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八旗汉军出旗述论

乾隆朝八旗汉军出旗述论

论文摘要

八旗汉军——满语称“乌真超哈”,即装备火器作战的重装步兵。作为八旗满、蒙、汉三大组成部分中最后完成的拼图,编成于清太宗崇德七年(1642年)的八旗汉军在政治角力与武力运用上对清军入关进而一统天下产生了重要作用。这一点在清初八旗汉军运用火器征战、充任地方文武官员、笼络汉人及连接满汉关系等方面体现得更加明显。乾隆朝八旗汉军出旗政策的提出与实施,主要集中在乾隆四年至乾隆六十年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清军入关后,清廷将八旗分为驻扎北京附近的禁旅八旗和驻扎各地的驻防八旗。《钦定八旗通志》中对汉军佐领的记载仅是驻防京畿的禁旅八旗汉军的佐领数目。该书对为数众多的各地驻防汉军数目缺乏明确地记录,这就是乾隆朝八旗汉军虽经多次裁减,但《钦定八旗通志·旗分志》中仅记载裁撤了四个佐领又两个半分佐领的原因所在。在八旗汉军出旗过程中,京畿禁旅八旗汉军佐领数目并无大的变化,即没有裁减过多的兵额,乾隆朝出旗的汉军主要集中在驻扎各地的驻防八旗中。此外,八旗汉军的出旗并不是集体性的,而是有选择的。出旗汉军是驻防八旗还是禁旅八旗、是否为清初从龙入关的老辽东汉人、归降清廷的时间先后及功绩多寡、出旗人员在所在地方有无亲眷可依、出旗人员的出身地位与是否曾经犯有过错、出旗后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等就成了乾隆朝八旗汉军出旗过程中的人员划分标准。八旗汉军出旗所引发的汉军身份变化是清廷调整社会内部矛盾和对各势力集团利益重新分配的必然结果,也与清朝统治者对待汉军的一贯态度息息相关。清朝统治者虽然宣称“满汉一家”,但内心深处仍然带有难以逾越的民族歧视观念。同时,汉军的出旗无论对汉军的发展、满族的形成、还是清代社会变动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八旗汉军的出旗是一种盛世笼罩下潜在危机的暴露,清王朝在入关之初对八旗采取的“包养”政策,为日后的生计危机埋下了伏笔。其次,八旗汉军是清代游离于旗人与民人之间的尴尬利益群体。这种尴尬主要来源于有清一代,作为征服者的满洲与中原汉民族间持续存在的矛盾与冲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八旗汉军的发展完善与早期作用
  • (一) 汉军在火器运用中的独特作用
  • (二) 笼络降人、连接满汉的纽带作用
  • (三) 在充任地方文武官员时的特殊作用
  • 二、 汉军出旗原因——八旗生计、战略调整、道德标准转变 和汉化程度的加剧
  • (一) 八旗生计问题的凸现及前期解决方案
  • 1、清初生计问题的日益严峻
  • 2、康雍两朝的解决方案
  • (二) 乾隆朝八旗汉军出旗的特殊原因
  • 1、乾隆朝八旗生计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 2、汉军出旗的适应性优势与特殊作用的削弱
  • 3、全国性八旗驻防大调整
  • 4、乱世与盛世间社会价值观念的差异与转化
  • 三、八旗汉军出旗标准的设定与出旗人员差异性分析
  • (一) 京畿禁旅八旗汉军与驻防汉军的出旗标准
  • (二) 降清时间的先后及归降后功绩的多寡
  • (三) 出身地位及日常表现情况
  • (四) 出旗后的生存能力及适应性
  • 四、出旗汉军的流向与社会影响
  • (一) 出旗汉军的社会流向与两次文化转型
  • (二) 汉军出旗对满、汉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影响
  • (三) 汉军出旗的不彻底性与八旗的最终破落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雍正、乾隆两朝八旗汉军佐领数目
  • 附录二:八旗汉军佐领源流表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改造八旗与强边未竟:晚清东三省练兵(1885-1895)[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清代八旗水师与海防体系[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3)
    • [3].清代八旗绘画论[J]. 满族研究 2019(04)
    • [4].晚清八旗诗歌中的“中华”意识[J]. 民族文学研究 2020(04)
    • [5].论清代的八旗义学[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4)
    • [6].浅谈清代八旗孀妇守节[J]. 赤子(上中旬) 2017(02)
    • [7].清代绿营官兵编入八旗水师考析[J]. 清史研究 2016(01)
    • [8].清初八旗社会保障制度研究[J]. 满族研究 2015(03)
    • [9].清代八旗女性汉语作家研究综述[J]. 青年文学家 2020(03)
    • [10].清代八旗官马喂养方式的演变[J]. 北京史学 2019(02)
    • [11].清代八旗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其影响[J]. 考试研究 2015(05)
    • [12].《清代八旗科举述要》商榷[J]. 科举学论丛 2017(02)
    • [13].清代八旗察哈尔对维护国家统一的贡献[J].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 2016(00)
    • [14].《八旗·八旗》(上下册)[J]. 国家人文历史 2016(20)
    • [15].满族的八旗意识与国家意识——清代满族民族意识的形成发展(续)[J]. 满语研究 2013(02)
    • [16].清代八旗妇女旌表类型探析[J]. 民族史研究 2018(00)
    • [17].关于王锺翰藏满文《上谕八旗》[J]. 民族史研究 2018(00)
    • [18].民国初年奉天八旗随缺伍田丈放始末[J]. 农业考古 2015(06)
    • [19].浅议清朝八旗制中的领催[J].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4(00)
    • [20].清代武举与八旗科举[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 [21].咸丰以降呼伦贝尔八旗俸饷支付体系变革原因初探[J]. 民族史研究 2018(00)
    • [22].北京八旗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格局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 [23].试论清代的八旗文学[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 [24].从八旗作家盛昱、杨钟羲交游看二人对八旗文献的贡献[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06)
    • [25].八旗骑射在明末清初中的崛起和发展[J]. 兰台世界 2013(06)
    • [26].八旗制度与八旗社会之整合[J]. 满语研究 2011(02)
    • [27].清末新政时期八旗团体的参政活动[J]. 满族研究 2010(01)
    • [28].治学严谨 别有意会——读张佳生的《八旗十论》[J]. 满族研究 2010(01)
    • [29].八旗科举与满人中原文化认同[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11)
    • [30].《八旗十论》——八旗研究之作[J]. 满族研究 2008(04)

    标签:;  ;  ;  ;  

    乾隆朝八旗汉军出旗述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