加字
  • 3.3.1 前加字g
  • 3.3.1.1 前加字g与基字na、ma组合
  • 3.3.1.2 前加字g与基字za、zha组合
  • 3.3.1.3 前加字g与基字sa的组合
  • 3.3.1.4 前加字g与基字ya的组合
  • 3.3.1.5 前加字g与基字ca、ta、tsa的组合
  • 3.3.1.6 前加字g与基字ja、da、dza的组合
  • 3.3.1.7 前加字g与基字ra、la的组合
  • 3.3.1.8 前加字g小结
  • 3.3.2 前加字d
  • 3.3.2.1 前加字d与基字ma、nga的组合
  • 3.3.2.2 前加字d与基字wa的组合
  • 3.3.2.3 前加字d与基字ga、ba的组合
  • 3.3.2.4 前加字d与基字ka的组合
  • 3.3.2.5 前加字d与基字kha、pha的组合
  • 3.3.2.6 前加字d与其他基字的组合
  • 3.3.2.7 前加字d小结
  • 3.3.3 前加字b
  • 3.3.4 前加字m
  • 3.3.5 前加字v
  • 3.3.5.1 前加字v与基字ga的组合
  • 3.3.5.2 前加字v与基字da的组合
  • 3.3.5.3 前加字v与基字ba的组合
  • 3.3.5.4 前加字v与基字ja的组合
  • 3.3.5.5 前加字v与基字dza的组合
  • 3.3.5.6 前加字v与基字ka、ca、ta的组合
  • 3.3.5.7 前加字v与基字kha、tha、pha的组合
  • 3.3.5.8 前加字v与基字nya、ma的组合
  • 3.3.5.9 前加字v与其他基字的组合
  • 3.3.5.10 前加字v小结
  • 3.3.6 前加字小结
  • 3.3.6.1 笔迹种类与前加字的关系
  • 3.3.6.2 前加字g和前加字d的表音功能
  • 3.3.6.3 前加字v和前加字m的表音功能
  • 3.3.6.4 前加字b的表音功能
  • 3.3.6.5 前加字的竞争及非必要性
  • 3.4 上加字
  • 3.4.1 上加字k
  • 3.4.2 上加字g
  • 3.4.3 上加字z
  • 3.4.4 上加字r
  • 3.4.4.1 上加字r与ma、na、nga的组合
  • 3.4.4.2 上加字r与基字ka、ca、tsa的组合
  • 3.4.4.3 上加字与ga、da、dza的组合
  • 3.4.4.4 上加字r与其他基字的组合
  • 3.4.4.5 上加字r小结
  • 3.4.5 上加字s
  • 3.4.6 上加字小结
  • 3.5 下加字
  • 3.5.1 下加字g
  • 3.5.2 下加宇d
  • 3.5.3 下加字w
  • 3.5.4 下加字v
  • 3.5.5 下加字y
  • 3.5.6 下加字h
  • 3.5.6.1 下加字h与基字la相拼
  • 3.5.6.2 下加字h与基字ga相拼
  • 3.5.6.3 下加字h与基字ka相拼
  • 3.5.6.4 下加字h与基字da相拼
  • 3.5.6.5 下加字h与基字ba相拼
  • 3.5.6.6 下加字h与基字kha、tha相拼
  • 3.5.6.7 下加字h与其他基字相拼
  • 3.5.6.8 下加字h小结
  • 3.5.7 下加字小结
  • 3.6 后加字
  • 3.6.1 后加字ng
  • 3.6.2 后加字v
  • 3.6.3 后加字r
  • 3.7 元音符号
  • 3.7.1 元音符号a
  • 3.7.2 元音符号i
  • 3.7.3 元音符号u
  • 3.7.4 元音符号e
  • 3.7.5 元音符号o
  • 3.7.6 元音符号am
  • 3.8 藏文注音反映的藏语音系特征
  • 第四章 藏文注音反映的西夏语音系统
  • 4.1 声母分布
  • 4.1.1 重唇音
  • 4.1.2 轻唇音
  • 4.1.3 舌头音
  • 4.1.4 舌上音
  • 4.1.5 牙音
  • 4.1.6 齿头音
  • 4.1.7 正齒音
  • 4.1.8 喉音
  • 4.1.9 来日音
  • 4.1.10 关于西夏语浊塞音及浊塞擦音声母的讨论
  • 4.2 韵母分布
  • 4.2.1 大循环
  • 4.2.2 第一小循环韵
  • 4.2.3 第二小循环韵
  • 4.2.4 第三小循环韵
  • 第五章 总结与未来研究方向
  • 5.1 总结
  • 5.1.1 藏文注音西夏文残片的整理
  • 5.1.2 藏文注音西夏文残片的分类及来源考证
  • 5.1.3 不同笔迹藏文注音表音功能的异同
  • 5.1.4 藏文注音前加字的表音功能
  • 5.1.5 关于藏文注音的方言归属
  • 5.1.6 关于西夏语音系统的修正意见
  • 5.2 未来研究方向
  • 5.2.1 藏文注音残片的出处考证
  • 5.2.2 关于藏文注音表音功能的问题
  • 5.2.3 关于西夏语音系统构拟的问题
  • 附录 西夏文佛经残片藏文注音索引
  • 1. 凡例
  • 2. 索引
  • 3. 存疑字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西夏文佛经残片的藏文对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