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昆曲论文-王兴昀

北方昆曲论文-王兴昀

导读:本文包含了北方昆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北方昆曲,昆班,城市,乡村

北方昆曲论文文献综述

王兴昀[1](2019)在《重返城市后的民国北方昆曲班社》一文中研究指出昆曲从明代万历年间传入京津后,成为流行于宫廷和城市的娱乐休闲文化之一。乾嘉之后,昆班的演出不断衰落,最终退出了城市的演出舞台,进入了京东、京南等地的河北乡镇。1917年开始,昆班再次进入北京、天津等城市演出,虽然受到了一些观众的欢迎,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制约下,重返城市的昆班没能实现一些人所期许的复兴。(本文来源于《戏剧文学》期刊2019年05期)

井春妹,陈静,王洁[2](2019)在《高阳“北方昆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阳县河西村是北方昆曲的发祥地,清朝末期,濒临消失的昆曲在高阳县得以存续并由此复兴,实属奇迹。究其原因,是高阳的人文环境和昆曲的大胆改革使它重新焕发出活力。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北方昆曲,目前在高阳县已属濒危,建立剧团,发展昆曲文化产业,以"活态传承"的方式来进行保护,应是保护这一艺术瑰宝的一个有效途径;政府给予政策的倾斜,是传承和保护高阳北昆的保障。(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06期)

曹颖[3](2019)在《夯实北方昆曲的传承根基——简论荣庆学堂的现实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1957年春,原文化部决定在北方昆剧代表团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专业化的昆曲艺术事业单位,北方昆曲剧院由此诞生。北方昆曲剧院的艺术来源主要有叁支:第一支是来源于宫廷一脉的京朝派(昆弋一脉);第二支是以沈盘生等老艺术家为代表的南方艺术风格;第叁支就是散落在北京的京剧艺人身上的昆腔戏风格,他们当中有的从小坐科学的就是昆曲,有些人是因为京剧中保留了很多昆腔戏,他们"文武京昆不挡",(本文来源于《文化月刊》期刊2019年02期)

曹颖[4](2019)在《北方昆曲剧院夯实昆曲传承根基》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北方昆曲剧院向北京市文化艺术基金申报了"荣庆学堂昆曲表演人才培养"项目,旨在以叁年为期限,继承荣庆社等北方昆曲老班社传承下来的传统剧目120出,全面重振北方昆曲的旧日辉煌。近期,北方昆曲剧院第一期40个剧目进行了汇报演出录像,得到了参与观摩点评的专家团的一致好评,并表示此项目对于北方昆曲的传承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本文来源于《文化月刊》期刊2019年01期)

陈均[5](2018)在《北方昆曲的珍贵遗产》一文中研究指出早在10余年前,就听说过新华社陈家让给侯玉山先生拍摄脸谱的逸闻。因为这些照片深藏“闺中”,又经人事变迁,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当年的这一桩壮举,到了后来,不仅难以得见,或竟有湮灭乃至被遗忘的危险了。所以,每当谈起侯玉山先生,谈起这些脸谱照片及昆曲旧事,(本文来源于《人民政协报》期刊2018-09-03)

邹青[6](2018)在《论民国时期知识阶层对北方昆曲传承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昆曲作为一种民族艺术的生存和延续,实有赖于知识阶层的积极参与。近代南方"传字辈"艺人背后有知识人士的扶持之功,已为学界周知;而北方以韩世昌为代表的职业昆曲艺人之所以能活跃一时,同样应归功于知识阶层的大力援助。蔡元培、溥侗、吴梅、刘半农等知名人士对北方职业昆班的援助方式主要有叁:其一,纠正艺人唱曲的舛讹,全面提升其艺术水准;其二,观剧捧场、媒体宣传、组织学会,积极支持昆班的演出;其叁,为辍演艺人提供谋生途径和直接的经济援助。民国时期知识阶层对昆曲扶持的史实,可引发我们对当下昆曲文化生态的反思。只有回到以知识阶层为主导的文化格局中,作为民族文化的昆曲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本文来源于《南大戏剧论丛》期刊2018年01期)

李楠[7](2018)在《阳春白雪 后继有人》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热闹上演了一出昆曲传统大戏《长生殿》,由北方昆曲剧院的两位着名青年演员邵天帅、张贝勒分别饰演杨玉环、李隆基,在首都昆曲爱好者当中掀起一阵热浪。人常说昆曲曲高和寡,还说戏曲的现场观众总是白发人多于黑发人,然而此次演出,不仅台下满坑满谷(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报》期刊2018-05-30)

马福平[8](2017)在《昆曲荣耀 全面绽放》一文中研究指出昆曲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被誉为“百戏之祖”,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00年前的1917年冬,韩世昌随荣庆社进京,在天乐园(即鲜鱼口内大众剧场)演出,盛况空前。1918年,韩世昌拜吴梅为师,后在昆曲名家(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报》期刊2017-12-14)

卢扬,王嘉敏,滕艺菲[9](2017)在《专访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互联网新技术推动昆曲市场化营销》一文中研究指出成立于1957年的北方昆曲剧院,长江以北惟一的专业昆曲艺术表演团体,在60年的发展过程中,北方昆曲剧院除推出诸多题材创新剧目,在昆曲艺术的市场化营销方面也有大量投入。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表示,昆曲等传统戏曲艺术应重视现代传播手段,特别是互联网新技术的运(本文来源于《北京商报》期刊2017-10-27)

罗群[10](2017)在《继往开来,守护昆曲荣耀》一文中研究指出6月19日至27日,昆曲荣耀——全国昆曲经典传统剧目展演暨北方昆曲剧院60周年院庆活动在北京举行。演出、展览、笔会、座谈会,昆曲雅音雅韵一时洋溢京城。“60年一甲子,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院庆活动是一次总结,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北方昆曲剧院院(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报》期刊2017-07-03)

北方昆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阳县河西村是北方昆曲的发祥地,清朝末期,濒临消失的昆曲在高阳县得以存续并由此复兴,实属奇迹。究其原因,是高阳的人文环境和昆曲的大胆改革使它重新焕发出活力。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北方昆曲,目前在高阳县已属濒危,建立剧团,发展昆曲文化产业,以"活态传承"的方式来进行保护,应是保护这一艺术瑰宝的一个有效途径;政府给予政策的倾斜,是传承和保护高阳北昆的保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北方昆曲论文参考文献

[1].王兴昀.重返城市后的民国北方昆曲班社[J].戏剧文学.2019

[2].井春妹,陈静,王洁.高阳“北方昆曲”研究[J].北方文学.2019

[3].曹颖.夯实北方昆曲的传承根基——简论荣庆学堂的现实意义[J].文化月刊.2019

[4].曹颖.北方昆曲剧院夯实昆曲传承根基[J].文化月刊.2019

[5].陈均.北方昆曲的珍贵遗产[N].人民政协报.2018

[6].邹青.论民国时期知识阶层对北方昆曲传承的意义[J].南大戏剧论丛.2018

[7].李楠.阳春白雪后继有人[N].中国艺术报.2018

[8].马福平.昆曲荣耀全面绽放[N].中国文化报.2017

[9].卢扬,王嘉敏,滕艺菲.专访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互联网新技术推动昆曲市场化营销[N].北京商报.2017

[10].罗群.继往开来,守护昆曲荣耀[N].中国文化报.2017

标签:;  ;  ;  ;  

北方昆曲论文-王兴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