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处理语法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处理语法知识

康振华河北省魏县第一完小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基本的基本语法知识可随文学习,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基本的语法知识到底该怎么教,并没有多少固定的模式让教师去借鉴,而要靠教师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积极而认真地尝试。以下是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实践和体会,在此和老师们一起交流、探讨。

一、巧妙教词法。

词法教学重在懂得词语的意思,而不是学习语法知识,不是让学生掌握词性的定义。

要让学生懂得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或具体事物来理解。

在进行一年级的识字教学《比一比》时,为了让学生学习两组反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我拿出一个杏子和一个桃子,让学生比较杏子和桃子哪个大,哪个小。我再拿出一个桃子和一个梨子进行比较,让学生知道哪个大哪个小。让学生明白“大”和“小”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叫做反义词。在学习“多”和“少”这对反义词时,我让学生看图,数数鸭子有多少只?小鸟有多少只?然后从数量上进行比较,比比哪个多,哪个少。学生一比便知晓。然后告诉学生:“多”和“少”也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这样的词叫做反义词。

在学习量词时,我问学生:“图上的杏子有多少?桃子有多少?鸭子有多少?小鸟有多少?……(一堆杏子、一个桃子、一群鸭子、一只小鸟……)杏子可以一堆一堆地数,还可以怎样数?桃子呢?”(一箱杏子、一筐杏子……)鸭子可以一群一群地数,还可以怎么数?(一只鸭子)为了让学生理解“堆”和“群”的意思,让学生看图从数量和形态上进行理解,并告诉学生:“堆”就是数量多,紧紧地叠在一起。“群”就是数量多,聚在一起。让学生知道同一事物可以用不同的量词。我告诉学生:“像我们刚才说的‘只’、‘棵’等叫量词,咱们要用得正确,否则容易闹笑话。现在我们来数数教室里的物品,看看可以用哪些量词来说?”让学生逐步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习惯。

二、巧妙教句法。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刻意去给学生讲解系统和完整的语法知识,对学生系统的解释语法知识,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因此,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适时渗透语法知识。

在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会强调让学生把话说完整。这时,句式的语法得到了体现。要让学生说一句或写一句完整的话,就要用到标点符号。如我在教学《江南》时,第一次认识感叹号,“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我问:“这儿为什么不用句号呀?”学生不会回答,我让他们朗读理解“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再问:“你们看见美丽的莲叶一片一片的心情怎样呀?”学生回答:“很高兴!”我马上说:“对呀,我们特别高兴、兴奋、惊讶时,打标点就可以用感叹号了,这样比用句号好。我问:“感叹号像什么呀?”有的孩子说像是一个挂着的小耳环,有的说像鱼钩……我告诉学生这种用上感叹号的句子就叫感叹句。随后,我请同学们说一说这样的句子。就这样,学生在快乐中认识了感叹号、感叹号。

三、巧妙教修辞。

在高年级阅读教学当中,我们也离不开修辞手法的学习。因为学生需要积累语言,才能使文章更加生动。记得去年上六年级时,有一篇文章叫《收藏阳光》,文章最后讲了作者的感受:“如果我们没有留心收藏快乐的片断,构筑坚实的心灵防线,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挫折,也足以让我们的内心世界冻结、枯萎。因此,对于生存,精神储备和物质收藏同等重要。”为了说明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昂扬的精神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关键。我启发学生思考:“假如心中没有阳光,你会感觉怎样?”学生纷纷举手:“假如心中没有阳光,地球上到处是黑暗。”“假如心中没有阳光,地球上到处是寒冷。”“假如没有心中没有阳光,就没有快乐。”这些句子说明了什么?学生说:“收藏阳光的非常重要。”当学生说完后,我告诉他们:“把大家说的这些句子写在一起就是排比句。每次说的时候或是写的时候要写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的句子。咱们写文章时用上排比句,文章就会更加生动了。就这样,我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地将修辞手法的课文理解很好地融汇在一起,让学生领悟使用修辞的表达效果,提高了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通过分析修改病句

病句修改中,就要涉及到许多语法知识,如成分残缺,即指句子中缺少必要的成分,它就要求学生全面了解句子的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否则,学生对这类病句往往束手无策,不知所然,也就谈不上对症下药。我在病句修改的教学中适当的渗透了语法知识的教学。在指导学生修改病句“通过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时,我向学生渗透说明这个句子缺主语,删去“通过”,这个句子的主语“事迹”就显现出来了,删去“使”这个句子的主语“我”也就显现了出来,在这句话中“通过雷锋的感人事迹”就成了这个句子的状语,状语是修饰谓语的,所以这个较长的状语也可还原放在谓语“明白”之前。通过讲解分析,学生明白了句子的病因,也获取了一定的语法知识。又如,我在修改下面这个句子时,采用划分句子成分,提取主干的方法,进行分析。

(会宁的)十月||[确实]是(红色旅游的好)地方。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主干:十月是地方

通过演示指导学生划分、分析句子成分,学生对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明确了句子的病因:“十月”是“地方”,成分搭配不当,且不符合逻辑,在修改时或改“十月”或改“地方”,显而易见,这个病句就很好改了。这样做,在正确分析病句,修改病句的基础上,还让学生很好的接受了语法知识,两全其美,收获良多。

当然,我还在平时的教学中,随时捕捉渗透语法知识的时机,比如,我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题目时,还渗透了对短语类型的认识,我在讲解“最后一课”这个题目时,引导学生分析这个短语,“课”是中心语,“最后”和“一”都是修饰成分,做定语,这个短语是偏正短语;我在引导学生理解“过零丁洋”时,指出“过”是动词,做谓语,“零丁洋”是名词,在这里做宾语,这个短语是动宾短语。这样不但让学生明白了一定的语法知识,还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语法知识还有很多,要让学生系统地完整地学习语法知识是非常枯燥的。因此,我们必须巧妙地将语法知识的学习渗透在语文教学实践当中,让学生轻轻松松学习语法知识。

标签:;  ;  ;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处理语法知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