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目录(电工类)(论文文献综述)
吴越[1](2020)在《西安“156项工程”建成环境遗产辨识和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在城市存量发展的背景下,城市既有工业区作为存量空间的组成部分在21世纪初开始得到重视并逐渐被纳入城市文化遗产的范畴,现阶段其保护与更新无论从学科研究还是再利用实践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学科研究方面,现多以单个案例或单一学科为主,整性有待提升,建设年代相对较短的近现代工业项目与古代工业遗存相比,其特殊文化价值还未形成社会共识。实践方面,对工业遗存的疏于记录、单一化更新方式以及大量未经评估的拆除行为都反映了社会对工业遗产的价值认知和相关法规体系的缺失,这也是现今工业遗产保护及再利用面临的普遍问题。综上,对现有工业遗产保护及再利用策略的探索应加紧进行,尤其是对其价值的识别和建成环境的认知深度,直接影响相关实践工作的进行。建国初期苏联援助建设的“156项工程”作为我国现代工业的奠基,其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工业行业。最终建成的150个项目分布在17个省、市、自治区,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是今天辉煌历史成就的伟大起点。“156项工程”无论从历史文化还是建筑美学角度,都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一系列工程项目,其各方面价值都有待进一步发掘。西安作为我国“一五”时期重要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共有16个“156项工程”重点项目落户于此,是建设项目最多的城市。本研究以这16个工业项目为对象,对其价值的研判和其建成环境特征的分析均有助于完善西安工业遗产的相关学科研究,在实践方面也推动遗产档案的建立,同时促进本地工业遗产价值体系的构建。本文首先以遗产的定义为起点,梳理国内外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研究进展和建成环境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再利用实践。结合已有的价值理论和相关政策,初步探究西安工业遗产价值,据此确定西安16个“156项工程”项目的遗产属性并提出其五个普遍遗产价值。其次,在宏观方面梳理我国“156项工程”工业项目的建设背景,着重理清西安建国初的城市规划及16个“156项工程”工业项目的基本建设情况。在建成环境特征研究方面,按照物质与非物质、不同建筑类型的逻辑梳理探讨对象的遗产构成。在区域层面上研究“156项工程”集中的三个区域的现状、上位规划、区域定位;在建筑单体层面上研究了生产车间、办公建筑以及住宅楼的建筑形式及结构特征;此外对科研文教、医疗卫生及体育文娱类配套机构进行了相应的梳理。最后结合对象基础调研资料和第四章中的价值框架,对研究对象进行价值判断,形成相应的西安“156项工程”工业遗产名录。
童叶群[2](2020)在《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学校校本教材开发探究 ——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为例》文中认为浙江省中职学校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使用的统编教材大多存在时效性较差、操作性较低、针对性较弱等问题。校本教材开发可以弥补统编教材的不足,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利于学校打造特色专业,但现有校本教材开发和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东拼西凑、缺乏指导,致使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脱节;课时缺失、设备不足,致使校本教材应用与现实落差;内容枯燥、缺乏活动,致使校本教材不受学生欢迎。中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技能实训》校本教材开发聚集于教材内容、学生知识能力、技能能力考核方面,聚力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聚焦于激发中职学生学习兴趣,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遵循组织建立、需求分析、目标拟定、方案编制、组织实施、修订完善的校本教材开发流程,依据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咨询了近10名汽修行业专家;调查、访谈了20余家汽修相关企业、204名浙江省内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并选择本校2017级、2018级汽修1班为实验班,汽修2为参照班,检验了校本教材开发与使用效果。校本教材开发应注意的核心问题是:企业岗位能力需求要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对接、行业岗位标准要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企业生产过程要与教学过程相对接、企业实际生产案例要与学校教学资源相对接、企业岗位能手要与学校专任教师相对接。据此,在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学时安排、场地安排、设备使用、班级规模等教学环节提出了新的教学设计。基本的教学建议在于:让岗位“近”一点,学生想学;让课堂“活“起来,学生爱学;让课程有趣,学生乐学;让教材有用,学生主动学;让学生“动”起来,学生能学;让方法多起来,学生易学。
刘琪[3](2019)在《中职旅游专业《旅游概论》教材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也持续增长,作为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中职旅游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中职教材是中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体现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方式之一,教材的编写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层次、学习需求、贴近现实情况,紧跟当代旅游发展的步伐,因此对教材的分析研究十分重要。由高等教育社出版、邵世刚主编的《旅游概论》教材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旅游专业学生认识旅游、了解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现行使用的教材。目前对教材编写、教材设计、教材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有很多,但普遍都是应用于普通中学的学科教材,其中专门针对中职学校的教材较少。因此对中职学校教材的分析研究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充实这一领域。加大教材分析和编写的力度,改善出适合中职学生学习的教材,以使真正实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本文通过对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概论》教材进行实用性、针对性和前沿性分析,在众多研究者的研究基础上,根据研究课程与教材、情境教学、能力本位教育等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与分析文献资料,总结归纳教材分析研究的现状,明确研究目的和内容,探索研究思路和方法;运用文本分析法对《旅游概论》教材的知识内容和体系结构进行全面深刻的剖析,发现教材具有知识内容简单易懂、活动设置较为合理、图表类型比较丰富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知识内容不够全面、案例类型单一且过少、部分数据未能更新等不足;运用文献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对教材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加教材的知识内容、灵活设置活动板块、更新数据和内容等优化建议。
方庆美[4](2019)在《校企合作下中职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改革》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人士开始重视职业教育。中职学校作为国家培养技术人才的主要场所,近年来围绕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内容等多方面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为了更好的培养实用型人才,适应时代的发展脚步,各个学校开始对“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探索。单一的职业教育不再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企业的加入使得中等职业教育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机械类专业基础课是形成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为后续专业核心课做准备的课程,它肩负着培养学生前期专业知识、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的重要职责。本文针对机械类专业课,采用问卷、访谈、教学观察及网络资料收集等调查方法,对某学校机械系的学生、教师以及与该系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的企业的人事部门和生产线工人等开展了调查,探索机械类专业基础课传授过程中专业知识技能、团队协作、职业道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方面的分析和设计,重新构建了机械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并进行了教学和调查验证。构建的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有利于完善中职院校培养适用人才目标。
徐士鸿[5](2013)在《黑龙江省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文中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整个国际市场,世界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冲击。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断显现,“三农”领域受到的冲击主要体现之一就是农民工返乡创业困难,大量农民无事可做。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议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问题也逐渐成为学术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2004年至今,国家连续十年“一号文件”都将“三农”问题作为重点。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颇为重视。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我国要在认清当前局势的情况下,积极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落实返乡农民工创业扶持政策。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着重提出:“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将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农民就地就近创业纳入政策扶持范围。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务农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给予补助和贷款支持等等。因此,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的有效解决对于农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转型有着长远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省返乡创业农民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际的调查与走访,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内容,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运用系统分析、文献查阅以及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创业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了当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个体特征与总体特征,从“推——拉”理论入手,分析了黑龙江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动力机制,得出了黑龙江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推——拉”理论模型。从农村人力资本量增加、新农村建设资金、农民增收实现、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就业问题得以有效缓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提高、小城镇发展加快等方面对黑龙江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效应进行了分析。从农民工、政府、社会三个层面剖析了当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制约条件,针对返乡农民工创业者、政府措施、社会支持等层面提出了提高返乡农民工总体素质、强化农民工创业意识、解决创业资金难的问题、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用地、正视农民工返乡创业群体、改善政府“软环境”、拓宽信息来源渠道、保障信息的及时性等具体建议对策。
吴炜[6](2013)在《劳动力再生产视角下农民工居住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经达到了2.61亿人,其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农民工。规模庞大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之后,首先需要寻找一个适合居住的场所。然而,较低的工资收入、制度性的排斥等使得农民工面临严重的住房困难。住房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资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资源,这是由人类的生理决定的,是最基本的需要。住房需要能否满足,直接影响了农民工的安居乐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考察农民工住房状况、发现农民工的住房问题,不仅能把握农民工的生活状况,也是做好人口管理、城市规划、住房保障等工作的基础性内容。目前,关于农民工的研究很多,对农民工在城市的居住现状与住房问题的研究却不足,相关的研究最近几年才开始出现,住房问题的研究是农民工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采用劳动力再生产理论的视角来审视当代农民工面临的住房问题,寻找其住房问题的形成机制及其后果。本文认为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相结合产生了一种农民工的劳动力再生产体制:劳动力的代际再生产与劳动力的自我再生产的分离,这种分离一方面降低了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使农民工收入下降,另一方面城市地方政府摆脱了劳动力再生产的职能,使得农民工面临着严重的住房问题。在具体的研究中,本文采用的是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调查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进行,共获得5000余份有效问卷。文献研究采用的是二次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国家统计局网站、各地有关部门网站和各种文献中获得相关的统计数据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农民工的居住现状。他们主要居住在租赁的住房和集体宿舍中,住房条件较差,住房支出较低,和家人居住在一起成为主要的居住模式,其住房需要也在增长,成为了仅次于工资和劳动安全卫生的最迫切希望政府解决的事项。第二,农民工获得住房产权时面临问题。在劳动力再生产的外在化机制下,农民工处于一种萎缩再生产状态,他们的购买力下降,在住房产权市场中遭遇到排斥。而且,本来可以帮助农民工购买住房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他们也存在着制度排斥。第三,农民工租赁住房时也面临问题。农民工较低的可支付性,导致他们主要居住在城中村。随着城市发展带来的房租上涨和城中村的大量拆除,农民工可支付性能力更加弱化。不仅如此,城中村的居住方式还带来了劳动力再生产质量的劣势,对其长期发展有负面影响。第四,居住在企业集体宿舍所形成的宿舍劳动体制对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有影响,经过统计分析表明居住在集体宿舍的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少、基本设施差,而且还面临着更严重的劳动权益受损状况,他们工作时间比租赁住房的农民工工作时间要长、工资却更低。鉴于以上的分析,本文认为农民工遇到了严重的住房问题,需要社会政策加以解决。第七章梳理了近年以来国家出台的住房政策,并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根据研究结论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郑建军[7](2012)在《系统参数对双馈感应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影响的分析与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兆瓦级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中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占很大比重。随着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容量和风电总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大,风电场、风力发电机与电力系统的相互影响变的越来越重要,研究电网故障下双馈感应风电机组的暂态稳定性、低电压穿越能力以及风电系统的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关注双馈感应风电机组电网故障工况下的暂态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数学建模、稳态功率解耦控制特性、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技术标准以及采用crowbar保护电路的双馈感应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性能研究。为了更深入理解双馈感应发电机基本原理和稳态功率解耦特性,论文首先建立了包括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以及双PWM励磁变流器数学模型。然后根据双馈感应发电机网侧励磁变流器电网电压定向和转子侧励磁变流器定子磁链定向的有功、无功功率解耦矢量控制原理,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双馈感应风电机组仿真模型,对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的稳态功率解耦控制特性进行仿真研究。论文接着简单介绍了并网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技术的基本概念、实现原理以及世界各国相关的风电并网低电压穿越技术标准,继而分析比较了现有各种常见的双馈感应风电机组实现低电压穿越的技术手段和保护措施,通过比较后建立了采用主动式crowbar保护电路的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暂态仿真模型。论文最后以暂态仿真模型为基础,仿真分析了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在电网三相对称短路故障时的暂态电流和电磁转矩特性,研究了电网电压跌落情况下采用主动式撬棒保护电路的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暂态过渡过程中撬棒电阻值对DFIG冲击电磁转矩影响的大小,分析研究了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的撬棒电阻和发电机参数等系统参数对DFIG瞬态电磁转矩的影响与关系,同时简要分析了电网非对称短路故障下crowbar电阻对参数不同的DFIG冲击电磁转矩的影响和关系。本论文得到的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在电网故障下暂态特性的分析结果以及对采用主动式crowbar保护电路的低电压穿越暂态性能研究的结论,将为含大容量风电机组和大容量风电场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和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决策支持。
刘思文[8](2011)在《《TBT协议》下的合格评定程序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以合格评定程序为要素之一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是各国在对外贸易中,为了实现保护国家安全,保证其对外贸易中商品品质,防范欺诈行为,保护本国国民、境内动植物生命健康和公共安全,以及保护环境等合法目标而采取的限制或禁止进出口的各种技术性措施,其由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三要素构成,要素间的内部逻辑体现在标准是基础,技术法规是一系列操作规程,而合格评定程序是全过程的终极环节,前两者制定目标的达成有赖于后者的实施,合格评定程序在《TBT协定》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所谓合格评定程序,是指通过一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评价满足符合技术法规或标准要求的程序及相关评定活动,可以说,这种符合性的评价体系,其重要性不亚于需遵守的法规和标准本身,甚至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合格评定程序在不同国家的名称、内容和模式都不尽相同,但所起的作用却都十分巨大,在国际贸易中,为制造商、供应商、消费者、政府立法部门以及国际贸易本身带来各种益处,极大的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同时也要注意的是,过于繁琐的合格评定程序和国家间标准、技术法规无法协调统一的现状,使得合格评定程序存在滥用的可能性,并存在由此形成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潜在风险。为了使尚具有积极作用的合格评定程序去壁垒化,发挥最大的作用,就需要《TBT协议》对其作为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相关内容及运行进行规制,同时需要与各种国际协调方式结合使用,以达到规避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目的。本文对合格评定程序本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给予了肯定,并认为并非所有的合格评定程序都当然的构成贸易壁垒,对于本身合理先进的合格评定程序进行了肯定,对于由于标准法规不统一或国际协调不完善导致的合格评定程序壁垒也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意见。其中,文章的第一部分对合格评定程序本身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对其特点,历史沿革,制度内容进行了叙述,探讨了合格评定程序壁垒的发生机理,也评析了合格评定程序壁垒对国际贸易的消极影响;第二部分着重阐述了《TBT协议》对合格评定程序的规制,从《TBT协议》有关合格评定程序领域的内容、原则、精神逐一加以分析,表明正因为合格评定程序存在壁垒化的风险,所以需要《TBT协议》加以限制避免此种状况的出现,同时也表明,经过《TBT协议》规制后的合格评定程序去除了贸易保护的壁垒色彩,对国际贸易与经济产生的正面地、积极地影响;第三部分通过对主要国家合格评定程序不同现状的分析揭示由此导致的国际合格评定程序难以协调一致的局面,体现出合格评定国际协调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对此展开论述应运而生的两种国际协调方式即标准统一与合格评定相互承认协议;最后则对我国合格评定程序的现状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讨论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立法、实践与对抗壁垒等几个方面的合理性建议,以使我国在合格评定领域的活动更符合WTO原则与我国现实情况,在突破贸易壁垒的同时更能使之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长足发展起到正面作用与导向。
陶陈彬[9](2008)在《开关电源共模EMI抑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开关电源的小型化、高频化成为趋势,其中各个部分工作时的电磁干扰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软开关技术因其能减少开关损耗和提高效率,在开关电源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开关电源中的电磁干扰进行分析,研究软开关技术对电磁干扰的影响,并且提出一种抑制共模干扰的滤波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电磁兼容的定义、开关电源EMI的特点,论述了开关电源中EMI的研究现状。从电磁干扰的三要素出发,介绍了开关电源中电磁干扰的干扰源和干扰的耦合通路。分析了电感、电容、高频变压器等器件的高频特性,并介绍了线性阻抗稳定系统(LISN)的定义和作用。在了解了软开关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本文以全桥变换器为对象,介绍了移相全桥ZVS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它在实现过程中对共模干扰的影响,并在考虑IGBT寄生电容的情况下,对其共模干扰通道进行了分析。然后以UC3875为核心,设计了移相全桥ZVS的控制电路和主电路,实现了软开关。为了对共模干扰进行抑制,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有源和无源相结合的EMI滤波器,即无源部分采用匹配网络法,将阻抗失配的影响降到最低;有源部分采用前馈控制,对共模电流进行补偿。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本文通过Saber软件对移相全桥ZVS进行了仿真,并和硬开关条件下的传导干扰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在高频段,ZVS的共模干扰小于硬开关,在较低频段改善不大,甚至更加严重,而差模干扰有较大衰减的结论。通过对混合滤波器进行仿真,取得了良好的滤波效果,和传统的无源EMI滤波器相比,在体积和重量上都有一定优势。
二、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目录(电工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目录(电工类)(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156项工程”建成环境遗产辨识和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1.3 问题提出 |
1.2 研究对象、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工业遗产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工业遗产相关研究现状 |
1.3.3 国内“156项工程”相关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2 城市既有工业区遗产辨识的理论基础 |
2.1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与发展 |
2.1.1 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 |
2.1.2 文化遗产范畴的演变 |
2.1.3 建成环境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再利用 |
2.2 工业遗产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
2.2.1 工业遗产概念的提出 |
2.2.2 工业遗产认知演变 |
2.2.3 工业遗产的保护及再利用实践 |
2.3 工业遗产价值理论辨析 |
2.3.1 遗产阐释与文化认同 |
2.3.2 价值视角与学科联动 |
2.3.3 价值评估与分级保护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安“156项工程”建设背景及概况 |
3.1 建国初期中国社会背景及发展状况 |
3.1.1 建国后我国经济建设方针 |
3.1.2 我国“156项工程”的缘起 |
3.1.3 西安“一五”时期的城市规划布局 |
3.1.4 西安“156项工程”项目的确立 |
3.2 西郊工业区(电力机械工业)的建设及现状 |
3.2.1 西安高压电瓷厂 |
3.2.2 西安电力整流器厂 |
3.2.3 西安电力电容器厂 |
3.2.4 西安绝缘材料厂 |
3.2.5 国营庆安机器厂 |
3.2.6 远东机械制造公司 |
3.3 韩森寨工业区(军工企业)的建设及现状 |
3.3.1 西北光学仪器厂 |
3.3.2 秦川机械厂 |
3.3.3 黄河机器制造厂 |
3.3.4 华山机械厂 |
3.3.5 东方机械厂 |
3.3.6 西安机器制造厂 |
3.4 灞桥工业区与鄠县工业区建设及现状 |
3.4.1 灞桥热电厂 |
3.4.2 庆华电器制造厂 |
3.4.3 户县热电厂 |
3.4.4 西安惠安化工厂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安“156项工程”建成环境的遗产辨识 |
4.1 西安工业遗产价值评估及保护体系初探 |
4.1.1 西安现有相关政策法规 |
4.1.2 西安工业遗产的价值体系研究 |
4.1.3 西安工业遗产分级保护体系研究 |
4.2 西安“156项工程”建成环境的遗产属性分析 |
4.2.1 工业遗产属性 |
4.2.2 系列遗产属性 |
4.3 西安“156项工程”建成环境的遗产价值 |
4.3.1 西安“156项工程”的历史价值 |
4.3.2 西安“156项工程”的科技价值 |
4.3.3 西安“156项工程”的社会文化价值 |
4.3.4 西安“156项工程”的美学价值 |
4.3.5 西安“156项工程”的经济价值 |
4.4 本章小结 |
5 西安“156项工程”建成环境的遗产构成及特征研究 |
5.1 西安“156项工程”遗产体系 |
5.1.1 基于物质与非物质的遗产体系 |
5.1.2 基于不同类型建构筑物的遗产体系 |
5.1.3 西安“156项工程”工业遗产构成体系 |
5.2 西安“156项工程”工业遗产所在区域特征 |
5.2.1 大庆路工业区 |
5.2.2 韩森寨工业区 |
5.2.3 灞桥工业区 |
5.3 西安“156项工程”生产区遗产构成及特征 |
5.3.1 厂区整体规划特征研究 |
5.3.2 厂区建筑特征研究 |
5.3.3 厂区绿化及构筑物特征研究 |
5.4 西安“156项工程”住宅区遗产构成与特征 |
5.4.1 住宅区整体规划特征研究 |
5.4.2 居住建筑特征研究 |
5.5 西安“156项工程”配套机构构成及特征 |
5.5.1 商业服务设施 |
5.5.2 科研文教设施 |
5.5.3 体育文娱设施 |
5.5.4 医疗设施 |
5.6 西安“156项工程”的外部特征 |
5.6.1 直接特征 |
5.6.2 间接特征 |
5.7 西安“156项工程”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初建 |
5.7.1 西安“156项工程”工业历史地段名录 |
5.7.2 西安“156项工程”工业建筑遗产名录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作者读研期间成果 |
(2)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学校校本教材开发探究 ——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校本教材、汽车电工电子教材研究 |
1.2.2 国内校本教材、汽车电工电子教材研究 |
1.2.3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开发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基础 |
2.1 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依据 |
2.1.1 斯基尔贝克的开发程序 |
2.1.2 掌握学习理论 |
2.2 校本教材开发的必要性 |
2.2.1 适应企业需求 |
2.2.2 体现专业特色 |
2.2.3 顺应新课程改革 |
2.2.4 补齐现行教材短板 |
第三章 校本教材的开发过程 |
3.1 基于校企合作的组织建立 |
3.1.1 建立编写团队 |
3.1.2 确定编写主题 |
3.2 基于工作岗位的需求分析 |
3.2.1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学习情况调查 |
3.2.2 行业企业对汽修从业人员的需求情况调查 |
3.2.3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
3.3 基于职业能力的目标拟定 |
3.3.1 总体目标 |
3.3.2 基本框架 |
3.4 基于工作任务的方案编制 |
3.4.1 开发理念 |
3.4.2 编制的可行性分析 |
3.4.3 编制要求 |
3.5 基于工作过程的组织实施 |
3.5.1 筛选资料 |
3.5.2 草拟初稿 |
3.5.3教学实验 |
3.6 基于工作情境的修订完善 |
3.6.1 丰富教材 |
3.6.2 编写定稿 |
第四章 校本教材开发应注意的核心问题 |
4.1 岗位能力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相对接 |
4.2 行业岗位标准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 |
4.3 企业机电维修过程与教学过程相对接 |
4.4 企业维修案例与学校教学资源相对接 |
4.5 企业专业能手与学校专任教师相对接 |
第五章 校本教材的使用成效 |
5.1 补齐现行教材短板 |
5.1.1 操作性高,适应企业市场需求 |
5.1.2 针对性强,适应中高职衔接需求 |
5.2 体现汽修专业特色 |
5.2.1 学生技能出类拔萃 |
5.2.2 学生升学成绩突出 |
5.2.3 学生就业渠道畅通 |
5.2.4 学生个性充分发展 |
5.2.5 教师科研能力提升 |
第六章 校本教材使用的教学建议 |
6.1 教学方法 |
6.2 教学组织形式 |
6.3 学时安排 |
6.4 教学场地安排 |
6.5 教学设备使用 |
6.6 班级规模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教材教辅编写 |
附录一 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学生学习情况调查 |
附录二 行业企业对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的需求情况调查 |
附录三 (校本教材样章) 项目1 白炽灯基本电路连接与检测 |
附录四 校本教材配套实训任务单样章 项目1 白炽灯基本电路连接与检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中职旅游专业《旅游概论》教材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旅游概论 |
2.1.2 教材 |
2.1.3 教材分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课程与教学理论 |
2.2.2 情境学习理论 |
2.2.3 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
2.3 教材分析的标准和依据 |
3 中职旅游专业《旅游概论》教材实用性分析 |
3.1 教材知识内容现状分析 |
3.1.1 教材逻辑结构现状分析 |
3.1.2 教材单元题目现状分析 |
3.1.3 教材知识类型现状分析 |
3.1.4 教材知识内容选择现状分析 |
3.2 教材结构编排现状分析 |
3.2.1 教材的引入功能分析 |
3.2.2 教材的回顾功能分析 |
3.2.3 教材的拓展功能分析 |
4 中职旅游专业《旅游概论》教材针对性分析 |
4.1 课程目标分析 |
4.1.1 知识目标分析 |
4.1.2 能力目标分析 |
4.1.3 素养目标分析 |
4.2 教学重难点分析 |
4.3 教材图表设置分析 |
5 中职旅游专业《旅游概论》教材前沿性分析 |
5.1 理论前沿性分析 |
5.2 实践前沿性分析 |
6 《旅游概论》教材优化的建议 |
6.1 对教材实用性的优化建议 |
6.1.1 调整知识类型的分布比例 |
6.1.2 增加旅游产品、旅游危机和旅游文化等重要内容 |
6.1.3 补充真实案例,丰富案例类型,灵活编排案例位置 |
6.1.4 丰富习题种类,设置单元小结 |
6.2 对教材针对性的优化建议 |
6.2.1 调整教材知识内容,渗透思想教育 |
6.2.2 调整图表分布比例,重视图文匹配度 |
6.3 对教材前沿性的优化建议 |
6.3.1 强化教材中数据和标准的及时更新 |
6.3.2 增加前沿技术性话题,与行业现状接轨 |
6.3.3 增加新兴旅游热点,体现时代性内容 |
7 主要结论与后续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后续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校企合作下中职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校企合作 |
1.2.2 专业基础课 |
1.2.3 课程改革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路线 |
2 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现状调查 |
2.1 调查方案的设计 |
2.2 专业基础课程现状分析 |
2.2.1 课程目标的现状分析 |
2.2.2 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
2.2.3 课程实施的现状分析 |
2.2.4 课程评价的现状分析 |
3 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方案 |
3.1 课程目标的改革 |
3.2 课程设置的改革 |
3.2.1 专业基础课程选择与课时分配 |
3.2.2 专业基础课程教材的开发与选取 |
3.3 课程实施的改革 |
3.3.1 授课教师多元化 |
3.3.2 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
3.4 课程评价的改革 |
3.4.1 课程评价的原则 |
3.4.2 课程评价制定过程 |
4 专业基础课程的实施--以机械制图课程为例 |
4.1 结合企业需求构建的课程 |
4.2 《机械制图》的课程目标 |
4.3 《机械制图》的课程设置 |
4.3.1 课程的课时分配 |
4.3.2 教材的选择 |
4.4 《机械制图》课程实施 |
4.4.1 理论课程教学实施 |
4.4.2 实践课程教学实施 |
4.5 课程评价 |
4.6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实施的效果反馈 |
5 总结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黑龙江省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2 研究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创业 |
2.1.2 农民工 |
2.1.3 农民工返乡创业 |
2.2 相关理论概述 |
2.2.1 “推力—拉力”理论 |
2.2.2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
2.2.3 托达罗人口流动理论 |
2.2.4 刘易斯理论 |
2.3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特征 |
2.3.1 农民工返乡创业者个体特征 |
2.3.2 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总体特征 |
3 黑龙江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及动力机制分析 |
3.1 黑龙江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分析 |
3.1.1 创业主体特征 |
3.1.2 创业地域分布 |
3.1.3 创业行业结构 |
3.1.4 创业形式选择 |
3.1.5 创业企业规模 |
3.1.6 创业资金来源 |
3.2 黑龙江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动力机制研究 |
3.2.1 内驱力机制 |
3.2.2 推力机制 |
3.2.3 拉力机制 |
4 黑龙江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效应研究 |
4.1 文化效应 |
4.1.1 增加了农村人力资本量 |
4.1.2 提高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
4.2 经济效应 |
4.2.1 扩展了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 |
4.2.2 优化了产业结构 |
4.2.3 促进了农民增收 |
4.3 社会效应 |
4.3.1 缓解了紧张的就业形势 |
4.3.2 加快了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
5 黑龙江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制约条件分析 |
5.1 人才需求的制约 |
5.1.1 自有人才需求的制约 |
5.1.2 外进人才需求的制约 |
5.2 资金需求的制约 |
5.2.1 自有资金需求的制约 |
5.2.2 外筹资金需求的制约 |
5.3 政策需求的制约 |
5.3.1 政府软环境”制约 |
5.3.2 政府效能制约 |
5.4 创业环境需求的制约 |
5.4.1 创业用地的制约 |
5.4.2 创业“硬环境”的制约 |
5.4.3 创业信息的制约 |
5.4.4 舆论宣传的制约 |
5.4.5 税收问题的制约 |
6 构建黑龙江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机制 |
6.1 构建人才扶持机制 |
6.1.1 提高返乡农民工自身素质 |
6.1.2 构建人才集聚、激励、评价和奖励机制 |
6.2 构建资金扶持机制 |
6.2.1 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信贷机制 |
6.2.2 拓宽融资渠道 |
6.3 构建政策扶持机制 |
6.3.1 改善政府“软环境” |
6.3.2 优化政府效能 |
6.4 构建创业环境扶持机制 |
6.4.1 解决创业用地问题 |
6.4.2 改善返乡创业“硬环境” |
6.4.3 开辟信息来源新渠道 |
6.4.4 加强舆论宣传 |
6.4.5 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劳动力再生产视角下农民工居住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农民工的居住状况的研究 |
第二节 影响农民工居住状况的因素研究 |
第三节 农民工住房政策构建研究 |
第四节 有关住房方面的其他研究 |
第五节 研究述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理论基础:劳动力再生产理论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的确定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框架和章节安排 |
第三章 农民工居住的基本情况分析 |
第一节 住房来源 |
第二节 住房条件 |
第三节 住房支出 |
第四节 居住模式 |
第五节 住房需要 |
第四章 劳动力再生产与农民工购房 |
第一节 农民工居住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劳动力相对萎缩再生产与购买力 |
第三节 住房市场对农民工的排斥 |
第四节 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农民工的制度排斥 |
第五章 城中村与租房可支付性 |
第一节 农民工可支付性的弱化 |
第二节 集体土地制度下租赁市场的形成 |
第三节 城市发展对农民工租房可支付性的冲击 |
第四节 城中村居住对劳动力再生产质量的负面影响 |
第六章 宿舍劳动体制——一种劳动力再生产体制 |
第一节 宿舍劳动体制:集体宿舍的变异 |
第二节 宿舍劳动体制对居住条件的影响 |
第三节 宿舍劳动体制对劳动权益的影响 |
第四节 宿舍劳动体制下的劳动力再生产 |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农民工住房政策发展及评价 |
第三节 对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问卷 |
附录二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系统参数对双馈感应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影响的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 |
1.2.2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控制策略研究 |
1.2.3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研究 |
1.3 本文内容 |
2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数学模型 |
2.1 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
2.2 DFIG 数学模型 |
2.2.1 双馈感应发电机数学模型 |
2.2.2 双 PWM 变流器模型 |
2.3 DFIG 功率解耦矢量控制策略 |
2.3.1 网侧变流器电网电压定向矢量控制策略 |
2.3.2 机侧变流器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策略 |
2.4 DFIG 功率解耦特性仿真 |
2.5 小结 |
3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技术分析 |
3.1 各国风电并网标准对低电压穿越能力的要求 |
3.1.1 丹麦电网 LVRT 标准 |
3.1.2 加拿大电网 LVRT 标准 |
3.1.3 美国电网 LVRT 标准 |
3.1.4 德国电网 LVRT 标准 |
3.1.5 中国风电场 LVRT 标准发展 |
3.2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的实现方法 |
3.2.1 网侧变流器保护 |
3.2.2 机侧变流器保护 |
3.3 双馈感应发电机 crowbar 保护模型 |
3.3.1 主动式 crowbar 保护电路模型 |
3.3.2 crowbar 投切控制策略 |
3.4 小结 |
4 采用 crowbar 保护的 DFIG 低电压穿越性能研究 |
4.1 电网短路故障时 DFIG 特性仿真 |
4.1.1 电网短路故障时 DFIG 的冲击电流 |
4.1.2 电网短路故障时 DFIG 的冲击转矩 |
4.2 电网故障时系统参数对 DFIG 冲击转矩影响分析 |
4.2.1 电网故障时不同撬棒电阻对 DFIG 冲击转矩的影响 |
4.2.2 电网故障时撬棒电阻对不同电机参数 DFIG 冲击转矩的影响 |
4.3 电网非对称故障时系统参数对 DFIG 的影响分析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8)《TBT协议》下的合格评定程序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合格评定程序概述 |
1.1 合格评定程序的含义与特征 |
1.1.1 合格评定程序的定义 |
1.1.2 合格评定程序的特征 |
1.2 合格评定程序的起源与发展 |
1.2.1 认证制度 |
1.2.2 认可制度 |
1.2.3 认证、认可制度的发展 |
1.3 合格评定程序的内容 |
1.3.1 抽样、检测和检验程序 |
1.3.2 符合性的评价、验证和保证程序 |
1.3.3 注册、认可和批准程序 |
1.4 合格评定程序壁垒 |
1.4.1 合格评定程序壁垒的形成原因 |
1.4.2 合格评定程序壁垒的表现 |
1.4.3 合格评定程序壁垒的不利影响 |
2 《TBT协议》框架下的合格评定程序 |
2.1 《TBT协议》中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及相互关系 |
2.1.1 技术性贸易措施概述 |
2.1.2 技术性贸易措施相互关系 |
2.2 《TBT协议》对合格评定程序的规制 |
2.2.1 《TBT协议》规制合格评定程序的必要性 |
2.2.2 《TBT协议》的宗旨、结构与有关合格评定的基本内容 |
2.2.3 《TBT协议》的基本原则在合格评定程序中的体现 |
2.2.4 《TBT协议》推动合格评定程序统一化的举措 |
2.3 《TBT协议》下合格评定程序的积极影响 |
3 国外合格评定程序现状分析及合格评定的国际协调 |
3.1 美国的合格评定程序 |
3.1.1 美国的合格评定程序现状 |
3.1.2 美国合格评定程序评析 |
3.2 欧盟的合格评定程序 |
3.2.1 欧盟的合格评定程序现状 |
3.2.2 欧盟合格评定程序评析 |
3.3 日本的合格评定程序 |
3.3.1 日本的合格评定程序现状 |
3.3.2 日本合格评定程序评析 |
3.4 合格评定程序的国际协调 |
3.4.1 合格评定程序国际协调的必要性 |
3.4.2 合格评定程序国际协调的主要方式是相互认可 |
3.4.3 合格评定程序国际协调的实践 |
3.4.4 合格评定程序国际协调的局限性 |
4 我国合格评定程序的现状与完善 |
4.1 我国合格评定程序现状 |
4.1.1 我国合格评定程序法律体系综述 |
4.1.2 我国合格评定程序的机构设置与职能 |
4.1.3 我国合格评定程序的实践成果 |
4.2 我国合格评定程序制度存在的问题 |
4.3 完善我国合格评定程序制度的建议 |
4.3.1 构建我国合格评定程序体系的建议 |
4.3.2 应对国外合格评定程序壁垒的相关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9)开关电源共模EMI抑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磁兼容概述 |
1.1.1 电磁兼容的含义 |
1.1.2 EMI的危害和EMC的必要性 |
1.1.3 开关电源EMI特点 |
1.2 开关电源EMC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完成的工作 |
第二章 开关电源EMI 干扰分析 |
2.1 电磁干扰的基本概念 |
2.1.1 差模干扰和共模干扰 |
2.1.2 开关电源电磁干扰干扰源和耦合通路 |
2.1.3 线性阻抗稳定系统 |
2.2 元器件的高频模型 |
2.2.1 无源器件的高频模型 |
2.2.2 变压器的高频建模 |
2.2.3 开关器件的高频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开关技术对共模干扰的影响 |
3.1 软开关技术 |
3.1.1 软开关技术的基本概念 |
3.1.2 软开关和硬开关的区别 |
3.1.3 软开关的分类 |
3.2 移相全桥ZVS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
3.2.1 移相全桥ZVS原理 |
3.3 全桥变换器的共模干扰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源和无源结合的混合EMI 滤波器 |
4.1 EMI滤波器概念 |
4.1.1 插入损耗 |
4.1.2 EMI滤波器的分类 |
4.1.3 阻抗匹配 |
4.2 混合EMI滤波器设计 |
4.2.1 无源滤波部分设计 |
4.2.2 有源滤波部分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移相全桥ZVS 和混合滤波器参数设计 |
5.1 移相全桥ZVS的实现 |
5.1.1 控制电路的设计 |
5.1.2 驱动电路设计 |
5.1.3 主电路参数设计 |
5.2 混合滤波器的参数设计 |
5.2.1 无源滤波部分参数设计 |
5.2.2 有源滤波部分参数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Saber 的仿真分析验证 |
6.1 Saber软件的仿真特点 |
6.2 全桥软开关实现 |
6.2.1 全桥软开关仿真电路 |
6.2.2 仿真结果分析 |
6.3 移相全桥ZVS与硬开关电磁干扰比较 |
6.3.1 软硬开关电路仿真电路 |
6.3.2 仿真结果分析 |
6.4 混合滤波器仿真分析 |
6.4.1 混合滤波器仿真电路 |
6.4.2 仿真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目录(电工类)(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156项工程”建成环境遗产辨识和特征研究[D]. 吴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学校校本教材开发探究 ——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为例[D]. 童叶群.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3]中职旅游专业《旅游概论》教材分析研究[D]. 刘琪.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
- [4]校企合作下中职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改革[D]. 方庆美.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8)
- [5]黑龙江省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D]. 徐士鸿. 东北农业大学, 2013(S2)
- [6]劳动力再生产视角下农民工居住问题研究[D]. 吴炜. 南京大学, 2013(08)
- [7]系统参数对双馈感应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影响的分析与研究[D]. 郑建军. 重庆大学, 2012(03)
- [8]《TBT协议》下的合格评定程序问题研究[D]. 刘思文. 河北经贸大学, 2011(01)
- [9]开关电源共模EMI抑制技术研究[D]. 陶陈彬. 天津大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