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胁从犯是我国刑法理论中所特有的概念,体现在立法上便是刑法第28条的规定。本文主要从胁从犯的概念、特征、地位,各种“胁迫”具体情形的认定以及胁从犯立法的完善等方面展开论述。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胁从犯的概念、特征及地位。胁从犯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而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且其行为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人。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可能是主要作用,也有可能是次要作用,但不可能起“较小”作用,所以胁从犯的特征只有一个,即行为人参与犯罪的被动性。被胁迫是共同犯罪中的一个量刑情节,故胁从犯并不是一类独立的共犯人。第二部分是对各种“胁迫”具体情形加以认定。笔者从胁迫的内容、形式、时间、紧迫性和效果等方面对各种胁迫情形进行分析,为实践中正确认定胁从犯的成立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是对国外相关立法例的介绍。大陆法系国家多将被迫行为与紧急避险放在一起讨论,并将被迫行为作为阻却违法性或责任性的事由。英美法系国家的被迫行为是与紧急避险相并列的辩护理由之一。它们的共同之处是都将符合一定条件的被迫行为予以免责。第四部分着重于对我国胁从犯立法的完善。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中的被胁迫行为理论尽管与我国的胁从犯有很大不同,但其基本精神是相通的,对我国胁从犯立法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刑法第28条将被胁迫参加犯罪的行为人不加区分,一律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过于粗疏。笔者建议将符合一定条件的被胁迫者排除在胁从犯之外,免除其罪责,不作为犯罪处理,使我国的胁从犯立法更科学,更完善。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被胁迫行为与紧急避险的比较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5(23)
- [2].新课改下教学中的两个“三”[J]. 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0(11)
- [3].反思被迫行为与紧急避险的关系[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 [4].被迫行为辩护事由之类型化解析[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3(04)
- [5].被迫行为在我国刑法中的定位问题探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10)
- [6].被迫行为辩护事由之类型化分析[J]. 行政与法 2013(10)
- [7].被迫行为的刑法规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16)
- [8].刑法中的被迫行为与紧急避险理论之比较[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04)
- [9].被迫行为的性质及其适用条件[J]. 刑事法判解 2013(01)
- [10].如何从苦学、好学到会学[J]. 新课程(下) 2013(09)
- [11].被迫行为的性质及其体系性地位——一个批判性分析[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1)
- [12].被迫行为在我国和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中的应然地位[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0(04)
- [13].被害人行为介入情形下的因果关系判断[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3(08)
- [14].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J]. 考试周刊 2011(61)
- [15].刍议中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01)
- [16].闲适,贵在闲得安适[J]. 家庭医药 2009(08)
- [17].论我国胁从犯中“胁迫”之认定标准[J]. 襄樊学院学报 2009(07)
- [18].紧急避险的被迫行为辨析[J]. 商 2016(34)
- [19].紧急避险与被迫行为的类型化分析[J]. 法制与经济 2016(08)
- [20].论被迫行为的刑法规制及其体系性地位的重构[J]. 中国法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