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宏观经济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货币政策传导的畅通与否。近些年来,经济金融领域出现了货币流通不畅、商业银行惜贷、中小企业资金困难等问题,都直接或者间接受到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货币政策传导相关问题的探讨,使导致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阻塞的一些体制上和制度上的深层次原因得以呈现出来。本文基于信贷渠道,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并对相关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首先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具体机制及信贷渠道进行了详尽描述,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然后从我国实际出发,分别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企业三个方面,分析了货币政策在不同阶段的传导效率,得出了我国这三种传导途径均有效的结论,但是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完善问题。于是,本文接着采用了实证研究,以分析货币政策传导的效果。本文选取了1996-2009年的宏观经济数据,运用EViews5.0软件建立模型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在实证分析过程中,采用了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分析方法,最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有效的,但是这种有效性并不强。因此,本文接着针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存在的弊端进行研究,给出了改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相关建议:加强中央银行政策引导,深化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和转变企业信贷模式等。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意义和背景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3 研究方法1.4 论文结构安排第二章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本理论2.1 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2.1.1 狭义的信贷渠道—银行贷款渠道2.1.2 企业资产负债表渠道2.2 货币政策传导的具体机制第三章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理论分析3.1 我国中央银行主导阶段的有效性分析3.1.1 存款准备金率对信贷供给的影响3.1.2 再贴现政策对信贷供给的影响3.1.3 公开市场业务对信贷供给的影响3.2 我国商业银行主导阶段的有效性分析3.2.1 商业银行资金运用影响货币政策传导3.2.2 信贷配给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3.3 我国企业主导阶段的有效性分析第四章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实证研究4.1 计量模型的建立4.2 变量选择和样本数据说明4.3 货币供应量对信贷规模的影响4.4 信贷规模对GDP的影响4.5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第五章 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政策建议5.1 增强中央银行的政策引导作用5.2 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完善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5.2.1 加强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5.2.2 完善商业银行内部信贷管理体制5.2.3 解决中小商业银行融资难的问题5.2.4 加强银企协作,缓解其信息不对称问题5.3 加快企业的体制改革,提高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5.3.1 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5.3.2 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货币政策论文; 传导机制论文; 有效性论文; 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