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中国农业投融资问题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农业经济管理
作者: 任海龙
导师: 李昌宇
关键词: 制度创新
文献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作为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对新的挑战和冲击,我国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提高农业竞争力,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目标和举措,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关键是靠投资的拉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投融资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深层看,仍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计划和行政命令为主的财政支农方式仍未得到根本转变,农业信贷资金市场仍然未能真正确立,农业资金流向和流量的调节机制仍以政策偏好为主,政策性开发贷款严重不足,多元化农业投融资体制尚未形成等方面。农业投入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最主因素。 在农业发展中,制度决定效率,农业投资的规模、结构和效果势必受到农业产业投资体制、财政体制、金融供给体制和农业经营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要改善农业投融资环境现状,一方面依赖于政府建立起完备、明确的政策辅助支撑体系,增强社会资金对农业的信心,彻底解决目前农业资金的窘境。另一方面,要加快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和领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供给。 本文以制度经济学、货币金融学以及现代投融资理论为基础,采取对比分析、系统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静态与动态分析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农业投融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 本文首先对我国农业投融资体制改革在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剖析。以此作为问题研究的起点,同时对农业投融资的基本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概括,为本论文研究提供科学借鉴;其次,对我国农业投融资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农业投资的相对不足和不稳定性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约束,并且通过产业关联的传导和放大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产生影响,加快农业投资体制改革已迫在眉睫,并对农业投资不足的深层制度原因进行了剖析。再次,对农业资金募集的两种主要方式即国家财政支农投入和利用金融机构和债券市场融资的有关情况分别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我国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资金支持总量仍是低水平的,财政支农资金在投入结构、管理体制和使用效果均存在一些问题;农业信贷和证券市场的融资没有充分体现服务“三农”的功能。最后,设立模型对我国农业资金供求数量和结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加我国农业投资的基本思路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框架下,制定优惠政策,努力增加农业投资的总量;充分发挥市场的配置作用,进行结构调整,确立不同阶段的资金投放重点,不断提高农业投资的效益;深化农业投融资体制改革,增强农业投资资金的吸收能力,建立起政府主导的市场化的多元投资体制,形成农业投资总量不断增加内在、根本、持久的动力机制。并提出了解决我国农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对策和措施。最后,对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和黑龙江省农业投融资体制改革情况作为案例进行了分析。 本文在研究中,提出了一些对促进我国农业良性互动资金供求机制形成具有重要理论参考和实践价值的创新观点。一是在对我省农业总产值的贡献因素和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农业投资总量需求的计量分析模型,对2020年前农业投资的需求总量、供给总量及供需缺口进行预测。二是提出以产权制度改革和股份化强化农村信用合作社服务三农的作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政策和建议。三是指出在我国严重的金融二元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农业投融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主要内容
1.3.2 论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
1.3.3 研究方法
2 农业投融资理论概述
2.1 农业投资的分析框架
2.2 西方国家投资理论
2.2.1 古典学派的投资理论
2.2.2 新古典经济学派的投资理论
2.2.3 现代西方投资理论的发展
2.2.4 西方投资理论的贡献
2.3 融资理论
2.3.1 现代融资结构理论
2.3.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
2.3.3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理论
3 我国农业投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投资的现状
3.1.1 我国农业投资总量与结构的变动趋势和特征
3.1.2 农业投资来源及其结构分析
3.2 我国农业投资的主要成效及存在问题
3.2.1 我国农业投资的主要成效
3.2.2 农业投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3 影响我国农业投资的深层制度原因
3.3.1 农业投资存在着严重的体制障碍约束
3.3.2 农业投资责任主体之间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
4 我国对农业的财政投资概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4.1 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内涵界定
4.2 财政对农业投资的职能
4.3 政府财政支农的结构特征
4.4 财政支农中存在的问题
4.4.1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不足
4.4.2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
4.4.3 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使用效果不理想
4.5 政府农业投资行为弱化的深层原因
4.5.1 从农业增长与工业增长、经济发展的关系角度的审视
4.5.2 从需求角度的审视
4.5.3 从投资主体角度的审视
4.5.4 从产业投资体制的审视
4.5.5 从政府职能角度的审视
4.6 农业财政投资的效益评估
4.6.1 农业财政投资效益的内涵
4.6.2 农业财政投资效益评估的必要性
4.6.3 农业财政投资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4.6.4 农业财政投资效益项目评估
5 我国农业融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5.1 我国农村金融现状与政策分析
5.1.1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农村金融机构的特征
5.1.2 农村金融组织在满足资金需求方面存在的问题
5.1.3 造成我国农业信贷供给不足的深层制度原因
5.2 我国农业证券市场融资现状及问题分析
5.2.1 证券市场影响农业发展的功能
5.2.2 农业利用证券市场的途径
5.2.3 我国农业利用证券市场的基本状况
5.2.4 我国农业证券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6 农业投融资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
6.1 美国农业投融资的主要渠道和政策特征
6.1.1 农业投资的主要来源渠道
6.1.2 美国农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6.1.3 美国农业投融资政策的主要特征
6.2 法国农业投融资制度与政府投资概况
6.2.1 财政干预农业机制
6.2.2 有效的信贷支持农业机制
6.2.3 明确的农业投资诱导机制
6.3 日本农业投融资政策及特征
6.3.1 日本的财政补贴政策
6.3.2 日本的农业支持政策
6.3.3 日本支持农业的金融制度
6.3.4 日本农业投融资政策的特征
6.4 印度农业投融资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6.4.1 印度农业财政扶持政策的特点
6.4.2 印度农业扶持政策的效果
6.4.3 印度政府采取的农业信贷政策
6.5 欧盟的农业补偿支付政策
6.5.1 政策制定的背景
6.5.2 农业支持政策的调整
6.6 国际经验对我国农业投融资制度改革的借鉴
6.6.1 政府要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
6.6.2 明确划分农业项目的投资主体和建立筹资来源决策机制
6.6.3 建立市场调节和宏观管理相结合的农业投资调控机制
6.6.4 适应WTO《农业协议》要求,转变投资重心
7 我国农业投融资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7.1 解决农业发展投融资问题的基本思路
7.1.1 科学地划分农业投资的不同阶段
7.1.2 合理划分各投资主体的投入范围
7.1.3 突出农业资金的投放重点
7.2 中国农业投资供需总量分析与预测
7.2.1 农业总产值及各行业产值的年均增长率目标变量值的确定
7.2.2 农业总产值的结构及贡献要素
7.2.3 农业总产值计量分析模型的设置
7.2.4 农业投资行为方程的建立及农业投资需求总量的预测
7.2.5 中国农业资金供给形势的分析和预测
7.3 解决我国农业投融资问题的宏观对策
7.3.1 增加各级政府的农业投入
7.3.2 建立健全市场机制的投融资功能
7.3.3 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诱导功能,吸纳市场资金进行农业投入
7.3.4 努力提高农业的投资吸收能力
7.4 增加中国农业投融资的具体措施
7.4.1 加大政府农业投资的力度,努力增加农业投资总量
7.4.2 发挥农业集体和农民作为农业投资主体的作用
7.4.3 制订优惠政策,提高投资吸收能力,广泛吸引投资
7.4.4 努力增加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
7.4.5 建立农业保险制度
7.4.6 拓宽支农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制
7.4.7 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增强服务“三农”功能
8 区域个案分析:黑龙江省农业投融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8.1 黑龙江省农业资金供需状况分析
8.1.1 种植业结构调整及资金供需分析
8.1.2 畜牧业发展与资金供需分析
8.1.3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和资金供需分析
8.1.4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及资金供需分析
8.1.5 乡镇企业的发展与资金供需分析
8.2 黑龙江省财政支农的做法及成效
8.2.1 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稳步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8.2.2 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8.3 黑龙江省农业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8.3.1 黑龙江省农业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8.3.2 影响黑龙江农业金融支农作用发挥的原因
8.4 推进黑龙江省农业投融资发展的对策
8.4.1 采取积极的支持政策,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
8.4.2 调整信贷投向,充分发挥信贷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8.4.3 对农村金融部门实行倾斜政策
8.4.4 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8.4.5 加大直接融资的力度,拓宽农业融资渠道
8.4.6 加快农业产业化调整步伐,逐步增加农民收入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发布时间: 2005-10-31
参考文献
- [1].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的技术扩散研究[D]. 陈嘉.福建师范大学2016
- [2].我国政府农业投资效率研究[D]. 刘苏社.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 [3].中国农业投融资:制度变迁与行为分析[D]. 郑洪涛.华中农业大学2001
- [4].我国中央政府农业投资分析[D]. 罗东.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
- [5].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研究[D]. 刘文.华中农业大学2008
- [6].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问题研究[D]. 陈其清.华中农业大学2008
- [7].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农业多元化投资协同性研究[D]. 王建洪.重庆大学2011
- [8].中国农业项目监测评价体系研究[D]. 何长见.西南财经大学2001
- [9].新时期我国农业投资规模与结构研究[D]. 韩巍.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相关论文
- [1].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 董晓林.南京农业大学2005
- [2].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变迁与重构[D]. 类淑志.复旦大学2005
- [3].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融资研究[D]. 费振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标签:制度创新论文;